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18

土地供應建議報告 以民意為本

二零一八年將盡,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亦已接近尾聲。小組將按原定計劃,在年底向行政長官提交最終報告。經過公眾參與活動完成後三個月密集式會議,小組在本周二的第三十次會議中已把報告初稿敲定。公眾最關注的內容,自然是究竟土供組向政府提供甚麼建議?十八個增地選項當中,哪些會跑出?哪些會落選?對於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但卻不在十八選項當中的「明日大嶼願景」,報告又將如何著墨? 雖然報告仍未正式完成,最後的中英文版本仍有待小組在本月二十七日的會議上確認,但坊間早已議論紛紛,各大傳媒亦以較大篇幅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的報告內容。不少傳媒朋友向筆者求證,都只能回答「不確認不否定。報告出台之日自有分曉。」 從本年四月底至九月底的五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小組共舉行了一百八十五場不同形式的活動與市民互相交流並聽取意見,我們亦設有網上及實體問卷供市民填寫。在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更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收集民意。公眾亦可透過郵寄傳真或電郵提交意見。最後,小組共收到二萬九千零六十五份問卷,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了三千零一十一人,而透過郵寄傳真或電郵提交的意見共六萬八千三百份。 公眾參與活動覆蓋之廣泛,和市民普遍對土地短缺問題的關注,從超過十萬份來自不同渠道收集得來的意見足可印證。 小組成員包括學者和來自與土地有關的不同專業或關注團體,自有不同的個人意見,對如何撰寫報告內容或應推薦甚麼選項也有激烈的討論。小組成員在公眾參與期間既是推動者也是參與者,也承諾認真聆聽市民心聲,及把收集得來的意見向政府如實反映。市民對小組報告寄予厚望,故此小組的最終建議,亦必須以收集回來的意見和數據作基礎。 從不同渠道收集的意見,有量化的,例如電話調查和網上及實體問卷;有質化的,例如書面意見和公眾參與活動期間收集的口述意見,與及媒體報導和論述等。所有質化資料經港大研究中心詳細分析後得出的質化意見共超過一百三十萬條。 由於意見來自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各有優勢和限制。例如電話調查和網上或實體問卷在特定框架下填寫並表達對十八個選項間的取捨;而書面意見則相對自由發揮,或對個別選項有更詳細的論述。我們留意到,就算從兩種量化模式收集意見所得的數據亦不盡相同。 網上或實體問卷是主動提交的,提交者大都是看過展覽或對土地供應課題有較深認知的市民,但難以排除對個別選項有組織性的動員。相反,電

「共融通道」 為海濱添活力

Image
【圖:為期六個月的「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在今年七月於觀塘海濱公園展開。】 香港的公共空間管理,一直遭人詬病。康文署管理的公園,大門前都有標誌告示,規定在公園內不准放狗、不准踏單車.不准玩滑板,球場外不准進行球類活動等等。而且,為防止遊人躺臥,長椅都在中間加上扶手。有人批評這是監獄式管理,「公園只准行、企和坐,甚麼都不准做。」相對於世界級城市,香港的公園實在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話說回頭,這也不能全怪責康文署,公園管理受制於《遊樂場地條例》,除了以上禁止的活動外,條例還註明,遊樂場地內「不准放風箏放飛機放汽球」,還有「不准彈奏樂器和唱歌」。 不過,這些「規條為本」的管理模式,對建設多元化和朝氣蓬勃的海濱造成限制,與目標背道而馳。過去十多年的海濱規劃公眾參與,不少市民都希望海濱可以容許更多不同的活動,例如放狗、騎單車,小食亭和露天茶座,或在不造成干擾的情況下舉行音樂會和街頭表演等。目的就是讓海濱成為一個具吸引力和人人可享的地方,令維港成為「港人之港、活力之港」。 諷刺的是,市民一方面嫌棄香港公共空間過分管理,另一方面卻欠缺包容。香港人愛投訴,例如投訴狗隻嚇怕孩童,跑步者撞到步行者;又例如投訴寫生人士阻塞通道,裝置藝術像山墳等等。政府官員要打破官僚跳出框架,隨時吃力不討好。少做少錯,避免投訴,便成為許多官員的座右銘。 海濱長廊要人人可享,不論是散步者、跑步者、釣魚者;不論是坐輪椅者、坐嬰兒車者;大狗小狗、單車徑;還有草地、種植和坐椅;如果全部互不重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決以上問題,市民便必須有彼此包容共享公共空間的意識。 最近,觀塘海濱,便正在進行一個「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今年七月委託東華三院 BiciLine 單車生態旅遊社會企業作營運者,在觀塘海濱長約一公里的行人通道開放作行人和單車共用的通道,並免費借出單車供市民使用。試驗為期六個月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底有約八千七百人次使用該通道,成效令人滿意。 「共融通道」背後的理念,便是推動互諒互讓的精神。參與者須遵守既定規則,例如單車要靠左行駛,要先讓路給行人,留意四周環境注意安全等等。「共融通道」雖然在香港是個簇新的概念,但在新加坡、倫敦、巴黎、紐約等世界各大城市早已沿用多年。 「共融通道」與傳統分隔式單車徑比較,可更有效善用空間及提

推動「源頭減廢」 刻不容緩

香港人煙稠密,土地短缺,除了建屋用地難覓,處理廢物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堆填區焚化爐都是不受歡迎的設施,「別建在我的後院」的抗爭也難以避免。還記得,一四年興建「三堆一爐」引起坊間爭議,一些環保人士反對理由便是減廢應從源頭做起,不斷規劃堆填區建設焚化爐只會無止境地鼓勵市民製造垃圾。他們認為,一日不做垃圾徵費推動市民減少廢物,一日也不應增建焚化爐。 垃圾徵費計劃在社會討論多年,最近又成為城中話題。上月環境局已向立法會提交《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進行首讀及二讀,《草案》規定市民要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棄置廢物,最快在二零二零年底實施。政府預計,一般三人家庭每月需繳付約三十三至五十一元 ( 視乎所用垃圾袋的大小而定 ) 。黃錦星局長更表示,若有人不使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廢物,將會罰款一千五百元。 看來,環境局終於下定決心,為擾攘十三年的「源頭減廢」落實措施。 政府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十年,香港人口增長約三成六,但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在同期卻增加近八成,反映香港人製造垃圾愈來愈多,情況明顯是不可持續。長此下去,只會增加堆填區的壓力,再多也不夠用。香港現時人均垃圾棄置量是每人每日約一點三公斤,比南韓首爾和台北市高三倍。事實是,南韓早在一九九五年實施垃圾徵費,十年間家居及商戶廢物由人均每日約零點八公斤減至約零點四公斤;台北市則於二零零零年實施,到二零一一年家居廢物亦由人均每日約一點一公斤減至約零點四公斤。 由此可見,香港作為國際先進城市,在減廢的表現實在強差人意。政府在《資源循環藍圖 2013-2022 》中已定下目標,在二零二二年或以前,將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一四年底向政府提交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社會參與過程報告書」亦指出,市民均認同垃圾徵費有助推動源頭減廢,對本港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香港人習慣了交水費交電費,為了省錢便不會胡亂浪費水電等天然資源。製造廢物要按量收費,減少浪費,污者自負,實在合情合理。 建議亦毫無疑問受到環保界歡迎,有人更慨嘆政策一拖再拖,實在等得太久,但「遲到總好過沒到」。相反,亦有人埋怨條例「擾民」,加重貧困家庭負擔;也有人擔心在實踐方面有困難。 相對於其他政策可能只牽涉相關持分者,固體廢物徵費的影響覆蓋更為廣泛,涉及每一個市民的個人生活習慣,幾乎無人能夠倖免。要市民為可持續

紅磡長廊散步 思索活潑海濱

Image
【圖:紅磡碼頭旁邊的臨海平台花園,是個由酒店營運者管理的公共空間。遊人在這裡可以眺望維港景致。】 運輸署計劃明年新增兩條渡輪航線,包括停辦多年的中環至紅磡線及來往啟德、紅磡、尖東、中環及西九的「水上的士」巡環線,早前獲得營運者表示興趣。 另一方面,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亦提出以公私合營模式參建在紅磡碼頭旁邊佔地二點二公頃的都市公園,以更靈活的管理模式管理海濱,並增加地區的吸引力。據悉發展局已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展開市場意見調查。 筆者對於以上舉措表示歡迎。還港於民,把維港海濱活化成朝氣蓬勃和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一直是我們的願景。 十一月的一個周日下午,筆者決定前往紅磡碼頭海濱作實地視察。要從港島到紅磡海濱區,可以搭地鐵,可以乘渡輪。筆者從北角出發,選擇乘渡海小輪,一方面可以免卻地鐵的擁擠,另一方面可以吹吹海風,沿途還可欣賞維港景致。 踏上渡輪,不消一刻鐘,便已抵達紅磡碼頭。 上次來的時候已是七年前。那時紅磡海濱長廊開幕,由發展局局長主禮。長廊開通,打開了原本被鐵絲網圍封多年的一段海旁。五百米的長廊接駁到尖沙嘴,連成由海逸豪園到天星碼頭長達四公里的海濱。那個年頭,有草地有地磚有座椅已經很好。還記得,一眾成員都乖乖的在行人徑步行,筆者不經意地走上草坪體驗踏草地的感覺,豈料隨後局長也走上來,還充滿喜悅地說:「草地是可以踩的。」對,從那時起,公園草地不再禁止踐踏,還可以在上面散步或躺臥。 事實是,我們自共建維港委員會以來,爭取公園草地「可踩可臥」,用了七年 時間 。 今天所見,長廊旁邊的土地已建成了商廈和酒店。一層高的酒店平台上臨海一邊是個公共空間,開放給公眾使用。眼前所見,有人在拍攝婚紗照留下回憶,有人在草地上搭上帳幕席地談天,也有孩童在林木之間自在地奔跑,非常熱鬧。花園的另一邊是個美食坊, 商店 售賣 的都是 大眾化的食物,還設有露天座椅。遊人可以在海濱喝啤酒嘆咖啡,一面享受美食,一面欣賞海景,好不寫意。 是的,海濱地區要朝氣蓬勃,就不能單有靜態公園,還要有不同的設施和活動以增加其吸引力。 一直有人擔心休憩空間由私人機構管理,會否造成公地私用? 公共空間由私人參與管理,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設施。只要是人人可享,不論 年齡種族和性別,不論 付鈔的或不付鈔的;其實不是問題。 從平台走回地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