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 難解短中期土地荒


香港土地供應短缺問題嚴重,公屋輪候時間屢創新高,距離目標三年愈來愈遠。近日房委會公佈最新數字,市民輪候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是五點三年。還記得,土地供應小組籌劃今年四月底展開的公眾參與活動時,編輯書冊和拍攝宣傳短片,當時指出輪候時間是四點七年。話音未落,公眾參與活動甫啟動,輪候時間已升至五點一年。成員落區做論壇做展覽,紛紛把數字更新。如今「土地大辯論」漸入尾聲,輪候時間又增至五點三年,反映土地供應問題極為嚴峻,增加建屋用地實在刻不容緩。

上星期,團結香港基金舉行記招,提出「強化東大嶼都會」方案,建議在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作大規模填海,興建一個面積達二千二百公頃,可容納人口七十萬至一百一十萬的人工島。團體更建議把公私營房屋比例增加至七比三,以解決本港公營房屋短缺的問題。該方案比《香港2030+》規劃研究報告中建議一千公頃,可容納四十萬至七十萬人的東大嶼都會,面積達一倍有多。一千公頃的人工島建議,亦已包括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讓社會討論的十八個選項當中,屬於中長期的六個選項之一。

「土地大辯論」的基礎,一直圍繞著覓地最少一千二百公頃的目標。由於十八個選項當中沒有一個選項能提供超過一千二百公頃的土地,我們主張增闢土地必須「多管齊下」,以不同選項組合去提供所欠的數量。

有人會問,哪「強化東大嶼都會方案」填海二千二百公頃,相對於欠地最少一千二百公頃,不是可以「一鋪過」解決土地短缺的問題嗎?要回答這問題,必需知道土地短缺數字在短中期和中長期的分佈。《香港2030+》研究指出,直至二零二六年(即八年內),各類用地總計短缺數字為八百一十五公頃;而二零二六至二零四六年的短缺則為三百九十一公頃。

由於填海項目由規劃至落實完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要填海造出大片土地,須進行所需的技術可行性研究,以及規劃及工程研究,當中包括多輪的公眾參與活動,加上其他法定和所需程序(例如環境影響評估、城市規劃條例、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等)、詳細設計和施工。當中還包括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等不確定因素。一般來說,整個土地發展過程需時十年或以上。

另外,巨型人工島還涉及大量基建配套如公路、跨海連接橋或隧道等;相對於近岸填海,所需時間恐怕更長。

故此我們認為,填海過程超過十年,只能撥作中長期選項。即是說,就算大部份社會意見接受填海造地作為增地方案,又接受增大人工島面積至二千二百公頃,也沒法解決短中期土地短缺達八百公頃的落差。直接說就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既然填海難解燃眉之急,我們便不能忽視短中期的土地供應選項。這些選項,包括()棕地發展;()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及()重置或整合佔地廣的康樂設施。當中前三者能夠提供較大量的土地面積,三個選項亦在過去近四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中有較多的討論。筆者亦留意到,公私合營發展新界農地和收回高球場在公眾參與過程中最具爭議,討論也極為激烈,甚至觸動社會矛盾。相比之下,棕地發展則支持者較多。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從人稱「點心紙」的網上問卷所見,就算把所有短中期選項全數推行,所得土地面積合共只得三百二十三公頃,與八百一十五公頃的短缺落差極大。難怪有人看過後認為:「短中期根本沒得揀,全部都要做。」

(註:文章內容只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立場。)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