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二十年 數算維港變幻

【圖:維多利亞港是港人寶貴的資產,亦是香港的標誌。】


本文見報之日,正值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周年誌慶,也是新一屆政府履新的日子。近日傳媒紛紛做了不少專題報導,回顧香港社會各範疇在回歸二十年間的改變與挑戰。筆者也湊湊熱鬧,在此分享參與多年的海濱工作。

水深港闊的維多利亞港,自開埠以來都是香港的標誌。回歸以前,城市不斷發展,填海造地一直是解決土地供應的不二法門。故此,維港兩岸的海岸線不斷改變,填來的土地上發展了大量的高樓大廈和高速公路。經年累月的填海再填海,令維港愈來愈窄,海岸離舊社區也愈來愈遠。

九七回歸前夕,立法局通過《保護海港條例》,訂明維港為香港人特別公有的天然資源,必須受到保護和保存。到九九年,城市規劃委員會為維港規劃訂下願景,希望把維港打造成一個具吸引力、活潑暢達和代表香港的地方,成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零三年,規劃署亦完成了宏觀性的維港規劃框架,為維港總體規劃奠下基礎。

不過,這些框架就像紙上談兵,未能在社會上產生共鳴。那個時候,維港主要用作航道和船隻上落,海岸都被公路、貨物裝卸區和一些基礎設施如泵房等佔據。能夠讓市民大眾近距離接觸海濱的,只有幾個碼頭。

維港規劃的轉捩點,應是零三年的填海訴訟。當年中環填海遭保護海港協會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填海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雖然經上訴後法庭判決政府勝訴,但判詞對填海條件訂下了極高的門檻。在維港填海,必須通過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

由於訴訟事件引起社會對保護維港極大關注,政府於零四年五月主動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並邀請各專業團體、商界組織、環保組織及保護海港協會等,自行委派代表成為委員,就海濱規劃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當年在政府內積極推動成立該委員會,並破天荒地接受團體自行委派成員出任委員的,正是時任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常任秘書長,今天就任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

委員會提倡公眾參與,在海濱規劃事宜上「與民共議」,而且所有會議都是公開進行。隨後更訂立了「令維港成為一個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的海濱願景。並聯同政府規劃署制定了一套「海濱規劃原則及指引」,作為日後維港海濱發展的重要參考藍本。

要成就海濱願景,要「還港於民」,工作異常艱巨。維港兩岸海濱全長七十三公里,相等於七十三個地鐵站的距離。我們從整個海港的策略性規劃,到港九沿海各區的城市設計,到每個海濱項目的細節如涼亭欄桿坐椅綠化等佈局與設計都要一一兼顧。我們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空中的小鳥,時而高飛,時而低飛。高飛時看全局,低飛時看細節。我們主要與政府規劃署和工程拓展署合作,通過連串的公眾參與活動,做了多個地區性的城市設計研究,當中包括港島東區、北角至灣仔、中環新海濱、尖沙咀至紅磡、啟德發展區及九龍東等。除此之外,亦對由西九管理局負責的西九文化區規劃給予意見。

大型規劃實踐需時,但我們亦不忘儘早讓市民享用海濱。因此,西九臨時海濱長廊在零五年中秋節落成。灣仔貨物裝卸區搬遷後,該海濱變成了深受愛犬人士歡迎的寵物公園。雖然只有短短三年壽命,但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到一零年,共建維港委員會改組成海濱事務委員會,並由發展局局長出任副主席,冀能更有效地統籌各政府部門以推動相關工作。海濱事務委員會成立七年間,連同屬下專責小組委員會共舉行了一百二十四次會議,討論與海濱相關的項目共超過四百項。

篇幅所限,下週再續。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