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創新樓 哈迪的流動建築



今年中﹐紅磡理工大學校園出現了一幢外形奇特的流線型建築物。這是由當今炙手可熱的英國女建築師札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創新樓。創新樓﹐亦是哈迪德在香港的首件建築作品。

創新樓落成於本年八月﹐恰好趕及供設計學院開學之用。由設計到落成﹐共用了五年半時間。

創新樓由兩座一高一低的大樓組成﹐高座是十四層﹐低座是十層﹔座落於校園的北面﹐從漆咸道清晰可見。有別於大學其他形態平穩方正的樓宇﹐哈迪德卻做了這座幾乎沒有一條直線的建築。從外面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形態﹐時而像塊肥皂﹐時而又像隻小鳥。「我們的理念是把香港傳統的塔樓與平台﹐融化成如流質一樣的建築物﹐把地面﹐外牆和屋頂無縫地連接起來。」哈迪德在介紹設計時這樣說。

大樓的主入口與理大校園平台連接﹐就像小鳥的尾巴﹐由平台地面斜斜向上延伸。入口屋頂逐漸變成了流線型的外牆﹐外牆又直達建築物的頂端﹐變成屋頂。正是如此﹐建築物的平面層層各異﹐全部都是流線型。

大樓的外牆以三種物料組成﹐分別是玻璃幕牆和白色的鋁板﹐而建築物的底部﹐便用上了清水混凝土。理大校園內的大樓﹐幾乎全都用上紅磚作外牆。創新樓的造形和用料跟它們相比﹐可謂截然不同。因此有人會問﹕「創新樓的設計與原有校園建築會否不協調呢﹖」哈迪德早料人家有此一問﹐因此她在玻璃幕牆外加上了橫向的條子﹐條子都是以白色鋁板製成的遮陽裝置。橫向的線條﹐便與周邊建築的橫向形窗戶相呼應了。

哈迪德還把遮陽裝置徐徐扭動﹐形成如波浪起伏的圖案﹐強化了建築物的流動形態。

筆者第一次與哈迪德見面﹐便已成為工作伙伴﹐為創新樓擔任本地建築師和認可人士。關於哈迪德﹐要說兩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一個是筆者的親身見證﹐另一個是聽來的。

在零八年初的一天﹐理大向外宣佈聘任哈迪德作創新樓的建築師。在一個午宴上﹐筆者剛好坐在哈迪德旁邊﹐而理大的一位高層便坐在對面。哈迪德在簡介設計後回到飯桌﹐準備用餐之際﹐忽然該高層向哈迪德發問﹕「窗子怎樣抹﹖」哈迪接過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不以為言的輕聲說﹕「這是沒問題的。」然後低頭繼續吃著面前的沙律。

我不知道她心裡怎麼想。我猜想在那一刻﹐札哈對如何抹窗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對呀﹐窗子怎抹﹖終會解決吧。哈迪德設計以理念和形態為主導﹔因維修管理問題局限設計﹐便是本末倒置。要容易抹窗﹐建個四方盒便成了。

第二個故事﹐關於城市規劃。零八年中﹐哈迪的設計定案後﹐突然傳來城規會要為該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訂立高度限制﹐而理工大學所有建築物均不能高於水平基準以上四十五米。哈迪德的大樓設計是七十米高﹐超出了新限制。團隊面前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改設計﹐一是向城規會申請放寬高限﹐否則入則不獲批准﹐項目便無法進行。有見及此﹐大學當局便決定向城規會申請﹐但為保險計﹐希望哈迪德做一個「後備方案」。

僱主這樣要求﹐換上別的建築師﹐怎會不聽命﹖豈料哈迪德卻一口拒絕了客戶的要求﹕「我沒有Plan B, 創新樓是理大校園的地標﹐要建矮的﹐你付錢我也不會做。」

於是顧問團隊唯有懷著破釜沉舟的心態﹐頭也不回地做好報告向城規會申述﹐最後方案獲得通過。老實說﹐哈迪德對設計的堅持﹐令筆者感觸良多。

每次想起這兩個故事﹐筆者都不禁問﹕「香港建築師﹐誰會有如哈迪德這樣的霸氣﹖」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