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生建築》 訴說香港故事

Add caption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建築,反映當時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每幢建築物,都訴說著不同年代的故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隨著香港不斷發展,為了切合社會的需要,一幢幢的建築物例如住宅、學校、辦公樓、工廠、教堂、戲院、醫院和各類公共設施拔地而起。這些建築,有功能性的,有地標性的;有實而不華的,也有舉世觸目的。經年累月,一點一滴地造成了今天的城市面貌。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成立六十周年,出版了《筆生建築》一書。一眾作者編寫了關於二十九位香港資深建築師六十年來的建築作品,除了介紹各幢建築的設計特色外,當中還包括前輩建築師做設計的心路歷程。

編輯姚展鵬說:「書名叫《筆生建築》,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它記錄了前輩為香港建築付出的畢生努力;第二,是闡明了建築設計是用筆創作,以筆傳意的專業。因此,前輩建築師筆下的創作,便成為本書的主題了。」

建築師的工作,每天都為城市作建設,解決居住與環境問題。建築師除了做設計外,還要負責工程的監管。為了實踐夢想,過程中要克服重重困難。因此,每幢建築物的背後,都有建築師的無盡心思與經歷。這些有血有肉,鮮為人知的人生小故事,都一一被記載在這本書內。前輩建築師的工作態度,亦成為後人的借鑒。

二十九位前輩建築師中,全部年過七旬,大部分已退休。當中黎錦超教授和歐陽昭經已離世,他們留下的故事更是珍貴的記錄。其中最年長的,是今年一百零四歲,曾任職香港政府工務局的鄔勵德。學會副會長衛翠芷博士於一五年遠赴倫敦,採訪了這當年設計中環第三代天星碼頭鐘樓和皇后碼頭的建築師,寫成了書中「公共建築」的一章。

除了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外,鄔勵德的作品還有中環大會堂和位處政府山的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他的作品採用了當年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著重簡約線條,以實用為本,沒有多餘的裝飾。在訪問中,鄔勵德憶述了他當年與大會堂設計團隊中另一位建築師Gordon Brown的爭議。兩人為了設計初稿,差點對罵起來。鄔勵德認為Gordon Brown不顧實際需要,沒有為近千五座位的音樂廳和五百座位的劇院提供足夠的樓梯和廁所。而Gordon Brown卻反駁鄔勵德只管實用,簡直像水喉匠般看待建築,令鄔勵德為之氣結。

這段超過半世紀的對話,由百旬老翁娓娓道來,也正好指出建築正是糅合藝術與實用技術的學問。不過,相信鄔勵德想也沒想過,他在五、六十年前設計的作品,不但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演變為近年社會保育爭議的主角。

前幾天,筆者出席電台錄音節目,剛好與龔書楷建築師同場,彼此分享了與世界建築大師合作的故事。我講理工大學創新樓,他便講中銀大廈。中銀大廈是他與貝聿銘的合作項目。原來當年中銀看見位處舊總行隔鄰的匯豐銀行找來Norman Foster建了座新總部,中銀便決意要建一座比匯豐更高的建築,便找到了貝聿銘做設計。龔書楷本來在另一位美國建築大師Richard Meier公司工作,認識了貝聿銘。貝聿銘極需要一個熟悉香港的建築師協助,龔書楷便成為中銀大樓的核心人物。

龔書楷詳細講述了貝聿銘接受委託的心路歷程,和中銀大廈的設計概念。「有沒有考慮風水?」龔書楷淡淡的說:「完全沒有。不過,建成後又發生了幾件可能同風水有關的事情。」

要知道龔書楷說了些甚麼關於中銀大廈的故事,在《筆生建築》的「摩天大廈」篇,曾經採訪龔書楷的作者許允恒便有詳盡筆錄。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