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體思維 規劃高密度都市

【圖:理工大學研究隊建議在紅隧出入口收費廣場上端興建綠化平台,以改善城市的連接性。(圖片由理工大學提供)


如何建構一個智慧型、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高密度城市?這是一個關於城市設計的課題。

在上月中的「土地供應論壇」上,香港建築師學會講者提出「交換發展權」的概念,以增加市區建屋用地。學會建議把一些佔地甚廣但市民並不常用的設施,遷移至市區之外,以騰出土地作住宅和休憩空間之用。

講者舉出的例子,包括高爾夫球場、警察訓練學校、香港大球場和建議中的啟德運動場館。這些設施遷移後,可為市區提供近一百公頃的可發展用地。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城市規劃多是平面式的。規劃者按人口數目和所需的設施,把土地劃分成不同用途的地塊。例如住宅、商業、工業、社區設施、公共休憩用地、道路和綠化地帶等。當年其中一個理念,就是要把互不相容的同途分隔,例如工業與住宅用地必須分開,以減低工業污染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但隨著八十年代以後工廠逐漸北移,這種規劃模式亦應重新思索。

另一方面,把土地用途以平面式分隔,令區內交通基建需求上升,導致交通系統和道路佔用大量土地。大量多線行車的公路,不但把地區分割,影響地區的暢達性,令步行者卻步;而且當中所產生的噪音和空氣污染,亦令公路兩旁的土地難以作住宅用途。

要解決繁忙公路所產生的噪音對鄰近居民的影響,往往要額外在道路兩旁興建隔音屏障。這些屏障,又難免影響到城市景觀和空氣流通。

但事實是,城市不是平面(二維)的,而是立體(三維)的。尤其是高密度的城市,除了東南西北,還有地面、高空和地底。

因此,我們建議,可考慮在可行情況下,在公路及鐵路上加建社區、商業及綠化公共空間。此舉不但能在短期內提供土地及改善區內環境,亦能節省開發土地的資源。

「在馬路上建房子?」聽來好像不可思議,但其實這並非新事物。在香港,油麻地的一幢停車場便有公路在當中穿過。港鐵藍田站匯景花園的休憩平台便建在公路上端,平台更形成一道隔音屏障,令住戶不受噪音的滋擾。

最近還有理工大學的例子。理工大學校園與紅磡火車站之間隔著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步行者往來兩地便要穿過狹窄的行人天橋。這條天橋,在繁忙時間非常擠塞,令往返的市民極為不便。可謂「地面塞車,橋上塞人」。因此理大研究隊建議在紅隧收費廣場上端加建一個園景平台以連接大學校園與車站,提供通道方便往來毗鄰社區及前往尖東一帶,以解決現時行人通道擠迫的問題。而且,這個建議,不單可增加四萬多平方米的綠化用地,又可改善城市連接性和空氣質素,實在值得支持。

因此,在公路上建公園建住宅,或者在休憩用地底下建停車場、商店或運動場等構思,絕對不是天方夜譚。

同樣道理,倘若我們打破平面規劃的枷鎖,改以三維式思維作規劃,以多層式和多功能地運用土地,把本來在地面的一些用途,例如停車場、游泳池、體育館、美術館和展覽空間等設施移到地底,也能為地面騰出更多用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