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5

《十築香港》 十足至愛

Image
【圖:「十築香港」展覽開幕日,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擔任主禮及頒獎嘉賓。】 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創意香港贊助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選舉,結果終於在上週揭曉。超過一萬五千市民在為期一個月的網上投票,從一百項入圍建築中選出了十項至愛。 那一天,大會在太古廣場展覽開幕典禮中公佈結果。獲選的十項建築分別是九龍城寨、大澳棚屋、山頂纜車、尖沙咀天星碼頭 / 五支旗杆 / 中環天星碼頭、尖沙咀火車站和鐘樓、志蓮淨苑、海洋公園、香港大學本部大樓、香港國際機場與及雷生春。 這個結果,對一般專業建築師來說,實在是出乎所料。除了香港國際機場外,幾座舉世知名的世界級地標性建築,例如香港匯豐銀行總行、中國銀行總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等都未能脫穎而出。 這個結果,雖說出乎所料,但想深一層,也並非無跡可尋。香港建築中心主席馮永基早就說過:「市民要選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建築,而是心中所愛。」由此可見,在市民心目中最愛的,並非那些擁有獨特風格的大師作品,而是能觸動情感帶來回憶的建築物。 像海洋公園,就是一個為人帶來愉悅和歡樂的地方。像志蓮淨苑,就讓人在繁囂鬧市中找到一點心靈的恬靜。像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尖沙咀鐘樓和雷生春,百年建築歲月留情,觸動了不少人的難忘回憶。山頂纜車過百年無間斷在山腰間穿梭,亦是令人回味。中環天星鐘樓當年被拆所引起的抗爭,就是市民集體回憶慘被無情推土機消滅的強烈反彈。 這個結果,亦帶來爭議。曾聽過有人批評:「你們建築師怎麼搞的?怎麼連九龍城寨和大澳棚屋都能入選?這些都是違例建築,更不是建築師設計的。難道這些都算建築嗎?」而我不知道批評者是不是建築師。 這令我想起初讀建築時看過的一本書,書名叫《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這本書,就是記載著世界各地一些按當地文化以民間智慧自行建造,而且充滿地方特色的建築。這些觸動人心的建築,都不是由建築師設計。 事實是,九龍城寨和大澳棚屋的建築形態世間罕有,亦正是由民間自行建造,充分表現當時當地獨特歷史文化的建築物。 建築,不是用來看,而是讓人使用的。建築沒有人,便沒有生命。值得留意的是,獲選的,都是開放給公眾享用,令市民能夠自由出入的公共建築。 對,建築物,不論設計多

「建基香港 三角四方」

Image
【圖:展場一角,放著由香港政府建築署設計的鑽石山火葬場模型。】 這一篇,介紹一個關於建築的展覽。 由香港建築師學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聯合主辦的《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館》展覽,已舉行了五屆。展覽在去年六月至十一月於威尼斯舉行。今日,市民更有機會在香港一睹該國際級的建築展覽,因為展品經已回家。 自二零零六年起的十年間,《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在推動香港建築文化藝術發展方面,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展覽,不但開拓了香港建築師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亦促進了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有別於過去四屆,這一趟,策展人葉長安、劉珩和符展成以簇新模式展示作品。他們 首次以「建築 × 電影」的跨媒界手法,由四名香港新進導演、八位建築師和規劃師,將邊境與基建 、 家與社 ­ 區 、 消失與悼念 、 海濱和填海注入人文觀察 ­ ,反思建築在人文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今次展覽主題為「建基香港 三角四方」 (Fundamentally Hong Kong? DeltaFour 1984-2044) 。 策展人總愛為展覽起個高深莫測的題目。這次又是玩「食字」。「三角四方」,原來不是幾何圖像的三角形和四方形,而是指珠三角四個地區 ( 香港、深圳、澳門和廣州 ) 。策展人在策展導言中這樣說:「環顧古今中外,珠三角可能是最錯綜複雜、最具爭議的城市營造之一。儘管語言、身份、價值、財富、慾望、風俗、甚至駕駛方向各有分別,十一個城市正湊密交織,逐漸形成無縫的『一小時生活圈』——建構著上億人口,數以兆計生產總值和四處全新的發展空間。位處華南邊陲,珠三角代表著新一代,多核心的網絡型都會,與二十世紀典型的城市擴張截然不同。」 四段短片,有探討建築師夢想與現實的「新填地翻牆」 ( 由詹可達執導 ) ;有描繪退休人士來往港深兩地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特特區」 ( 由麥曦茵執導 ) ;也有展現由一條鐵路連接三個地方三代人的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延長線」(由黃肇邦執導)。 不容否定的是,人在城市生活,離不開建築。就算死亡,也離不開建築。香港人,不論生前和死後,都住在高密度的建築物,同樣地面對擠迫的環境。一些人甚至生前輪候公屋,死候輪候骨灰 龕 。由吳浩然執導的「安居」,就是講述一個男人為過身的父親走遍珠三角尋找安居之所的故事,反映了

下一站 : 香港大學

Image
【圖:建成於一九一二年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於一九八四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港鐵西港島線在去年底通車,如今市民可以乘地鐵直達港大校園。在 HKU 車站通往校園出口的行人隧道的牆壁上,展示了港大百年發展的歷史圖片,不少人駐足觀賞,亦勾起我這個上世紀八十年代渡過五年寒暑的港大學生一段段的回憶。 在校園芸芸的建築物當中,最有代表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必然是那屹立過百年,外型雄偉,屋頂有座鐘樓的本部大樓 ( 或稱陸佑堂 ) 。本部大樓建成於一九一二年,是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這幢大樓以紅磚和麻石建成,屬後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風格。三層高的大樓依山而建,外牆設有兩層高的麻石柱廊和露台,最大特色當然就是中間的鐘樓和四個角落的塔樓。從正門進入,經過一條大樓梯,樓梯在大樓的中軸線上,前面就是可容納一千人的陸佑堂,大型活動都在這裡發生。 大樓平面是「田」字形,因此有四個庭院,把天然光線帶進大樓中間。庭院內還有水池和棕櫚樹,甚具熱帶風情。庭院旁邊的迴廊,除了用作通道外,還可遮蔭擋雨,令室內空間冬暖夏涼。 本部大樓在一九八四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那年,我還在港大讀建築。本部大樓則是文學院的大本營。 從前回港大,大部分人在般含道巴士站下車,經陸佑堂沿斜路上山。而我就從列提頓道入口步進校園。還記得,上學途中要先穿過那古雅以紅磚砌成的明原堂,再走下綠樹成蔭的斜坡,經過荷花池,再從後門進入建築系的所在地紐魯詩樓。那時,十二層高的紐魯詩樓,是校園內最高的建築物。 那個年頭,校園的戶外空地很多,除了荷花池、紅磚梯,還有在本部大樓旁邊的一片叫 Chem Lawn 的翠綠草地。草地叫 Chem Lawn ,皆因旁邊有座化學樓。 後來,校園不斷擴建和重建,古色古香的明原堂三幢拆剩兩幢,後山的斜坡又要建樓,學生會大樓讓路給圖書館,草地都變成石屎地。就連我至愛的 Chem Lawn 都不見了,變成一條馬路。 事實上,港大校園發展幾乎從沒停頓過。近幾年,大學學制三改四,為了容納更多的學生,西面又建多了一座百週年校園。百週年校園,用了本來屬水務局貯水庫的土地,把三幢教學樓建在一個大平台上,再以大學街連接本部校園。百週年校園的平台裡面,就是餐廳商店,研習坊,演講室和大型會議中心。 另外,地鐵伸延到港島西,接駁港大校園。因此,黃克競

美食車可以海濱作試點

Image
【圖:瑞典施德哥爾摩海濱的雪糕少年,每天向等候上船的旅客售賣雪糕和飲料。】 每年,民間組織海港商界論壇及設計香港都會贊助四位來自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的大學生,為維港海濱作研究。去年,他們以遊客身分探討海濱的可達性和吸引力。今年,研究專題是維港海濱的餐飲設施。 四個學生花了兩個月時間,走遍維港兩岸,從青衣走到鯉魚門,從堅尼地城走到筲箕灣,為的就是到維港海濱「搵食」。結果當然是一如所料,失望而回。 這一天,筆者在一個午餐會上聆聽他們的報告。研究發現,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海濱,過半不開放給公眾人士,兩成正在規劃中,因此他們的研究範圍,便是餘下的三成﹙約二十二公里﹚的海濱。這些海濱地帶,少部份是商場和碼頭,佔一成三;其餘的,一成三是街道、近兩成是公園,最多的是海濱長廊,佔五成半。 「你們的海濱,除了鯉魚門、尖沙嘴和中環的商場外,大部分地區都不見餐飲設施。」他們亦舉出新加坡克拉碼頭 (Clarke Quay) 作例子。克拉碼頭位於新加坡河畔,以古舊店屋改造成的一個以飲食為主的地區,深受本地人和遊客歡迎。 香港的海濱長廊和公園,由康文署管理,受《遊樂場地規例》所限,公園不能有商業用途。提供飲食設施是商業而非康樂及文化。因此,這些海濱長廊和公園,只有地磚和草地,餐飲欠奉,連雪糕車都沒有一架,除了間中發現幾部汽水機。 至於中環天星碼頭,雖然有餐廳,但餐廳外的露天位置是公共空間,不屬餐廳範圍,不能設置露天座位。要一面享受美食一面欣賞海景,便要在室內。 研究團隊為我們提供了長期和短期的建議。長遠來說,應從規劃做起,物色地點做成具吸引力的餐飲目的地。另外,應充分利用空間,例如在碼頭增設食肆。當然,也須簡化繁瑣的條例和改善部門間的協調。 短期措施方面,為了令海濱更具吸引力,他們建議增加前往海濱的指示牌,定期在海濱區舉行活動。還有,在海濱區設立流動食物檔,例如雪糕車、熱狗車等。 哈,流動食物檔的建議與日前財政司司長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美食車的建議不謀而合。 司長美食車的建議甫出台,立即成為《預算案》的一大亮點,惹來各界議論紛紛。有人表示歡迎,但也有人大潑冷水。有的說香港空氣質素差,有的說會影響交通,也有人擔心食物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