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保育 何去何從

【圖:活化後的雷生春,成為中醫藥中心。】


今年書展,一本關於香港建築保育的書籍出版了。這本書,叫《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

作者林中偉,是資深建築師,也是具豐富經驗的保育專家,在香港參與了眾多保育古建築的工作。他以建築師的視角,加上親身實踐的經驗,圖文並茂的解構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的關係,深入探討及反思保育手法的得與失。

過去香港城市發展,拆舊樓建新樓,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不少極具美學和歷史價值的建築都因發展之名一一湮滅於推土機下,典型的例子就是尖沙咀火車站、香港會所和舊郵政總局等歷史建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爭取保留古建築的保育人士只限於少數建築學者和外籍人士,未能喚起社會普遍的關注,保育思潮難成氣候。最後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築逐一被消失,只留下孤單的一座尖沙咀鐘樓。

近十年,香港民間對歷史建築的保育訴求與日俱增,不少社會抗爭亦是由保育而起。最膾炙人口的有零四年的利東街,零六年天星鐘樓,零七年的皇后碼頭,零八年的景賢里,一零年的政府山。這些爭議,亦迫令政府推出了新政策以回應民間訴求,例如在零八年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和一零年施政報告的「保育中環」等。此後,不少成功的保育項目相繼落成,例如灣仔藍屋、大澳警署、雷生春、美荷樓及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等。有的今天仍在興建中,例如中區警署建築群。有的依然舉步維艱以蟻速前進,例如中環街市。作者形容這時期是一個千禧巨變騰躍的年代。

作者通過不同的案例,勾劃出不同的保育模式,有活化再使用的雷生春和甘棠第,有只保留外牆的高街精神病院和灣仔街市,有保育並加入新元素的前英軍軍火庫;有「留屋不留人」的和昌大押,也有「留屋兼留人」的灣仔藍屋。

在香港的保育歷史中,不能不提市建局的角色。市建局的「四大策略」中,保育是其中之一。(其他策略包括重建、復修與活化)。雖然市建局的大型重建模式常被批評為破壞舊區文化,但也有擔當保護文物的工作。例如舊上環街市(西港城)、和昌大押、灣仔茂蘿街綠屋,正在進行中的太子道西和上海街的唐樓群,和近日再度惹起爭端的中環街市等。由此可見,市建局亦肩負了保存歷史建築的責任。

最大的困局,在私人建築。由於土地有發展潛力,拆卸重建會為業主大來巨大的金錢利益,要保育,除非政府能提供足夠誘因。雷生春業主雷氏家族把物業捐獻給政府作保育,可說是絕無僅有。甘棠第的保育,則由政府以公帑收購活化。景賢里的「自毀」行為,亦迫使政府要用以地換地去拯救。Jessvile則以放寬規劃限制鼓勵業主保留。但以地換地也非靈丹妙藥,在何東花園事件中,政府建議以大宅旁邊的綠化帶作交換,或以三十億收購,但統統都被業主拒絕。最終何東花園在二零一三年被拆卸,成為香港保育史中失敗例子的經典。

直到今天,香港政府仍未有一套完整政策去保育私人建築。

作者在書中指出:「建築保育不是一個獨立的建築課題,它是混合了政治、經濟及民生的問題,與本土文化息息相關。建築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傳承,是文化價值觀念,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香港的保育何去何從,很受社會與政治的影響。」


一直以來,這個城市失去的實在太多。香港保育的回顧與前瞻,都寫在這本書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