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走廊 共享公共空間

近年,世界不少先進城市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因汽車造成的空氣污染,紛紛推出鼓勵步行及以單車代步的措施。例如挪威奧斯陸,為推動綠色城市,當地政府便在二零一五年底宣佈,到二零一九年全面禁止汽車入城,一度成為舉世觸目的國際頭條。若成功實踐,奧斯陸將成為歐洲首個「無車之城」。

在亞洲,新加坡政府亦在一五年推出「清潔及綠色新加坡」計劃,並以「邁向一個『輕車輛』的新加坡」及「建設一個『單車友善』的交通網絡,提供安全和健康的行人和單車環境」為願景,政府亦計劃通過教育和活動以發展「安全騎單車」的文化。預計到二零三零年,將會有全長七百公里的單車網絡連接全國各地。

雖然,以單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已成為先進城市的大趨勢,但香港要成為「單車友善」城市看來仍是遙不可及。在這個「以車為本」的城市,單車至今仍被視為只作休閒和娛樂用途,掌管交通的運輸及房屋局,並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吊詭的是,負責康樂及文化的部門管理公園等休憩用地,但公園內卻不准市民騎單車。

面對大勢所趨和社會訴求,情況似乎稍有進展。發展局和規劃署在《香港2030+》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亦提出「重塑出行模式」策略,在新發展區內及傳統商業核心範圍以外,劃定更多與就業相關的土地用途以拉近就業與居所的距離,並推動步行及以單車代步,減少出行的需要。此舉更可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實踐健康生活。

月前,政府顧問完成了啟德發展區單車網絡可行性研究,建議在啟德區的休憩用地和海濱興建全長十三公里的「綠色走廊」,連接區內各個景點和主要鐵路車站。包括前北面停機坪的體育園、車站廣場、啟德河、龍津石橋和宋皇臺公園,前跑道區的都會公園、旅遊中樞和跑道公園,與及沿維港的海濱長廊等。研究建議「綠色走廊」將分兩階段興建,首階段約七點五公里預計於二零二三年落成;至於第二階段則預計於二零二五年後落成。

在運作和管理方面,在公園和海濱長廊的網絡將由康文署負責,而位於公共道路的單車徑則由運輸署負責。

近年共享單車服務興起,政府亦承諾會積極考慮在網絡提供自助式單車租賃服務以方便市民。

在有限的公共空間達致多元化和人人可享的願景,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以來推動共享空間的理念。研究亦參考了新加坡、倫敦、巴黎、紐約、杭州和台北在休憩用地設置單車通道的經驗。這些城市都採用了共融通道的安排,即行人和單車使用同一空間。「綠色走廊」亦將會採用同樣安排。共融通道與傳統分隔式單車徑比較,可更有效善用空間及提升休憩用地設計的連貫性。

使用共享空間的一個重要元素,是互相尊重與包容。雖然這概念在外國非常普遍,但在連人類和寵物、跑步者和步行者共用海濱長廊都有爭議的香港,社會是否接受還是有待觀察。故此,政府建議先在觀塘海濱公園進行「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試驗計劃」以累積管理經驗及瞭解公眾的認受性。

試驗計劃將於二零一八年初展開,為期半年。到時觀塘海濱公園一條長達一公里的行人道將變身成「綠色走廊」,在日間擬定時間供行人和單車共用。當局亦會舉行教育活動,向行人和單車人士提倡互融互讓地使用共融通道的安排,例如單車要靠左行、要讓路給行人等。

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對試驗計劃表示支持,亦嘉許康文署為邁向活潑和多元化的海濱踏前一步。


公園可以踩單車,指日可待。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