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16

「空間互借」 重拾獅子山下情懷

Image
【圖:展覽開幕當日,筆者與冠軍團隊成員陳灝揚、陳灝賢、陳宇軒、劉紹禧及霍歷勤於「築青亭」示範單位內合照。】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六十周年,舉行了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結果已於十月公佈。本周三,筆者出席了該比賽得獎作品展覽的開幕。 香港科學園的展場內築起了冠軍作品「築青亭」的一比一示範單位供市民參觀。展覽場地模擬這座青年住屋樓層。單位外還有公共走廊,走廊一邊展示屋宇的公共設備,另一邊則展現其餘四隊年輕建築師的優勝作品展板、模型及影片。 有別於一般建築比賽的天馬行空,這是一個以實用為主,相當「貼地」的比賽。青年人住屋既是一個實在的問題,與其由政府機構或發展商解決,不如由年輕人自己話事。參賽的都是三十六歲以下的建築師,明白自身對住屋設施的需要。他們更採用「由下而上、與民共議」的設計模式,通過一連串的訪問和工作坊等,及以建築模型等工具與社區的年青人互動,共同商議對設計的要求;從而建立共識,設計出真正符合現代年輕人需要的可負擔居所。 冠軍團隊成員霍歷勤認為:「儘管年輕人對住屋需求各有喜好,但也有共通之處。不少青少年基於私隱及衛生考慮,均希望單位內有獨立的洗手間,同時亦十分重視單位通風和有充足的貯物空間。這些都是很合理的要求。」 設計單位面積只有一百五十平方呎,但樓底高度則放寬至三點七米,比一般住宅樓層約三米高。參賽建築師便要運用創意,利用額外的高度空間,以立體思維構思宜居環境。「築青亭」單位以橫向型設計增加採光面,廚房是開放式的。建築師善用高樓底的特徵,把睡床設在洗手間之上,並以貯物櫃作梯級。梯級又可成為坐椅,方便朋友共聚。冠軍團隊五人在開幕當日於單位內向參觀者介紹設計,並各自「擺甫士」讓傳媒拍照,也不覺擁擠。 若嫌百五呎不夠用,要再住大些,原來還有機關。「築青亭」的單位以書櫃作大門。打開大門,單位與走廊空間相連接,令視覺頓感開揚。書櫃的展示物亦可與鄰舍互動,公共空間展現著各住戶的個人風格。 「築青亭」的另一亮點在於「互借空間」的概念。筆者留意到單位外的走廊位置特別寬敞,與一般住宅的窄長走廊大相逕庭。走廊上還有一些貯物櫃和單車架,貯物櫃放置的都是一些共用物品。原來,建築師團隊把一般住宅樓盤常見,集中於平台樓層的會所設施及公共空間如健身室、閱讀室、球場、攀石牆和餐廳等,零星散落於各樓層單位之間。此舉可以將青年

《筆生建築》 訴說香港故事

Image
Add caption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建築,反映當時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每幢建築物,都訴說著不同年代的故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隨著香港不斷發展,為了切合社會的需要,一幢幢的建築物例如住宅、學校、辦公樓、工廠、教堂、戲院、醫院和各類公共設施拔地而起。這些建築,有功能性的,有地標性的;有實而不華的,也有舉世觸目的。經年累月,一點一滴地造成了今天的城市面貌。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成立六十周年,出版了《筆生建築》一書。一眾作者編寫了關於二十九位香港資深建築師六十年來的建築作品,除了介紹各幢建築的設計特色外,當中還包括前輩建築師做設計的心路歷程。 編輯姚展鵬說:「書名叫《筆生建築》,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它記錄了前輩為香港建築付出的畢生努力;第二,是闡明了建築設計是用筆創作,以筆傳意的專業。因此,前輩建築師筆下的創作,便成為本書的主題了。」 建築師的工作,每天都為城市作建設,解決居住與環境問題。建築師除了做設計外,還要負責工程的監管。為了實踐夢想,過程中要克服重重困難。因此,每幢建築物的背後,都有建築師的無盡心思與經歷。這些有血有肉,鮮為人知的人生小故事,都一一被記載在這本書內。前輩建築師的工作態度,亦成為後人的借鑒。 二十九位前輩建築師中,全部年過七旬,大部分已退休。當中黎錦超教授和歐陽昭經已離世,他們留下的故事更是珍貴的記錄。其中最年長的,是今年一百零四歲,曾任職香港政府工務局的鄔勵德。學會副會長衛翠芷博士於一五年遠赴倫敦,採訪了這當年設計中環第三代天星碼頭鐘樓和皇后碼頭的建築師,寫成了書中「公共建築」的一章。 除了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外,鄔勵德的作品還有中環大會堂和位處政府山的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他的作品採用了當年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著重簡約線條,以實用為本,沒有多餘的裝飾。在訪問中,鄔勵德憶述了他當年與大會堂設計團隊中另一位建築師 Gordon Brown 的爭議。兩人為了設計初稿,差點對罵起來。鄔勵德認為 Gordon Brown 不顧實際需要,沒有為近千五座位的音樂廳和五百座位的劇院提供足夠的樓梯和廁所。而 Gordon Brown 卻反駁鄔勵德只管實用,簡直像水喉匠般看待建築,令鄔勵德為之氣結。 這段超過半世紀的對話,由百旬老翁娓娓道來,也正好指出建築正是糅合

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

Image
【圖:筆者出席於香港青年協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 香港樓價高企,租金上升,居住面積狹窄等情況,一直困擾不少青年及家庭。為喚起社會關注並了解青年對住屋及設計的期望,香港建築師學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合作,早前舉辦了「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並進行「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希望藉此增加社會對有關問題的討論,並就青年房屋的設計和規劃,為業界提供參考。 由於土地及房屋供不應求,導致樓價飆升。青年人的收入增幅,遠遠追不上樓價升幅。加上現時公營房屋政策沒有為青年申請者提供有利條件,對有意脫離家庭經濟依賴、展開獨立生活的青年人帶來顯著困難。 如何解決年輕人的住屋需要,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挑戰。因此,建築師學會委託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進行研究,研究範圍包括香港青年對居住現況的評價和滿意程度,對置業及租房的考慮,對住屋期望及訴求,和對解決青年住屋問題的建議。 研究分別以電話調查和聚焦小組討論進行。青協成功訪問了八百名十八至三十四歲的受訪者,亦舉行了四個小組討論會,訪問了三十九名在職及在學青年。 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現時居住在人均居住面積二百平方呎或以下的居所。整體人均居住面積平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每日留在家中的時數為十二小時。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約四成半同意只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他們不介意地方狹小一點。 此外,逾兩成半受訪青年表示有置業打算,一成已擁有物業;而表示沒有置業打算的佔逾半數。其中樓價和首期金額是影響受訪者置業的主要考慮因素。在表示有意置業的受訪者中,預計可負擔的最高樓價介乎三百至三百九十九萬佔最多 ( 約三成半 ) 。 值得留意的是,據青協過去相關研究顯示,青年考慮置業的百分比,由零六年的 55.1% ,下降置一六年的 26.6% ;反映部份青年對置業的期望出現變化。有年輕人坦言,供樓耗用個人大部分薪金,又要起碼供二十年以上。他們不想一生成為樓奴,長期肩負重擔,並認為人生目光不應限於賺錢供樓,應有更多可能性。 研究亦發現,受訪者期望單身青年住屋的最小面積平均應為二百七十一平方呎,而現時他們居住的人均面積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可見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甚大。 建築師最關注的,當然是年青人

漫遊狹山池 與安藤相遇

Image
【圖: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由兩幢長方形主體建築所組成。建築師安藤忠雄以水作主題,造出了令人震懾的空間。】 筆者對安藤忠雄的建築一直著迷。上星期因公幹到日本大阪,便順道到訪位處郊區狹山市的狹山池博物館。 狹山池建於七世紀,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是日本最古老的水庫式蓄水池。博物館就建在水池旁邊。這座建成於二零零一年的博物館由安藤設計,用作展示日本的土木工程和治水歷史,並把保存著的歷史文物,如水壩和水塔等供遊人觀賞。 這是一個秋天的大清早,我們乘車抵達狹山池博物館停車處。從外面可見兩幢以清水混凝土建成一大一小的長方形高樓。一眼便知是安藤的作品。但入口呢?卻離開兩幢高樓很遠,很遠。 安藤對每幢建築都有悉心規劃的指定路線,不能隨意亂闖。沿著狹山池邊,兩旁種有櫻花樹的筆直小徑走過,終於找到入口。 同行者都是做建築的,眾人一看見入口處的清水混凝土,便樂此不疲地研究一番。安藤建築的標記,就是那不經修飾、平滑如鏡的清水混凝土,和壁面上整齊排列的螺栓孔。安藤亦愛利用簡約的幾何形狀作建築語言,建構出千變萬化的建築物。他更善於將建築與大自然融合,把綠化,陽光,風與水等天然元素與建築結合得出神入化。就算是一幅牆、一棵樹,經過安藤的精心佈局,在陽光下都可以創造出別具詩意的風景。 從入口可見前面下方的長方形空間有個大水池。安藤忠雄以「水」為主題,設計了這座博物館。沿樓梯向下走,穿越水池旁邊的長廊。長廊外有水滴下,後來逐漸變成一道水簾。傾刻間,水力越來越大,水簾變成瀑布一般,非常澎湃。奔騰的流水流到中間的大水池,令人有如置身於大自然當中。安藤就像擁有魔法般,把大自然的流水注進建築物內。 走過長長走廊,再拐個彎,穿過門廊,又出現另一個令人震懾的建築空間。眼前是一個空無一物,被圍牆圍繞著的圓形庭院。抬頭望,只見一片藍天,和一小塊長方型簷蓬架在柱子上。在陽光映照下,簷蓬影子投射在微彎的牆壁上。影子隨時間變換,有如顯示時間的日 晷 。簷蓬下端就是博物館的正門。 要進門有兩個選擇,一是上樓梯,或是走斜坡。我們二話不說便往緊貼著圍牆內壁的斜坡走,一面走,一面從不同角度與高度觀賞著安藤獨有的光影效果,感受著戲劇性的空間體驗。走過差不多一個圓周,終於進入博物館室內。 走到室內,又是另一番風景。長方形高挑空間,原來就是為一幅巨型

啟德增密度 須恪守《海濱規劃指引》

最近,為增加辦公室面積和居住單位數目,政府再建議把啟德發展區多幅土地規劃修改,主要是把一些社區用地改為商業用地,增加地積比率,和把若干酒店用地改作住宅用途。修訂方案如獲城規會批准,住宅單位數目將由現時的三萬九千增至四萬九千九百個。人口亦由原來的十萬五千人增至十三萬四千人。兩者增幅均為百分之二十八。 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規劃一天未實踐,一天都有修改的空間。二零零四年,政府決定啟德區以「零填海」規劃,完整地保存舊機場跑道。經過長達兩年的公眾參與,與民共議,最終把在維港中心的啟德規劃成一個結合體育、休閒、旅遊、商業和優質住宅的樞紐。至於住宅區的規劃,更採納了「以人為本、還街於民」的原則,提供大量地面公共空間,例如街道、公園和海濱長廊等。而住宅區以地積比三至五倍的中密度規劃,並設有高度上限,以確保維港景觀和山脊線不受遮擋。 時移世易,隨著二零一二年新政府上任以來,為了解決住屋用地短缺問題,向啟德這大幅臨海土地打主意便是理所當然。二十三公頃的體育城也曾險些被沒收改作住宅,後來遭民政事務局反對而未能成事。到二零一四年,政府亦把發展區的若干土地改劃成商業用地和增加內陸部份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至六倍。 這一趟,政府再度建議把密度增加,住宅用地地積比增至六點五倍。政府解釋, 當時採取低密度發展是基於社會關注海濱發展密度,而現時公眾對房屋土地有迫切需求,故作出改動 ; 並稱即使放寬後的區內高度限制,仍然低於周邊九龍灣等地區,並會向海濱方向階梯式遞減,認為不會對景觀造成影響。 關於增加地積比以加大住宅單位數目,以解決住屋供應,可以理解。但增加多少?在那裡增加?增加了的是怎麼樣的住宅?對整體景觀又有甚麼影響?這是非常專業的規劃與城市設計問題。不能單是一句贊成或是反對便能了事。 其他內陸地方暫且不評論,但把面向維港的跑道區沿海地區由酒店改劃住宅,更把住宅密度由原來的三點四至四點四倍激增至六點五倍,筆者則甚有意見。 規劃署提供予城規會的文件聲稱:「關於住宅發展密度,可參考《香港規劃準則與指引》提出新發展區的住宅用地地積比率上限是六點五,比鄰近的黃大仙、九龍城及觀塘的七點五較低。」 但規劃署似乎忘記了《香港規劃準則與指引》是一般指引,啟德跑道屬維港海旁土地,故此亦應該參考另外一份指引——《海濱規劃原則與指引》。 二零零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