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建地底空間 得不償失?

去年十一月,規劃署及土木工程署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探討在本港幾個地區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挑戰。這些地區,都是人煙稠密高樓滿佈的已發展地區,包括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及金鐘/灣仔。

當局聲稱:「這些地區經常出現大量人流和車流,環境日趨擠迫,加上有限的土地資源,限制了區內的持續發展。」希望藉著探究具創意及合適的策略,利用地下空間解決地區問題,改善環境及促進社會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者希望利用九龍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和修頓遊樂場等大型休憩用地作地底發展,以紓緩當區道路擠迫的問題。地下空間除了提供行人通道外,更增設商業、文娛、康樂、藝術及社區設施。研究的願景,就是「創造連貫、互通、高質素和富有活力的地下空間網絡。」

即是說,當局認為要解決地面擠迫,就要利用公園地底興建更多設施。

諮詢文件內舉出了好幾個外國例子。包括東京、大阪及名古屋地下購物街;台北地下購物街和蒙特利爾地下城等。而哥本哈根校園地下體育館和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則是建在校園地底的建築項目。

其實,在香港,地下空間並非新事物。就算是研究提及的銅鑼灣尖沙咀,地鐵出口就像八爪魚般連接大範圍地區。不想在地面行走的市民,隨時可以在地鐵站內的行人網絡行走。興建中的西九文化區,亦把行車道路設在地底,讓地面成為一個行人專用區。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先對諮詢摘要中建議的銅鑼灣區初步規劃概念作出回應。

研究顧問認為,銅鑼灣地區發展成熟,但缺乏新土地供應以改善市區環境及路面擠塞,冀透過發展地下空間改善擠迫的行人環境和解決上落客貨問題等。

事實是,銅鑼灣是著名旅遊購物區,路面擠塞主要是有於商店林立,這是地區特色。行人愛在路面走動全因該區朝氣蓬勃和佈滿五光十色的商店,從而享受「逛街」的樂趣。行人根本不願意被趕往沉悶的地底。

吊詭的是,如果要為地底通道增添活力和吸引力而加設零售和飲食設施,亦只會吸引更多遊人和車輛前往該區,對解決擠塞問題亦於事無補。

至於建議在維園地底挖建通道,連接銅鑼灣與天后,更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要從銅鑼灣往返天后,行人在綠樹林蔭的維園走過便是了。這段悠閒路徑,從不存在擠迫問題。在這裡加建地下通道,筆者個人認為是一項多此一舉的無謂工程。

對於在維園地底興建三層地庫,筆者亦有相當保留。雖然建議並未指明地下空間內藏甚麼設施,但亦暗示了這可能是交通及停車場設施,可能是社區設施,亦可能是商業、文化、娛樂及餐飲設施。

要知道,維多利亞公園是港島最大的「市肺」,當中有茂密的樹林、寬敞的草地和球場等。這裡是市民休閒、運動和呼吸新鮮空氣的好去處。在維園挖建地庫,難免對公園的林木和綠化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地庫的通風和消防通道、出入口和車輛上落斜坡等,亦無可避免地令地面休憩用地面積減少。再者,在工程期間,亦對公園環境有所滋擾和令市民失去享用公園的機會。


報告認為,增建地下空間會「優化該區作為主要商業、娛樂及休閒中心的吸引力」。但該區不是早已擁有這些吸引力嗎?否則又怎會人潮如鯽呢?

想來想去,究竟當局是希望解決擠塞問題,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商業空間,從而造成更多擠塞呢?


筆者多年來關注城市規劃,留意到有部份地區人士對興建地下城情有獨鍾。筆者並非反對當局對地下空間作可行性研究,但認為建議書內的論述仍欠說服力。另一方面,在建築密度經已極高的已發展地區建地底空間,更牽涉利用難得的公園建地庫是否恰當?筆者對此抱著極大存疑。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