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築香港》 百載校園情

【圖:充滿英式校園氣氛的沉降式花園,是英皇書院的獨有特色。】


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公眾選舉正在進行中,市民可以在網上從入圍的一百項建築物選出十項。從主辦單位得知,投票展開一週以來,坊間反應非常踴躍。曾有人問筆者:「我不懂建築,怎樣投?」我答:「這次不是選最優秀的,而是選最愛的。你喜歡那一幢,對它有感覺的,便投它一票吧。」

香港七百萬人,沒人可逃避建築。我們的居住、工作、學習、娛樂、休閒和購物,都在建築物和公共空間發生。事實是,建築與人息息相關。沒有人,建築便沒有生命。這些建築物,可以是你成長的地方,可以是你苦讀的校園,可以是你行婚禮的教堂,也可以曾是發生過難忘情景的舞台。那一幢建築物,能夠牽動你的情緒?那一幢建築物,能勾起你的一串串美麗的回憶?這幢建築物,今天還在?抑或已經消失?

筆者孩提時代的建築故事,要由一幅紅磚牆說起。(那些年,根本不知甚麼叫建築。)

小時候,住在中西區。每天從家中往返小學的路途上,必定經過一幅用紅磚砌成的圍牆。圍牆沿拐著彎的行人路旁而建,因此都是彎彎曲曲的。由於當年個子小,根本看不見圍牆背後是個甚麼地方。但愈看不見,便愈想知道。還記得,年少的我也曾在圍牆外蹦蹦跳跳,目的就是希望窺探這道紅磚牆背後的神秘風景。

後來長高了,終於發現圍牆後竟然藏著一個花園,中間還有個噴水池。花園比街道還要低一層,地上滿佈綠草,兩旁還有以多個圓拱形造成的走廊。我被眼前的美麗景象吸引著,心裡不斷盤算著:「這究竟是個甚麼地方?」母親便對我說:「你要努力讀書,才能考進這所中學。」還記得,那一年,我讀五年級。

我不記得後來我有沒有努力讀書,但卻有幸考進了這間一直嚮往的紅磚屋——英皇書院。就在這裡,我渡過了七年寒暑。

時光飛逝,離開英皇已三十多年。今天,學校四周的低矮樓房都重建成高樓大廈,但這座四層高充滿英式校園氛圍的紅磚屋風采依然,穩穩迄立於西半山西邊街與般含道交界的街角處。而且,校舍在二零一一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無需面對遷拆的威脅。

英皇書院建成於一九二六年,建成後曾充當英軍宿舍和醫院。在二次大戰時亦被日軍徵用作馬房。在戰亂時校舍更被嚴重破壞,復修後在一九五零年重開。

建築物依著陡峭的山坡而建,正門設在街角處。從左右對稱的正門外可見,建築物除了以紅磚建成外,還用了麻石作柱子。麻石柱子都是成雙成對的,柱子頂部還有古希臘時代的牛角形柱頂裝飾(愛奧尼亞式柱頭),充分展現當年盛行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由於地勢關係,進入校舍便要先走下數級樓梯,經過弧形的門廊,再踏進圓拱形的大門入口。這樣,門廊便成為寧靜校園與繁忙街道之間的緩衝區。

除了那獨有的沉降式花園外,校舍的另一特色,就是面向花園的走廊。從般含道望過去,可見從地面到三樓,走廊都以不同手法處理。花園層的走廊,是一列以紅磚砌成的羅馬式圓拱;中間兩層的,是麻石柱子;最頂一層的,則是開了窗戶的紅磚外牆。走廊除了作為通道外,還有遮蔭擋雨的功能。

喜見母校被列進百項候選建築名單。英皇書院亦自然成為筆者個人最喜愛的十幢建築之一了。讀者們,你又有怎樣的建築故事呢?


(註:「十築香港」網www.10mostlikedarchitecture.hk)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