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落幕 究竟辯出了甚麼?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參與活動,將於九月二十六日告一段落。這場堪稱史上最大型的多層面多模式多地點的「土地大辯論」,中秋過後便隨即落幕。

五個月來,小組成員走遍全港十八區,出席了接近二百場的交流會,與不同關注土地供應的持分者見面;四十場巡迴展覽,向各區街坊市民講解土地短缺問題和可行的解決辦法;四場有二百人到場的公眾論壇,聽取出席者發言表達心聲。此外,還有網上問卷和隨機電話民調,向市民收集對十八個增地選項的取捨。

小組成員們(特別是主席及副主席)的投入和參與程度可謂史無前例。除了全天候馬不停蹄地親身落區與市民會面,還不時要面對嘰笑和辱罵仍沉著應對。無償工作背後的動力,就是來自一心為社會解決困擾香港多年,因土地短缺而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香港不是沒有土地,只是欠缺共識。」行政長官甫就任便這樣說。事實是,每個增地選項都有人反對,如果每遇任何反對都把問題束諸高閣,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這一趟破天荒地把多年以來糾纏不清的眾多選項,一次過全部提出讓社會進行討論和取捨,可見現屆政府對解決問題的決心。

香港社會漸趨分化,貧富差距亦愈來愈大,幾代人對前景的看法亦有落差;要建立共識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土地供應和分配牽涉各階層的利益或信念,十八個選項沒有一個是無痛的,是百分百社會認同的。再者,討論土地供應過程中亦引發其他爭議,例如人口政策,房屋政策,丁權問題等多不勝數。積聚多年的民怨,在這場大辯論中表露無遺。

筆者五個月來的觀察,社會對現時建屋用地短缺是沒有太大異議的,否則難以解釋公屋輪候時間在短期內不斷攀升至五點三年,二十一萬人居住在房或環境差劣的居所,新建私樓單位「納米化」,年輕人因上車難而對前景感到悲觀。雖然有批評者認為:「沒有土地短缺,只是分配不均。」但要為最需要者興建可負擔房屋也要額外土地。因此,增加公共房屋和可負擔房屋以解燃眉之急、而做麵包必先要有麵粉(即建屋土地)、無論用任何方法覓地都應向公共房屋傾斜,可以說是大部分市民同意的社會共識。

無可否認,本港住屋問題嚴峻,導致整個「土地大辯論」的焦點都落在房屋用地上。但不容忽視的,是交通和公共設施。任何方式覓地必會增加當地人口,對交通造成影響。不少參與活動的市民都表示關注交通負荷的問題。而建設道路和社區設施都需要土地,不能把所有覓得的土地都只建住屋。這一點,在「大辯論」的過程內,市民亦逐漸了解和明白。

至於最少千二公頃往哪裡找?對十八個選項的取捨又如何能達致共識?有人質疑社會對不同選項根本難有共識,甚至批評「既然沒有共識,整場『大辯論』便是浪費時間。」不過筆者個人認為,要找出最多市民認同而可達致最少千二公頃的覓地組合,是可以做到的。

必須承認,在此時此刻,如果單憑這五個月來坊間聽到的聲音,絕對共識實在難以找到。上文說過,至今比較肯定反對聲音最少的短中期方案應是發展棕地。至於填海、高球場、公私合營利用私人農地儲備等,雖然討論較其他選項熾熱,但支持和反對意見都有,看來就是眾說紛紜。

但不要忘記,我們的實體和網上問卷,與及隨機電話民調仍在進行中。實體和網上問卷至今已收到共超過二萬五千份。電話民調亦會收取三千個樣本。問卷的設計是要求回覆者對十八個選項都表示意見,而非只針對任何單一選項表態。故此,一些在坊間討論較少的選項,回覆者亦會被邀請予以考慮。而隨機電話民調之所以在八月才啟動,是確保社會對土地問題和各選項的利弊有足夠討論,回覆者對一眾選項加深認知才進行意見收集。

待收集問卷和電話民調數據並由獨立研究員作分析後,十八選項的各自支持度便得以量化。到時,專責小組可按各選項的支持度排序,由上而下選取可以湊足最少一千二百公頃的選項了。

(註:文章內容只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立場。)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