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21

臨時建築大改造 連繫社區與海濱

Image
上星期,筆者出席了由發展局局長主持的東涌東海濱長廊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完工暨東涌社區聯絡中心開幕典禮。 近年,大嶼山持續發展,不斷興建基建設施及樓宇,海旁一帶卻一直被用作工地,當區市民亦難以親近海濱。不過,今年起情況將會有所改變,隨著維港海濱各段海濱長廊相繼開放後,政府亦將把所得的發展經驗伸延到大嶼山北部的東涌東。東涌東海濱長廊改善工程將會為區內居民提供一條包括綠化空間和單車徑,利便行人的新海濱長廊。此舉既可改善該區的海濱環境,亦加強區內的連接性。 海濱長廊旁邊,有一幢兩層高的紫色建築物,大樓以鋼鐵建造,外牆髹上了「社區」兩個大字。建築物原本只是一座用作地盤辦事處的臨時建築,供負責興建港珠澳大橋的員工使用,已使用超過八年。一般情況下,工程完結後地盤辦事處便會被拆卸。這一趟,土木工程拓展署屬下的可持續大嶼辦事處想出新點子,希望保留舊建築,再把它活化成一幢「社區聯絡中心」,方便當區居民使用,從而加強社區連繫。 兩層高的建築物,上層用作「明日大嶼」顧問團隊的辦工室,下層則作公眾用途。建築師先將地面層向海濱的外牆拆掉,把外牆後退再用玻璃取代,好讓遊人在室內也可看見海濱。後退的部份變成了一個半戶外的迴廊,迴廊上設有座椅供市民閒坐和遮蔭擋雨。 走進室內,發現內裡另有乾坤,眼前出現一個兩層高的大中庭。「我們把舊樓兩層之間的樓板拆去,再在屋頂裝上天窗,好讓天然光線照進中庭。兩層之間以一道大樓梯連接,樓梯亦可用作看台,方便市民觀賞在大中庭舉辦的不同活動。」建築師介紹時這樣說。 這個大中庭是個社區共享空間,可以用作表演場地,或進行大型工作坊等活動,非政府機構和學校可以預約作舉辦活動之用。 中庭的四周是個展覽場,分為五個主題區。「時光隧道」以影像畫面帶領訪客穿越大嶼山的過去、現在與將來;「喜閱‧尋源」是個休閒閱讀區,讓訪客閱覽有關大嶼山文化和歷史的書籍;「自然‧文化‧歷史」透過專題展覽,加深訪客對大嶼山自然文化歷史的認識,及了解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的工作;「大嶼多面睇」以洞穴式虛擬實境裝置,提供生動的立體視覺空間,讓訪客猶如置身現場俯瞰大嶼山的自然美景和東涌新市鎮擴展的虛擬城市設計;「展望大嶼」則以實體模型配合影像畫面,展示大嶼山的未來發展。 筆者與團隊在展覽場地走了一圈,最後又回到大中庭。這時,陽光從屋頂照進室內,屋頂結構影子灑在大樓梯上,形成一幅多變的畫像。

有欄杆沒欄杆 遊海濱有選擇

Image
港島東岸公園主題區在九月底開放,連日來吸引了不少市民到訪。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那彩色繽紛的「維多利亞港字型藝術裝置」外,自然是那道百米長無欄杆的防坡堤。 有人只聽到「無欄杆」三個字,還未及到場體驗,便立刻觸動了神經:「無欄杆,不是很危險嗎?有人跌落水怎辦?」東岸公園開放以來,筆者到場視察不下十遍,卻發現到訪市民非常喜愛這段無欄杆的海堤,有坐在岸邊休憩談心的,也有走到斜坡的石頭上釣魚看海的,好不寫意。 筆者也曾親自訪問了一些市民對無欄杆海堤的意見:「你們覺得這裡沒有欄杆可接受嗎?」帶著兩個小孩的母親說:「沒問題啊!家長看管好小孩便成了。」「那麼加回欄杆又怎樣?」她答:「不要加,加了便遮擋著風景了。」事實是,防波堤的海堤並非垂直式的,兩邊有斜坡,與海水還有一大段距離。 筆者在本欄多次提及,海濱沿岸的無欄杆式設計,在世界各地的海濱城市非常普遍,例子比比皆是。對這些外國城市的市民來說,「走路要小心」,「自己生命自己負責」,都是常態。不過,有香港人就是不習慣,事事要政府部門負責,久而久之,主事的官員們也怕了投訴,怕揹黑鍋,這樣不可那樣不行。 最近看到一篇前政府高層的報章訪問,說到一個一比九十九的比喻,實在發人深省。即是一件事情縱使有九十九人喜歡,只有一人投訴,都不會做。城市空間愈來愈沉悶,一面說要增加親水性,一面又怕人投訴。長此下去,落後於人又能怪誰? 社會要進化,這種思維必須改變。 我們明白,要在海濱提供更親水的選擇,社會需要時間適應,因此我們一直循序漸進地推出不同的親水設計,猶如一個「四部曲」,因地制宜,逐步測試無欄杆設計的最佳程度。 第一部曲是「可拆式欄杆設計」。去年底開放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一期)的欄杆以纖幼的鋼索造成,除了外觀上似無還有,無礙遊人欣賞海景外,其實也非常容易拆除,以方便舉辦水上活動。 第二部曲是「斜坡式設計海堤」。今年初開放的荃灣海濱海堤,路段換上坐椅高度的低矮石壆以拉近遊人和水體之間的距離,好讓市民在石壆上閒坐或釣魚。 第三部曲是「無欄杆防波堤」。例子就如九月開放的東岸公園主題區的防坡堤。遊人可以走在一百米長的防波堤深入維港內海,從另一角度欣賞香港迷人的海岸線。這裡除了不設欄杆,更設有特色座椅,讓人可更舒適地欣賞無遮擋的維港景色。走到末端的更可近乎三百六十度地飽覽海港景致。 第四部曲就是「無欄杆的梯級式沿岸設計(海

開放管理一週年 海濱長廊慶生日

Image
不經不覺,卑路乍灣海濱長廊開放一週年了。日前,我們還在長廊上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一個巨型生日蛋糕在海濱出現,又成為新的「打卡」景點。 「不是吧?長廊都有生日?」「對啊,海濱長廊也會成長的。你看今天的BB,跟去年開幕的時候都不同了。」今天的BB,「進化」了,也變得更活潑。 這段海濱,叫BB,是英文名字Belcher Bay Promenade 的簡稱。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是我們首段以開放式管理的海濱。有別於傳統「康文署管公園」的模式,長廊沒有太多的規則,市民可以在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情況下,各適其適地找尋自己的空間進行不同的活動。在這裡,不論是踩單車踩滑板放狗狗都沒問題。二十四小時開放的海濱長廊,從日到夜吸引了不同活動的使用者。農圃內的淺水池開放以來,更引來不少「龍友」拍攝這天空之鏡反映下的日落景色。照片放上網上交友平台後,又吸引更多人前來。 另一方面,長廊上大部分的裝置都是可移動的,讓遊人自由發揮創意,拼砌合自己喜歡的空間組合。此外,場內亦不時出現「期間限定」的裝置,過去一年與市民大眾渡過了萬聖節、聖誕新年、農曆新年和情人節、復活節、暑假和中秋節,為不同節日增添歡樂氣氛。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可說是海濱開放管理模式的第一個實驗場。長廊上的設施裝置好後,團隊會經常實地視察,看看不同設施受市民歡迎的程度,及如何能改善管理。「期間限定」的好處之一,就是設施的快速變換,不單可盡快應對市民訴求,而且還讓管理者汲取經驗,從而推動海濱的進化。所得的經驗,更可實踐在其他的海濱段落。 還記得一年前,這種開放式裝置和管理曾經引來一些市民和部門質疑。例如「可移動的裝置會否被偷?」「玩具會否受破壞?」一年下來,事實證明,開放式裝置和管理為市民大眾提供了公共空間的另類選擇,調查所得超過九成的用家對開放式的設計和管理表示歡迎。而且,設施沒有遺失,損耗程度亦屬正常。事實是,多人用的設施才會損耗。再者,說明是「期間限定」,破損了便修理和更換罷了。 過去一年,我們不斷累積經驗,在確保遊人有秩序地使用海濱設施和用家自由度中取得平衡。一年間,卡板由木製的進化到塑膠製造的,遊樂設施及裝置又多了可以安上車輪的,用餐處也加多了餐桌和遮蔭棚。 此外,有見市民喜歡在海濱用餐,近日更推動「海濱叫外賣」,鼓勵市民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購外賣到海濱享用。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作為其他海濱路段的先驅者,會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