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8

土地供應建議報告 以民意為本

二零一八年將盡,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亦已接近尾聲。小組將按原定計劃,在年底向行政長官提交最終報告。經過公眾參與活動完成後三個月密集式會議,小組在本周二的第三十次會議中已把報告初稿敲定。公眾最關注的內容,自然是究竟土供組向政府提供甚麼建議?十八個增地選項當中,哪些會跑出?哪些會落選?對於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但卻不在十八選項當中的「明日大嶼願景」,報告又將如何著墨? 雖然報告仍未正式完成,最後的中英文版本仍有待小組在本月二十七日的會議上確認,但坊間早已議論紛紛,各大傳媒亦以較大篇幅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的報告內容。不少傳媒朋友向筆者求證,都只能回答「不確認不否定。報告出台之日自有分曉。」 從本年四月底至九月底的五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小組共舉行了一百八十五場不同形式的活動與市民互相交流並聽取意見,我們亦設有網上及實體問卷供市民填寫。在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更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收集民意。公眾亦可透過郵寄傳真或電郵提交意見。最後,小組共收到二萬九千零六十五份問卷,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了三千零一十一人,而透過郵寄傳真或電郵提交的意見共六萬八千三百份。 公眾參與活動覆蓋之廣泛,和市民普遍對土地短缺問題的關注,從超過十萬份來自不同渠道收集得來的意見足可印證。 小組成員包括學者和來自與土地有關的不同專業或關注團體,自有不同的個人意見,對如何撰寫報告內容或應推薦甚麼選項也有激烈的討論。小組成員在公眾參與期間既是推動者也是參與者,也承諾認真聆聽市民心聲,及把收集得來的意見向政府如實反映。市民對小組報告寄予厚望,故此小組的最終建議,亦必須以收集回來的意見和數據作基礎。 從不同渠道收集的意見,有量化的,例如電話調查和網上及實體問卷;有質化的,例如書面意見和公眾參與活動期間收集的口述意見,與及媒體報導和論述等。所有質化資料經港大研究中心詳細分析後得出的質化意見共超過一百三十萬條。 由於意見來自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各有優勢和限制。例如電話調查和網上或實體問卷在特定框架下填寫並表達對十八個選項間的取捨;而書面意見則相對自由發揮,或對個別選項有更詳細的論述。我們留意到,就算從兩種量化模式收集意見所得的數據亦不盡相同。 網上或實體問卷是主動提交的,提交者大都是看過展覽或對土地供應課題有較深認知的市民,但難以排除對個別選項有組織性的動員。相反,電

「共融通道」 為海濱添活力

Image
【圖:為期六個月的「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在今年七月於觀塘海濱公園展開。】 香港的公共空間管理,一直遭人詬病。康文署管理的公園,大門前都有標誌告示,規定在公園內不准放狗、不准踏單車.不准玩滑板,球場外不准進行球類活動等等。而且,為防止遊人躺臥,長椅都在中間加上扶手。有人批評這是監獄式管理,「公園只准行、企和坐,甚麼都不准做。」相對於世界級城市,香港的公園實在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話說回頭,這也不能全怪責康文署,公園管理受制於《遊樂場地條例》,除了以上禁止的活動外,條例還註明,遊樂場地內「不准放風箏放飛機放汽球」,還有「不准彈奏樂器和唱歌」。 不過,這些「規條為本」的管理模式,對建設多元化和朝氣蓬勃的海濱造成限制,與目標背道而馳。過去十多年的海濱規劃公眾參與,不少市民都希望海濱可以容許更多不同的活動,例如放狗、騎單車,小食亭和露天茶座,或在不造成干擾的情況下舉行音樂會和街頭表演等。目的就是讓海濱成為一個具吸引力和人人可享的地方,令維港成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 諷刺的是,市民一方面嫌棄香港公共空間過分管理,另一方面卻欠缺包容。香港人愛投訴,例如投訴狗隻嚇怕孩童,跑步者撞到步行者;又例如投訴寫生人士阻塞通道,裝置藝術像山墳等等。政府官員要打破官僚跳出框架,隨時吃力不討好。少做少錯,避免投訴,便成為許多官員的座右銘。 海濱長廊要人人可享,不論是散步者、跑步者、釣魚者;不論是坐輪椅者、坐嬰兒車者;大狗小狗、單車徑;還有草地、種植和坐椅;如果全部互不重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決以上問題,市民便必須有彼此包容共享公共空間的意識。 最近,觀塘海濱,便正在進行一個「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今年七月委託東華三院 BiciLine 單車生態旅遊社會企業作營運者,在觀塘海濱長約一公里的行人通道開放作行人和單車共用的通道,並免費借出單車供市民使用。試驗為期六個月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底有約八千七百人次使用該通道,成效令人滿意。 「共融通道」背後的理念,便是推動互諒互讓的精神。參與者須遵守既定規則,例如單車要靠左行駛,要先讓路給行人,留意四周環境注意安全等等。「共融通道」雖然在香港是個簇新的概念,但在新加坡、倫敦、巴黎、紐約等世界各大城市早已沿用多年。 「共融通道」與傳統分隔式單車徑比較,可更有效善用空間及提

推動「源頭減廢」 刻不容緩

香港人煙稠密,土地短缺,除了建屋用地難覓,處理廢物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堆填區焚化爐都是不受歡迎的設施,「別建在我的後院」的抗爭也難以避免。還記得,一四年興建「三堆一爐」引起坊間爭議,一些環保人士反對理由便是減廢應從源頭做起,不斷規劃堆填區建設焚化爐只會無止境地鼓勵市民製造垃圾。他們認為,一日不做垃圾徵費推動市民減少廢物,一日也不應增建焚化爐。 垃圾徵費計劃在社會討論多年,最近又成為城中話題。上月環境局已向立法會提交《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進行首讀及二讀,《草案》規定市民要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棄置廢物,最快在二零二零年底實施。政府預計,一般三人家庭每月需繳付約三十三至五十一元 ( 視乎所用垃圾袋的大小而定 ) 。黃錦星局長更表示,若有人不使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廢物,將會罰款一千五百元。 看來,環境局終於下定決心,為擾攘十三年的「源頭減廢」落實措施。 政府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十年,香港人口增長約三成六,但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在同期卻增加近八成,反映香港人製造垃圾愈來愈多,情況明顯是不可持續。長此下去,只會增加堆填區的壓力,再多也不夠用。香港現時人均垃圾棄置量是每人每日約一點三公斤,比南韓首爾和台北市高三倍。事實是,南韓早在一九九五年實施垃圾徵費,十年間家居及商戶廢物由人均每日約零點八公斤減至約零點四公斤;台北市則於二零零零年實施,到二零一一年家居廢物亦由人均每日約一點一公斤減至約零點四公斤。 由此可見,香港作為國際先進城市,在減廢的表現實在強差人意。政府在《資源循環藍圖 2013-2022 》中已定下目標,在二零二二年或以前,將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一四年底向政府提交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社會參與過程報告書」亦指出,市民均認同垃圾徵費有助推動源頭減廢,對本港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香港人習慣了交水費交電費,為了省錢便不會胡亂浪費水電等天然資源。製造廢物要按量收費,減少浪費,污者自負,實在合情合理。 建議亦毫無疑問受到環保界歡迎,有人更慨嘆政策一拖再拖,實在等得太久,但「遲到總好過沒到」。相反,亦有人埋怨條例「擾民」,加重貧困家庭負擔;也有人擔心在實踐方面有困難。 相對於其他政策可能只牽涉相關持分者,固體廢物徵費的影響覆蓋更為廣泛,涉及每一個市民的個人生活習慣,幾乎無人能夠倖免。要市民為可持續

紅磡長廊散步 思索活潑海濱

Image
【圖:紅磡碼頭旁邊的臨海平台花園,是個由酒店營運者管理的公共空間。遊人在這裡可以眺望維港景致。】 運輸署計劃明年新增兩條渡輪航線,包括停辦多年的中環至紅磡線及來往啟德、紅磡、尖東、中環及西九的「水上的士」巡環線,早前獲得營運者表示興趣。 另一方面,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亦提出以公私合營模式參建在紅磡碼頭旁邊佔地二點二公頃的都市公園,以更靈活的管理模式管理海濱,並增加地區的吸引力。據悉發展局已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展開市場意見調查。 筆者對於以上舉措表示歡迎。還港於民,把維港海濱活化成朝氣蓬勃和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一直是我們的願景。 十一月的一個周日下午,筆者決定前往紅磡碼頭海濱作實地視察。要從港島到紅磡海濱區,可以搭地鐵,可以乘渡輪。筆者從北角出發,選擇乘渡海小輪,一方面可以免卻地鐵的擁擠,另一方面可以吹吹海風,沿途還可欣賞維港景致。 踏上渡輪,不消一刻鐘,便已抵達紅磡碼頭。 上次來的時候已是七年前。那時紅磡海濱長廊開幕,由發展局局長主禮。長廊開通,打開了原本被鐵絲網圍封多年的一段海旁。五百米的長廊接駁到尖沙嘴,連成由海逸豪園到天星碼頭長達四公里的海濱。那個年頭,有草地有地磚有座椅已經很好。還記得,一眾成員都乖乖的在行人徑步行,筆者不經意地走上草坪體驗踏草地的感覺,豈料隨後局長也走上來,還充滿喜悅地說:「草地是可以踩的。」對,從那時起,公園草地不再禁止踐踏,還可以在上面散步或躺臥。 事實是,我們自共建維港委員會以來,爭取公園草地「可踩可臥」,用了七年 時間 。 今天所見,長廊旁邊的土地已建成了商廈和酒店。一層高的酒店平台上臨海一邊是個公共空間,開放給公眾使用。眼前所見,有人在拍攝婚紗照留下回憶,有人在草地上搭上帳幕席地談天,也有孩童在林木之間自在地奔跑,非常熱鬧。花園的另一邊是個美食坊, 商店 售賣 的都是 大眾化的食物,還設有露天座椅。遊人可以在海濱喝啤酒嘆咖啡,一面享受美食,一面欣賞海景,好不寫意。 是的,海濱地區要朝氣蓬勃,就不能單有靜態公園,還要有不同的設施和活動以增加其吸引力。 一直有人擔心休憩空間由私人機構管理,會否造成公地私用? 公共空間由私人參與管理,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設施。只要是人人可享,不論 年齡種族和性別,不論 付鈔的或不付鈔的;其實不是問題。 從平台走回地面,在

明日大嶼 今日又如何?

日前,房委會公佈公屋輪候時間已增至五點五年,顯示香港房屋問題日趨嚴重。 為長遠解決因土地供應不足而衍生房屋供應短缺及其他種種問題,今年十月,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推出明日大嶼願景,決定馬上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一千七百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可興建二十六至四十萬個住宅單位,供七十至一百萬人居住;更承諾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時間方面,預計填海工程可在二零二五年展開,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二零三二年入伙。 明日大嶼願景的一千七百公頃填海甫公佈,立即引來坊間熱議,更激發民間發起遊行抗議。連月來,支持者和反對者又紛紛表態,有人說是「倒錢落海」,有人說是「最佳投資」;爭議至今仍未平息。由於千七公頃填海從來不存在於「土地大辯論」的十八個選項當中,最接近的只有一千公頃的「東大嶼都會」。突如其來的千七公頃填海,就連身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的筆者都感到詫異。正當這邊廂土供組剛好完成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公眾參與活動,仍在埋頭苦幹分析公眾意見及準備最終報告之際;那一邊廂的民間已開展了因明日大嶼而起而可能是更激烈的「土地大辯論二‧○」,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究竟明日大嶼是好是壞,筆者暫不評論。但值得留意的是,縱使政府按計劃在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研究撥款獲得通過,規劃環評工程研究和諮詢又順利進行,填海工程最快七年後才展開;完成填海再建屋,首階段的住宅最快也要十四年後才能入伙。若有任何延誤,入伙時間可能更遲。 遠水不能救近火。要紓緩日益惡化的公屋輪候人龍,便不能不認真面對短中期土地供應的辦法。這便要回歸到公眾參與中能提供較大量土地的三個短中期選項了。 首先是棕地發展。土供組諮詢文件預計短中期可提供一百一十公頃可發展棕地。新界棕地發展雜亂無章,經妥善規劃後再發展既可增加房屋供應,更可改善鄉郊環境。雖然要克服收地賠償和重置棕地作業的困難,但問題亦並非無可解決;公眾參與期間社會對發展棕地爭議也不大。筆者相信,土供組最終報告建議棕地發展應是毫無懸念。 第二是利用新界私人農地儲備,土供組預計短中期可提供一百五十公頃可供發展用地。由於政府自身欠缺適切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向農地擁有者提供誘因例如提供基建以釋放土地潛力興建公營房屋應是可取的選擇。雖然在公眾參與過程中社會對公私合營模式有保留,但這應可通過公開、公平和透明的評審機制,發展商亦需就私人發展部份

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

Image
【圖:「超越高層—從建築探索香港」展覽在十月三十一日於東京銀座開幕,當日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左三 ) 及經濟及商務局局長邱騰華主持開幕典禮。】 上月底,香港建築師學會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題為《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 (More ThanHigh-rise) 的展覽,該展覽亦成為東京《香港周‧二零一八》的眾多活動之一,並邀請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開幕典禮。 香港高廈林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高密度的城市規劃,也是舉世聞名。但高樓之外,我們還有甚麼?是廣闊海港和翠綠山巒?是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還是歷史建築和鄉郊色彩?這一趟,十六組共二十八位年輕建築師從香港遠赴東京銀座,通過模型、錄像和照片等建築作品,向日本民眾揭示他們眼中的香港,展現高層建築之外的另一面。 日本從來都是香港建築師朝聖之地,亦出產了不少世界級建築師,例如安藤忠雄、妹島和世、伊東豐雄等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這次展覽不是比建築,不單是展示建築硬件,而是讓日本人認識香港。展品當中的茶餐廳、大排檔、屋邨走廊和霓虹街景等,描繪出香港的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老舊建築物如灣仔藍屋、元創坊 (PMQ) 和荔枝窩等,也讓參觀者感受香港最草根和最真實的一面。 展覽場地位處於東京傳統著名購物區銀座 GINZA SIX 的一所書店內的中庭。場地設計由曾在日本工作五年的陸沛靈 (Jane) 建築師操刀,她把大自然的翠綠山巒以抽象形式轉化成掛在空中的帷幕和地上的小山丘,充分表現了香港石屎森林以外豐富的天然景致。日間陽光從屋頂天窗穿過隨風搖曳的布幕灑到中庭內,為展場增添了一分自然氣息。 建築署做了一個 PMQ 的橫切面模型。兩座建築物一左一右,像個時間軸,分別表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千年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和活化後的元創坊。近距離細看模型,可見建築物內的活動栩栩如生。由從前市民在宿舍公共走廊的鄰舍活動到變身後的創意空間,都一一展現眼前。 九十年歷史的灣仔藍屋,用了十年時間進行活化;是香港歷史上首個「留屋兼留人」的保育項目。由謝錦榮建築師設計的《 WE 嘩藍屋》獲獎無數,除在一七年獲得亞洲及太平洋遺產保全獎外,還在今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大獎。建築師以新舊兼容的方法把舊樓連接,創造出簇新的互動空間,更成功保存了正面臨士紳化社區的一組瑰寶。展場中的藍屋模型放

公私合營 活化紅磡海濱

行政長官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及一系列措施優化維港海濱。當中一項就是在本年底前「 就紅磡碼頭都市公園項目邀請有興趣機構遞交有關設計和營運的意向書。 」 紅磡碼頭前方的一幅佔地二點二公頃的土地,連接著一百七十米長的海濱。從該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可見,地塊劃作「休憩用地」。現時則用作交通交匯處、旅遊車停泊處及跨境旅遊車站,並設有休憩處和上落船隻的梯級。由於交通交匯處即將遷至附近新建成的酒店地塊內,旅遊車站設施亦只屬臨時性;該幅海濱用地最快可於一九年首季騰出落實作都市公園,實踐「還港於民」。 海濱用地劃作「休憩用地」,一直是近十多年香港城市規劃的大方向。把維港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也是我們的海濱願景。過去十四年,海濱事務委員會亦無間斷地推動相關的項目,讓市民及早享用海濱公共空間。今天,市民可以從紅磡沿四公里長的海濱步行至尖沙咀,該段海濱亦成為市民和遊客消閒和欣賞維港景致的好去處。 不過,要把維港海濱變成朝氣蓬勃和富吸引力的地方,就不能單是鋪上地磚、草坪和種樹,還應鼓勵其他活動進行。我們曾經參考澳洲悉尼、新加坡、哥本哈根和奧斯陸等海濱城市的例子,海濱除了是個主要作為休憩用途的公園外,也可以是個集消閒、餐飲、文化和娛樂的場所。適量的商業設施和表演場地,再配合洽當的城市設計和裝置藝術,亦能夠增加海濱地區的活力,以吸引當地市民和遊客。因此,這些世界著名的海濱城市,從來不會把多元化的海濱區當作公園般管理。 在香港,海濱長廊和公園,在規劃上劃作休憩用地,而休憩用地的管理者就是政府的康文署。康文署需按《遊樂場地規例》管理公園,屢被坊間批評為過份管理,「種樹不可以落葉,水池要加欄桿」,「這樣不准、那樣不行」。再者,由政府負責發展及管理的海濱用地,營運上難免受整個公務員體系的財政和人力資源限制,導致較長的發展周期,未能滿足公眾對享用海濱與日俱增的期望。規條為本的管理模式,亦局限了設計的創意,對達致一個真正朝氣蓬勃和提供多元化活動的海濱造成限制。 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認為,要成就海濱願景,便要衝出固有管理模式的框架。我們在二零一一年提出成立海濱管理局作一站式的規劃、設計、建造、管理和營運維港海濱,獲得上屆政府的支持。在一三年和一四年,我們為成立海濱管理局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雖然得到社會的正面回應,但最後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事。上屆政府在

還港於民 盡快落實海濱項目

本週三,行政長官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如何解決長期困擾港人的土地及房屋短缺問題,是報告中的重中之重。雖然土地供應小組的最終報告要在年底才能完成,行政長官已「急市民所急」,急不及待提出涉及填海達一千七百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自然成為傳媒及坊間討論焦點。由於千七公頃的計劃從未曝光,土地大辯論十八選項之一的「東大嶼都會」亦只有一千公頃;因此計劃甫公佈,就連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們都嚇了一跳。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由於填海面積與公眾參與期間的面積有別,政府應向市民解釋。 筆者且轉個話題,談談《施政報告》內個人非常關注但報導相對較少的內容——優化維港海濱。 施政報告的第二百九十段這樣寫:「 我們致力貫通維港兩岸的海濱,發揮維港獨有的優美景致,打造市民共享的優質公共空間。明年展開的灣仔北新海濱工程,將建造兩條不同主題的海濱長廊, 二零二一 年完工後可全面接通上環至灣仔碼頭總長約三公里的海濱長廊。我們亦正修訂東區海旁行人板道的走線方案,如方案獲得支持,將盡快展開詳細設計工作。堅尼地城城西道海濱的公眾休憩用地,將於明年第一季起逐步完工並開放給市民享用,以配合日後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社區園圃及相關設施。 」 第二百九十一段:「 另一方面,荃灣海安路的海濱優化工程會於明年陸續展開,土瓜灣海心公園擴建工程的撥款申請亦會於明年提交立法會審批。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正邀請非牟利機構於啟德跑道末端營運周末市集。此外,我們會在今年年底就紅磡碼頭都市公園項目邀請有興趣機構遞交有關設計和營運的意向書。 」 對於行政長官承諾致力推動落實優化海濱的工作,筆者表示歡迎。 過去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亦隨年月變更。但自從《保護海港條例》的實施後,不能再在維港填海,今天兩岸的海岸線已是永久性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如可處理這段全長七十三公里的海濱?如何「還港於民」?把港九兩岸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一直是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工作目標。我們的願景,就是「把維港及其海旁地帶優化,使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港人之港、活力之港。」 把海濱連成一線,就像愚公移山,不能一蹴即就;也要克服不少困難,包括搬遷不相容的設施。把觀塘貨物裝卸區改造成海濱公園,把西區副食品市場外的碼頭地帶變身成海濱長廊,便是兩個成功例子。另外,又例如港島北角區,海濱土地被私人住宅佔據

「土地大辯論」所見所聞所感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參與活動,經已在九月二十六日結束。專責小組也在九月二十四日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初步觀察」,以便她在撰寫《施政報告》時作參考。 九月二十六日下午,筆者出席了「土地大辯論」最後一場交流會,與一百位長者會面聽取意見。「這是我親身出席的第一百八十五場。我們一共舉行了一百八十八場與不同團體見面的公眾參與活動。」黃遠輝主席的開場白這樣說。正副主席五個月來馬不停蹄走訪十八區,努力程度實在有目共睹。筆者坐在主席身旁,看見他一本寫得密密麻麻,記下連月來各場活動收集到意見的筆記簿。原來五個月已寫滿了三本。當天他還跟與會者分享公眾參與過程中所見所聞,更打趣地說:「五個月來,小組多了很多花名 ( 綽號 ) ,例如廢柴、傻仔,出氣袋等等。」 無可否認,五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小組的工作被口誅筆伐時有發生;公眾論壇前後的示威抗議亦屢見不鮮;但這些都無阻小組成員積極推動市民大眾參與對土地供應表達意見的熱誠。主席更以身作則,展現出推動公眾參與者應有態度。就是面對任何誤解甚至惡意批評,都是罵不還口,有問必答,並耐心解釋小組的工作和各覓地選項的細節和利弊,讓與會者自行作出判斷。 說小組成員是廢物、傻瓜的,認為整個諮詢是浪費時間的,又或者是製造社會矛盾的;不少都是社會上有頭有面的人。他們做慣了大老闆,從來自己說了便算;不習慣行政長官的「與民共議」施政新風格,不習慣事情要問過七百萬市民的「你我抉擇」。又或者是覺得自身既得利益被針對 ( 例如利用粉嶺高球場成為十八個選項之一 ) ,而遷怒於小組。這是可以理解的。 相反,在另一方面,升斗市民對社會現況不滿,對政府也欠缺信任,坊間瀰漫著極大的怨氣。不少市民,尤其年輕一代,認為土地分配常向有錢人傾斜,外來人口與本地人競爭資源等等。他們遂對這場土地供應大辯論的誠意產生懷疑,更認為這只是一場「公關秀」、「假諮詢」。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亦有人批評,小組只是政府的推銷員,不斷向市民推介填海和公私合營私人農地。 但這些都並非事實。可選擇的選項有十八個,每個選項都各自有支持者和反對者。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 ( 包括粉嶺高球場 ) 只是選項之一;填海 ( 包括五個近岸填海和發展東大嶼都會 ) 和公私合營私人農地儲備也只是十八選項當中的三項。五個月來小組主席反覆重申:「小組沒有前設。」我們的工作,就是把

「土地大辯論」落幕 究竟辯出了甚麼?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參與活動,將於九月二十六日告一段落。這場堪稱史上最大型的多層面多模式多地點的「土地大辯論」,中秋過後便隨即落幕。 五個月來,小組成員走遍全港十八區,出席了接近二百場的交流會,與不同關注土地供應的持分者見面;四十場巡迴展覽,向各區街坊市民講解土地短缺問題和可行的解決辦法;四場有二百人到場的公眾論壇,聽取出席者發言表達心聲。此外,還有網上問卷和隨機電話民調,向市民收集對十八個增地選項的取捨。 小組成員們 ( 特別是主席及副主席 ) 的投入和參與程度可謂史無前例。除了全天候馬不停蹄地親身落區與市民會面,還不時要面對嘰笑和辱罵仍沉著應對。無償工作背後的動力,就是來自一心為社會解決困擾香港多年,因土地短缺而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 「香港不是沒有土地,只是欠缺共識。」行政長官甫就任便這樣說。事實是,每個增地選項都有人反對,如果每遇任何反對都把問題束諸高閣,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這一趟破天荒地把多年以來糾纏不清的眾多選項,一次過全部提出讓社會進行討論和取捨,可見現屆政府對解決問題的決心。 香港社會漸趨分化,貧富差距亦愈來愈大,幾代人對前景的看法亦有落差;要建立共識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土地供應和分配牽涉各階層的利益或信念,十八個選項沒有一個是無痛的,是百分百社會認同的。再者,討論土地供應過程中亦引發其他爭議,例如人口政策,房屋政策,丁權問題等多不勝數。積聚多年的民怨,在這場大辯論中表露無遺。 筆者五個月來的觀察,社會對現時建屋用地短缺是沒有太大異議的,否則難以解釋公屋輪候時間在短期內不斷攀升至五點三年,二十一萬人居住在 劏 房或環境差劣的居所,新建私樓單位「納米化」,年輕人因上車難而對前景感到悲觀。雖然有批評者認為:「沒有土地短缺,只是分配不均。」但要為最需要者興建可負擔房屋也要額外土地。因此,增加公共房屋和可負擔房屋以解燃眉之急、而做麵包必先要有麵粉 ( 即建屋土地 ) 、無論用任何方法覓地都應向公共房屋傾斜,可以說是大部分市民同意的社會共識。 無可否認,本港住屋問題嚴峻,導致整個「土地大辯論」的焦點都落在房屋用地上。但不容忽視的,是交通和公共設施。任何方式覓地必會增加當地人口,對交通造成影響。不少參與活動的市民都表示關注交通負荷的問題。而建設道路和社區設施都需要土地,不能把所有覓得的土地都

「土地大辯論」的初步觀察

行政長官要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九月內提交報告,以便制定十月發表的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這個「初步觀察」報告如何寫?會不會有任何覓地選項初步建議?這已經成為近日傳媒和不少團體關注的課題。外界更擔心在諮詢完結前便提交小組報告,會否有偷步之嫌,令「土地大辯論」淪為一場「假諮詢」? 雖然黃遠輝主席已在不同場合重申:「小組並沒有既定立場。」但仍然被不斷重複追問。主席亦已公開表明,小組會在本月二十一日開會討論初步觀察的內容。 事實是,公眾參與活動到本月二十六日才結束;巡迴展覽網上問卷和隨機電話民調仍在進行中。此時此刻,實在難以預計十八個選項在市民心目中的優次排序。 我們留意到,十八選項當中,最多討論的是棕地發展、填海 ( 包括五個維港外近岸填海地點和東大嶼都會 ) 、高爾夫球場、以公私合營利用私人農地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按筆者四個半月來的個人觀察,利用新界棕地,在眾多選項當中反對聲音最少。由於新界棕地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雜亂無章,欠缺規劃。發展棕地並重新規劃至少可以修復遭破壞的鄉郊環境,亦獲得環保人士支持。當然,對棕地作業者的補償和安置必須妥善處理。筆者預計,棕地應會成為支持度最高的選項。 至於填海,有說坊間沒有太多反對聲音,但筆者卻不以為然。雖然自從行政長官在六月底「急市民所急」,提及填海難以避免,隨後一眾重量級政界人士、個別政黨和建築界幾個專業團體亦連聲和應,更有團體提倡比政府建議的東大嶼都會更進取的「強化」方案;但與此同時亦引來環保人士的反彈,令反對聲音更形顯著。 的確,香港過去一直以填海造地擴展都市和發展新市鎮,造地過程又不涉收地賠償和安置,屬行之有效的增地方法。筆者注意到,在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與香港一起成長的一輩,都認為填海是理所當然,抗拒聲音不大。但反觀年輕一代,除了環保意識增加,認為大量填海是對大自然及海洋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因而反對外;年輕人眼看近二十年像西九龍等填海得來的土地都是用來興建天價豪宅,基層市民沒有得益,從而對填海造地的支持度大打折扣。究竟填海選項是否獲多數人贊成?至今仍未能準確掌握。 依筆者觀察,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選項,自公眾參與活動展開以來,是反對聲音較多的選項。反對者不但來自環保團體,還有一般市民大眾。在行政長官對填海發表個人意見之前,環保團體反對郊野公園的聲音比反

「土地大辯論」 諮詢真定假?

長達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參與活動,還有兩個多星期便完結。雖然這場牽動全港市民的「土地大辯論」已接近尾聲,但爭辯之聲卻絲毫未有減退。相反,不少關注組織、民間智庫和團體正在趕搭「尾班車」,重量級政界人士亦相繼表態,通過傳媒表達意見,試圖為提出的建議(例如填海和人工島)爭取民意支持。可以說,十八選項之爭,未到最後都不知鹿死誰手。就連身為小組成員的筆者在此時此刻亦難以預計。 在黃遠輝主席的領導下,二十多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小組成員一條心,四個半月來馬不停蹄地走遍港九新界,出席各項的公眾參與活動。當中包括了四場大型公眾論壇及遍佈全港十八區四十個地點的巡迴展覽。此外還有與各專業團體、民間組織、政黨、商會、中學生、長者、漁民和物流界等不同年齡層及不同界別的持分者會面,至今已超過一百五十場。每場都由主席和副主席親自出席,向不同人士講解香港的土地短缺問題和可行的解決辦法,並聽取參與者的意見。過程中,香港大學社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都會在場作記錄,收集意見作最後分析。 筆者推動和參與公眾參與工作十多年,可以大膽地說:「這是香港公眾參與歷史上最大型和覆蓋度最高的公眾參與活動。」一眾成員更是親身落場,任勞任怨受盡辱罵也在所不計,實屬難得。縱使如此,仍然有人批評:「這場大辯論跟本是多餘。」又或者說:「所謂土地大辯論只是一場公關秀。」「不要假諮詢。」也是四個月來不斷在論壇上聽到的口號,通常是團體參與完整場論壇後才高喊的,喊完便離場。聽到這些說法,身為小組成員,有時真的哭笑不得。 筆者認為,一輪諮詢 ( 公眾參與活動 ) 孰真孰假,取決於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第一是諮詢過程。究竟公眾參與活動當中提供的資訊是否充分和透明?覆蓋的持分者是否全面,即是否所有關注議題的人士都有機會表達意見? 第二是意見分析和撰寫報告。收集的意見有分量化和質化的,如何客觀地把兩種意見融合和作出分析,並按照分析結果轉化為建議? 第三是政策的執行。官方會否按照或參考所收集並分析的意見而撰寫的報告建議,以執行相關政策?如果政府最終並無按照公眾參與過程所得的建議落實,政府便要向社會交待原因。 如果對以上三個步驟當中的問題,答案都是正面的話,這個諮詢便是真正的諮詢。 首兩個步驟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範疇。諮詢過程以多種模式進行 ( 包括論壇、會面、展覽、實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