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anuary, 2017

成立海濱管理局 尚未成熟?

本週三,本屆行政長官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出台,以維多利亞海港遠景作封面。不過,當中對優化海濱及海濱發展的計劃,實在令筆者感到失望。 《施政報告》第 127 段這樣寫:「社會上廣泛認同有必要以新思維推動優化海濱,但現階段成立法定海濱管理局的條件尚未成熟。政府決定先以專責團隊和專款專項的方式提升優化維港海濱的工作,伙拍海濱事務委員會,落實優化海濱的項目,進一步伸延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美化周邊的用地及改善海濱暢達性。政府已預留五億元作首階段推動海濱發展之用。」 即是說,成立海濱管理局,在短期內不會實現。有報章形容為觸礁,也有說是胎死腹中。 筆者參與海濱工作十二年多,一直相信要把維港海濱打造成為可以媲美悉尼達令港和新加坡濱海灣等世界級海濱,必須要有一個專責的機構,把海濱規劃、設計、發展、營運、管理和推廣全盤負責。現時把海濱以康文署管公園的模式管理,過分單調且缺乏彈性,難以成為朝氣蓬勃的海濱。 回顧過去,在二零零八至零九年間,共建維港委員會成員曾親自到訪倫敦、悉尼、新加坡、三藩市及溫哥華,探討當地的海濱管理。我們發現,所有廣受歡迎的世界級海濱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由一個專責機構負責一站式管理。故此,我們隨後向政府建議成立專責的海濱管理局,有效地成就 「優化維港及其海旁地帶﹐使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成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這個 維港願景。 還記得,現屆行政長官在二零一二年上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亦對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反應正面。二零一三年的施政報告第 88 段這樣寫: 「維港是香港人的寶貴財產,應是港人之港、活力之港。要建立更富吸引力和朝氣蓬勃的海濱,政府歡迎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建議,成立專責和法定的『海濱管理局』,務求以新思維和更靈活的管理模式,全面推動海濱發展。發展局會聯同海濱事務委員會,就有關建議進行公眾諮詢。如獲支持,政府會開展立法工作,並在財政上配合,為建立屬於全港市民的維港海濱跨出重要的一步。」 隨後,我們在二零一三年和一四年展開兩階段的公眾參與計劃,通過小組討論和大型論壇與市民互動,並到訪立法會和九個與海港相連的區議會,聽取社會對成立海濱管理局的意見。大部分意見對成立管理局表示支持。當然也有意見擔心管理局會變成像西九管理局般成為獨立王國,變成大白象等。回應以上關注,我們亦建議海濱

西九建故宮 「直接聘任」掀爭議

一直爭議不絕的西九文化區再起波瀾,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甫公佈,便隨即鬧得滿城風雨;由西九管理局直接委聘的嚴迅奇建築師亦被捲入旋渦。有人質疑當局黑箱作業,私相授受。部分媒體更在未釐清事實真相之前對受聘建築師肆意批評意圖抹黑,有欠公允。筆者看在眼裡,心裡感到極度難受。身為業內人,面對社會部分輿論對同業的無理指摘,實在也有責任說出一些事實。 聘任建築師的方法有多種:包括公開比賽、邀請比賽、公開招標和直接聘任等,都是可行的做法。一個項目,要決定以如何聘任建築師,必先瞭解各種做法的利與弊。 筆者一直相信,要推動優秀建築,公共建築設計應盡可能通過設計比賽產生。設計比賽可分為公開設計比賽和邀請設計比賽。前者公開讓所有合資格的建築師參加,後者則通過初步篩選入圍建築師再進行競賽。參賽建築師交出設計後,由評審團從中選出冠軍,作為該項目的建築師。 西九文化區的總體規劃,及隨後的戲曲中心和 M+ 博物館,便是以邀請比賽方式進行。而相對小規模的 M+ 展亭則以公開比賽選出建築師。 以比賽模式挑選建築師的好處是推動創意、發掘不同可能性,產生最高質素的作品。公開建築比賽亦可讓相對不知名的建築師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一九八三年,本來不見經傳的英國女建築師札哈‧哈迪德贏得香港山頂比賽便是一例。 不過話說回頭,舉辦比賽亦非「零風險」,結果亦無法排除評審團的主觀因素。由世界級大師贏得比賽項目後卻因種種原因胎死腹中的個案亦不罕見,當中包括近年札哈‧哈迪德的東京體育館。當年悉尼歌劇院,亦由於得獎者丹麥建築師 Jorn Utzon 的設計太過前衛,歌劇院由一九五九年興建,至一九七三年落成,時間長達十四年。 此外,籌劃建築設計比賽,賽前須由主辦單位先寫好設計要求及比賽章程,比賽一般需時約六至九個月,並需預留額外的籌劃資金及獎金。 另一種招聘模式,亦是政府或公營機構最常用的模式,是招標。參與者須向業主分別提交技術文件和投標價格。這個制度,看來就是客觀且公平公正,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但用「價低者得」去「購買」創意,往往不能確保出現最優秀的設計。建築師跟其他專業如藝術家、設計師、律師和醫生一樣,能力愈高,價錢亦愈高。「價低者得」的競爭模式用在專業服務上,自然令服務提供者將貨就價,難以確保極高質素的服務,除非服務提供者願意做賠本生意。 由於價錢是競賽的重要因

穿梭倫敦古今 拆解建築背後故事

Image
【圖:由 Norman Foster  設計的大英博物館中庭。】 前幾天,許允恒又送來他的新書《築覺 III :閱讀倫敦建築》。每一次新書出版,他都會親自把著作送上我的辦公室。許允恒的《築覺》系列,從香港寫到東京,再到倫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為讀者細心拆解建築,訴說每幢建築物背後的故事。 筆者認識作者已十六個年頭,從前的建築學生,今天已經成為負責多個大型項目的建築師。一直以來,作者對建築的熱誠從不退減,生活雖繁忙,但仍不斷通過寫作把建築知識帶給社會各階層,又身體力行帶領建築導賞團與市民同遊社區親身體驗,令我深深感動。 還記得十多年前的一天,許允恒來到我辦公室,對我說:「我要到倫敦了。」我在香港教了他一年建築,然後他便前往倫敦升學以圓他的建築夢。到二零零七年,他又在倫敦進修及工作,閒暇時間便執筆寫網誌及專欄,展開他的寫作生涯。難怪他在書中自序這樣說:「一切從倫敦開始。」 倫敦既是一個歷史久遠的古都,也是一個充滿前衛設計的高科技城市。《築覺 III 》一書涵蓋古今,把倫敦的著名建築物逐一分析拆解。倫敦的歷史建築物,例如西敏寺、聖保祿大教堂、國會大樓(西敏宮)和大英博物館等,每是訪客必到的景點,書中亦有詳盡的介紹。 香港人最熟悉的英國建築師,非 Norman Foster 莫屬。他在香港的建築有匯豐銀行總行,香港國際機場。西九文化區的總體規劃亦是他的獲獎傑作。 Norman Foster 在倫敦的作品更多,作者便在書中介紹了他多項不同年代的建築,當中包括有暱稱小黃瓜的聖瑪利徑三十號,大倫敦市政廳,千禧橋,史坦斯特機場,大英博物館中庭和溫布萊球場等。 Norman Foster 的作品以高科技見稱。除了他以外,另一位同級的英國建築師要算是 Richard Rogers 。 Rogers 的成名作是勞埃德大廈,他把建築物內外反轉,把結構與設備都全放屋內,令人驚嘆。三十五年後,他又在同一條街道上設計了三角型結構獨特的利德賀大廈。 香港近三十年來出現不少大型商場,尤其在地鐵站上蓋,希望藉著高人流達到回報。相反,倫敦的大型商場多在市郊。作者曾在以設計商場聞名的英國公司 Benoy Ltd. 工作,在書中便介紹了該公司的兩項商場作品:西田倫敦購物中心和 Bluewater 購物中心。作者以詳盡的文字與平面圖刻劃了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