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ZAHA HADID 一切從香港開始

【圖:理工大學創新樓於二零一四年三月開幕,是札哈在香港的唯一永久性建築作品。】


三月三十一日深夜,從網上獲得訊息,曾獲二零零四年度普列茲克建築獎的札哈‧哈迪德(Zaha Hadid)因心臟病在美國邁亞密醫院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身為當代國際建築界巨星的札哈,事業如日方中,作品在世界各地仍在不斷進行。她突然離世的消息,令整個建築界震驚不已。

當今世上,不少世界級建築大師,像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霍朗明(Norman Foster),磯崎新(Arata Isozaki)和貝聿銘(I M Pei)等,八、九十歲高齡仍然非常活躍。札哈在六十五歲之年離我們而去,實在走得太早。

近日留意她的新聞,主要是有關日本東京二零二零年奧運體育館的爭議。札哈贏得了早前的設計比賽,卻因設計及建造成本上昇問題備受批評。反對者認為札哈作品外型太跨張,與環境不協調,而且造價高昂。反對者中,還包括當地的建築師。雖然札哈企圖力挽狂瀾,提出修改設計以減輕建築成本,但最終在一五年中被終止合約。後來當局更重新另聘日本建築師(Kengo Kuma),以被認為與札哈設計相像的新設計取而代之,令札哈感到深深不忿。筆者對此不尊重建築設計比賽精神的舉措,替札哈感到不值。

今年二月,札哈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頒發RIBA Royal Gold Medal,以表揚她在國際建築界的貢獻與成就。

札哈的一生,就是這樣的充滿傳奇。她在香港留下的作品,是二零一三年落成的理工大學創新樓。筆者有幸曾作她的工作伙伴,在創新樓項目中擔任本地建築師,處理政府部門審批和工程合約管理的工作。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札哈和她的團隊與別不同的工作態度。回想與她的合作,每一刻都是啟發。

其實,札哈與香港,有著一份深厚的情意結。還記得,創新樓開幕那一天,她的多年拍檔Patrik Schumacher演講中,首張幻燈片便是這樣寫著:「一切從香港開始﹗」(It all started in Hong Kong!!!)

故事要從一九八三年說起。那一年,香港舉行了一個名為The Peak, Hong Kong的國際建築設計比賽。這是一個在山頂的私人會所項目,吸引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參加。最後勝出的,就是來自英國的札哈‧哈迪德。

山頂比賽的評審團中,包括當年已在世界國際享負盛名的著名建築師Richard Meier及磯崎新。二零一二年五月,磯崎新因為中環街市「漂浮綠洲」項目來港,竟然跟我說起一段關於當年山頂設計比賽的小插曲。

原來,札哈的作品,可能因為太天馬行空和大膽前衛,早在初選中被主辦者淘汰。但磯崎新卻從被「篩走」的作品中,「救回」札哈,最終更成為冠軍。

「看來看去都沒有一個作品看得上眼,於是我往『篩走』了的作品中找,竟然找到一份挺突出的,我覺得這就是冠軍。這個決定獲得了主辦者的支持。由於比賽是匿名的,我們根本不知道作者是何方神聖。」磯崎新說。「當知道得獎者是來自英國的Zaha Hadid時,我更覺得名字不像英國人,連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搞不清楚。」他笑著續說。

三十三年前,磯崎新力排眾議,點石成金,成為找到千里馬的伯樂。而札哈贏得比賽,一夜成名。

可惜的是,山頂項目最終沒有興建,成為札哈內心的一道遺憾。

無巧不成話,磯崎新參與的「漂浮綠洲」,後來亦遇上了重重障礙,結果胎死腹中。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