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新發展區 —被遺忘的選項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參與活動已進入尾聲,最後一場公眾論壇亦在上周末(八月二十五日)順利完成。

由於是最後一場,參加公眾論壇的市民非常踴躍,人數達近三百人,是四個論壇當中最多。參加者都是有備而來(當然包括示威道具),不少更是「熟口熟面」的論壇常客。既然來到,自然希望爭取機會表達意見,要求發言的表格把箱子擠得滿滿的,要勞煩主持逐一抽出。三小時的論壇最終有四十五位參加者發言,也是發言數量最多的一次。

沒有意外,論壇發言者都是圍繞著幾個熱門選項表達意見。談論最多的,依然是高爾夫球場、填海和郊野公園。

中長期的六個選項當中,兩個涉及填海,分別是「維港外近岸填海」及「發展東大嶼都會」,都是在諮詢期中討論較多的選項。尤其在六月底行政長官表示填海難以避免之後,坊間對填海的辯論隨即迅速升溫。除了早前團結香港基金提出填海二千二百公頃的「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外,也有專業團體和政黨建議在香港境外水域填海。不過,在境外填海或覓地,已超越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範圍了。

筆者曾在本欄說過,在這個涉及十八個增地選項的「土地大辯論」中,談論較多的選項不等於支持度較高,只是較具爭議性罷了。相反,討論較少的亦不等如市民不支持。例如「岩洞和地下空間」,便鮮有聽到反對意見。另外,筆者注意到,有一個筆者個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選項,四個月來在媒體和坊間猶如無人問津,就像淹沒在大海波瀾當中。

這個被遺忘的中長期選項,是「於新界發展更多新發展區」。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的二十年間,香港先後有九個新市鎮落成,提供大量土地作綜合規劃,容納人口達四百萬。事隔二十年,現時只有東涌、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和元朗南等數個新發展區正在陸續推展當中,總發展面積約一千一百四十二公頃。這些新發展區,已全數計入可提供的三千六百公頃新增土地面積。即是說,尚欠的最少一千二百公頃,便要在以上新發展區之外另覓土地。

諮詢文件中提及的新界北發展區,包括新田/落馬洲、文錦道物流走廊及由恐龍坑、香園圍、坪輋、打鼓嶺及皇后山組成的新界北新市鎮,可發展面積約七百二十公頃,當中亦涵蓋了約二百公頃的棕地。

有研究組織和不少學者批評新界棕地發展凌亂欠規劃,新發展區項目便可以較具成本效益地處理棕地問題,為整合棕地作業提供契機。

私人農地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的建議甫提出便引發極大爭議,有人認為應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但政府卻稱此舉會面對司法覆核的風險。但在新發展區內的私人農地便完全符合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的條件。雖然規劃過程冗長,亦牽涉在收地、調遷和賠償安排上的磋跎;但這發展模式既傳統行之有效,過去也有先例可循。故此發展更多的新發展區應是一個可取的選項。

新界北新發展區面積達七百二十公頃,僅次於一千公頃的東大嶼都會,是一個能提供較大範圍地區的增地選項。透過綜合和全面的規劃,除了可容納人口二十五萬五千至三十五萬人外,更可提供二十一萬個就業機會,和更完善的社區設施。另一方面,大幅土地令規劃和城市設計更有彈性,在推動高密度的宜居城市外,亦可理順新界鄉郊土地不協調問題以改善鄉郊環境。

在論壇中有人批評:「香港有土地,但沒規劃。」事實是,相對於東大嶼都會以外的其他增地選項,新界的新市鎮發展,最能有效地提供完善和平衡的規劃。

(註:文章內容只屬筆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立場。)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留住利東街 留不住街坊情

釣魚區的迷思

下一站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