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9

灣仔新海濱 多元活潑的都市空間

Image
【圖:維港內最後的填海經已完成,灣仔新海濱將會發展成多元活潑全民共享的都市空間。】 最近,規劃署完成了歷時四年的《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並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提交報告。 過去百年,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不停移動。但隨著中環灣仔繞道落成,維港內最後的填海工程已告一段落。今天所見的海岸線,亦成為維港永久的海岸線。 為興建中環灣仔繞道所得的填海土地,不會再興建高樓大廈,全部劃作休憩用地,實踐「還港於民」。《城市設計研究》的目標,就是達致「發展一個重新拉近人水之間距離的一片都市海濱」的願景。 我們一直相信,要海濱朝氣蓬勃富吸引力,除了陸地上的設施外,水上的活動亦非常重要。灣仔新海濱與其他海濱區有別的地方,便是包括前公眾貨物裝卸區和銅鑼灣避風塘兩幅水體。倘能夠加以善用,重新定位,可以有效推動親水文化和近水活動,為維港增添朝氣。 新海濱自西至東由灣仔會展一直伸延至炮台山,將會有一條長約三點八公里的海濱長廊,約十五公頃的海濱公園及約二十二公頃的水體。研究建議把海濱按地區特色劃成五個各具風格的主題區,分別是慶典主題區、渡輪碼頭畔主題區、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及東岸公園主題區。 「慶典主題區」將會重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海旁一帶以吸引市民及遊客。建議主要包括三個主題廣場—「慶典廣場」、「市景廣場」及「日落廣場」,以方便進行官方慶典活動、節慶聚會、戶外節目和展覽等。區內亦會增設小食亭等配套設施。 「渡輪碼頭主題區」位處灣仔碼頭旁邊,將會提供多元化的設施,包括表演場地、美食廣場、海濱公園和寵物公園等,務求讓市民和遊客可以在全日不同時段享受到海濱玩樂的不同體驗。 「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將會把灣仔前公眾貨物裝卸區,變身為水上運動及康樂中心,展示嶄新的嬉水概念。區內可以進行各類水上活動,包括舉辦國際及本地賽事。為了增強水陸連繫,建議興建登岸台階和浮橋,以及梯級式的海堤,讓市民親近維港。 「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將會保存銅鑼灣避風塘豐厚的歷史文化元素,並加以活化。獨特的防坡堤將會增建平台讓遊人乘坐舢舨前往欣賞海景。部份長廊堤岸亦會以階梯式建造,讓遊人拾級而下近距離與維港接觸。 至於「東岸公園主題區」,將會發展成面積達五公頃的海濱社區公園,為市民提供不同類型的動態及靜態活動。中環灣仔繞道隧道

棄欄杆建梯階 優化維園道海濱

Image
【圖:設計者的靈感往往來自觀察市民的活動和喜好。市民愛坐在銅鑼灣避風塘斜坡堤岸的梯階上,近距離與維港接觸。】 銅鑼灣避風塘,是維港七十三公里海濱中最具特色,親水指數最高的路段。水上停泊著不同類型的船隻,有舢舨有遊艇和工作用的船隻,還有一艘停泊超過五十年的廟船。此外,奇力島僅存的天然海岸線、水上食肆和午炮等傳統活動,都令避風塘成為一個盛載豐富香港歷史的海濱區。 政府預留六十億優化海濱的九個優先項目,「活力避風塘主題區」是其中之一。由於有關項目規劃設計需時;為了讓市民盡早享用海濱,體驗親水文化;海濱事務委員會及海港辦事處採取「先開放,後優化」策略 (Incremental Approach) ,以短期優化項目 (Quick-win) 形式啟動維園道海濱優化工程。日前,建築署向委員會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成員介紹相關的設計。 為海濱長廊做設計,最佳的靈感往往來自地區本身的原有特色,與及遊人在地方的活動。相對於港島其他海濱地區,避風塘海濱與別不同之處,除了是水中停泊著各類船隻外,還有斜坡式的堤岸和一棵百年老榕樹。這些獨特元素都可以加以利用,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海濱路段。 在避風塘的東端,消防局前面的一幅海濱用地曾經是敬記船廠的私人土地,一直被鐵網圍封,截斷了海濱的通道,令避風塘沿岸失去連貫性。雖然地段長年荒廢,但內裡的老榕樹卻生長得非常茁壯。老榕樹茂密的枝葉再加上飄浮在海上的船隻倒影,構成了維港兩岸海濱難得一見的天然風景。 新設計將會把封閉的地段開放,打通長廊連接興建中的天后廟,再與臨海的威菲路道公園連接。建築師亦建議保存古樹及周邊的天然景觀,在草地上設置充滿自然氣息的木製坐椅,讓市民可以在大樹遮蔭下自由自在的活動,看風景賞日落。 維港大部分海岸線都是以垂直式建造,長廊都以各式各樣欄杆圍繞,市民就算走到岸邊都難以親近水體。相反,避風塘的斜坡式堤岸,正好提供機遇,讓設計者打造一個更親水的海濱。 依筆者觀察,現時海堤上已設有一些梯級方便船隻上落客。平日亦見不少遊人坐在梯級上看海,或在欄桿外面釣魚。新設計建議將堤岸上的欄桿移除,再把堤岸改造成梯階式設計,從長廊通道拾級而下直達水面;再在梯級上舖設木板作坐椅之用。新的堤岸將會儼如一座臨海看台,讓遊人近距離親近水體。此外,建築師亦在長廊上增設木框裝置,為海濱增添饒富趣味的

堅定前行 實踐海濱願景

Image
【圖:日前與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及土木工程署人員前往啟德海濱視察,及討論當區海濱發展。】 一直以來,海濱事務委員會致力還港於民,把維港海濱連成延綿不絕的公共空間並陸續開放給市民享用。有賴海港辦事處的統籌,和各政府部門及區議會等一眾持分者的努力,連接長廊的進度非常理想。一年間,我們再開放二公里,把總長度由零八年七月的二十一公里增加到二十三公里。當中包括了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 ( 一百七十米 ) ,西區副食品市場五號碼頭及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 ( 五百二十米 ) ,連接金鐘添馬公園至灣仔香港會展中心的海濱長廊 ( 五百六十米 ) ,北角海濱第二期 ( 一百四十米 ) ,東區文化廣場 ( 三十米 ) 及西九文化區二期藝術公園 ( 四百七十五米 ) 。 值得高興的是,經過多年來像砌拼圖般把一段段的海濱開放及連接,港島西面自石塘咀至灣仔會展中心已連成一條長達四點五公里的長廊,成為現時全港最長的一段。 一般海濱優化建造工程需時兩至三年,甚至更長。為了盡快把讓市民享用海濱,近年我們採取了「先開放後優化」的策略,把工程分期完成。灣仔、卑路乍灣和荃灣的海濱用地臨海部分,已分別在過去幾個月先後開放。在「先開放後優化」的策略下,相關用地分別提早了十至十七個月給市民享用。 在設計及管理方面,我們亦繼續積極探索在傳統框架以外的管理模式。在西區豐物道的「捐山窿」公園,由中西區民政事務處管理,更找來年輕設計師以老舊屋村遊樂場為靈感作設計。脫離了康文署管公園的固有模式,設計更具創意,管理更靈活,亦增強了當區居民和社區團體的參與。這種管理模式倘若受市民歡迎,亦可延伸到其他地區。 為了令海濱設計更多元化,我們會繼續秉持「段段有特色」的理念,因地制宜按各區的不同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及地區要求,締造各有特色的海濱空間。例如銅鑼灣避風塘一帶充滿漁港風貌,還有百年老樹和斜坡海堤,海濱與水體無縫連接;這些特點與其他地區的海濱大相徑庭。因此在設計上亦應該以這些獨特元素為本,進行優化。 傳統設計以長遠用途為構想,設施多是恒久性的,建好了便不會變。要豐富海濱體驗,為市民及遊人不時帶來驚喜和新鮮感,「期間限定」這個概念便應運而生。今年,海港辦事處找來本地藝術家,在灣仔臨時海濱花園內設置不同特色的微型作品以展示香港文化;又在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和欄桿上放上手織公仔裝飾,定

打破「海濱就是公園」的迷思

Image
【圖:一到夏天,阿克爾碼頭海濱朝氣朝氣蓬勃活力充沛,值得我們借鏡。】 前文提及,舊北角村重建作混合式發展,新建築物需從海濱後移二十米,設計及興建海濱長廊,再交由政府康文署管理。筆者指出,海濱不應只是個公園。海濱只作公園是過份靜態,與打造朝氣蓬勃富生命力的海濱的目標仍存落差。另外,過量種植低矮植物不但佔用空間,亦對市民欣賞海景造成遮擋。 朋友看過文章後問:「哪二十米寬的空間可以怎樣做?有沒有外國例子可以參考?」恰巧日前正準備一個關於海濱設計的講座,把挪威奧斯陸阿克爾碼頭 (Aker Brygge) 與北角海濱公園兩者作比較。 兩個海濱,同樣一邊是海港,一邊是建築物;同樣海岸有船隻上落,同樣寬約二十米。但兩者氣氛與感覺卻有天淵之別。分別是,前者是活潑的城市公共空間,後者則是香港傳統的靜態公園。 阿克爾碼頭從前是個船廠和工業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船廠關閉,海濱區以地區營造模式重新規劃,冀打造成一個集住宅商業和文化的社區,海濱地帶則劃作行人專用區。沿海濱的建築物有新建的,也有由舊工廈改造的;樓上是商店辦公室和住宅,地面則作商業用途,大部分是餐廳酒吧和咖啡室,當中一半的座位都在戶外。露天茶座的用餐者可以一面享用美食,一面欣賞海景和長廊上人潮如 鯽 的活潑情景。 相反在北角海濱,雖然也有商場,但現時所見,四百米長的海旁只有一間連鎖咖啡店有半露天座位,看海的景觀更被前面密集的矮樹叢遮擋了。 相對於香港大部分的海濱圍上欄桿,阿克爾碼頭的海岸以梯級式設計,地面都鋪上感覺和暖的木地板。遊人可隨意安坐梯階上看海吃雪糕喝啤酒,與海港無障礙地近距接觸。梯級式的海岸亦可方便船隻泊岸上落客。海面上還有由一艘躉船改裝而成的水上露天餐廳,客人可以通過浮橋前往。水上餐廳在夏天幾乎座無虛席,深受遊人歡迎。 可惜,我們這邊的北角海濱,無可避免地要穿過東廊橋底看海景,岸邊還裝上了不銹鋼欄桿,遊人坐在長椅上,前面就是欄桿。 阿克爾碼頭海濱的二十米空間,一望無際,景觀開揚。寬闊的長廊通道近海一邊佈滿了色彩繽紛的坐椅,讓遊人可以隨意閒坐躺臥。長廊刻意地保持空曠,提供空間在不同時間舉行不同的活動,例如音樂表演、藝術展覽和產品推廣活動等。 這些活動,便難以在種滿低矮植物的北角海濱進行了。 話說回頭,在北歐,冬天天氣嚴寒,日短夜長

北角海濱 不應只是個公園

Image
【圖:北角海濱公園臨近舊區,全面落成後成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 最近,位處前北角 邨 海旁及北角碼頭一帶 的海濱公園落成,全面開放給市民享用。 從前的北角 邨 是香港早期的廉租屋 邨 ,坐落於北角海旁,附近是北角渡輪碼頭和巴士總站。那個年頭,海濱近在咫尺。市民在這裡買賣海鮮、閒坐乘涼、釣魚玩樂,各適其適。海濱就是街坊的公共空間,是市民起居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城市發展,北角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城市邊緣變成核心地區。政府認為廉租屋不應佔用海濱貴重地皮,決定拆卸北角 邨 再把地塊重新規劃作私人商住發展,興建商場酒店和海景住宅。 當年的規劃要求,便是要把建屋用地自海濱後退二十米作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發展商負責海濱長廊的設計與建造,建成後再交由政府管理。 今天所見,昔日的北角 邨 ,已變成集大型商場高級酒店和海景豪宅的發展項目,還取了個與維多利亞港同名的英文名字 Victoria Harbour 。巴士站已搬遷到室內,海濱公園亦已建造完成,區內還增建了社區會堂和公眾洗手間等公共設施。北角碼頭形態依舊,海堤上還留住了幾株石牆老樹,保存著舊日海濱的一點記憶。 過去,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離市區愈來愈遠。市民要從老舊街區進出海濱,往往要走過長長的天橋,跨過多線行車的公路才可抵達。長遠的路途也減低了海濱的可達性,及市民享用海濱的意欲。不過,與港島其他海濱地區相比,北角海濱公園交通非常暢達,行人可從四條與海岸線垂直的街道,從地面前往海旁。(四條街道分別是書局街、琴行街、糖水道和電照街。) 長廊開通以來,深受市民歡迎。筆者來過幾趟,觀察長廊在不同時間的使用情況。有趁商場開放前來參觀的遊人;有附近老街坊前來散步閒坐、乘涼釣魚的;有帶著寵物往狗狗公園遊樂的;晚間還有市民播著音樂在空地上大跳廣場舞。到了周日,外藉家傭成群結伴在公園席地而坐舉行聚會,充分利用城市的戶外空間。這段海濱,作為休憩用地算是成功了。 不過,筆者一直認為,海濱不應只是個公園。北角海濱長廊除了接近市區可達性高外,二十米寬的長廊一邊是海港,一邊是商場,還有碼頭帶來人流。獨特的地理環境有條件令該段海濱增添活力,例如可以增設露天食肆,小食亭和市集等。 長廊提供了休憩空間讓市民暢遊海濱欣賞維港,但在設計上也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公共空間綠化不可缺少,遊人在

夜行海濱 親近維港

Image
【圖:連接添馬公園和會展中心的海濱長廊近日開放,長廊上可以眺望港島中西區的景觀。】 十月下旬,添馬公園至灣仔會展的一段海濱長廊開放,從此市民可以從港島西區沿海濱步行至香港會展中心。全長四點五公里的海濱長廊,是目前維港兩岸最長的一段。 上週末的晚上,筆者前來這段新駁通的長廊,並走畢全程,體驗維港燈光璀璨的夜間風景。 從薄扶林的山道往下走,再穿過豐物道,便來到西區副食品市場碼頭的入口,展開這段四點五公里的海濱旅程。初秋的夜晚,清風送爽,最適合海濱散步看風景。來到海濱,維港兩岸的天際線盡入眼簾,開揚的景觀令人身心舒暢。雖然已是晚上九時半,但眼前所見,這裡遊人仍是絡繹不絕,相信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吧。孩童在由碼頭改建的遊樂場上興高采烈地攀高攀低,青年人在空地上席地而坐,有長者在長廊旁邊做運動,也有情侶在坐椅上促膝談心;當然還少不了海濱跑步者和釣魚客。四個碼頭各有特色,每個入口處都分別有數字燈光標誌,從長廊上清晰可見,成為這段長廊的晚間特色。 走過四個碼頭,要到第五個碼頭便要穿過一道鐵閘。由於碼頭仍要保持運作,只能在早上七時至晚上十時開放給市民使用。筆者來到的時候幸好仍未關閘,輕易抵達在兩個月前開放的捐山窿公園。公園環境空曠,海濱最適合釣魚。只見不少釣魚客在欄桿旁架起魚杆享受在夜間釣魚的樂趣。 捐山窿公園的開放,接通了副食品市場段與中山公園的缺口,成為中西區海濱長廊的最後一塊拼圖。沿海濱向前走,再走過中山公園,不經不覺,便來到上環。 要駁通海旁,成就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說易行難。不少海旁土地,被馬路佔據,不能改劃作休憩用地,只能盡量擴闊行人路方便散步者。上環信德中心及港澳碼頭,佔用了海濱,要穿過便只好沿行車道小心走。 中環一至十號碼頭的一段海濱,可說是夜間最熱鬧的一段。渡輪繁忙地進出維港,碼頭旁邊設有酒吧售賣飲品。中區海旁沒民居,適合餐飲和表演等夜間活動。走過往離島的碼頭旁邊,可見遊人們在面向海港的梯級上喝啤酒聊天,好不自在。前面天星碼頭附近不停傳來街頭表演者的歌聲,有悅耳的,有不太討好的,都各有觀眾。聽說一些表演者是從旺角過來的。筆者沒停下欣賞,還加快腳步在幸福摩天輪轉動的燈光下往金鐘去。 來到添馬公園前,海濱又回復平靜,只剩下跑步者的腳步聲。會展中心依然燈火通明,一條蜿蜒長廊出現在眼前,圍板上的燈光

先駁通後優化 加快還港於民

Image
【圖:連接灣仔與添馬公園的一段海濱長廊將於十月二十一日開放,到時市民可從西區貨物裝卸區沿海濱步行至灣仔會展中心。】 把維港兩岸的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一直施海濱事務委員會的願景及工作方向。這個願景,堅持了十五年。 十五年來,筆者見證了一段段的海濱陸續開放供市民享用,落實還港於民的目標。為了盡快增加海濱的暢達性,我們近年更採「先駁通,後優化」的策略 (incremental approach) ,即把海濱用地優化工程分階段落成。我們建議先將臨海部份提前開放,再繼續進行腹地部份的工程;務求可以盡早把各段海濱長廊接通。早前落成的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便是一例。 同樣地,本來要在二○二○年底才落成啟用,連接灣仔的會展中心及添馬海濱的優化工程,首階段的海濱長廊經已完成,並會在十月二十一日 ( 下週一 ) 開放,比原定計劃提早了一年。 日前,筆者與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在海港辦事處安排下到場視察,並聽取各政府部門介紹該段長廊的設計與設施。現場所見,已開放的部份只簡單地鋪上地磚,沒有種植,沒有遮蔭。五米寬的長廊,一邊是圍板,另一邊是維港,途中有幾道梯級供船隻上落客之用。導賞員解釋:「因為第二階段的工程仍在進行,目前只是開放海濱部份。」隨後,建築署向成員講解了整個工程的內容,包括綠化遮蔭、高低起伏的草坪和兒童遊樂場等設施。長廊位處金鐘和灣仔兩個目的地之間,最大目的便是作為兩個目的地的連接者 (Connector) ,設計亦較自然簡約。 縱使現時長廊設施不多,但一些創新概念正在進行中,設施也會逐步增加。我們認為,海濱可以是個實驗場,也是一個推動藝術創意的平台。 海港辦事處與香港設計中心合作,在海濱放置了幾張設計獨特色彩奪目的座椅,供遊人閒坐看海。這些座椅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師生合力製作,靈感來自中文字的筆畫元素。椅子上的藤織圖案更是與市民共同創作。我們建議,這個概念可以延伸至其他海濱項目,騰出空間讓年輕設計師發揮創意。 辦事處亦邀請了微型藝術家參與。戴佑安創作了一系列以「家」為主題的作品。他在海濱地磚當中隱藏了一個香港傳統住家的模型,讓遊人放慢腳步,細味香港市民在狹窄空間的生活狀況。他又在岸邊的船躉上放上微型渡輪讓人拍照,在欄桿上放上舊式電視機讓觀賞者透過屏幕觀看對岸景物。藝術家將會不定期為這段海

活化鯉魚門計劃 重新啟航

Image
【圖:鯉魚門海岸是維港內碩果僅存的天然海岸線。燈塔建在石頭上,為進出海港的船隻導航。】 香港百年來的城市發展,維港兩岸不斷填海造地,再興建摩天大廈高速公路,形成了今天的城市景觀。不過,在維港最東面有個地方,未受填海干擾,依舊滿佈低矮樓房,山坡上綠樹林蔭,保存著昔日的漁村風貌。海上還有一座建在石頭上的燈塔,為進出維港的船隻導航。這個地方,叫鯉魚門。 一直以來,鯉魚門是香港受本地人和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最吸引的當然是地道海鮮美食與及其滿載歷史文化的漁村景致。不過,隨著年月過去,地方亦變得殘舊破落,吸引力逐漸減退。要令鯉魚門重拾生命力,旅遊事務署早在二 ○○ 五年提出「鯉魚門改善計劃」,進一步改善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包括增設碼頭、防坡提和海濱長廊;改善行人路和興建觀景台等。 還記得,當年政府把建議提交上共建維港委員會(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前身)討論,成員們也曾親自落區視察環境。雖然大家對增加設施和改善海濱環境的建議表示歡迎,但成員認為該區水質是核心問題。有成員更拍下水中飄浮排泄物的照片,聲稱「假若不先解決鯉魚門的排污問題,就別帶更多遊客到來。」 結果,海濱改善工程因種種原因暫時擱置。一別十年,計劃如今再度捲土重來。 政府稱,為回應公眾對鯉魚門水質及排污問題的關注,渠務署已在一八年底展開鯉魚門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預計在二三年完成。水質得到改善,優化海濱的工程終可上馬。 上月底,旅遊事務署連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建築署團隊向海濱事務委員會屬下的九龍、荃灣及葵青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介紹最新的概念設計。 為令海濱地區交通更暢達,政府建議在燈塔以東的海岸增加有蓋登岸設施及防坡堤。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興建這些設施牽涉小量填海,但擬建地點在維港界線之外,故此不受《保護海港條例》規限。建成後,旅客便可從海路前往鯉魚門,又可走在防坡堤上欣賞維港景致。 為豐富海濱途上的體驗,顧問建議在海鮮酒家至天后廟的通道開闢五個特色景點。在石灘上增建一個具漁村特色的觀景亭,讓遊人近距離親近維港及享受日落景致。此外,現存的鯉魚門休憩花園及公廁側的空地都會優化,以改善現時的環境。 鯉魚門海岸,是維港內碩果僅存的天然海岸。石頭上的燈塔亦是具歷史價值的地標。城規會已把這些地方作保護區。優化計劃亦會對保護區不作任何干預,周邊設計亦與保護區予

落實土地供應 刻不容緩

近日,土地問題又再惹來熱議。 《施政報告》臨近,有政黨要求政府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土地興建公營房屋,以解決房屋供應嚴重滯後的問題。 經過歷時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去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建議優先進行「三加五」個增加土地的選項。分別是短中期的棕地發展、利用私人農地儲備及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中長期則包括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發展岩洞及地下空間、在新界發展更多的新發展區及發展內河碼頭用地。 報告指出,八個選項並無優次之分。相反,政府應多管齊下,同時推展各短中長期的選項。 當天說的「水深火熱,刻不容緩」言猶在耳,但事隔九個月,香港出現了始料不及的社會動蕩,土地供應進度裹足不前,看來毫無寸進。 今年二月,政府回應土供組報告,表示全面接納,更訂下工作時間表推進建議選項。最觸目的要算是「明日大嶼願景」,政府回應會就「交椅洲填海建造的一千公頃人工島及相關基建進行詳細研究,並會在二○一九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撥款申請」。另外,去年施政報告概述了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政府會為框架擬訂準則及細節,在一九年下半年接受申請」。 二○一九已過了大半,「明日大嶼」研究撥款仍未提上立法會,先導計劃框架細節也是未有著落。除此之外,為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建公屋的技術研究,和原定於本年內公佈有關棕地的研究,也是只聞樓梯響。 八個選項是土地供應來源,至於引用《土地收回條例》,則是收地模式。舉例來說,新界農地和棕地都屬於私人土地;其位置有座落於已規劃的新發展區內的,也有位處新發展區外的。倘若政府要徵用這些土地作公共用途,例如興建公營房屋或公共社區設施等,《條例》便賦予政府權力收回該土地。 日前,財政司司長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未來五年會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於粉嶺北、古洞北、洪水橋和元朗南等新發展區收地,估計面積超過七百公頃。另外,政府也會積極考察個別農地是否可以用來興建公共房屋,有需要也會引用《條例》收地。 事實是,以上提到將引用《條例》收回的七百公頃土地,都屬於在「土地大辯論」前已規劃好的新發展區(即已提供的三千六百公頃內),而非包括在所欠的一千二百公頃之內。因此政府應更加積極按計劃進行報告建議的八個選項,並考慮有需要引用《條例》收回位處新發展區外的農地或棕地作公共用途。 故此,今天民間爭取的,

啟德都會公園 還要等多久?

Image
【圖:規劃至今超過十二年的啟德發展區,從高空所見仍然是工地處處。】 維港兩岸,有三大片土地仍正在發展中,分別是中環新海濱、西九龍文化區和啟德發展區。其中啟德發展區的海岸線有十一公里,佔全長七十三公里海岸線的七分一。 由於啟德土地從前是機場,規劃由零開始,也不受現存建築物的限制,故此在規劃之初,已劃出全部沿海土地作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建議的海濱公共空間,闊度最少也有二十米,可以讓市民散步跑步騎單車。另外,啟德區位處維港正中心,必然是個欣賞海港景致的最佳地點。 自零七年規劃完成,啟德區逐步發展。一些公共建設例如位處跑道末端的郵輪碼頭和停機坪的公共房屋早在一三年建成。兒童醫院亦在今年啟用。佔地甚廣的啟德體育園也在本年初動工,預計在二三年落成。另一方面,私人住宅項目陸續落成,其餘的土地亦相繼出售。由於啟德區享有無敵海景,土地售價更屬各區之冠。 城市發展,除了建住宅商場和公共設施外,還要建公路和鐵路系統。如今服務啟德區的沙中線還未通車,不少道路也在興建中。今天所見,啟德仍然是一個大地盤。 由於是新規劃區,啟德發展區的休憩用地較其他舊區多,除了沿海岸線的長廊外,還有三個大型公園,包括在啟德站前的車站廣場、跑道末端的跑道公園,及在跑道西北端的都會公園。 都會公園佔地超過二十公頃,比維園還要大,而且兩面臨海,既可飽覽維港景致,又可觀賞活化後的明渠風貌。今年初,財政預算案預留六十億優化海濱的九個項目,當中一個就是都會公園。 不過,都會公園要動工,仍是遙遙無期。原因?卻並非沒錢。而是該幅土地需要暫借予發展區內的工地作「躉船碇泊處」,用來運送泥頭和建築物料。相關工程包括中九龍幹線、啟德體育園、 D3 道路、急症醫院和沙中線。最快要二四年待這些工程全部完成後才能騰空,才可交由康文署建公園。保守估計,再加上三至四年建築期,都會公園最快也要到二七至二八年才能落成。即是說,市民要享用這段跑道上的公園,還要多等八至九年。 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秉承「還港於民」的原則,希望盡快把海濱給市民享用。海濱用來運泥頭,當然與「海濱規劃原則」相矛盾。況且,一旦土地被臨時佔用,長遠的規劃用途便沒法啟動。不過,有見區內大量工程正在進行,而陸路運輸又幾近飽和;為了減少因工程車出入市區而造成擠塞,海路運送看來也是無可避免。故此,委員會以務實態度,

捐山窿公園 貫通西區海濱

Image
【圖:位處中西區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以混凝土渠筒組合而成的遊樂設施,鼓勵孩童發揮想像力。】 上月底,港島西區的一段海濱長廊開幕。這段海濱,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捐山窿公園」。 其實,公園的正式名稱是「中西區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趣怪的別名來自公園內的幾座兒童遊樂場的裝置。設計者以混凝土渠筒組合成遊樂設施,讓孩童在「山洞」內外走動。設計靈感來自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葵涌石籬 邨 內的遊樂場。還記得,四五十年前的遊樂場,可以盪鞦韆滑滑梯,也有搖搖板爬鋼架和 氹 氹 轉。這些設施雖然設計簡樸,款式單一,但孩童們都玩得樂而忘返。 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周日,筆者打著雨傘,穿過中山公園體育館,來到這段海濱看個究竟。由於天雨關係,海濱人流不多,但卻仍有釣魚客在欄桿外垂釣,偶爾走過幾個前來跑步的市民。長廊上放了幾個樣貌可愛的大頭娃娃雕塑,相信必會成為遊人「打卡」熱點。公園中央,設有用木材搭建成的滑梯和玩水設施。草地上有隨意疊起的卡板,可以充當作座椅之用。公園內近馬路旁放了四個桃紅色的貨櫃,外表鮮艷奪目,內裡更另有乾坤。原來這些都是展覽室和活動室,為市民提供空間作親子工作坊和展覽等活動之用。到訪當日,四個美術館分別以「衣服」、「文字」、「玩具」及「建築」作主題展覽。 最觸目的,自然是那幾座以渠筒組合而成的「山洞」裝置,地面舖上色彩繽紛的安全地蓆。山洞除了作為遊玩設施外,更以香港電影為主題,二十套經典電影剪影放在不同的渠筒內。孩童可一面在山洞外攀上攀落,又可穿過山洞與電影角色合照,寓學習於娛樂。有別於現代化公園的千篇一律,這裡的遊樂設施沒有特定規則,讓孩童自由發揮想像力,怎樣玩都可以。據悉,渠管的主題不斷轉變,管理單位將在每月介紹不同的香港文化,令遊人每次到來都會接觸到新事新物。筆者認為,這些「期間限定」的活動,將可豐富到訪者的體驗,大大增加海濱的吸引力。 傳統的公園,遊樂設施早就圍上欄桿。「小孩跌倒怎麼辦?」傳統公園的管理者這樣說。大型雕塑也甚為罕見,就是怕人攀爬;隨意嬉水也不可以。那麼,眼前所見的公園裝置和遊樂設施,又為何能夠與傳統公園截然不同? 原來,捐山窿公園的管理者,是中西區區議會而非管理一般公園的康文署。在區議會的推動下,民政事務專員找來本地學生和年輕設計師為公園做設計,再統籌一眾社區團體在公園舉行不同的活動。由於管理及營運

改善行人連接 九龍公園建地庫

去年進行的「土地大辯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十八個增地選項讓社會討論。當中「岩洞發展及地下空間」是六個中長期選項之一,該選項最終在電話調查獲得超過六成市民支持。小組在去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岩洞及地下空間」亦包括在八個優先建議選項之內。 今年五月,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推出「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策略性地區先導研究」第二階段公眾參與,繼續聽取社會對發展地下空間的意見。 城市人煙稠密,建屋用地短缺,往往造成環境擁擠的問題。可發展用地除了用作興建住屋外,還要提供商用設施,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此外,街道和公路也不可少。人車爭路和交通擠塞亦成為不少地區的頭痛問題。 在一五年中,政府展開「地下空間發展」的研究,探討在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及金鐘 / 灣仔等四個策略性地區發展地下空間的潛力,並在一六年底至一七年初進行了首階段的公眾參與。當時,政府建議在九龍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及修頓遊樂場三幅休憩用地的地底作發展。是次的公眾參與,當局卻只聚焦於九龍公園地底發展,並建議暫不推行維園和修頓的發展方案。 筆者同意,九龍公園方案,相對於後兩者,可行性和效益明顯較高。 九龍公園和維園的分別,在於後者與四周的街道成同一水平,市民可從街道直接穿過公園往另一方。相反,前者卻像個小山丘,公園地面比旁邊如彌敦道和海防道等高十數米;市民要穿越公園便要上落斜路或樓梯,對長者和殘障人士造成不便。因此,九龍公園的地勢成為城市通道暢達性的一道屏障,也是造成毗鄰彌敦道和海防道人潮擠迫的原因之一。 因此,政府建議的地底空間可以無障礙地與周邊街道連接,以疏導尖沙咀東西向和南北向的人流。此舉亦可為行人提供全天候及舒適安全的通道。當局也指出,九龍公園發展地底空間主要目的是「加強行人通道的連繫」。對此筆者表示支持。 不過,政府方案還有不少值得改善的空間。 首先,建議的行人接駁系統只把公園周圍的四條地面街道連接;分別是東面的彌敦道,西面的九龍公園徑,南面的海防道和北面的柯士甸道,並在每條街道設置出入口。事實是,尖沙咀至尖東的地鐵站早已形成了覆蓋甚廣的地下通道網絡,九龍公園地下空間應考慮同時與車站行人隧道接駁。另外,建議亦應包括接駁到西九文化區,以加強往返文化區的暢達性。 第二,方案建議地下空間所提供的用途分佈,約四成為包括行人通道的室內公共空間及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