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15

設計灣仔海濱 重拾維港活力

Image
【圖:倫敦泰晤士河南岸,市民於河濱的登岸台階閒坐歇息近距離親近水體。】 六月,規劃署展開了「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讓市民對該地區的規劃表達意見。 為了實現「還港於民」的願景,並把維港海岸活化成朝氣蓬勃和交通暢達的地方;政府自二零零五年起,先後在啟德、中環、港島東和紅磡等海濱區域進行城市設計研究,更陸續把維港海濱各處建設長廊和公園供公眾享用。今天市民可在維港北岸的西九、尖沙咀、紅磡、觀塘;以及南岸的西營盤、上環、金鐘、北角和鰂魚涌等地區的海濱散步,近距離接觸維港。 是次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範圍由灣仔北的會議展覽中心起一直東延至炮台山東區走廊旁邊的空地,土地總面積共十九公頃,海濱全長約三公里。此外,還包括了銅鑼灣避風塘和遊艇會附近的水體。從前規劃署做規劃只做陸地不做水體,今次總算有所進步了。 建議中的城市設計大綱把灣仔北及北角海濱,按不同的地理環境規劃為五個各具特色的主題區,自西至東分別是慶典主題區、渡輪碼頭畔主題區、新水上康樂主題區、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和東岸公園主題區。 從建議的規劃圖可見,灣仔北是商業與動態活動兼容,銅鑼灣是水上活動與保存避風塘的歷史文化,北角則是較靜態的社區公園。 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來自積聚經年的歷史與文化,和深具當地特色的生活空間。可惜的是,過去不斷填海,海濱具歷史價值的文物所餘無幾,連盛載著港人集體回憶的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都遭拆掉。銅鑼灣避風塘和當區一帶的午砲、防波堤和天后廟船,與遊艇會西面的奇力島海岸線,可能是海濱區唯一仍保存著昔日歷史的地方。 規劃署建議把前公眾貨物裝卸區不受風浪衝擊的水域,發展為擁有水上康樂設施的活動中心,例如獨木舟、划艇、浮動泳池等。此舉實在值得支持。要解決的,當然就是水質問題。筆者認為,政府應以此為目標,把水質問題解決;而非以水質問題作藉口,令水上活動無法實行。 從前的灣仔和銅鑼灣,海濱接近民居,走到街尾就是海旁。海濱地區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後來不斷填海,今天從內區到海濱便要跨過公路,海濱於市民漸行漸遠。要重拾海濱活力,把人和水之間的距離拉近,首要工作便是要加強內區與海濱的連接。 現時進出海濱區,只靠幾道設計沉悶的標準式行人天橋,令遊人前往海濱的意慾大減。要做好行人為本城市設計,天橋設計亦應包容創

大英博物館 天蓬下的活潑空間

Image
【圖:建築師以輕盈的弧形玻璃天蓬把中央庭園覆蓋,令庭園轉化成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 遊覽倫敦,大英博物館是必到之選。其實,筆者在一九八二年來過一趟,今次舊地重遊,就是要一睹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 在二千年加建的巨型玻璃天蓬。 Norman Foster 可能是香港人最熟悉的世界級建築師,他在香港的作品有匯豐銀行總行、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和紅磡車站。今天西九文化區的總體規劃亦是原自他的手筆。還記得,二零零一年的西九文娛藝術區舉行設計比賽,他以天蓬把半個西九覆蓋,贏得獎項。後來因為西九種種爭議,項目被迫推倒重來,天蓬方案胎死腹中。 原來, Foster 的天蓬構想,早在一九九四年萌生。 位處倫敦市中心的大英博物館由建築師 Sir Robert Smirke 設計,屬十九世紀盛行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外牆上的柱廊和三角形屋頂都是仿效古希臘的建築式樣設計。建築物於一八二三年開始興建,用了二十四年才建成。從建築物的平面可見,東南西北四翼圍著一個面積達八千平方米的長方形庭園。博物館建成不久已迅速不敷應用,在一八五七年,建築師的弟弟 Sydney 再在庭園中央加建了一座拱頂的圓形閱覽室。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局計劃把閱覽室藏品遷往新建的圖書館大樓,並為大英博物館進行擴建,一九九四年便舉辦建築設計比賽徵集設計。 要在一座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古建築進行加建,實在是個難題。由於博物館是受保護古蹟,建築物既不能增高,又不可以拆掉重建;在旁邊興建又會破壞原建築的觀感。 Norman Foster 便想出了妙計,向中間的庭園打主意。他在中庭地底加建額外教育設施和演講室,再把庭園以玻璃天幕覆蓋,增加了室內的空間。其實, Foster 的大中庭 (The Great Court) 方案與貝聿銘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如出一轍。 Foster 最終在比賽從過百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為該項目的建築師。 這個下午,再次走進闊別三十多年的大英博物館,感覺果然是耳目一新。當年蒼老昏暗的感覺一掃而空。經過正門的大廣場,穿過門廊,前面出現的就是這個被天蓬覆蓋偌大的中庭。眼前的圓形建築物原來就是已屹立過百年的閱覽室。建築師卻在外牆上鋪上白色的石灰岩,令充滿自然光的空間頓見光猛明亮。抬頭所見便是那聞名不如見面的巨大拱形天蓬。 天

泰晤士南岸河濱散步

Image
【圖: 位處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由一座老舊發電站活化而成 。】 離開博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不經不覺來到河濱。 倫敦人都愛在河濱散步。這個下午,河濱的人潮絡繹不絕。隨處可見途人三五成群地倚著欄桿閒坐談天。 倫敦泰晤士河兩岸由多道天橋連接。沿著河濱自西向東走,眼前出現的是千禧橋 (Millennium Bridge) 。橋的北岸是市中心的聖保羅 教 堂,南岸就是泰特現代藝術館。 這 道 修長而 優美的行人天橋,把兩座建於不同年代的地標建築連 繫 起來。 泰特現代藝術館 (Tate Modern) ,是由一座發電站 (Bankside Power Station) 改建而成。發電站建成於一九六三年, 由 建築師 Sir Giles Gilbert Scott 設計。長方形的 巨大 建築物以褐色泥磚作外牆,最觸目的當然是那座高聳 入雲 的煙囪。發電站在一九八一年停用後,當局建議把建築物改造成藝術館,還舉行了建築設計比賽遴選建築師。在一九九五年,來自瑞士的建築師 Herzog & De Meuron 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該項目的建築師。當年參賽的都是世界各地 鼎鼎大名 的建築師,當中包括日本的安藤忠雄 (Tadao Ando) 、 荷蘭的庫克斯 (Rem Koolhaas) 、 意大利的 Renzo Piano 及西班牙的 Rafael Moneo 等。 建築師把具工業建築特色的老電站活化,在屋頂加了一個兩層高的玻璃盒子,讓橫向的盒子與垂直的煙囪形成有趣的對比。他又把地面的鍋輪車間 (Turbine Hall) 變成有三十五米高樓底的大型展覽場地。泰特現代藝術館 的改造工程 ,成為 舊建築「 活化再利用 」 的典範。 藝術館的頂層是個餐廳,在這裡可以透過玻璃窗牆,從高處眺望泰晤士河北岸的天際線,千禧橋另一端圓拱頂的聖保羅堂和在橋上熙來攘往的遊人。 泰晤士河南岸本來是個破落簫條的地區,千禧橋和泰特 藝術館 在二千年開幕後,再加上市政府積極把當區活化,在周邊發展文化和藝術設施,今天的南岸已 搖身一 變成 為 一個 充滿活力且 深受本地人和旅客歡迎的 地方 。 南岸的景點多不勝數,沿着河濱長廊散步,還可遇上不少街頭表演者,吸引途人駐足觀賞。筆者發現

漫遊倫敦百年市集

Image
【圖:倫敦博羅市場,設在一座十九世紀用鐵和玻璃建成的半露天建築物內。】 最近翻開報章,有建築師建議把已空置十二年的中環街市還原為街市,像倫敦的博羅市場 (Borough Market) 。究竟,博羅市場又是個怎樣的地方? 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倫敦橋 (London Bridge) 火車站附近,有個舉世聞名的市集,叫博羅市場。據說這個市場已有近千年歷史,在現址的也有二百五十年,是倫敦最古老的蔬果市場。波羅市場從早期的批發市場,至今已演變成一個售賣著來自英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優質食品的地方,深受當地市民歡迎,也是英國名廚和食店尋找烹調食材的地方。除此之外,博羅市場更成為旅客必到的時尚景點。 這個夏天,筆者來到倫敦,決定到博羅市場走一趟。乘地鐵從倫敦橋下車,沿前往博羅市場的指示牌走,不消十分鐘便來到該市場。 市場座落於充滿古舊風貌的老區,當中的街道都是迂迴曲折的。這裡有不同年代的古老建築物。一座由鐵和玻璃建成的玻璃屋,是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盛行的建築風格。市場由過百個攤檔所組成,主要在這座高樓底的玻璃屋中,但也有延伸至火車橋底和周邊的街道的。攤檔頭頂紅黃綠色的帳篷,都寫上 Borough Market 的字樣。筆者在當中遊走,有如走進了迷宮,卻體驗著豐富的街道景致。 我想,在充滿地區色彩的地方逛街,迷失也是趣味吧。 正值中午時分,市集內人潮如鯽,好不熱鬧。攤檔擺賣著各式各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有層層疊疊的芝士、有新鮮出爐的麵包和糕餅;也有不同種類的肉食和海產。還有蔬菜和水果,調味料和醬汁。此外,還有現場即煮即食的西班牙飯。在這裡,所有食材都是有條不紊地整齊排列。單是看著那些彩色繽紛的蔬果,陳列得有如藝術品般,極具美感,已教人眼前一亮充滿歡愉。 筆者一邊走,一邊驚嘆:「怎麼人家的街市可以是這樣的清潔整齊,這裡不但空氣清爽,地面上一點垃圾都沒有?」原來市場是有嚴格的管理,更有專家團隊定期確保食物的質素。管理者還不時舉辦有關飲食文化的交流活動及教育活動與餐飲從業員和市民大眾。 說真的,博羅市場,又豈只是個街市。 市集旁邊的街道上,滿佈各式各樣的咖啡室酒吧和食肆。在露天茶座一邊用餐喝咖啡或喝啤酒,一邊看著街上絡繹不絕的人潮,誠然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博羅市場旁邊,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 So

與年輕建築師談夢想

今年,筆者擔任建築師學會會長,不時接受建築系畢業生訪問,最常聽到的問題是:「你有甚麼話要對年輕人說?」 執筆之日,剛好是學會迎新日。今年,一百多位畢業生考獲建築師執照,正式成為學會會員和註冊建築師。 學生畢業,考獲牌照,是一個階段的終結,也是另一階段的開始。每一年,公司內的年輕人,要報讀建築碩士課程,要我為他們寫推薦書。我必會要求他先給我寫一封信。寫甚麼呢?就是「你為何要讀建築?」「你對建築又有甚麼夢想?」 得來的答案林林總總。有說希望可以多做以人為本的建築,有說要推動環保;有說要改善城市環境,有說要保存本土文化。有的更說:「要以建築改變世界。」 朋友們,你的夢想又是甚麼?更重要的是,你還有夢想嗎? 我認為:「建築就是一個實踐夢想的旅程。」要把夢想變成現實,把建築理念成為市民可以親身體驗的建築物,必要經過一段非常複雜的過程。建築師要把設計建得成,便先要說服聘用你的業主,要與工程師等顧問合作,要得到眾多政府部門批准;要劃出施工圖則,最後又要監督建造工程。過程中所需的知識和協調的技巧,實在多不勝數。當中所遇上的人和事,經常令建築師沮喪不已。妥協,亦往往是無可避免。 我相信,唯有堅守當初的夢想,才會給你動力和能量去克服重重困難。不單做建築師如是,做人,也是如此。在過程中難免有所妥協,但唯一不能妥協的,就是夢想。 當然,這是說易行難。 在這裡,我想分享一個二十年前聽來的故事。這個故事令我不斷反思。 這是一個關於墨西哥蟹的故事。 「墨西哥岸邊有個小漁村。漁村內的市集,售賣著不同種類的海產。當中有鮮魚、龍蝦、貝殼類動物,還有一種叫墨西哥蟹的。賣蟹的小販,把所有蟹兒放在一個沒有蓋的大盤子上,讓顧客觀賞和購買。一個旅客,看見活生生的蟹兒都放在沒有覆蓋的盤子上,覺得奇怪,便問那賣蟹小販:『這些蟹兒都是活著的吧。你看它們的足爪多靈活,怎麼竟不會爬出盤子返回大海,而甘願作為別人的晚餐呢?』 小販不慌不忙的說:『這種蟹有個特質,就是每當有別的蟹要爬出盤子外,其他的蟹便會伸出爪子把它抓回盤子之內啊!』」 多少次,你要為夢想向前,而被他人大潑冷水?多少次,你要跳出框架,別人卻告訴你這是從來沒人做過的?這些化為人形的墨西哥蟹,隨處可見,實在難以迴避。哪怎麼辦?要成就夢想,便要懂得留意它們的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