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宜居度 需推動城市設計

【圖:丹麥哥本哈根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政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用了四十年時間把內城的街道變成行人和單車專用區,令街道成為充滿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


上文提到,人口老化,樓宇老化,土地資源有限和欠缺住屋用地,都是香港眼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政府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提到要把香港成為一個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但面對以上難題又如何提升宜居度?便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課題。

人民的生活空間質素,與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密不可分。筆者經常批評,香港過去的城市規劃是「以車為本」,是數據式和平面式的,重量而不重質。此外,一些基建設施亦以工程和交通主導而非以「行人為先」。雖然情況自上屆政府開始已有改善,規劃署在維港海濱地區(例如中環新海濱、灣仔北至北角海濱等)和重點規劃區(例如西九文化區和啟德發展區等)加入了地區性的城市設計研究;不過由於現屆政府上任後發現住宅單位數量嚴重短缺,傾向以短期措施在各已發展地區內東拼西湊的「交數」。因此,每把區內的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見縫插針」而罔顧環境質素的情況老是常出現。此舉不但對城市的宜居度有負面影響,更無可避免地到處掀起爭議。

《香港2030+》建議,在增加土地逾一千二百公頃和發展新市鎮(如啟德、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元朗南、錦田南和東涌等新發展區)外,更把未來人均政府、團體和社區用地(GIC)供應目標訂為三點五平方米(沙田新市鎮現時為二點二平方米),未來人均休憩用地供應目標由每人不少於二平方米增加至每人不少於二點五平方米。文件內更稱:「公共空間是個人空間的延伸。因此公共空間必須具功能性和吸引力,並讓全民共享。」

這些都是沒甚爭議和值得歡迎的建議。但諷刺的是,政府這邊廂提出增加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的供應目標,那邊廂卻把該等土地改劃作住宅用途。這不是前後矛盾又是甚麼?

話說回頭,城市的宜居度,不單在於社區設施和休憩用地的數量,而在於設計和質素。香港不少舊城區,雖然社區用地和休憩用地面積未能達標,但區內擁有不少歷史建築和年月積聚而成的街道文化,這都是城市珍貴的資產。此外,一些區內獨有的城市設施,例如河流或明渠等,亦大有潛力通過城市設計和地區營造,轉化為優秀活潑的公共空間。

政府希望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和注重個人健康,並透過優良的城市環境,促進市民的健康和福祉。《香港2030+》更建議推動可步行和單車友善的城市,這實在已是不少先進城市的共同目標。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的丹麥哥本哈根便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用了四十年時間,把內城的道路逐漸變成行人和單車專用區,以鼓勵節能並減少汽車造成的空氣污染。道路增加承載量之餘,更成為充滿活力和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間。

筆者認為,未來城市規劃不應再是像過去的「以車為本」。尤其在舊區更新的規劃,應更尊重歷史文物的保存,並把逐漸消失的街道文化重新展現;增加地面空間的穿透性,而非把行人趕到天橋隧道內。我們可透過適切的城市設計,把香港街道造成優秀和具生命力的公共空間。市區重建亦不應把一些經年累月成具特色的街道消滅。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