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

【圖:筆者出席於香港青年協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


香港樓價高企,租金上升,居住面積狹窄等情況,一直困擾不少青年及家庭。為喚起社會關注並了解青年對住屋及設計的期望,香港建築師學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合作,早前舉辦了「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並進行「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希望藉此增加社會對有關問題的討論,並就青年房屋的設計和規劃,為業界提供參考。

由於土地及房屋供不應求,導致樓價飆升。青年人的收入增幅,遠遠追不上樓價升幅。加上現時公營房屋政策沒有為青年申請者提供有利條件,對有意脫離家庭經濟依賴、展開獨立生活的青年人帶來顯著困難。

如何解決年輕人的住屋需要,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挑戰。因此,建築師學會委託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進行研究,研究範圍包括香港青年對居住現況的評價和滿意程度,對置業及租房的考慮,對住屋期望及訴求,和對解決青年住屋問題的建議。

研究分別以電話調查和聚焦小組討論進行。青協成功訪問了八百名十八至三十四歲的受訪者,亦舉行了四個小組討論會,訪問了三十九名在職及在學青年。

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現時居住在人均居住面積二百平方呎或以下的居所。整體人均居住面積平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每日留在家中的時數為十二小時。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約四成半同意只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他們不介意地方狹小一點。

此外,逾兩成半受訪青年表示有置業打算,一成已擁有物業;而表示沒有置業打算的佔逾半數。其中樓價和首期金額是影響受訪者置業的主要考慮因素。在表示有意置業的受訪者中,預計可負擔的最高樓價介乎三百至三百九十九萬佔最多(約三成半)

值得留意的是,據青協過去相關研究顯示,青年考慮置業的百分比,由零六年的55.1%,下降置一六年的26.6%;反映部份青年對置業的期望出現變化。有年輕人坦言,供樓耗用個人大部分薪金,又要起碼供二十年以上。他們不想一生成為樓奴,長期肩負重擔,並認為人生目光不應限於賺錢供樓,應有更多可能性。

研究亦發現,受訪者期望單身青年住屋的最小面積平均應為二百七十一平方呎,而現時他們居住的人均面積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可見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甚大。

建築師最關注的,當然是年青人對住屋設施的要求。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三樣設施,分別是要有獨立套廁、有窗戶、和wifi裝置;其次便是房間間格和固定床位。至於共用設施方面,他們認為休閒室、健身室、緩跑徑和貯存空間最為重要。

由此可見,研究結果反映青年對獨立生活空間有一定期望,但香港樓價高昂,實現置業並不容易。過去十年間,青年的置業意願亦出現了明顯下降的趨勢。研究報告肯定了政府訂下長遠房屋策略的重要;從供應入手,落實十年提供二十八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報告亦建議進一步探討以青年人為對象的資助房屋的可行性,在申請準則、室內設計,以至租買模式等,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多一個住屋選擇。

報告亦指出,在善用土地資源的原則下,除針對住屋供不應求的數量問題,也需要照顧居住空間的質量要求。長遠而言,政府及業界應考慮逐步提高人均居住面積,或放寬樓底高度,把面積變成體積,增加可用空間。


(註:香港建築師學會早前舉辦「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結果已於上月初公布。並將於十二月二十一日起假香港科學園展示冠軍作品「築青亭」的一比一示範單位及其他入圍作品的設計概念。歡迎市民參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