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濱城市學習

【圖﹕挪威奧斯陸Aker Brygge的露天餐廳建在碼頭旁﹐令海濱充滿活力。】


每次出外旅遊﹐都是一個學習機會。

筆者在過去的兩個夏天﹐分別到訪了丹麥哥本哈根、挪威奧斯陸、芬蘭赫爾辛基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四個北歐海濱城市。旅途中不斷地反思﹕「我們可以學到甚麼﹖人家做得到的﹐我們怎會做不到﹖」

筆者發現﹐一個城市環境的吸引力﹐除了來自豐富的特色建築外﹐公共空間的規劃和設計亦非常重要。這些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公園和海濱等。而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以行人為本」﹐和關顧遊人的體驗與感受。

這令我一再想起我們那舉世聞名的世界級資產﹕維多利亞港。

過去十年﹐在海濱事務委員會和政府發展局不斷努力推動下﹐維港兩岸一段段的海濱長廊和公園相繼落成﹐為市民增添了不少休閒的好去處。但要海濱更有生氣更活潑﹐就不能單是建公園長廊和草地﹐還應可容納多元化的活動。例如露天音樂會、遊樂設施、市集、大排檔、小食亭、露天茶座和小商店(不是大型商場)等。此外﹐水上的活力也不可少﹐要有水上活動﹐和方便船隻上落的設施。

不過﹐這些都不是現時管公園的康文署可以做到的。再者﹐我們管規劃的是規劃署﹐管建設的是建築署﹐管小販攤檔和食肆的是食環署﹐水上活動的是海事署﹐彼此又隸屬於不同的政策局。要成就願景﹐現行制度便難以成全。筆者期待﹐將來成立專責海濱事務的海濱管理局﹐可以一站式處理維港海濱的規劃、設計、建造、營運和管理﹐以創新的思維實踐活潑海濱的理想。海濱區的小建築物﹐更可通過建築設計比賽﹐讓年輕建築師設計師發揮創意。

另一方面﹐也是更具挑戰的﹐便是改善海濱區的暢達性。富吸引力的海濱﹐往往與行人道路網絡連成一體﹐不論由陸路和海路前往都非常方便。反觀我們﹐因為不斷的填海﹐海濱離市中心愈來愈遠。再者﹐「以車為本」的規劃﹐又令海濱區被多線行車的大馬路間斷。行人前往海濱﹐便要走過冷酷而沉悶的天橋或隧道﹐難免令遊人興致大減。

最理想的行人通道﹐還是從地面走過。最近﹐經過關注城市設計的人士多年爭取﹐政府順應民意﹐把取消近十年的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地面行人過路線「復活」﹐讓行人更方便地從港鐵站前往海旁﹐不用再穿過隧道繞道而行﹐實在令人鼓舞。

若然實際情況不容許﹐也要照顧行人遊走非路面通道的體驗。政府總部的添馬公園便是好例子。建築師嚴迅奇摒棄了樣板式的路政署天橋設計﹐把設計新穎的行人天橋直接連接公園﹐以微斜的坡道再引領遊人暢通無阻的前往新海濱區的大草坪。筆者認為﹐這是一件優秀的城市設計作品。


不經不覺﹐筆者參與海濱規劃的工作已十年。這個中秋夜﹐我沿著添馬公園從金鐘走到海濱﹐看著不遠處正逐漸成形的摩天輪﹐我在想﹕「要成就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海濱願景﹐香港還要加倍努力。這個城市﹐也許需要更多的正能量。」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