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 誰跟誰的辯論?


有土地大辯論之稱的土地供應公眾參與活動已進行了一個多月,首場公眾論壇亦在本文見報之日(六月十六日)下午在港島禮頓山社區會堂進行。

過去的幾個星期,我們在不同地區舉行巡迴展覽,並推出實體和網上問卷讓市民表達意見。主席黃遠輝近日亦撰文,對冒著三十五度高溫仍願花時間到展場認真地填寫問卷的市民表示感激。相信也曾參與「展場值日生」工作的小組成員也一定認同。成員落區與市民直接交流,也是個相當珍貴的體驗。我們發現,不少市民對香港土地和房屋短缺所衍生的問題是有意見的,不過他們不是媒體常客,沒有表達的渠道。公眾參與活動正好提供機會帶動全民參與,共同面對和解決這困擾著香港社會的大難題。

此外,專責小組同時亦與不同團體組織和地區人士會面,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我們也會留意社會人士通過傳媒文章表達對覓地選項的正反論述。以上種種,都是收集意見的良好渠道。但這些意見都多是各自表述,是單向性的,要產生與民共議建立共識的效果,或者促成議題上的辯論,個人認為還有一段距離。

十八個選項都是可行的增加土地供應辦法,但沒有任何一項是毋須面對和克服任何困難的。無可否認,十八個增地選項各有支持者和反對者,當中更涉及持分者直接利益或固有信念或價值觀,要完全達成共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仍然期望,通過公眾參與這一個知識型的溝通過程,讓政策制定者和市民大眾瞭解各持分者的意見,在過程中吸取更多資訊和知識,從而更宏觀地看清問題,收窄分歧。若要達成共識,參與者(包括政策制訂者)在瞭解他人意見或在獲得更多資料後,應有妥協的準備。若然各人堅持己見寸步不讓,便無法達成公眾參與的真正目標。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其中一項職權範圍,是推動公眾就不同選項的利弊和相對優次進行討論,並就不同選項作出取捨。目標就是凝聚社會最大共識。故此,我們需要促進不同意見持分者理性討論,拉近互相差距。我們期望,透過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分享與交流,在開放包容互諒互讓的基礎上,凝聚社會一定的共識。

理論上,這場「土地大辯論」應在民間進行。但據筆者觀察,在不少情況下,專責小組主席和成員,往往成為「被辯論」的對象。例如有人批評小組把他們反對的增地方法列入討論選項,又例如質疑小組有預設立場,又或者對公眾參與範疇有意見等等。遇上這些質疑,小組主席和成員都會耐心解釋。但社會若在這些與選項利弊和優次無關的事情上過於糾纏,而在討論範疇上失去焦點,便對解決實實在在的土地短缺問題並無幫助。

一個成熟的「土地大辯論」,是能夠讓不同持分者對不同選項進行理性討論,然後再讓市民自行作判斷做抉擇。公眾論壇的原意,正是為達致這目的而搭建的平台。

我們亦計劃就個別較大爭議性的選項(例如填海、新界土地、高球場用地等)進行數場不同主題的交流會,邀請立場不同的持分者參與討論。我們期望透過者些「專題小辯論」,讓公眾更理解不同持分者的理據及論點,再作判斷,從而令公眾更能作出取捨。

 (註:文章內容只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立場。)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