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

【圖:「超越高層—從建築探索香港」展覽在十月三十一日於東京銀座開幕,當日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三)及經濟及商務局局長邱騰華主持開幕典禮。】



上月底,香港建築師學會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題為《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More ThanHigh-rise)的展覽,該展覽亦成為東京《香港周‧二零一八》的眾多活動之一,並邀請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開幕典禮。

香港高廈林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高密度的城市規劃,也是舉世聞名。但高樓之外,我們還有甚麼?是廣闊海港和翠綠山巒?是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還是歷史建築和鄉郊色彩?這一趟,十六組共二十八位年輕建築師從香港遠赴東京銀座,通過模型、錄像和照片等建築作品,向日本民眾揭示他們眼中的香港,展現高層建築之外的另一面。

日本從來都是香港建築師朝聖之地,亦出產了不少世界級建築師,例如安藤忠雄、妹島和世、伊東豐雄等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這次展覽不是比建築,不單是展示建築硬件,而是讓日本人認識香港。展品當中的茶餐廳、大排檔、屋邨走廊和霓虹街景等,描繪出香港的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老舊建築物如灣仔藍屋、元創坊(PMQ)和荔枝窩等,也讓參觀者感受香港最草根和最真實的一面。

展覽場地位處於東京傳統著名購物區銀座GINZA SIX的一所書店內的中庭。場地設計由曾在日本工作五年的陸沛靈(Jane)建築師操刀,她把大自然的翠綠山巒以抽象形式轉化成掛在空中的帷幕和地上的小山丘,充分表現了香港石屎森林以外豐富的天然景致。日間陽光從屋頂天窗穿過隨風搖曳的布幕灑到中庭內,為展場增添了一分自然氣息。

建築署做了一個PMQ的橫切面模型。兩座建築物一左一右,像個時間軸,分別表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千年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和活化後的元創坊。近距離細看模型,可見建築物內的活動栩栩如生。由從前市民在宿舍公共走廊的鄰舍活動到變身後的創意空間,都一一展現眼前。

九十年歷史的灣仔藍屋,用了十年時間進行活化;是香港歷史上首個「留屋兼留人」的保育項目。由謝錦榮建築師設計的《WE 嘩藍屋》獲獎無數,除在一七年獲得亞洲及太平洋遺產保全獎外,還在今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大獎。建築師以新舊兼容的方法把舊樓連接,創造出簇新的互動空間,更成功保存了正面臨士紳化社區的一組瑰寶。展場中的藍屋模型放在木箱上,向參觀者展示這座由三組不同年代的老舊唐樓組成的社區。

作品《SPARE SQUARE》由黃智勤和王俊傑(Marco)製作。他們把茶餐廳舊唐樓和遊樂場分別放進三個大小不一的鳥籠內,旁邊放上兩座拆樓用的吊臂。「這些香港人的珍貴集體回憶正在慢慢消失;關在籠中,就是希望把兒時舊記憶保存下來。」Marco介紹作品時這樣說。

黃立明小時在公共屋邨長大,對香港公屋居住環境有著濃厚感情。他和許穎怡共同創作名為《回廊》的作品,以塔樓模型展示了香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公共屋村走廊形態和活動的轉變。從石硤尾邨到明華大廈,從勵德邨到近期康和式居屋;住戶外走廊從左鄰右里互動和孩童嬉戲的多元空間越來越變得單一化。這是一件充滿著獅子山下精神的作品,彷彿訴說著作者對香港舊日街坊鄰里情懷的回味。

展場一角,出現一張放上碗筷和六碟菜式的港式餐桌。這是蔡偉權、葉健倫和鄧知蘅的作品《MATERIAL CUISINE》。作者希望通過建築物料化成菜餚的樣貌,表達富有香港特色的地景。作者更通過展品隱含訊息,例如郊野公園被高樓侵蝕,公共屋邨遊樂場保養不足,街頭小販常收告票等。難怪有官員聽過介紹後笑說:「碟碟都有骨。」究竟當中那一碟是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那一碟是新界圍村?那一碟是大澳棚屋?就由參觀者自行思索好了。

(註:「超越高樓」展覽現於東京銀座六丁目GINZA SIX蔦屋書店六樓中庭展出,展期至十一月十一日。詳情可參閱網頁http://www.hongkongweek2018.com/ http://www.hkia.net/tokyo2018/)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