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欠土地 只欠共識?

面對可發展土地供應短缺問題,政府在上月底宣布成立一個由二十二位非官方成員和八位官方成員組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擬就土地供應的不同措施推動社會辯論,並於十八個月內向政府提交報告。小組在本周三舉行了第一次會議。

事實上,社會對增加土地供應的討論並非新事物。在過去兩屆政府的十年間,當局也曾提出不同可增加建屋用地的方案,例如改劃土地用途、增加發展密度、舊區更新、新市鎮發展、棕地發展、維港外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間發展等。不過每提出一個方案都招來不同人士的反對,而這些反對不同方案的人士亦沒有機會互相討論。所有方案只有空談沒有落實,令城市發展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社會人士亦提出其他建議,例如棕地優先、填平水塘、貨櫃碼頭建上蓋、動用郊野公園、發展高爾夫球場等,同樣亦惹來質疑或反對聲音。

社會在增加土地供應問題上拖拖拉拉,蹉跎十年毫無寸進。結果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樓價不斷飆升,年輕人上樓無望;另外,問題日趨嚴重,居住質素每況愈下。由於新土地供應需時,方案一天不落實,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指出:「香港不欠土地,只欠共識。」

故此,這趟小組的工作,就是就政府過去所有提出的增地方案與及各項民間建議,進行一場「大辯論」,希望一次過建立共識,訂定各選項的優先次序,供政府進一步考慮。

不過仍未開會,社會已就小組的組成評頭品足。有批評小組沒有足夠代表性,欠缺民間關注土地組織和環保界的代表,把「大辯論」變成「小辯論」或「無辯論」。有媒體更把成員二分成「重發展」和「重保育」,或以政治取態區分。成員對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發展的立場更成為不少報導的焦點。有評論更質疑小組最終建議會否與民間意見脫節,或小組只是淪為政府既有決定的護航者。

現今社會高度分化,對政府信任程度偏低的情況下,這些關注實在可以理解。但筆者認為,小組主要的工作,是搭建平台,讓市民大眾對不同增地方案進行全面討論。事實是,專責小組的職權範圍,當中亦包括「提升公眾對土地供應有關事實和限制的認知」及「推動公眾全面討論不同土地選項的利弊,並就屬意選項和有關選項的優次建立共識」。

因此,公眾參與是討論過程的重要部分,而建立共識必須在小組會議室外而非室內進行。公眾參與過程應通過論壇、公聽會和其他有效交流意見的辦法,讓民間關注組織和市民充分參與討論。故此,小組成員的個人取態並不重要,成員亦應有包容不同意見的胸襟,用心聆聽社會各界人士對不同選項的意見。同樣地,參與者亦應抱基於知識和事實的理性態度互相交流,從而收窄分歧。

當然,要社會進行有效的理性討論,小組成員應擔任促進者的角色。政府亦須公開透明地提供充分資訊,好讓社會能夠就各選項的利弊作出客觀比較。筆者認為,落實方案要面對的挑戰(例如重置、調遷和賠償問題)、所需的時間、金額、提供的土地面積量、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法例或其他限制等,都應成為比較各選項的標準。

筆者深信,小組成員當會就公眾參與過程的意見作出分析與判斷再向政府提出建議。倘若最終建議與社會主流意見相反或有龐大分歧,相關建議根本難以執行,政府亦理應明白這一點。


必須承認,在現時社會氣氛下,要與民共議建立共識,個人不會低估當中的難度。但面對由土地短缺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實在不能再無限期糾纏下去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