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擴建 觸礁後的反思

【圖:星光大道自二○○四年開幕以來,一直以公私合營模式管理。】


日前,政府康文署突然宣佈,取消與新世界合作發展星光大道於尖東海濱計劃。尖東海濱只作「簡化版」復修工程,並繼續維持由康文署管理。發出新聞稿當天早上,康民署官員亦曾與海濱事務委員會舉行閉門會議,通知有關決定。

事件來個急轉彎,令不少人感到錯愕。傳媒朋友問筆者意見,我答道:「對事件不感詫異,原來的計劃根本是舉步維艱。」

自從星光大道擴建項目於去年七月曝光以來,便引來連番爭議。有反對政府未經招標便把海濱公共空間管理權撥與發展商的,有不滿在狹窄的尖東海濱長廊加建兩層高建築物的,也有批評政府諮詢不足的。反對者包括了附近食肆商戶和持有海濱酒店和物業的發展商,與及一些民間組織。此外,連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亦有微言,批評署坊提交了未經委員會同意的方案與城規會審批。

不過,縱然面對多方反對,城規會在八月卻批准了相關的擴建計劃。

作為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筆者對公私合營模式管理海濱,一直沒有排拒。我們發現,香港海濱一貫以康文署管公園的模式管理,受《遊樂場規例》所限,這樣不准那樣不行,難有靈活創意。相反,以公私合營模式可令海濱設計更有創意,管理更靈活;有助提供一個多元化和朝氣蓬勃的海濱區。成功例子在世界上比比皆是。

因此,委員會並不反對由私人機構與政府合作,由前者斥資設計、建造、營運和管理海濱公共空間的理念,唯設計與管理必須合乎公眾利益及《海濱規劃原則》。另外,在海濱設置洽當的商業設施,例如小食亭、美食車、咖啡店和露天餐廳等,亦可增添海濱的活力和吸引力。

常有社會意見對私人(尤其是發展商)管理公共空間的政策表示不滿,往往擔憂「公地私用」、「過分管理」、「平民百姓沒法享用」等問題。事實是,星光大道早在二○○四年由新世界負責管理和營運,年期為二十年。運作期間一直是個人人可享的海濱公共空閒,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打手印看海景,並沒有出現所謂「排拒公眾」的情況。

是次爭議的焦點,顯然是在尖東海濱的延長部份,政府未經公開招標便想當然地建議把管理權賦予指定發展商,而長廊上興建的兩層高建築物亦阻擋了附近酒店及商廈的維港景觀。最後更面對司法覆核,令擴建計劃縱然獲城規會批准,卻依然舉步維艱。

隨後,康文署亡羊補牢,展開重新諮詢。但有決定後再諮詢,已是本末倒置。再加上一面群情洶湧,另一面對薄公堂,根本無法前進。

當今臨崖勒馬,亦是理所當然。

有人問筆者:「事件有甚麼反省?會否令公私合營的理念蒙上陰影?」筆者認為,倘若尖東海濱的設計和管理方案有足夠的諮詢,由下而上的與民共議,建立共識;再獲得海濱事務委員會支持才提上城規會;批准後再以公開公平原則徵求與營運者合作,情況可能不一樣。一旦操之過急,程序失當,往往因快得慢。

至於原有的星光大道部份,往後九年仍會由新世界繼續管理。筆者期望管理者堅守社會責任和「全民共享」的原則,向市民證明公私合營管理海濱仍是可取的做法。

另一方面,隨著康文署在尖沙咀海濱的文化設施,如太空館、藝術館和文化中心陸續進行改善工程,當局應與海濱事務委員會合作,與市民共同探討尖沙咀海濱的整體規劃與管理,為這片位處維港中心的海濱地區帶來新氣象,成就朝氣蓬勃的海濱願景。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