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6

相信,所以看見

Image
【圖:二零零八年初,札哈與筆者在香港理工大學創新樓地盤視察。】 一連寫了兩篇關於札哈‧哈迪德 (Zaha Hadid) 這一代建築女王成名初期的文章。她的建築永遠挑戰常規,往往與主流價值觀產生矛盾,成名二十年還是過著艱辛的日子。她雖然在英國成長,但遲遲未能獲得保守的英國人垂青,反而她的作品在歐洲和亞洲各地大放異彩。 前幾天看報道,邁亞密的一座停車場決定棄用札哈的設計。 報道指出,札哈在二零一一年獲邁亞密市政府聘用,在邁亞密海灘區設計一座停車場及公眾廣場。札哈首個設計,預算費用達五千萬美元,超出了原来預算的二千七百萬美元近一倍。後來,札哈把設計修改至二千四百萬。設計合乎預算,理應進行興建。但當地官員卻 對 修改後的設計 不滿,認為 失卻了原有的 「 神采 」,決 定另覓建築師進行該計劃。 看罷這篇報道,實在令人唏噓。札哈三月三十一日在邁亞密逝世,才不過三週,當地竟隨即公佈放棄計劃。不禁令筆者腦海翻起四個字:「人走茶涼。」 要成就一幢建築物 , 並不是建築師一個人的事 。 沒有業主的聘用 和付鈔建造, 不管你的設計如何優秀 , 都只會停留於圖紙上 。而札哈的設計,更往往向難度挑戰,幾乎註定是要克服重重困難。事 實 是, 要 把 札哈的建築 建成, 除了在費用和時間上要有較寬鬆的預算外 , 業主的信任和堅持亦非常重要 。 二零零 八 年 , 札哈在香港便遇上了真心欣賞她的業主 ——香港 理工大學 。不過,要實踐,便經常遇上一些價值觀上的矛盾。 香港人,口說要創新,骨子裡卻非常實際,不願冒險。大部分業主要的建築,最好是實用率高、價錢便宜、快速 興建 、 容易審批 和 方便管理 。建築師就在這重重框架下「自由地」創作。 且聽以下兩個發生在當年的故事。 在零八年初的一天﹐理大向外宣佈聘任 札 哈作創新樓的建築師。在一個午宴上﹐筆者剛好坐在 札 哈旁邊﹐而理大的一位高層便坐在對面。 札 哈在簡介設計後回到飯桌﹐準備用餐之際﹐忽然該高層向 她 發問﹕「窗子怎樣抹﹖」 聽此一問,筆者一面佩服大學領導層的遠見與勇氣,一面卻暗裡嘀咕:「你聘得札哈,就不要問怎樣抹窗呀?會不會三尖八角呀?實用率高不高等問題吧。」 札 哈接過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不以為言的輕聲說﹕「這是沒問題的。」然後低頭繼續吃著面前的

ZAHA HADID 成名背後的艱辛歲月

Image
【圖: VITRA 消防局於一九九三年落成,是札哈‧哈迪德首座真實的建築作品。】 有建築界女皇之稱的札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永遠走在時代尖端,作品遍佈世界各地。但她成名的風光背後,也有過一段艱辛的歲月。 上文提到,香港山頂 (The Peak, Hong Kong) 設計比賽雖令札哈嶄露頭角,最終卻沒有興建,成為札哈生命中的一道遺憾。 山頂項目沒興建,有人說是因為札哈的設計太過大膽前衛,不切實際。其實,這些評論可以套用到幾乎札哈所有的作品。但事實是,業主因財政問題放棄了項目。(註:坊間有撰文說項目是山頂凌霄閣,業主以 Terry Farrell 設計取代了札哈的設計,其實是一場誤會。) 不過,認為札哈的前衛設計太不切實際的,實在大有人在。雖然她在一九八三年因山頂比賽一舉成名,但卻並未因此而取得任何實際建築合約。獲獎往後多年仍只是一位「紙上建築師」。 後來,一家瑞士家具設計製造商 VITRA 在瑞士與德國交界處位於萊畔的小鎮魏爾 (Weil am Rhine) 的廠房遭受大火破壞,遂找來享負盛名的建築師負責設計。但老闆仍然認為札哈不適合設計實用的廠房和辦公室。既然廠房區需要一幢消防局,故此札哈便獲派設計一座兩層高的消防局。於是, VITRA 消防局便成為札哈人生首座真實的建築。 VITRA 消防局於一九九三年建成,是一幢外型奇特,四處尖角東歪西斜的建築物。從山頂獲獎到首幢真實建築物落成,札哈足足等了十年。 可惜,消防局的落成並未為札哈帶來源源不絕的建築合約。相反在一九九四年,札哈又一再陷入人生的失意。當年,札哈從二百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贏得了英國卡地夫歌劇院 (Cardiff Bay Opera House) 比賽冠軍。但該作品卻被政客批評得體無完膚,認為作品天馬行空,根本沒法建造。最終政府拒絕撥款,令得獎項目胎死腹中。 「我們實在被極差勁的對待,我根本不知到他們要甚麼。只知道他們不讓我作建築師。」札哈在一個訪問上氣惱地說。「人們認為我們的繪圖難以明白,但其實我們有不同的手法去表達該建築。我認為這個設計根本不難建造。」老實說,札哈這個歌劇院的設計相對於她其他的作品,實在已收斂不少了。札哈歸咎於英國政客對她的偏見,因為她是女性,又因為她是外來人(札哈在伊拉克巴格達出生。)

懷念ZAHA HADID 一切從香港開始

Image
【圖:理工大學創新樓於二零一四年三月開幕,是札哈在香港的唯一永久性建築作品。】 三月三十一日深夜,從網上獲得訊息,曾獲二零零四年度普列茲克建築獎的札哈‧哈迪德 (Zaha Hadid) 因心臟病在美國邁亞密醫院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身為當代國際建築界巨星的札哈,事業如日方中,作品在世界各地仍在不斷進行。她突然離世的消息,令整個建築界震驚不已。 當今世上,不少世界級建築大師,像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霍朗明 (Norman Foster) ,磯崎新 (Arata Isozaki) 和貝聿銘 (I M Pei) 等,八、九十歲高齡仍然非常活躍。札哈在六十五歲之年離我們而去,實在走得太早。 近日留意她的新聞,主要是有關日本東京二零二零年奧運體育館的爭議。札哈贏得了早前的設計比賽,卻因設計及建造成本上昇問題備受批評。反對者認為札哈作品外型太跨張,與環境不協調,而且造價高昂。反對者中,還包括當地的建築師。雖然札哈企圖力挽狂瀾,提出修改設計以減輕建築成本,但最終在一五年中被終止合約。後來當局更重新另聘日本建築師 隈 研 吾 ( Kengo Kuma) ,以被認為與札哈設計相像的新設計取而代之,令札哈感到深深不忿。筆者對此不尊重建築設計比賽精神的舉措,替札哈感到不值。 今年二月,札哈榮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頒發 RIBA Royal Gold Medal ,以表揚她在國際建築界的貢獻與成就。 札哈的一生,就是這樣的充滿傳奇。她在香港留下的作品,是二零一三年落成的理工大學創新樓。筆者有幸曾作她的工作伙伴,在創新樓項目中擔任本地建築師,處理政府部門審批和工程合約管理的工作。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札哈和她的團隊與別不同的工作態度。回想與她的合作,每一刻都是啟發。 其實,札哈與香港,有著一份深厚的情意結。還記得,創新樓開幕那一天,她的多年拍檔 Patrik Schumacher 演講中,首張幻燈片便是這樣寫著:「一切從香港開始﹗」 (It all started in Hong Kong!!!) 故事要從一九八三年說起。那一年,香港舉行了一個名為 The Peak, Hong Kong 的國際建築設計比賽。這是一個在山頂的私人會所項目,吸引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參加。最後勝出的,就是來自英國的札哈‧

東廊板道 連繫維港海濱

Image
【圖:為了避免填海,建議中的行人板道,將建在在東區走廊下方的空間,以現有的橋躉承托。】 維港海濱全長七十三公里。把兩岸海濱分別連成一線,讓市民可從維港北岸自荃灣跑步到鯉魚門,或從南岸自堅尼地城至筲箕灣,一直是社會的海濱願景。 過去十年,在前共建維港委員會和現在的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推動下,一段段的海濱長廊相繼落成。今天,市民可在九龍區沿海濱從尖沙咀走到紅磡,啟德跑道公園也在年前完工,觀塘海濱亦延長至一公里。此外,港島的海濱長廊亦逐步連接起來,包括西區中山公園至上環、中環新海濱至添馬艦、鰂魚涌至鯉景灣等。不過,要駁通整個港島北岸,要克服的困難實在少。尤其在北角區,沿海土地被私人物業佔據,令長廊沒法連接。由於受《保護海港條例》規限,不能填海增加土地,實在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要走出困局,便要另闢溪徑。唯一辦法,便是在北角區對 開的東區走廊下端建設一條板道,板道由橋躉承托,無需填海,便可把被私人物業間斷了的 海濱連接起來。這個建議在○九年規劃署進行的「港島東海濱研究」過程中提出,深受市民的支持,還希望盡早落成。 海濱行人板道的興建,除了可以解決港島北岸海濱長廊的連接性外,亦成為便利的運動設施,供市民散步緩跑騎單車,實踐健康生活。另外,板道將成為獨特及具標誌性的城市設施,吸引遊人前往海濱。新增人流亦可為區內商業、零售及餐飲等行業帶來正面的影響。 東區走廊雖然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但一條高架道路建在海旁,一直被認為是大煞風景的障礙物。相信建成往後的板道,可令市民重新近距接觸海港,欣賞維港美景。走廊的支柱和橋墩經翻新後,亦可令整體空間景觀得以改善。 擬建的行人板道分成東西兩段,總長度達二公里。第一段自北角油街對出的新填海已規劃作休憩用地開始,一直伸延至糖水道。再接駁回前北角邨外北角碼頭的海濱長廊。第二段則由電照街對出海面東延至鰂魚涌海濱。 要建這板道,還要克服不少技術問題,例如不能影響船隻在現有碼頭的運作。板道東面有個滅火船碼頭,因此便要將板道升高,令板道變成高低起伏的路徑了。 不過技術問題還好解決,最複雜的,又是回到《保護海港條例》的考慮。雖然建設中的板道不需在海中填土形成土地,然而一些新建的保護樁柱,在《條例》的定義下仍被視為填海。 另外,原來覆蓋水面的行人板道,雖然沒跟海水接觸,但因可能會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