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22

創新實驗 推動參與 誘發潛能

Image
「今天的海濱,跟以往的很不同。」「從來沒想過,原來香港可以這樣。」「我常在海濱跑步,由炮台山跑到石塘咀,真暢快。」「香港可以踩板的地方真少,現時可以在觀塘卑路乍灣和灣仔海濱踩板,真好。」「我家姐姐(家庭傭工)的朋友傳來一張海邊的IG打卡照,她問我在那裡,好想去啊。」筆者跟朋友談天,都不時遇上這些對話。 今天走過維港海濱,發現跑步的人比從前多。炮台山灣仔和卑路乍灣海濱一到下午孩童們都前來玩個半天。來到夜間,便是板仔板女們出動的時間,也有人帶同狗狗到來散步。中環金鐘尖沙咀又不時遇上釣魚客。一到周日,東岸公園防波堤的斜坡坐滿來放假的姐姐。銅鑼灣避風塘海濱還未完全開放,已有遊人率先享用,坐在拾級而下的堤階上看風景。 在炮台山東岸公園,每到黃昏時分,一眾攝影發燒友聚精會神地俯伏在公園空地上,圍著一灘水拍照,原來是在拍攝天空之鏡的景色。同一時間,踩著單車和滑板的孩童在旁邊擦身而過,誰也不干擾了誰。看著眼前的畫面,心裡想著,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無拘無束各適其適的共享空間吧。 這些活動,有多少是由建築師一早規劃好?又有多少是在開放式管理下市民自發地與公共空間互動的成果? 近年的突破,實在有賴負責海濱發展和管理的政府部門。大家朝著同一目標,在設計和管理上以創新思維實踐朝氣蓬勃的海濱願景。除了以「先駁通、再優化」策略加快接通並開放長廊外,還以非一般的態度推動海濱發展。這種態度,筆者曾以「三個E」來形容。這「三個E」,分別是(一)創新實驗 (Experiment)、(二)推動參與 (Engagement)和(三)誘發潛能 (Empowerment)。 (一)創新實驗。傳統的公共空間管理,往往以規矩為本,管理者指明使用者可做甚麼,禁止甚麼。在規劃和設計上把指定活動劃在不同地方,建好便難以改變。在卑路乍灣的例子,我們嘗試以較少規則的開放式管理,空間較自由,用家可以進行任何活動,設施又可以隨市民喜好移動,大前提是要求用家要互相尊重和包容。卑路乍灣可說是我們首個以另類模式管理的實驗場,開放後即深受市民歡迎,甚至有不少市民跨區到訪。團隊聘顧問做的市民意見調查亦顯示滿意率達九成三。有見實驗結果令人鼓舞,團隊便把這種「海濱共享空間」管理模式陸續推廣至荃灣、添馬至會展、灣仔和東岸公園的防波堤路段。 (二)推動參與。傳統的公共空間設計,大都由建築師和園境師操刀,而設計往往先要由管理者批准。為使海濱

持續優化 為海濱添活力

Image
近年,海濱事務委員會及發展局海港辦事處採用「先駁通,再優化」策略,將維港兩岸海旁盡快開放給市民享用。位處灣仔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別在二零年底和二一年底開放以來,深受市民歡迎。這段海濱更以「海濱共享空間」的開放式模式管理,讓遊人可更無拘無束地享受海濱空間。主題區中間的水體,開放後舉行過不同的水上運動,例如龍舟比賽,獨木舟籃球賽和水上單車等。市民又可利用海岸堤階作看台觀看賽事。這些活動和設施,為維港海濱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隨著中環灣仔繞道及東鐵過海段(沙中線)工程項目陸續竣工,灣仔海旁將會釋放更多土地。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三期及第四期亦蓄勢待發,日前海港辦事處團隊便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介紹有關計劃。 一直以來,不少市民都希望海濱可以有更多的餐飲設施和露天茶座。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自開放以來已逐漸積累訪客,再加上港鐵會展站的啟用,增加了灣仔海濱的可達性。既然人流已增加,我們認為這是最佳時機,通過「因地制宜」策略,在第三期海濱首次引進水上和陸上餐廳。我們發現,水上踩艇仔既受人喜愛,倒不如測試一下市民對水上餐廳這種另類餐飲體驗的接受程度。此外,第三期的岸上工程亦將包括陸上的露天餐廳,為遊人提供不同種類和價格的多元化餐飲選擇。這些餐飲設施,將會由營運者以自負盈虧的方式設計建造和營運。 第三期項目位處主題區水體南面近紅隧入口旁邊,毗鄰香港遊艇會的海濱區;除了上述的水陸餐飲設施外,亦會提供更多戶外桌椅、遮陽、洗手間和沖身設施,更全面支援水上及康樂活動,預計在今年底全面開放給市民享用。 至於第四期,地點則在水體北面前貨物裝卸區碼頭的末端位置,現時仍用作東鐵線過海段(沙中線)工地。隨著工地部份在本年底釋出,這幅寬三十五米三面環海的海濱用地將成為維港內罕有地可享三百六十度海景的海濱長廊路段,開放後更可用作舉行不同的陸上和水上活動。設計者建議在該區沿岸設置台階,讓遊人可從不同角度和高度欣賞海景,並提供足夠泥土深度方便種植樹木。為回應海濱使用者近來的意見,長廊上亦將設有大量遮陽設施。此外,長廊的獨特地理位置,從維港兩岸都清晰可見,亦適用作放置大型藝術裝置。 有見及此,發展局海港辦事署正與港鐵合作,計劃將兩卡已退役的東鐵線翻身列車(又名「烏蠅頭」列車)設置於該段海濱。此舉除了可以保留及展覽列車外,更可為退役列車重新注入活力,一舉兩得。列車將會改裝成有蓋多用途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