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親水文化 改善海濱設計

【圖:不少市民都愛坐在銅鑼灣避風塘海濱堤岸的梯級上,在欄杆之外近距離欣賞維港景色。】



自從擔任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以來,筆者不時前往維港兩岸不同地區的海濱,觀察市民享用海濱的情況。每到假日,海濱長廊和公園便成為不少市民一家大小休閒的好去處。就算在平日,釣魚和跑步都是常見的活動。十多年來,我們致力把維港海濱一段一段地接駁,目標就是建造一道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讓市民可以從堅尼地城跑步到筲箕灣,從荃灣散步到鯉魚門。

為了保障市民安全,除了讓船隻上落的碼頭位置外,香港的海濱長廊大部分圍上了欄杆。有人嫌欄杆遮擋海景,於是在觀塘海濱便出現了玻璃欄杆的設計。多年以來,又不斷有朋友問,為甚麼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海濱都沒有欄杆好讓遊人更接近水體,而我們卻不能?香港人真的那麼喜歡欄杆嗎?

隨著中環灣仔繞道落成,本來隔著圍板的銅鑼灣避風塘海濱重新開放。一個周日的下午,筆者一如既往前來視察,發現市民在海濱活動多姿多彩。有騎單車的,有紮營的,有集體練武的;也有閒坐看海的。當然,也不會缺少放狗跑步釣魚的。總而言之,遊人各適其適,盡享這段獨特海旁的寫意風景。

筆者發現,不少釣魚人士都愛跨過欄杆在堤岸旁邊垂釣,也有遊人坐在欄杆之外的堤岸梯級上看海談心,與水體有更親近的接觸。這些觀察都令筆者不禁思索,欄杆究竟是用來保護前來海濱的市民,還是阻礙市民享受海濱活動的障礙物呢?

為了探討海濱設計和管理,筆者走遍世界上不少海濱城市,例如新加坡、悉尼和一些歐洲城市等。從筆者觀察所得的結論是:「海濱設欄桿,並非必然。」

舉例來說,新加坡河兩岸的駁船碼頭及克拉碼頭都是受市民和旅客歡迎的河濱區。在這裡,部份河岸設計成梯級狀,從陸地拾級而下直達水面。遊人可在梯級上談天說地喝啤酒看風景,甚至赤著足走進河水。筆者當年曾問過管理河岸的市區重建局官員:「河岸沒圍欄,有人掉進河去怎麼辦?」官員回答:「也曾有人因為喝醉了掉進河去,但這是他不小心,沒怪罪誰。」

再看歐洲水都威尼斯,水道就是城市的大街小巷,市民和遊客都習以為常,大人小孩都愛坐在水邊休憩。難道都要把它們圍上欄杆?

再到北歐城市奧斯陸市中心的海濱區Aker Brygge,海岸也是以梯級式設計與水面連接,以方便船隻上落客。梯級地面還鋪上木板讓遊人閒坐,吃著雪糕靜看藍天碧海,享受夏日的燦爛陽光。海上還有一艘化作露天水上酒吧的躉船,以供遊人喝酒聊天享用美食。同樣地,斯德哥爾摩的海濱也非常著重可達性,隨處都可上船落船,海濱的梯級亦成為遊人進行不同活動的公共空間。

在歐洲,海濱沒欄杆,就是常識。在這裡,若果你問:「為何海濱沒欄杆?」這將會是個蠢問題。「你怕跌下海,便小心走路好了。」不過,海濱區岸上都設有告示和救生圈,以防萬一。

事實是,沒有欄杆的海濱,可能更受歡迎。在港島西區有Instagram Pier之稱的貨物裝卸區碼頭便是一例。這裡沒有刻意的裝修和設施,卻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不時看見遊人把雙足掛在海邊釣魚,三五成群坐在地上閒聊,或獨個兒在海旁沉思看日落。這裡沒有欄杆的障礙,和維港更加親近。

為了令海濱設計更多元化,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地區,採用更開揚的做法。例如以長椅代替欄杆,此舉既可防止市民失足墮海,又可減低欄杆對景觀造成的障礙。另外,堤岸可以梯級式設計,以代替垂直式的堤岸,讓海濱遊人與水體更親近。

為了推動親水文化和優化海濱環境,我們正考慮在可見將來的一些海濱項目作試點,落實不容欄杆的設計,再看看社會的接受程度。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