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街道還給行人

最近,取消電車中環路段的建議惹來全城熱話。倡議者認為電車走得慢,佔據路面阻塞交通,企圖除之而後快。筆者不敢苟同。其實,就算取消電車,路面很快便會被其他車輛佔據,最後還是會塞車。

相反,早前規劃師學會卻建議把電車行走的德輔道中劃成行人專用區,只保留電車和緊急車輛行駛。這個建議可減少廢氣積聚,紓緩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素;更可締造一個優質的行人環境,令街道回歸行人。

兩個南轅北轍的建議,代表著不同年代的規劃思維。

聽過一個城市設計師這樣說:「如果你為車輛和交通作城市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車輛和交通;如果你為人和地方作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人和地方。」(If you plan for cars and traffic, you get cars and traffic.  If you plan for people and places, you get people and places.)

說話聽來簡單,但卻道出真理。

過去,香港的城市規劃「以車為本」,為了解決人車爭路的問題,行人被趕離地面。像將軍澳的規劃,行人都走在天橋上,地面沒有人,堪稱為「無街之城」。

其實,「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已是不合時宜。私家車佔據大量路面,但可享用的人卻不多。反之,鼓勵使用集體運輸工具,如電車、巴士和地鐵,甚至單車,可讓地面騰出更多的空間,增加綠化,令行人有更佳的環境質素。

事實是,世界不少先進城市,已逐漸把本來被車輛佔用的街道回歸行人。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政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用了四十年時間,逐漸把舊城區的街道改劃為行人專區。這些行人區,有星羅棋布的露天茶座,有賣藝者作街頭表演。沒有車輛(單車例外)的街道變得空氣清新,亦成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城市更建立了新的街道文化。

最近,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展開「觀塘商貿區的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可行性研究」,目的就是「營造一個可寫意蹓躂和舒適的行人環境及暢達的交通網絡,方便市民由牛頭角和觀塘站進出商貿區並到達海濱。」

研究以行人為本,在舊區現成的街道網絡內探討不同方法,改善行人過路設施,並營造一個具吸引力的步行體驗。短期措施包括在繁忙的路口加闊行人路面以方便市民過馬路,拆除多餘欄桿以騰出空間增加綠化等。

另一個有趣的建議,是美化後巷。後巷,一直以來都是舊城區公共空間網絡的組成部分。但往往因疏於管理,成為藏污納垢,衛生環境惡劣的地方。其實,倘若把環境改善,某些後巷可以善用作為行人網絡,以紓緩行人路於繁忙時段的擠塞。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與大學和非政府組織合作,鼓勵更多人使用後巷。他們遂把後巷凹凸不平的路面重鋪,增加路面標示;還加入公共藝術元素,如街頭塗鴉、霓虹燈裝置、地面圖案等,以增加後巷特色。此外,更舉行活動例如夜跑,向公眾推廣後巷這被忽略的城市空間。

筆者認為,後巷計劃除了令地區環境衛生改善外,亦為沉悶的都市增添趣味。後巷作為藝術平台,更可為社會啟發更多創意。

把街道歸還給行人,減少車輛帶來的污染,是當今城市規劃的趨勢。為車輛而做的城市規劃,只會帶來更多車輛。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