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15

《十築香港》 公共房屋篇

香港七百萬人口,約一半住在公共房屋。公共房屋不但是解決社會住屋問題的重要建築,亦成為塑造地區面貌的主要元素。大型公共屋邨的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環境和方便。一些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建成的屋邨,深受當時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影響,雖然實而不華,但不乏劃時代的建築設計。 「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的一百項入圍作品,當中五項便屬公共房屋。包括美荷樓(石硤尾邨)、北角邨、蘇屋邨、彩虹邨和華富邨。這些屋邨,有的經已消失,有的正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一九五三年聖誕夜的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摧毀了五萬人的家園。為了盡快安置大量災民,政府工務局便在該區興建多幢徙置大廈,於一九五四年落成。這些大廈樓高 六至 七層,平面呈 H 型。左右兩翼是每個面積一百二十平方英呎的住宅單位。單位背靠背,以露台式走廊連接。由於住宅設計只是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室內沒廚房沒廁所。煮食灶台都在走廊,浴室和廁所是公用的,都設在兩翼中間的連接部份。後來石硤尾邨拆卸,只保留美荷樓一幢。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在二零一三年活化為青年旅舍。 位處維港海旁的北角邨,於一九五八年落成。北角邨由屋宇建設委員會(房委會的前身)聘請本地著名建築師甘洺 (Eric Cumine) 設計,以小區模式規劃,由七幢十一層高的大樓組成。相對於石硤尾邨的基本設施,北角邨便有明顯的進步。這裡有獨立廚廁,間房,還有露台,部分單位更有無敵海景。地面設有小商鋪和公共空間,海濱還可散步和垂釣,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的生活空間。不過,政府認為海傍土地做公屋太浪費;北角邨在二零零三年被拆卸,今天已變成酒店豪宅的地盤了。 落成於一九六零至六三年,面積達七點八公頃的蘇屋邨,曾經被譽為是遠東最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蘇屋邨也是由建築師甘洺設計,不過他做好屋邨總體規劃後,把項目分成若干區,更主動推薦了四家著名建築師,包括司徒惠、陸謙受、周李和利安 (Leigh & Orange) ,分別主理各期設計。因此,每組建築都有不同的風格,但又互相協調。不同形態的塔樓,有 Y 型的、 T 型的、或是一字型的,高低起伏的分佈在不同的台階上,形成一個錯落有序的建築群。蘇屋邨在二零一零年被拆卸重建。 與蘇屋邨同期,落成於一九六二年至六四年的彩虹邨,由巴馬丹拿 (Palmer & Turner) 設計,亦是以小社

《十築香港》 消失的建築

Image
【圖:拆卸皇后碼頭掀起的爭議,促使政府重新檢討保育政策。】 香港城市發展,移山填海,拆舊樓建新樓,一直以來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常有人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過,當舊建築舊街道舊市集從城中逐一消失,當歷史文化生活模式逐步湮滅於推土機下 ; 我們才驟然醒覺,我們失去的,實在太多。 今天所見,當年古色古香的尖沙咀車站已變成文化中心,只餘下那孤獨的鐘樓。豐富裝飾的舊郵政總局變成了環球商場,高貴優雅的告羅士打行變成置地廣場,那個錢箱形的第三代匯豐銀行已改成第四代由 Norman Foster 設計的世界級建築。至於那滿載港人集體回憶的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卻變成一條叫龍和道的馬路。 為了讓市民重拾過去的香港情懷,「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主辦者刻意在百項入圍建築名單中,加入了包括以上多幢已消失的建築物。還記得,筆者兒時也曾踏足其中。 舊郵政總局大樓是香港首幢政府綜合大樓,位於德輔道中和畢打街的街角處,這裡從前就是海旁,選址正是方便以船隻運送郵件。建築物於一九一一年落成,樓高四層,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建築物以紅磚和花崗岩石建成,外立面由拱門、柱廊、騎樓、以及三角形的屋頂所組成,而且充滿豐富的裝飾。街角處還有一座塔樓,成為當區的地標。為配合興建地下鐵路,舊郵政總局在一九七六年拆卸。 在舊郵政總局對角處,座落過一幢也曾是中環最高的建築物——告羅士打行。樓高九層的告羅士打行,落成於一九三二年,屬當時盛行的裝飾藝術建築風格。建築物的特色就是在地下與一樓外面兩層高的迴廊,除了令大樓突顯高貴的氣派外,還可讓在行人路上的途人遮蔭擋雨。大樓左右對稱,在街角處還豎立了一座鐘樓。不過,該建築物只生存了 短短 四十六年,於一九七八年拆卸,被業主重建成今天的置地廣場。 皇后像廣場前,一直是匯豐銀行總行的所在地。廣場令總行大樓全無遮擋,任何年代的建築物都得天獨厚的成為香港地標。現存由 Norman Foster 設計的高科技建築,已是第四代。至於第三代的匯豐總行,則是由本地建築師巴馬丹拿 (Palmer & Turner) 設計,建成於一九三六年,亦屬於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物樓高十三層,以鋼架作結構,外型是有如「凸」字形上窄下寬的對稱設計。屋頂則是節節後退成梯形。室內大堂更有以馬賽克砌成的壁畫,盡顯宏偉氣派。大樓在一九八一年拆卸,

《十築香港》 逛街看建築

Image
【圖:以石塊建成的石板街,依然保存著百年前的風貌。】 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公眾選舉已進入第三周。坊間反應非常熱烈,至今已獲得近八千市民參與投票。從主辦單位得知,不少入圍建築物的業主或使用者正在努力為自己所屬的建築物拉票,推動全民參與。 一百項入圍建築物包羅萬有,從古老教堂和廟宇到新穎前衛的建築都包括在內。別以為只有用木材、磚石或混凝土建成的結構才算建築,原來一些極具性格和特色的街道,都獲選在百項入圍建築之列。例如荷李活道、砵甸乍街街(石板街)和中環半山行人扶手電梯等。 究竟這些街道有何吸引力?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位於港島中區的荷李活道,建於一八四一年,是香港的第一條街道,也是當年華人聚居的地方。那個年代,當區一帶遍植了冬青樹 (Hollywood) ,荷李活道便因而得名。座落於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則在一八四二年建成,作為為華人排難解紛的場所。 今天所見,這條彎彎曲曲的街道及鄰近地區,變成了滿佈古董店、畫廊、潮流店、餐廳和酒吧的地方。這裡不但充滿著活潑的地區色彩,更成為遊客必到的觀光街道。而且,路旁還保留了不少具歷史價值的古舊建築,除了文武廟外,還有中區警署建築群和已變成潮流蒲點 PMQ 的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走在街上,就像走過百年歷史,細味著昔日的香港故事。 從荷里活道近中區警署建築群處往山下走,你會走過一條陡斜的街道。這條街道的特色,就是凹凸不平。其實,當年把路面刻意建成凹凸不平,是既要方便馬匹上落(不能用梯級),又要保護路人免被滑倒。由於街道以石塊建成,因此便有石板街之稱。街道的另一特色,就是兩旁充滿著懷舊氣息以綠色鐵皮搭建的小商舖。石板街建成於一八四五年,到了一八五八年便以香港首任港督砵甸乍 (Pottinger) 命名。至今仍保存著原有風貌,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至於連接中環至半 山 自動 扶手電梯, 在一九九三年啟用, 是一 道懸 浮於地面的行人交通系統。這條 起點在中環街市,終點在半山干德道,全 長八百米的電梯系統,原來是世界最長的行人電梯。 值得一讚的是, 行人電梯的概念解決了半山至中環的交通問題,卻不必多建車路。居民以步代車,反而比乘車更省時間,自然便不 用 倚賴汽車作唯一的交通公具。此概念與不斷興建馬路以解決交通問題的思

《十築香港》 百載校園情

Image
【圖:充滿英式校園氣氛的沉降式花園,是英皇書院的獨有特色。】 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公眾選舉正在進行中,市民可以在網上從入圍的一百項建築物選出十項。從主辦單位得知,投票展開一週以來,坊間反應非常踴躍。曾有人問筆者:「我不懂建築,怎樣投?」我答:「這次不是選最優秀的,而是選最愛的。你喜歡那一幢,對它有感覺的,便投它一票吧。」 香港七百萬人,沒人可逃避建築。我們的居住、工作、學習、娛樂、休閒和購物,都在建築物和公共空間發生。事實是,建築與人息息相關。沒有人,建築便沒有生命。這些建築物,可以是你成長的地方,可以是你苦讀的校園,可以是你行婚禮的教堂,也可以曾是發生過難忘情景的舞台。那一幢建築物,能夠牽動你的情緒?那一幢建築物,能勾起你的一串串美麗的回憶?這幢建築物,今天還在?抑或已經消失? 筆者孩提時代的建築故事,要由一幅紅磚牆說起。(那些年,根本不知甚麼叫建築。) 小時候,住在中西區。每天從家中往返小學的路途上,必定經過一幅用紅磚砌成的圍牆。圍牆沿拐著彎的行人路旁而建,因此都是彎彎曲曲的。由於當年個子小,根本看不見圍牆背後是個甚麼地方。但愈看不見,便愈想知道。還記得,年少的我也曾在圍牆外蹦蹦跳跳,目的就是希望窺探這道紅磚牆背後的神秘風景。 後來長高了,終於發現圍牆後竟然藏著一個花園,中間還有個噴水池。花園比街道還要低一層,地上滿佈綠草,兩旁還有以多個圓拱形造成的走廊。我被眼前的美麗景象吸引著,心裡不斷盤算著:「這究竟是個甚麼地方?」母親便對我說:「你要努力讀書,才能考進這所中學。」還記得,那一年,我讀五年級。 我不記得後來我有沒有努力讀書,但卻有幸考進了這間一直嚮往的紅磚屋——英皇書院。就在這裡,我渡過了七年寒暑。 時光飛逝,離開英皇已三十多年。今天,學校四周的低矮樓房都重建成高樓大廈,但這座四層高充滿英式校園氛圍的紅磚屋風采依然,穩穩迄立於西半山西邊街與般含道交界的街角處。而且,校舍在二零一一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無需面對遷拆的威脅。 英皇書院建成於一九二六年,建成後曾充當英軍宿舍和醫院。在二次大戰時亦被日軍徵用作馬房。在戰亂時校舍更被嚴重破壞,復修後在一九五零年重開。 建築物依著陡峭的山坡而建,正門設在街角處。從左右對稱的正門外可見,建築物除了以紅磚建成

《十築香港》 尋覓百年古老教堂

Image
【圖:位處中區的聖約翰座堂,在繁囂鬧市中自成一 隅 。】 每到聖誕新年,中環和尖沙嘴的商業大廈都佈置得美侖美奐五光十色,充滿著普世歡騰的節日氣氛,熱鬧不已。剛過去的聖誕和除夕假期,你又在那裡度過?是到尖沙嘴購物賞燈飾,還是前往中環新海濱坐摩天輪和看煙花?然而,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你又會否記得? 聖誕節,就是記念二千年前耶穌降生,為世界展開救贖工程。不少教徒甚至非教徒,都會在聖誕前夕到教堂參與子夜彌撒或崇拜,又在除夕夜舉行感恩禮。 香港有三座教堂,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都成為了法定古蹟或歷史建築。它們分別是聖約翰座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及玫瑰堂。 位處花園道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建成於一八四八年,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在一九九六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教堂座落的土地,更是香港唯一一幅不限年期永久屬於業權者持有的土地。在十九世紀香港開埠時期,聖公會屬英國國教,座堂便自然與終審法院、政府總部和督憲府一同座落於政府山上;亦令政府山成為 涵蓋宗教、政治及法制等建築物所在的權力中心 。 座堂屬諾曼式建築,從高處看,便可見其十字型的平面,和左右對稱式的設計。大門和聖壇分別設在中軸線的西面和東面。屋頂上的鋸齒形圍牆,歌德式的尖頂窗戶和絢麗的 彩 色玻璃,都是教堂的特色。 踏進教堂大門 ,頓時與外面的繁囂鬧市隔絕。高樓底、尖屋頂,修長的柱子和尖頂的拱門窗戶;全是為了增加空間的垂直感,讓進來者感受到神的偉大和人的渺小。天然光線透過聖壇背後的彩色玻璃滲進室內,也為教堂增添了一片神秘色彩。 位於堅道的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 建成於一八八八年,是一座仿歌德式的教堂,以麻石柱子和石塊建成,也是以十字型的平面佈局,左右對稱。十字型的交界處是一座高塔,聖壇設在塔樓之下,以獲取充足的天然光線。信眾便可從四方圍繞聖壇參與敬拜。外牆上的飛拱壁、尖頂窗和彩色玻璃,至今仍完好無缺。 這座教堂,本來建在中區的山丘上,俯瞰全城,一度成為城中地標。不過隨著城市發展,再加上教會亦不斷擴建,今天教堂已被學校和社區設施重重包圍,隱沒於樓群之中。街上途人難以目睹,唯有親臨教堂窺探箇中奧秘了。 至於在維港對岸,位處尖沙嘴漆咸道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旁邊的玫瑰堂,建成於一九零五年。雖然與主教座堂同屬仿歌德式的建築,但卻不及前者的宏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