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年 數算海濱進化

今年七月,正值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五週年誌慶,也是新一屆政府履新的日子。近月來不同媒體都對香港社會各範疇做專題報導,回顧一下相關議題在回歸四分一個世紀間的變遷。筆者也湊湊熱鬧,在此分享參與多年的海濱工作。 香港自開埠以來至回歸前,城市不斷發展,移山填海便成為增加土地供應的不二法則。維港兩岸,從來沒有一條固定的海岸線。九七回歸前夕,立法局通過《保護海港條例》,訂明維港必須受到保護和保存。二零零三年的一場填海訴訟,不但喚醒了香港市民對保護維港的關注,政府更承諾不再在維港內填海建屋,立志「還港於民」,即把維港兩岸的海濱規劃作為公共休憩空間供市民享用。 為了增強專業界和民間參與活化海濱的工作,政府在零四年成立了共建維港委員會;六年後,委員會改組成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在海濱事宜上向政府提供意見,包括規劃、設計、建造、營運、管理和推廣等。海濱事務委員會成立至今十二年間,連同屬下專責小組委員會共舉行了一百九十次會議,討論與海濱相關的項目共五百三十九項。 筆者經常形容,要把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不能一蹴即就。就像砌拼圖,可拼的便先拼。二零一七年七月前已開放的長廊長度為十八點三公里,到二一年底則增加至約二十五公里。其中至今最長的一段由石塘咀至炮台山長達七點四公里的海濱,亦在二一年底接駁完成。要延綿不絕,斷截禾蟲便是必然的進化歷程。 近五年,我們把主要工作從規劃和諮詢轉移到專注落實階段。畢竟,市民要感受海濱,不能光在紙上,而是要落地。中環灣仔繞道一九年落成通車,釋放大量海濱土地,正好提供良好機遇,盡速落實開放海濱給市民享用。於是我們提出「先駁通,再優化」策略,將所有海濱工程率先做好沿岸部分並向公眾開放,又得到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路政處等基建工程部門多走一步,在完成繞道相關工程後把地盤再做簡單平整和裝置,便隨即開放。「先駁通,再優化」策略,讓我們可以比原定計劃提早十五個月至四年把海濱開放。 「先駁通」的好處是讓市民及早享用海濱,但設計便相對傳統公園簡約。因此,為了增加海濱的吸引力,我們採用了「期間限定」策略,邀請插畫師、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等在海濱添置不同的傢私裝置,甚至是遊樂設施;而且設施也可不停更換。策略實踐兩年半以來,不但令不同路段的海濱成為受歡迎的打卡點,公共空間變化多端,遊人不斷有新發現;而且更提供了難得的平台讓本地設計師通過作品與市民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的海濱在設計和管理模式方面亦取得突破性的發展。為了增加海濱的親水性,我們以漸進式四部曲測試市民對「無欄杆海堤設計」的接受程度,推出一年半以來反應正面。此外,我們又推動有別於傳統公園管理模式的「海濱共享空間」,以「願景帶動」和較少規則的開放式管理,鼓勵市民以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態度共享海濱。市民可以在共享空間無拘無束地閒坐釣魚、散步跑步放狗狗、踩單車踩滑板踩艇仔;條件就是互相尊重和注意安全。這些「海濱共享空間」落實以來,深受大小朋友歡迎,假日人流絡繹不絕,場地內經常充滿着歡樂笑聲。 二十五公里長的海濱,不再千篇一律。相反,「因地制宜」的設計策略,令海濱段段有特色,處處有驚喜。市民有選擇,總會找到心中所愛。 【圖:炮台山東岸公園主題區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以「煙花盛會」為主題的藝術裝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