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九龍公園

【圖:《智慧城市展館》內,展現著未來城市的畫面。】


二零一五年度《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上周五在九龍公園開幕。

這個冬天,你可以到九龍公園,參觀這個兩年一度的展覽,與參展者共同思考城市的未來。展覽以《二零五零 活在我城》為主題,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築學院的總策展人Christine Hawley教授和她的團隊,甄選了來自世界各地包括香港、中國內地、台灣、日本、以至瑞士、意大利和英國等建築師、設計師與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六十多件平面與立體的作品散落在整個公園和文物探知館內。

香港的地少人多,城市以高密度規劃,舉世聞名。城市要發展,移山填海,拆舊樓建新樓,農地變屋地,一直以來亦是理所當然。不過,同一模式的發展又是否可持續?今天的年輕人,又是否與過去的擁抱著同一價值觀?三十五年後的香港,又會是個怎樣的地方?

「香港正處於其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刻,今年的雙城雙年展激發我們去思考改變。我們特別希望能展示年輕人如何想像他們的未來的展覽;同時我們亦將連繫著過去與未來,一些備受肯定的經典作品加入其中。」Christine Hawley在她的策展導言這樣說。

對,當你走進文物探知館的室內展區,你會發現展館化成一個充滿光影效果,有如走進未來的萬花筒。牆上掛著的就是分別表現香港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作品。一面有交易廣場太古坊和添馬艦政府總部大樓,有和合石靈灰安置所,也有已消失的九龍城寨和一些香港舊街景的照片。而另一面,則有年輕建築師對未來建築充滿創意的想像。

「這次展覽,捕捉了充滿朝氣且極為重要的景象,作品有具詩意的、亦有務實且關乎政治的。這一切一切集合起來,便繪畫出一個多姿多采、栩栩如生的香港。」策展人說。

來自意大利、法國和加拿大的三位藝術家,去年底在街頭和三個佔領區繪畫十天一共六十小時,再在畫室繪畫三十小時完成三幅題為《The Voice of the Street》的大型畫作,過程中共有五百人參與。他們說:「我們在激起我們情緒的煙霧彈事件所在地完成這項作品,捕捉當晚寂靜卻強大的力量。我們愛香港!」

如果你有十五分鐘時間,便不能錯過參觀一個由名為《香港科技園:智慧城市展館》的展區。在九龍公園的圓形水池中央,建了一個半圓形球體的建築物。走進去,原來是一間可容納四十人的電影院。觀賞者被弧形屏幕包圍,充滿動感的畫面令人感受像走進未來城市當中。故事由香港的密集都市現況展開,再說到未來的城市規劃,然後一座座天空之城拔地而起,各種不同形態的建築展現眼前。作者近乎瘋狂的建議,就是把城市從地面升到半空。街道和公園不再局限於地面,商店、辦公室、住屋、公共設施都在同一座混合式建築物內。未來的城市,不需再大量建造公路以減少污染。在城中上下走動,靠的就是高效率的垂直運輸系統。

這個「離地」概念,建議者就是Schindler,一家出產升降機的公司。

篇幅所限,下星期再向讀者介紹其他展品。

(註:雙城雙年展展期由即日起至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室內展場逢星期四閉館,敬希留意。詳情可參閱網頁www.uabbhk.org )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