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20

延續海濱活力 達令港換新裝

Image
【圖:連接達令港與市中心的行人大道,除了為地區提供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外,更增加來往海濱的暢達性。 ( 網上圖片 ) 】 悉尼達令港自一九八八年開幕以來,一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到訪,也成為各主要城市海濱發展爭相仿效的典範。不過,隨著歲月流逝,再加上因其他城市陸續發展的競爭,達令港吸引力不復當年。故此,要保持當初的吸引力,唯有與時並進不斷更新。今天所見,達令港不少地方已換上新裝,新的建築物拔地而起,為海港帶來新面貌。 達令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知名建築物被拆卸重建,公共空間亦被重組;更令人驚訝的是,本來擔當盛載乘客來往達令港的架空單軌列車都消失了。 悉尼單軌列車︰ 1988-2013 單軌列車吸引遊客,卻不受當地人歡迎。由於成效不彰,高架路軌不單對城市空間造成遮擋,更成為達令港重生的一大障礙,終於在二零一三年六月停止營運,完成了二十五年的歷史任務。高架路軌拆卸後,市中心內本來狹窄的路面豁然開朗。橫跨達令港的 Pyrmont 橋上空路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地面的紀念碑,上面寫著「悉尼單軌列車︰ 1988-2013 」。 為了讓受人喜愛卻疲態漸露的達令港注入新生命,政府在一零年代初決定為該區進行重建,一些落成只有二十五年的主要建築物,包括會議中心、展覽中心等都被拆卸。政府把海濱土地以公私合營模式交由發展商發展,興建新的會議展覽和娛樂設施,並重組戶外行人空間,建成後的公共空間再交還政府管理。今天所見,達令港仍有多項新建築項目正在興建。 興建新的國際會展中心、劇院和活動場所,正好提供良好機遇,加強達令港海濱的暢達性 (Connectivity) 。面積達二十公頃的重建區,連接海濱與市中心商業區。建築師從城市設計出發,規劃出以行人為本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好讓遊人從市區通往海濱的路途上,都感到舒適和愉悅。重建計劃在二零一八年完成,為達令港帶來新景象。 從商業區前往達令港,可從地面走過長六百八十米、寬二十米的行人大道。寬闊的通道只供行人和單車使用,沒有車輛的干擾,為市民提供了既安全又空氣清新的步行環境。通道中間種了一列桉樹,樹下放上了以七巧板造成不同形狀的坐椅,讓遊人閒坐歇息,享受觀察途人的樂趣。 在行人走廊自南至北往海濱方向走,西面就是新建成包括會議展覽中心、劇院和活動場所的建築群,東面是一個偌大的廣

悉尼達令港 「把海港還給市民」

Image
【圖:達令港交通暢達,水陸之間活動頻繁,為海濱區增添吸引力。】 悉尼之行,當然不會錯過到達令港 (Darling Harbour) 這個世界首屈一指的海濱目的地一遊。 達令港,從前是個以貨運和工業為主的港口。上世紀八十年代,她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港灣,每年吸引過千萬來自全世界的到訪者。達令港的成功,更使她成為世界各大城市海濱發展競相效尤的典範。 一九八四年,新南威爾士政府以「把海港還給悉尼市民」 (Return it to the people of Sydney) 的口號,宣佈重建達令港海濱區。八八年,悉逢澳洲立國二百週年,達令港向全世界開放。 在香港,我們說「還港於民」,也說了十六年了。我們的海濱願景:「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富吸引力的海濱。」達令港早就做到了。 要成就朝氣蓬勃的海濱區,需要兼顧多個範疇。這些範疇,包括城市規劃、設計、建造、營運、管理和推廣等工作,缺一不可。 究竟,達令港的吸引力從何而來? 首先,海濱區要有活力,便不能單單是個公園。香港的海濱從來都當作公園般規劃 ( 由城規會規劃作休憩用地 ) 和管理 ( 由康文署按《遊樂場地規例》管理 ) ,用途相對單一,與朝氣蓬勃還有一段距離。倘若海濱區的設施和設計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遊人便可在海濱花上一整天,例如在海濱長廊散步,到戲院看電影,往商店購物,逛逛博物館,再到餐廳進膳,到酒吧聊天,總之各適其適。面積達六十公頃 ( 包括二十八公頃水體 ) 的達令港,便設有購物中心、酒店、展覽館、會議中心、水族館、圖書館、電影院和博物館;當然也少不了海濱走廊和公園,還有一座摩天輪。達令港海旁有過百間露天酒吧、咖啡店和餐廳,讓遊人可以一面進餐,一面欣賞海濱活潑景色。可以說,達令港就是一個不分晝夜的吃喝玩樂好去處。 第二,有別於其他城市公共空間,海濱獨有的,自然是水體。因此,海濱要有吸引力,除了海岸天然景觀外,水上活動也不可或缺。達令港水上生機勃勃,海上交通亦非常暢旺。海岸上有多個碼頭,讓渡輪、遊艇、水上的士上落乘客。水上還可進行獨木舟、帆船和龍舟競賽等水上活動。事實是,悉尼海港的水體,除了作為水路交通網絡外,也是一個水上消閒區。 第三,是水陸互動。渡輪和水上的士接載乘客往來悉尼各海濱區,這些搭建在水中的碼頭又成為遊人進一步親近水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