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17

FOREST WALK 穿越森林的架空步道

Image
【圖:建成於○八年,由新加坡建築師 LOOK Architects  設計的森林步道,帶領遊人在高空穿越樹林,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到訪新加坡,不難發現這座城市到處綠意盎然。除了政府在各區規劃了眾多種滿樹木的公園外,新建樓宇還有大量的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樓層之間的空中花園等。其實,新加坡早就有「花園城市」 (Garden City) 的稱號。這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獨立時總理李光耀的願景,他把城市綠化作為國家發展的最高策略,為國民提供宜居環境,更不時以身作則在城市種植樹木,成為一時佳話。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建基於花園城市願景的落實,政府更進一步提出以「花園中的城市」 (City in a Garden) 為國家發展目標。政府除了規劃更多公園和積極保護自然生態外,更要把全島的公園網絡連接起來。 與香港相比,新加坡山少平地多。山丘中的熱帶樹林,便成為島上難得的一片天然資源。政府計劃在林木之間興建步道,好讓國民在繁囂鬧市中尋找寧靜,呼吸清新空氣,細聽蟬鳴鳥叫;近距離親親大自然。 在零三年底,政府市區重建局舉辦建築設計比賽為新加坡南部山脊 (Southern Ridges) 的亞歷山大天橋和森林步道徵集設計,結果由新加坡建築師 LOOK Architects 勝出。建築師以輕巧的鋼鐵結構,在茂密樹林中造了一道長一點六公里,闊兩米的架空步道。這迂迴曲折的步道沿著山脊以微斜的坡道攀爬,離地面三米至十八米不等。經過四年的設計和建造,整個項目在零八年落成。 周日下午,我們親臨南部山脊,先在亞歷山大橋的一端與 LOOK Architects 創辦人駱文義 (Look Boon Gee) 建築師會合,再在他和助手帶領下,走過這段短短的森林之旅。 亞歷山大拱橋是一道橫跨亞歷山大路的行人天橋,全長八十米,寬四米。建築師把天橋走道設計成弧線形,再在一邊立面做了一個微彎的拱形,就像一片打開的樹葉,又像一道通往寧謐大自然的門廊。微微彎曲的走道可讓行人放慢腳步,作為鬧市與自然之間的緩衝。 走過亞歷山大拱橋,便抵達森林步道 (Forest Walk) 。 為了減少對樹木的影響,走道只有兩米寬,因此只能讓行人使用,騎自行車的便要在地面的小徑走。我們沿著步道往前走,在茂密樹林中穿梭,就像漫步於雲端。走道時而開揚地展現

新加坡綠建之旅 空中花園漫遊

Image
【圖:達士嶺組屋 (The Pinnacle@Duxton) 由七幢五十層高的樓宇組成,是新加坡密度最高的公共房屋。兩個空中花園成為 1848 戶住客的公共休憩空間。】 上周末,筆者參加了由香港建築中心舉辦的「新加坡綠建之旅」。我們一行四十多人,在四日三夜緊密的行程中,參觀了新加坡近十年落成的多項新建築,當中包括住宅、酒店、商廈、學校、博物館、運動場和主題公園等。 這一篇,先講公共房屋。 在新加坡,超過八成的國民都是住在由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又稱為組屋。這些組屋由建屋發展局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提供讓國民購買,就像香港的居屋計劃。新加坡的公共房屋不像香港公屋的倒模式設計,每座屋苑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一些屋苑設計,看上去就像香港的私人豪宅。其實,新加坡的公屋單位,往往比香港不少聲稱豪宅的面積更大。 周日大清早,「睇樓團」來到丹戎巴葛區 (Tanjong Pagar) ,參觀這座全新加坡樓宇高度和密度都是最高的公共房屋,落成於二零零九年,單位數目共一千八百四十八戶的達士嶺 (The Pinnacle @Duxton) 。達士嶺由七幢五十層高的樓宇組成,佈局按地形成問號的形狀,中間有個大花園,解決了單位互相對望的問題。建築師更以橋梁結構在二十六樓和五十樓把七幢大樓連成一線,造成兩個空中花園,成為屋苑的最大特色。 別具特色的建築設計,原來是通過設計比賽產生。達士嶺前身就是新加坡於一九六三年建成首兩座出租公屋所在地。由於地塊具歷史意義,又要保存有歷史價值的樹木 ( 據說是由前總理李光耀先生親自種植的 ) ,政府市區重建局便在二零零一年舉行比賽以尋求一個既高密度又具創意的建築設計。當年的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三十二個國家共二百二十七份參賽作品,結果新加坡建築師 ARC Studio Architecture + Urbanism 聯同 RSP Architects Planners and Engineers 的設計脫穎而出。作者便成為這劃時代項目的建築師。 來到達士嶺,當然要登上屋頂的空中花園看個究竟。五十樓的空中花園是對外開放的,但要進場便要先付坡幣六元入場費。 我們乘電梯到五十樓,穿過鐵閘,眼前便是這堪稱全世界最長的空中花園。在這裡可以從高空三百六十度飽覽海港和城市

還港於民 一步一腳印

Image
【圖:中環新海濱部份已建成海濱長廊及公園,其餘地方則通過短期租約讓經營者舉辦多元化的活動。】 上文講述回歸二十年維港的變遷,與及共建維港委員會和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工作。從大型海濱地區規劃到海濱長廊和公園的設計與建造,我們都一一參與;目的就是讓維港海濱成為人人可享的公共空間。把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兩岸海濱連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讓市民近距離親近海港,亦是我們的願景。 要實踐這宏大願景,不能一蹴即就,只能見一步走一步。要知道,維港海濱並非白紙一張,有填海工程正在進行中的,有仍然用作貨物裝卸用途和避風塘的,也有被其他政府部門、公共機構或私人物業佔用的。因此,要把海濱變成連成一線的長廊,就像砌拼圖,可做的便先做。 自海濱事務委員會在一零年成立以來,我們先後完成了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鰂魚涌海濱長廊;油麻地海暉道、紅磡、和觀塘海濱長廊;與及啟德跑道公園等。這些短期工程能夠讓市民盡早享用海濱,飽覽維港景致。至於北角海濱,因屬私人物業範圍,我們於是建議在東區走廊橋下興建板道以連接長廊;相關建議亦已在本年初進行了公眾參與活動。 不過,海濱長廊一般由康文署作管理,受制於《遊樂場地規例》,在管理上有不少限制。例如缺乏小商店和餐飲設施,沒有街頭藝術和表演,又不准自行車進出;與朝氣蓬勃的世界級海濱相距甚遠。在零八年的共建維港委員會年代,委員們曾到世界各地受歡迎的海濱取經,當中包括倫敦、悉尼、新加坡、三藩市及溫哥華等,以探索一個適合的模式以管理維港海濱。 既然由政府管理諸多規限,由私人機構管理又難以獲得公眾認同 ( 早前星光大道延伸段的爭議便屬一例 ) ;因此自二零一一年起,委員會便積極討論並建議成立專責的海濱管理局,以更靈活和多元化的模式管理海濱。 上屆行政長官在一二年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亦對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反應正面。 我們分別在一三和一四年就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展開兩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成員亦曾到立法會和九個與維港海濱相連地區的區議會介紹建議;雖然市民對建議細節上有不同意見,但對成立海濱管理局管理維港海濱表示支持。一六年初,我們把最終報告向行政長官提交。可惜,一七年的《施政報告》卻認為成立管理局「條件未成熟」,暫時擱置,實在令委員們非常失望。 面對海濱管理局成立需時,為了令海濱更活潑更具吸引力,我們連同發展局海港組

回歸二十年 數算維港變幻

Image
【圖:維多利亞港是港人寶貴的資產,亦是香港的標誌。】 本文見報之日,正值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周年誌慶,也是新一屆政府履新的日子。近日傳媒紛紛做了不少專題報導,回顧香港社會各範疇在回歸二十年間的改變與挑戰。筆者也湊湊熱鬧,在此分享參與多年的海濱工作。 水深港闊的維多利亞港,自開埠以來都是香港的標誌。回歸以前,城市不斷發展,填海造地一直是解決土地供應的不二法門。故此,維港兩岸的海岸線不斷改變,填來的土地上發展了大量的高樓大廈和高速公路。經年累月的填海再填海,令維港愈來愈窄,海岸離舊社區也愈來愈遠。 九七回歸前夕,立法局通過《保護海港條例》,訂明維港為香港人特別公有的天然資源,必須受到保護和保存。到九九年,城市規劃委員會為維港規劃訂下願景,希望把維港打造成一個具吸引力、活潑暢達和代表香港的地方,成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零三年,規劃署亦完成了宏觀性的維港規劃框架,為維港總體規劃奠下基礎。 不過,這些框架就像紙上談兵,未能在社會上產生共鳴。那個時候,維港主要用作航道和船隻上落,海岸都被公路、貨物裝卸區和一些基礎設施如泵房等佔據。能夠讓市民大眾近距離接觸海濱的,只有幾個碼頭。 維港規劃的轉捩點,應是零三年的填海訴訟。當年中環填海遭保護海港協會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填海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雖然經上訴後法庭判決政府勝訴,但判詞對填海條件訂下了極高的門檻。在維港填海,必須通過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 由於訴訟事件引起社會對保護維港極大關注,政府於零四年五月主動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並邀請各專業團體、商界組織、環保組織及保護海港協會等,自行委派代表成為委員,就海濱規劃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當年在政府內積極推動成立該委員會,並破天荒地接受團體自行委派成員出任委員的,正是時任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常任秘書長,今天就任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 委員會提倡公眾參與,在海濱規劃事宜上「與民共議」,而且所有會議都是公開進行。隨後更訂立了「令維港成為一個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的海濱願景。並聯同政府規劃署制定了一套「海濱規劃原則及指引」,作為日後維港海濱發展的重要參考藍本。 要成就海濱願景,要「還港於民」,工作異常艱巨。維港兩岸海濱全長七十三公里,相等於七十三個地鐵站的距離。我們從整個海港的策略性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