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17

推動親水文化 向濱海灣學習

Image
【圖:濱海堤壩訪客中心 (Marina Barrage) 的屋頂大草坪可供市民野餐和放風箏,遊人亦可欣賞整個濱海灣新城區的獨特城市景觀。】 面對香港住屋用地短缺問題,最近有大學教授建議,把船灣淡水湖填平以提供建屋土地;隨即惹來坊間一番爭論。這個被認為是天方夜譚的建議最終能否成功獲得政府及社會接受,仍是有待辯證。 相反,新加坡政府卻在近十年前在市中心興建新水塘以增加國內食水供應,減低對外來食水的依靠。此外,更把周邊的三百六十公頃土地,打造成一個朝氣蓬勃及具吸引力的地區。這個地方,叫濱海灣 (Marina Bay) 。 2009年的濱海灣模型 新加坡的濱海灣,是位處新加坡河口東面 的一片 填海土地,政府銳意把濱海灣打造為「一個理想的居住、工作與玩樂環境」,也是 核心商業區的延伸 。 填海土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完成,當中經過多次規劃修改。在新加坡,政府每五年便重新檢討城市規劃藍圖 (Master Plan) ,以切合時代變遷的需要。 為了令海濱區不分晝夜同樣充滿活力,濱海灣的土地利用以混合式用途為主。 有別於香港規劃指定了地塊作為商業或住宅用途,濱海灣的地塊以 WHITE ZONE 規劃,好讓發展商自行決定興建住屋、酒店或商廈。 除了住宅和辦公樓外, 區內 還設有文藝表演場地、綜合渡假式酒店、幸福摩天輪、水上 浮動舞台 、富特色的行人天橋、 佔地一百零一公頃的濱海灣花 園 , 和長達三點五公里的 親水步道 。 為使海濱區擁有高質素的建築和城市設計,發展商投地時要提供設計方案。除了投標價格外,設計概念也屬評核標書的考慮。公共空間和海濱長廊由發展商興建,完成後交回 政府市區重建局 管理。 局方還積極推廣和主辦活動,如節日煙花匯演和一級方程式賽車項目。 此舉 不 但 令濱海灣聞名海外,還令當區土地價值提升。 政府在河口興建了一條三百五十米長的堤壩分隔海水和淡水,水塘於二零一零年底開始運作。濱海灣 的水體, 除了 作為提供食水的貯水庫, 並發揮防洪功能之外, 另一方面又是多元化水上活動進行的場地。 市民可在水上划小艇、風帆、龍舟和獨木舟。水上的巨型浮動舞台,更可承載九千個表演者,方便大型露天表演或體育活動進行。水陸兩者的協同效應,令濱海灣成為一個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近年,濱海灣的建設

漫遊獅城 綠色建築散步

Image
【圖: SOLARIS 大樓由綠色建築師楊經文設計,他把全長一點五公里的螺旋形花園步道連接地面與天台,成為大樓的一大特色。】 「新加坡綠建之旅」的第四天,我們來到位處南面的緯壹科技城 (One North) 內的啟匯園 Fusionopolis ,參觀一座由有「綠建之父」之稱的著名馬來西亞建築師楊經文博士 (Dr Ken Yeang) 設計的綠色建築 Solaris 。 佔地三十公傾的啟匯園,是一個結合工作、生活、消閒、學習為一體的項目。發展商希望把它打造成一個支持資訊通信技術、媒體、物理科學和工程等行業發展的園地,並成為一個促進公私營合作和科學研究交流平台。   楊經文在建築界享負盛名,是綠色建築的權威。他的設計,不論是高樓大廈或是低矮樓房,都愛把大自然環境與建築物結合起來。在屋頂和外牆種樹,他算是個先驅者,也是他的建築風格。 Solaris 是一座建成於二零一一年的辦公室大樓。建築物的最大特色,便是那長達一點五公里,以螺旋形圍繞在大廈外牆的散步道。 大樓由南北兩座一低一高的建築物組成,中間是個有天窗覆蓋的大中庭。中庭讓天然光線進注,建築師亦利用天橋把南北兩座的辦公室樓層連接。我們也留意到,整個中庭採用了天然通風,不用空調,為建築物節省不少能源。 我們先乘電梯往北座頂層的天台花園參觀。屋頂種滿了綠樹,除了為使用者提供遮蔭外,還可為建築物降溫。講解員說:「建築物由北向南以梯級式設計,每個天台都是花園。花園隨樓層拾級而下,再連接地面的公園。」 為了增加辦公室的天然採光,建築師還根據陽光的角度,在北座塔樓中間劃了一條傾斜的陽光通道 (Solar Shaft) 。通道穿越各樓層,好讓天然光線透進室內。每樓層在通道旁更設有種有植物的開放式陽台,讓員工在休息時間享受陽光。 我們在天台逗留了約半句鐘,再往南座四樓,準備沿外牆的螺旋形步道下山。出發前,講解員提醒:「這條步道一般都是只供管理員使用,不會對外開放,而且地面不平坦,大家步行時要小心。」螺旋形步道由地面直通屋頂,沿途種滿樹木,成為建築物外立面設計的重要元素。 這條步道,地面以碎石鋪砌,向外的一旁便是種植區。我們成單行地沿步道往下走,就像走在山路上,一點都不覺身處建築物當中。建築物外牆的層層綠樹,恰好為室內提供隔熱效果,避免額外能源

THE HIVE 層層疊疊的點心塔

Image
【圖:建成於一五年,有「點心塔」之稱的 The Hive 學習中心,由英國著名建築師 Thomas Heatherwick 設計,成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園中的地標。】 近年,亞洲不少大學為了提升國際形象和評級,紛紛聘用世界一流建築師為校園設計地標建築。在香港,便有札哈•哈迪德 (Zaha Hadid) 在理工大學的賽馬會創新樓,和丹尼爾•里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在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中心。 這次新加坡綠建之旅,我們有機會到享負盛名,學生人數達三萬三千人的南洋理工大學,參觀校園內幾幢新建成的校園建築,當中包括由有建築界鬼才之稱的年輕英國建築師湯瑪斯•海澤維克 (Thomas Heatherwick) 設計的學習中心 The Hive 。 海澤維克憑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英國館設計舉世聞名。他以六萬根透明亞加力膠管造成一座有如蒲公英般的「種子聖殿」,令人一見難忘;從此亦奠定了他在國際建築界的地位。在香港,金鐘太古廣場數年前重新裝修,便是海澤維克的得意之作。商場內洗手間那別樹一幟的流線形設計,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傳統的大學教學樓,都有方正的課室和長長的走廊。海澤維克這位以不按常理出牌見稱的建築師,希望藉此機會重新思考傳統校園建築。也許,在這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的時空,傳統的教室設計已經不合時宜。 海澤維克認為,當人人手持平板電腦,網上資訊滿溢的年代,學習不僅再是單向式吸取知識。學習中心應該是個社交空間,鼓勵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故此,教學樓的設計亦須因此有所改變。 於是,海澤維克設計了這座全無稜角的建築物。他把每層的十二個課室劃成橢圓形,然後把它們像花瓣般從中間的中庭向外延伸。花瓣隨樓層由下而上漸漸放大,造成十二座看似獨立上闊下窄而且高低不一的小塔樓。小塔樓不規則地圍成一圈,屋頂種滿綠樹,遠看就像一組中式茶樓盛載點心的蒸籠層層疊起。難怪建築物被學生們起了個「點心塔」的別號了。 樓高八層的學習中心大樓於一五年建成,以鋼筋混凝土作結構。外牆亦是以弧形的混凝土預製件鋪砌。弧形外牆的橫向線條,不單加強表現了建築物充滿曲線的輪廓,更令外牆更有粗糙的質感。建築師的原意,就是要造一幢看似手造的泥塑器皿。 這幢全無稜角無分前後且沒有正門入口的建築物,讓師生可從四方八面進入,以鼓勵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