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4

富貴三義館 「收藏自然」的建築

Image
【圖﹕富貴三義藝術館的半室內空間﹐讓建築、藝術與自然相互對話。】 建築家安藤忠雄說過﹕「旅行﹐造就了人﹔旅行﹐也造就了建築家。」 三月﹐正值初春之際﹐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台灣在地建築之旅起程了。四日三夜﹐到過台北和台中﹐到訪了十多座具特色的建築物﹐還有機會與建築師會面﹐細聽設計者的理念。早前筆者在本欄便介紹了安藤忠雄的亞洲現代美術館。 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舉世聞名﹐實在毋庸置疑。原來﹐台灣人都是安藤迷﹐建築師更深受感染﹐都愛清水混凝土的原始和簡樸﹐還做了許多優秀的建築。這次旅程﹐我們參觀的﹐不論是寺院 ( 齋明寺農禪寺和菩薩寺 ) ﹐不論是藝術館 ( 亞洲現代美術館和富貴三義藝術館 ) ﹐不論是遊客中心 ( 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 ) ﹐統統都以清水混凝土建成。難怪有人笑說﹕這其實是個清水混凝土建築之旅吧。 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位處苗栗﹐由半畝塘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富貴三義藝術館。 藝術館位處三義木雕街對落的一個山坡中﹐地塊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米﹐地形有六米 ( 約兩層樓 ) 的高低差。建築師便做了一幢樓高三層的建築物﹐但有別於一般建築﹐藝術館的入口卻在頂層的三樓。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把這座山中美術館﹐有著「收藏」的功能。美術館收藏藝術品﹐是理所當然吧﹐有甚麼奇怪?但建築師竟說﹕「我們要收藏的﹐是大自然。建築物在此化為框架與容器﹐收藏了自然、人文與藝術。」 建築師何出此言?實在不明所以。還是入場看個究竟。 入口就在斜路旁邊﹐卻沒有一扇門。迎面只見一道清水混凝土牆、一塊大石和一棵台灣赤松。混凝土牆以天然杉木作模板﹐拆板後木紋便清晰刻在清水牆上﹐滿有自然的氣息。沿石牆向左拐﹐踏過一塊石頭﹐眼前便出現一座名為「迎風」的銅雕仙子﹐張開雙臂地站立在寧靜而無邊際的水面上﹐背面就是建築主樓的一道灰牆。 建築主樓就在前面﹐卻隔著水池﹐前無去路﹐只有轉身﹐在混凝土牆的引領下往後面走﹐然後進入了一個室內空間。 穿過這個以綠意與清水牆圍塑的文創品展示空間﹐又來到室外﹐抬頭是一株形態獨特的鳳凰木﹐樹下又是一座雕塑。再向左拐﹐前面忽然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道四十五米的長橋凌空跨越山坡中的竹林﹐引領遊人往前走﹐長橋的另一端是個無邊際的水池﹐後面就是無盡的遠山。在萬變的雲霧下﹐眼前的景象猶如一幅水墨畫。水池被主樓的一片簡

「一切從香港開始﹗」

Image
【扎哈 ‧ 哈迪德拍檔 Patrik Schumacher 在理工大學創新樓前的廣場演講﹐介紹創新樓的設計。】 上期文章「好建築是等出來的」﹐講安藤忠雄在台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 本周二(三月十八日)﹐扎哈 ‧ 哈迪德 (Zaha Hadid) 設計的香港理工大學創新樓終於開幕了。當天﹐扎哈親臨香港﹐為她在香港的首座永久建築物主持開幕禮。 安藤在台中的美術館﹐位處亞洲大學校園﹐由設計到完工﹐經歷了六年時光。無獨有偶﹐扎哈在香港的創新樓﹐同樣是位處校園﹐由設計到完工﹐也是六年。 這幢建築﹐理工大學等了六年。但對扎哈來說﹐是三十年。 一九八三年﹐仍是寂寂無名的扎哈﹐贏得了香港山頂設計比賽的冠軍。當年的評判團包括著名建築師 Richard Meier 和磯崎新。扎哈以天馬行空的前衛設計突圍而出﹐一舉成名。那時建築界都大表錯愕的問﹕「這來自英國的女子是誰﹖」 哈迪德在二○○四年獲得了「普列茲克建築獎」。 可惜山頂項目最終沒有興建﹐成為扎哈心裡的一件憾事。就是對香港的這份不解的情意結﹐令扎哈決意在香港建一件作品。開幕後一天﹐扎哈在理大演講的第一張幻燈片就這樣寫著﹕「 It all started in Hong Kong!!! (一切從香港開始﹗)」 扎哈的建築風格﹐永遠走在時代尖端。「許多人說﹐建築走過幾千年歷史﹐甚麼點子都想過了。但我卻不以為然﹐你看大自然的形態和線條﹐都是我作建築的取材。」扎哈在創新樓開幕禮時這樣說。對﹐廣洲歌劇院取材自兩塊石頭﹐阿塞拜疆文化中心沙漠之丘。此外﹐梯田、流水、海浪都成為她的創作靈感。而創新樓的平面﹐就像一隻小鳥。 扎哈的多年拍檔 Patrik Schumacher 在演講中對理大創新樓便這樣形容﹕「我們接到案子便發現這是個近乎瘋狂的地盤﹐不單形狀怪異﹐而且有多個地面。」說的沒錯﹐地盤就在理大校園邊陲的一個狹小剩餘空地﹐一面向彎曲的馬路轉角處﹐一面向著足球場﹐另一面就是早已建滿方正盒子的校園。理大平台式的校園設計﹐把人和車入口分佈在兩個樓層。於是﹐建築師便做了這座流線形的大樓﹐部分還凌空架在足球場上。 「為了令創新樓融合校園﹐我們在幕牆外加上橫向遮陽板﹐與其他建築物互相呼應。」 Patrik 還不斷以「古怪」來形容建築物的外貌︰「建築物令人產生疑惑和緊張的感覺。人

「好建築是等出來的」

Image
【圖﹕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建築聞名於世。筆者亦迷上了安藤那內斂而簡樸建築風格﹐經常遠赴日本朝聖。這一趟﹐來到台中﹐親身體驗他的新作 —— 亞洲現代美術館。 亞洲現代美術館座落於台中亞洲大學校園內﹐是安藤在台灣的首座建築。美術館在二零一三年十月落成﹐樓高三層的建築物﹐從設計到完工﹐共經歷了六年的時間。 車子來到校園中心﹐一座三角形的建築物便呈現眼前﹐建築物前面是一個草地廣場﹐廣場正中放著了羅丹的著名雕塑《沉思者》。「這是展館兩件鎮店之寶之一﹐全世界只有二十五件﹐這是編號十八。」導賞員便這樣地介紹。迎接我們的導賞員﹐是室內設計學系系主任李元榮教授。 建築物的外形以三個等邊三角形的玻璃盒子交錯重疊而成﹐結構則是不經修飾的清水混凝土﹐柱子都是 V 形的﹐座落在大草坪背後﹐輕盈而不失穩重。一幅長長的清水混凝土牆﹐引領遊人由廣場走向大門。我們一面向前走﹐一面觸摸著那波平如鏡的牆壁﹐經已感受到安藤對物料和施工的嚴格要求。 走進入口大堂﹐發現地面的磚塊都是三角形﹐而且施工精細﹐看不到半點暇疵。李元榮說﹕「安藤對施工的要求極高。清水混凝土要合乎安藤的標準﹐承造商便要找來台灣最好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隊﹐更請來日本的工匠作現場指導。」筆者可以想像﹐拆板的一刻﹐大家一定屏住氣息﹐緊張非常﹐因為清水混凝土不能修補﹐稍有偏差﹐便要從頭做過。 來到二樓﹐這裡展出了安藤的設計手稿及模型﹐及施工過程的照片。原來安藤曾經為美術館做了多個方案﹐最後才選定了三角形的設計。有趣的是﹐一些手圖竟然畫在咖啡室的餐紙上﹐可見安藤時刻都在思索。導賞員叫我們望著天花板﹐然後說﹕「安藤是個非常麻煩的人。你看天花板上的消防花灑頭和燈具裝置﹐都要對準三角形的軸線﹐絲毫不能有偏差。還有呀﹐牆上的電制插座和告示牌﹐也要對準混凝土模板的接縫中央﹔倒模時又要在電制位置留下零點三公分的凹陷位﹐好讓蓋上電制面板時恰好與牆壁成水平。」「 V 形的柱子﹐為怕人撞到尖角﹐在一米八以下都要批角﹐增加制摸板的難度。」 對﹐安藤對設計的要求就是這樣嚴謹。他還打趣的說﹕「台灣的承造商﹐很多都不願接安藤的案子。」由於要達致近乎完美的施工要求﹐施工期由五百日大增至一千日。 李元榮還說了在施工過程的一段插曲﹐原來美術館建到一樓﹐要改

開放包容 共享公共空間

Image
丹麥哥本哈根 Nyhavn 的共享公共空間 最近﹐來自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四位研究員對我說﹕「你們的海濱﹐對狗隻﹐單車和釣魚者都不大歡迎。」 究竟﹐維港海濱設置單車徑﹐維港海濱可以讓市民溜狗﹐有甚麼問題﹖ 先說單車徑。筆者認為﹐在維港海濱的新規劃區﹐例如中環新海濱﹐啟德發展區﹐西九文化區﹐在設計上並沒大問題。事實是﹐回應社會訴求﹐啟德發展區在零六年便規劃了全長六點六公里﹐闊三點五米的海濱單車徑﹐更有計劃把它延伸以接駁啟德區各景點﹐亦建議增設單車停泊處和租賃處等設施﹐相關建議亦獲得有關區議會和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支持。 不過﹐要以連綿不絕的單車徑貫通全長七十三公里維港海濱﹐要由堅尼地城通往筲箕灣﹐由青衣通往鯉魚門﹐要克服的困難可不少。當中不但牽涉私人土地或現有基建設施﹐而且寬度有限。海濱長廊既要讓行人閒坐停留﹐又要種植樹木﹐倘再加上獨立標準單車徑﹐設計上便難以成全了。 另一個問題﹐是管理。香港的單車徑﹐都由路政署管理﹐但現時大部分海濱地區皆劃作休憩用地﹐由康文署管理。就算有足夠空間設單車徑﹐由於受《遊樂場地規例》規限﹐公園不准踏單車。西九海濱由於是臨時公園﹐算是例外了。 至於在海濱長廊放狗﹐也是極具爭議。雖然《遊樂場地規例》並沒有絕對禁止受管束的狗隻進入公園﹐但礙於管理問題﹐公園大都是「閒狗免進」。不過﹐凡事亦有例外﹐零七年灣仔海旁便出現一個臨時寵物公園﹐當年深受愛犬人士歡迎﹐不少主人更帶同寵物乘車遠道而來﹐為的就是讓狗狗無拘無束的在海濱盡情奔馳。可惜﹐狗公園曇花一現﹐在一零年因為要配合興建中環灣仔繞道關閉了。 本年初﹐一個新的寵物公園又在中環新海濱出現。公園位處立法會大樓前方﹐還分開大狗圈和小狗圈﹐因為小狗怕大狗。 事實上﹐海濱放狗不放狗﹐除了要問過康文署﹐還有區議會。長廊若然閒狗免進﹐會被人投訴。開放給狗隻﹐也會被人投訴。要取得共識﹐實在不易。曾聽說﹕「海濱長廊讓人跑步都被投訴﹐因為會撞到人。」民間的投訴文化﹐間接助長了官員的官僚作風。官員怕投訴﹐還是少做少錯。因此﹐公園可以踩單車﹐可以放狗﹐也不是理所當然了。 我在想﹐如果海濱長廊要單車徑、要步行徑、要緩跑徑﹐還要輪椅徑、嬰兒車徑、大狗和小狗徑﹐再加上綠化種植、草地與及露天茶座。又如果全部都要互不重疊的獨立空間﹐不知要多闊的海濱才足

維港海濱 這麼近那麼遠

Image
【圖﹕嚴迅奇的門常開﹐以添馬公園把內城與海濱連接。】 筆者小時候﹐住在銅鑼灣的百德新街。還記得﹐每天都跟祖母到街市買魚。那些年﹐街市就在街口的海旁﹐賣魚的小販都在小艇上﹐包裹著魚兒的﹐是報紙和鹹水草。那些年﹐海濱近在咫尺﹐是兒時的生活空間。過了不久﹐因為填海﹐這個街市便消失了。自此之後﹐維港的海旁﹐離開民居愈來愈遠。 城市規劃以車為本﹐多年來填海造地﹐建馬路建商廈﹐要步行前往海濱﹐便要穿過天橋﹐跨過十多線行車的大馬路才能抵達﹐為行人帶來諸多不便。 香港人的海濱願景﹐就是要令海濱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十年來﹐我們推動了不少海濱活化項目﹐建設海濱長廊和海濱公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玩樂的好去處﹔並在海濱舉辦露天音樂會和節日活動﹐以增加海濱的吸引力。 不過﹐要解決交通暢達的問題﹐還有不少路要走。最近﹐筆者出席一個香港與巴塞隆拿市合辦的海濱研討會﹐建築師嚴迅奇是講者之一﹐他說﹕「我不擔心我們的海濱沒好設計﹐沒有活力。我最擔心的﹐就是沒有好的可達性 (Connectivity) 。」嚴迅奇指出﹐可達性不單是有沒有天橋隧道接駁﹐而是關於遊走當中的體驗。 對﹐由活力充沛的內城到海濱﹐市民便要走過單調而沉悶的天橋。舉例說﹐港島西區的中山公園﹐有大草坪有體育館有泳池﹐但就是「不就腳」。西九文化區亦如是﹐由九龍站前往﹐又要繞一大個圈﹐去過一次都不願再去了。尖沙咀地鐵站往星光大道﹐本來可以好端端的從地面馬路走過﹐但為了疏導交通﹐運輸署把地面過路線取消﹐行人又被逼走到老遠的隧道才可過路。 嚴迅奇舉出了三個較佳的例子﹐一是中環 IFC ﹐二是灣仔的中環廣場。行人從天橋可經過商業大廈和商場再前往海濱區﹐天橋系統與市民的生活空間連繫起來﹐走過便不覺沉悶。 第三個例子便是他設計的添馬艦政府總部﹐他以大草坪把海濱與金鐘站連接起來﹐讓市民可通過漂浮在半空的公園直達海旁﹐途中還可經過餐廳和露天茶座﹐豐富了遊人的體驗。可惜因為一些原因﹐添馬公園和天橋竟未能與海富中心接駁﹐成為建築師的一個遺憾。 最近﹐四位伍斯特理工學院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的大學生﹐從美國到香港﹐做了一個關於維港海濱的研究﹐以遊客身份探討海旁的可達性和吸引力。四位年輕人在六星期內走遍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