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地積比率 保育皇都戲院

【圖: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建築物外型獨特,別具保育價值。】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歷史建築保育問題一直以來一方面是民間爭議的焦點,另一方面則是政府的盪手山芋,尤其當建築物座落於私人土地上。發展商為了商業利益,把具保育價值的舊樓宇拆掉重建新樓,屢見不鮮。

二零零七年,景賢里被業主毀容,險被消失於推土機下。後來政府以換地方法解決,歷史建築由政府接手,這座具中國古典建築特色的樓宇才得以保存,並加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不過,往後的何東花園和同德押舊唐樓,縱使民間極力爭取保存,但由於政府並未有一套完整的保育政策,最終亦難逃被拆的厄運。大家只好眼巴巴地看著一座又一座的歷史建築從城中灰飛煙滅。

最近,位處北角的皇都戲院,亦面對被清拆危機。地段物業正被財團逐一收購,重建工程如箭在弦。有民間組織為了保存這幢設計獨一無二的建築物,舉辦導賞團帶領市民認識該建築物,又發起聯署運動,更請來知名人士拍攝短片,要求古物諮詢委員會把戲院評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希望盡力把皇都戲院保存下來。

皇都戲院建成於一九五二年,初時名為璇宮戲院,由建築師G.W.Grey設計,一九五九年易名為皇都戲院。建築物的外型非常獨特,屋頂上出現了一組外露而層次鮮明的拋物線圓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這種從上吊起的屋頂結構,可令戲院內部沒有柱子的遮擋。也有稱該設計受蘇維埃現代主義(Soviet Modernism)所影響,當年算是一種前衛的設計。樓高三層的戲院,全院包括大堂和超等共有千多個座位,地下是停車場,外牆呈裝飾藝術風格。外牆上還有一幅出自中國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揉合了中國、東南亞及西方藝術,題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

這座反映當年工程技術的建築物,為香港罕見,別具保育價值。

問題是,在現行制度下,古諮會作為歷史建築的評級機構,只能把建築物評訂級數,以一級為最高。但古諮會並無法定權力強制業主保存任何建築物。留與不留,最終仍是由業主作主。

由於重建後的樓面面積往往比原來建築物的高得多,業主為了商業利益,豈會放棄重建賺錢的機會?因此要把戲院保留,便要為業主提供足夠保育誘因。筆者認為,在皇都戲院的情況下,轉移地積比率是個可行的辦法。

轉移地積比率的概念,就是把要保存的歷史建築所在的的發展潛力(或剩餘地積比率)轉移到相鄰的土地上。舉例說,倘若拆掉原來樓宇與重建後的樓宇的樓面面積差額是一萬平方米,該等面積便可以額外加在相鄰地盤的可建樓面面積之上。

灣仔和昌大押和旺角中電公司鐘樓得以成功保留,皆因其潛在發展面積被轉移到隔鄰的重建地盤中。

皇都戲院所在地皮,其實是包括了南面臨近英皇道的戲院和北面臨近渣華道的商住樓宇,後者並非歷史建築,並沒有保留價值。故此,政府可與發展商商議,要求發展商在重建範圍內只能拆卸皇都戲院以外的建築物,再把戲院地段剩餘的發展潛力加在拆卸後的北面地段內。此舉既可保存具建築特色的皇都戲院,而發展商亦可盡用地盤的發展潛力,是個雙贏方法,

當然,在者大原則之下,還有不少細節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有賴相關政府部門配合。例如規劃署和城規會需適量放寬高度限制,屋宇署需放寬平台高度等,目的就是協調保育與發展並存的可行性。

若然有關部門一成不變,便難以成全這個有條件做到新舊兼容的項目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