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海濱 這麼近那麼遠

【圖﹕嚴迅奇的門常開﹐以添馬公園把內城與海濱連接。】


筆者小時候﹐住在銅鑼灣的百德新街。還記得﹐每天都跟祖母到街市買魚。那些年﹐街市就在街口的海旁﹐賣魚的小販都在小艇上﹐包裹著魚兒的﹐是報紙和鹹水草。那些年﹐海濱近在咫尺﹐是兒時的生活空間。過了不久﹐因為填海﹐這個街市便消失了。自此之後﹐維港的海旁﹐離開民居愈來愈遠。

城市規劃以車為本﹐多年來填海造地﹐建馬路建商廈﹐要步行前往海濱﹐便要穿過天橋﹐跨過十多線行車的大馬路才能抵達﹐為行人帶來諸多不便。

香港人的海濱願景﹐就是要令海濱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十年來﹐我們推動了不少海濱活化項目﹐建設海濱長廊和海濱公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玩樂的好去處﹔並在海濱舉辦露天音樂會和節日活動﹐以增加海濱的吸引力。

不過﹐要解決交通暢達的問題﹐還有不少路要走。最近﹐筆者出席一個香港與巴塞隆拿市合辦的海濱研討會﹐建築師嚴迅奇是講者之一﹐他說﹕「我不擔心我們的海濱沒好設計﹐沒有活力。我最擔心的﹐就是沒有好的可達性(Connectivity)。」嚴迅奇指出﹐可達性不單是有沒有天橋隧道接駁﹐而是關於遊走當中的體驗。

對﹐由活力充沛的內城到海濱﹐市民便要走過單調而沉悶的天橋。舉例說﹐港島西區的中山公園﹐有大草坪有體育館有泳池﹐但就是「不就腳」。西九文化區亦如是﹐由九龍站前往﹐又要繞一大個圈﹐去過一次都不願再去了。尖沙咀地鐵站往星光大道﹐本來可以好端端的從地面馬路走過﹐但為了疏導交通﹐運輸署把地面過路線取消﹐行人又被逼走到老遠的隧道才可過路。

嚴迅奇舉出了三個較佳的例子﹐一是中環IFC﹐二是灣仔的中環廣場。行人從天橋可經過商業大廈和商場再前往海濱區﹐天橋系統與市民的生活空間連繫起來﹐走過便不覺沉悶。

第三個例子便是他設計的添馬艦政府總部﹐他以大草坪把海濱與金鐘站連接起來﹐讓市民可通過漂浮在半空的公園直達海旁﹐途中還可經過餐廳和露天茶座﹐豐富了遊人的體驗。可惜因為一些原因﹐添馬公園和天橋竟未能與海富中心接駁﹐成為建築師的一個遺憾。

最近﹐四位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大學生﹐從美國到香港﹐做了一個關於維港海濱的研究﹐以遊客身份探討海旁的可達性和吸引力。四位年輕人在六星期內走遍維港海濱﹐從南至北﹐從各地鐵站前往該區海濱﹔又從西至東﹐沿海濱自堅尼地城到筲箕灣﹐又從青衣走到鯉魚門。當中過程﹐難免跌跌撞撞﹐到處碰壁。

事實上﹐在二零零八年該大學亦曾派學生在香港做過同樣的研究。他們發現﹐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海濱﹐在零八年時可供市民享用的有十三點四公里﹐到今年已增加到二十一點四公里。他們認為﹐前往海濱的通道和指示路牌比六年前是改善了。不過﹐他們亦發現﹐海濱長廊未能連貫﹐走到一段的盡頭便要走回頭路﹐又沒有指示牌引領路人走到下一段海濱長廊。

說得對﹐正如一些區議員說﹐我們的海濱現在就像「斷截禾蟲」。要達致連綿不絕海濱長廊的願景﹐還要一段時間。研究員亦指出︰「你們的海濱﹐應該有更多的餐飲設施﹐坐椅和洗手間。還有﹐我們又發現﹐海濱對狗隻、單車和釣魚者都不太歡迎呢﹗」


「噢﹐海濱可不可以放狗﹐海濱可不可以踏單車﹐這些都是具爭議的問題﹐有機會再詳談吧。」我說。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