走過KIASMA的奇異空間

【圖﹕KIASMA入口處的弧形斜坡與天窗。】


夏天的北歐朝聖之旅﹐筆者到處訪尋建築大師作品。這一趟﹐來到赫爾辛基市中心﹐參觀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史蒂芬霍爾(Steven Holl)設計的KIASMA當代藝術博物館。

霍爾是當今炙手可熱的明星級建築師﹐作品遍佈世界各地﹐近年更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外國建築師之一。我最喜愛的﹐是霍爾的建築設計草圖。他的草圖以鉛筆和水彩繪製﹐盛載著建築師的想象和畫家的情感。單是看他的畫作﹐已令人充滿喜悅。

二十二年前﹐霍爾這個美國建築師可以走進北歐﹐全憑一個建築設計比賽。

歷史上﹐世界各地的建築比賽都屢屢惹來爭議﹐尤其是由外國人勝出的。例如貝聿銘在巴黎的羅浮宮金字塔﹐Rem Koolhaus在北京的央視大樓﹐和最近扎哈哈迪德在東京的體育館等。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比賽亦不例外。比賽在一九九二年舉行﹐本來是讓北歐各國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建築師參加的﹐後來主辦單位額外邀請了四位外國建築師參加。當時四十五歲的霍爾﹐便是眾多參賽者中唯一的美國人。最後﹐霍爾從五百一十六為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選為這座博物館的建築師。

這座看來不按常規奇形怪狀的建築物﹐卻對保守的芬蘭人帶來衝擊。有人更曾發動二萬人簽名反對採用這設計。不過當局最終仍是排除萬難﹐博物館於一九九六年開始興建﹐一九九八年落成。

其實﹐說起不按常規奇形怪狀﹐令我想起與霍爾同期的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我認為﹐相對於後兩者的大膽狂野﹐霍爾的設計已是屬於內斂含蓄了。

今天﹐KIASMA博物館這奇怪的名字﹐其實就是霍爾參賽作品的名稱。作品命題竟然成為建築物的永久名稱﹐實屬罕有。

KIASMA博物館位處赫爾辛基市中心﹐東面是中央火車站﹐西面是國會大樓﹐北面就是由芬蘭國寶級建築師奧爾瓦奧圖設計的芬蘭會堂(Finlandia Hall)。博物館就建在這些重要建築物之間﹐一個馬路交匯處組成的三角形基地。

KIASMA﹐是「交錯」的意思。從平面看﹐博物館就像由兩幢建築物組成﹐一幢是長方形﹐另一幢就有如彎彎的號角﹐兩者互相交錯之下產生一個中庭空間。建築物外牆用了大量透明玻璃和金屬板﹐彎曲的屋頂則以鋅鈦合金包裹﹐從外面看﹐這幢建築充滿著現代感。

走進大門﹐又是另一種感覺。這是一個高佻的中庭空間。建築物內所有牆壁都是白色的﹐而地面則是深灰色的混凝土。抬頭所見﹐是個半月形的天窗﹐把天然光線帶進中庭。在這裡﹐有如走進了黑白電影的世界。眼前是一幅巨大而彎曲的白牆﹐靠在牆邊是一道長長的斜坡﹐沿著弧形牆璧緩緩向上延伸。參觀者便不自覺地被這神聖的坡道引領著﹐徐徐的走上這微彎的斜坡。走著走著﹐發現景象隨步履不斷改變﹐非常有趣。

建築師在中庭周圍﹐以彎曲的走廊、斜坡、旋轉樓梯和天橋﹐帶領遊人走過不同樓層﹐穿梭於藝術品中間。在這裡﹐沒有特定的觀賞路徑﹐遊人可在建築物內自由探索。你可以一面觀賞館內的展品﹐一面窺探室外的景觀。在這裡﹐你也可以花上半天﹐在中庭上下流連﹐看著天然光影在白牆上的變化。

我就在這個寧靜簡樸但充滿動感的迷人空間﹐花了一個下午。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