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21

中環街市 舊建築注進新元素

Image
停用和關閉十八年的中環街市,將於八月二十三日(下週一)重新運作,以全新姿態開放給市民享用。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保存了一九三九年建成時的面貌。這座三級歷史建築內外的「定義特徵元素」,包括外牆的橫向窗戶及簷蓬、兩道水磨石大樓梯、中央光井、柱網結構和街市檔攤等,都保留下來並予以復修。 顧名思義,活化歷史建築,就是把舊建築賦予新的生命。在香港,由於保育舊建築只普及了十多年,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一定要原汁原味,一成不變才算保育。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八十年前的建築,興建之時當然合乎當年的《建築物條例》,亦當然盛載着當年的生活所需。但隨著時代轉變,今天的條例有所進化,社會的需求亦有不同;因此,把新元素注進舊建築,在世界各地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樣地,在復修後中環街市,雖然舊貌依然,但細看之下,你會發現一些新增的建築元素。 首先是逃生樓梯(俗稱走火梯)。按《建築物條例》要求,建築物內必須有足夠的逃生樓梯,好讓市民在發生火警時盡快離開樓宇現場。由於舊建築內的逃生樓梯數量和尺寸都不合今天標準,因此,我們在街市內增設了四條以鋼鐵做結構的走火梯,分別設置在街市的四個角落。 另外,為了方便市民上落樓層及符合殘疾人士的需要,我們把原來的升降機數量由一部增加至三部。面向皇后大道中入口花園旁邊亦增設了斜坡以方便坐輪椅的人士進出街市。 一九三九年的中環街市沒空調,靠的都是天然通風,中間的光井便發揮着採光和通風的作用。今天的街市設有空調,光井周邊便加上了玻璃窗戶;而光井遂變成綠化中央庭園讓市民休憩之用。中庭又隨時可以舉辦展覽或作表演場地,成為一個多功能的活動空間。 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中央大樓梯兩旁的扶手欄桿。樓梯扶手近日在網上曝光後,曾牽起一番爭議。有人認為新加建的扶手欄桿破壞了大樓梯的原貌,但事實是,原有的樓梯圍欄高度和設計並未符合現今法例的要求。設計團隊亦曾花了大半年時間在各相關政府部門周旋,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這些部門,包括屋宇署和古物古跡辦事處(古跡辦)。 按《建築物條例》的要求,樓梯兩旁需設有一點一米高的欄桿和八百五十至九百五十毫米高的扶手,而扶手的形狀和尺寸亦有規定。扶手要屬管狀而直徑要在三十二毫米至五十毫米之間。明顯地,原來的樓梯設計不合乎規定。雖然屋宇署可以容許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古跡保育)行使酌情權豁免某些條例的執行,但在現行制度下,任何偏離條例規定都需經過屬下包括有殘

海濱「搵食」有幾難?

Image
近年,維港兩岸海濱一段一段的開放,直到今天已完成了二十四公里。另外,海濱的設計和管理模式亦多了變化,令海濱段段有特色。市民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海濱地區作休憩用途,跑步釣魚閒坐玩樂,甚至騎單車踩滑板放寵物,各適其適。 隨著海濱逐漸開放,市民興高采烈之餘,要求也愈來愈高。常有朋友問筆者:「海濱幾時會有更多的露天食肆,讓人可以在海濱一邊看風景,一邊享用美食呢?」 對,筆者參與海濱工作十七年來,出席過不少有關海濱規劃的公眾參與活動和會議,常聽到公眾希望海濱可以多些露天餐廳。事實是,世界各地的著名海濱城市,海濱就是一個可以吃喝玩樂的地方。像悉尼的達令港,像新加坡的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像奧斯陸的阿克爾碼頭;沿岸滿佈不同種類的餐廳食肆任人選擇。此舉不單為遊人提供享受,也能令城市海濱更朝氣蓬勃。 「究竟,在香港海濱找個吃的地方有幾困難?」 香港海濱食肆寥寥可數,露天茶座更是絕無僅有。市民要邊吃邊看海,唯有到海旁的高級酒店、私人會所或碼頭內的食肆。例如尖沙咀海旁的瑰麗酒店或銅鑼灣的香港遊艇會,又例如灣仔碼頭內的餐廳。這些海濱食肆對一般市民來說,一來選擇少,二來價錢貴,有的更是閒人(非會員)恕不招待。 近年出現零星的海濱茶座,有在觀塘海濱和尖沙咀香港藝術館的餐廳,開業後生意也尚算不俗。 「那麼,既然別人都做到了,為何我們做不到?」 首先,人家的海濱不單是公園。這關乎城市規劃,例如達令港的海濱與市民生活吃喝娛樂結合,反觀我們的海濱都劃成休憩用地,要增設餐飲又因欠缺水電渠務設施無法成事;就算有,管理部門也不鼓勵,當中又牽涉領取食肆牌照等繁複障礙。 另一方面,海濱人流也是一個重要考慮。開食肆便要有生意才能維持,要海濱食肆成行成市,便要有足夠的人流。香港多段海濱遠離鬧市,交通暢達度仍有待改善,要餐廳有穩定顧客量,還需一段時間。 不過,我們並沒有放棄落實在海濱用餐的夢想,而靈感竟是來自去年初爆發的疫情。因為防疫,政府曾經為食肆堂食設時限。去年七月疫情出現第三波,當局甚至把「限堂令」伸延至午飯時間。就在實施首天,筆者深感不妙:「在外工作的市民往那裡吃午餐?」午飯時間走到北角海濱,一如所料,不少市民(被迫)在海旁用餐,有坐在長椅上彎着身子吃飯盒的,有蹲在地上用花槽作桌子的,眼前景象實在令人痛心。筆者心裡想:「為何我們不能讓市民舒舒服服地在公共空間用膳?」於是便立即跟發展海

中環街市 重見天日

Image
建成於一九三九年,屬現代流線型建築風格的第四代中環街市,屬三級歷史建築。自二零零三年停止運作以來,一直丟空關閉,更曾經被政府放進勾地表準備賣掉再拆卸重建。後來在二零零九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內提出《保育中環》計劃,政府決定保留中環街市,並納入八大項目當中,再交由市建局負責該保育項目。 二零一一年,筆者公司獲市建局聘用為項目建築師,十年來經歷風風雨雨,面對重重困難,更曾多番被種種原因剎停。由當初的「漂浮綠洲」(在原建築物上加建一層漂浮空間),到後來的「簡約版」,跌跌撞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終於,第一期工程完成並交與營運者,擬在今年第三季向公眾開放。 今天所見,圍封多年的中環街市拆除了棚架,三幅外牆更復原到一九三九年的外貌。橫向的窗戶和簷蓬,是外牆主要的定義特徵元素,都一一保存下來。外牆的顏色亦回復當年的米黃色調。 不說不知,尋找中環街市外牆顏色的過程亦經過一番考究。我們找來曾負責復修由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設計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保育顧問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Studio協助,把後來加上的飾面磚移除,再發現底下殘留着一層層於不同年代使用的油漆飾面。當中有米黃,白,灰等多種顏色。顧問團隊更深入分析各層顏色及物料,又翻查了不同年代的舊照片做比對,從中推敲大樓在一九三零年代落成時所用的顏色,並以此作為參考,再擬定外牆飾面的修復方案。 至於面向恆生銀行總行(德輔道中)的立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行人天橋時已被拆卸重建,因此將會被新的玻璃幕牆取代,以增加大樓的視覺通透感。幕牆工程現在仍在進行中,計劃在本年底完成。 另外,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地面公共洗手間已轉移到與行人天橋連接的二樓室內,騰出地面空間作入口廣場。入口廣場連同由光井改建成種滿植物的中央庭園,為市民提供約一千平方米的休憩空間。中庭上空還加建了一道橋,以改善樓層的暢達性。 為了增強建築物與兩側的街道的連繫,我們以摺疊式的玻璃門把建築物和街道分隔,令市民可從四面八方進出大樓。 從大門走進室內,前面所見的是那道家喻戶曉滿載回憶的水磨石(或稱上海批盪)大樓梯,樓梯牆上的上落指示仍完好保存下來。事實是,要還原這道大樓梯昔日的原貌,一點也不簡單。大樓梯經歷八十年風霜,曾多次翻新,原來的面貌早被一層層的油漆掩蓋。要修復,便先要把表面老化的油漆去除,讓

迎接暑假 西區海濱換新裝

Image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自從去年十月開放以來,一直在不斷「進化」。最近,長廊南面的「堅‧農圃」(K-Farm)開幕,又為長廊帶來一番新景象。「堅.農圃」由非牟利組織負責管理,是全港第一個結合水耕、魚菜共生及有機耕種的都市農場,提供設施讓市民體驗耕種的樂趣,並透過導賞團、課程和農耕活動讓公眾認識各種耕種系統知識和科技。 農圃內的一眾設施當中,最觸目的自然是長廊東面那兩層高的圓形玻璃屋。這是一座水耕溫室,由建築師Vicky Chan精心設計。到傍晚時分,水耕園燈光亮起,展現出一個別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海濱農圃。 除了都市農圃外,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另一特色,當然是遍佈滿地任人移動的卡板。裝上車轆的卡板,本來只是為方便搬運,讓遊人自由拼砌適合自己的場地;卻竟然出乎意料地變成「點心車」,遊人一家大小推著車子在長廊奔馳。另外,由於場地採用了開放式管理,以最小的規則和限制,鼓勵市民自律及互相尊重,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騎單車踩滑板放寵物,大家各適其適。故此,我們決意把卑路乍灣這段海濱定位為「動感海濱」。 園內用鐵通搭建而成的兩座戶外棚架,曾經是表演台,後來加了長桌,變成了提供在海濱工作(Work From Harbour)和外賣用餐的地方。有見這些戶外工作室和飯廳非常受歡迎,我們最近便索性將它們改換成可遮蔭和更舒適的涼亭,裡面再放上餐桌。我們又聽取了一些市民意見,把涼亭地台降低再加上斜坡,以方便坐輪椅者進出。另外,每張桌子地面都鋪上一塊圓形人造草坪。原來這些草坪是早前中環海濱展品「川流不熄」地面的裝置,展出完成後再到堅尼地城循環再用。 還記得那聖誕節的鹿車,新年的「團團轉大全盒」和復活節的「彈彈健身球」嗎?這些「期間限定」裝置,曾令大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過了幾個節日。為了迎接暑假,長廊上又換了新玩意。這一趟,場地出現一張長六米寬四米的巨型水床,中間還放上大型水泡,讓小朋友們模擬在海洋暢泳。此外,我們又將一些滑浪板改裝,在底部加上車輪變成滑浪車,小孩不用下水,都可以享受海濱滑浪的樂趣。 新的「期間限定」裝置,還包括一套由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的英文字母組成的坐椅,遊人可以隨意移動,砌出不同的字詞,更可與卡板互相組合。 一套海豚裝置,由摺紙藝術家設計,本來放在北角海濱,現在遷徙到堅尼地城,並經過改裝以配合夏日主題,與西區市民見面。我們希望可以延續裝置的壽命,做到

海濱實驗 觸動無盡可能

Image
今年六月,一幅巨型藝術裝置漂浮於中環海濱上空,展出期間吸引不少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欣賞打卡及拍片。這條八十米長充滿動感的空中河流,名為《川流不熄》,是美國著名藝術家Patrick Shearn的作品。作品由超過四萬五千條色帶組成,懸浮在中環海濱活動中心的上空。《川流》在夏日微風下隨風飄揚,有如海浪般在空中翻滾。下雨天倒影映照在地上,在維港兩岸高樓海港的景色襯托下,又形成一幅難得一見的美麗圖畫。 該幅裝置是由旅遊事務署連同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ddHK設計香港地」展覽的七件作品之一。展覽以「維港蛻變」為主題,其餘作品分別遍佈由銅鑼灣至中環的各段海濱。當中包括在銅鑼灣避風塘的《首》(大坑舞火龍)和《一齊一個人》,灣仔水上活動及康樂主題區的《聲之穹蒼》,灣仔碼頭旁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的《靜觀自然》,添馬公園海旁的《維港放小息》等。市民可以一面在維港海濱散步,一面欣賞不同的藝術裝置。一時間,維港海濱變成了推動創意設計的展覽場地。 不同地區海濱連成一線,再變成展覽場地,相信是第一次。事實是,我們深信,海濱不單是個公園;維港海濱「段段有特色」,但也同屬一個整體。 為了令海濱更朝氣蓬勃,我們近年以海濱作為實驗場,積極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並觀察市民的回應。三年來,我們以「先駁通,再優化」及「期間限定」的策略,用簡單的建設把海濱提早駁通,再擺放隨時變換和可移動的傢私和藝術裝置。另一方面,我們跳出固有框架,採用開放式管理,以公私合營及民間參與模式管理海濱,亦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們提出了「3E」的概念,這三個E,分別是Experiment(創新實驗), Engagement(公眾參與) 及Empowerment(發揮潛能)。這裡想說說Empowerment。我們深信,當維港海濱的暢達度得到改善,當公共空間包容度有所增加,當管理者以更開放的模式管理;便自然會引發到更多的商戶、機構和民間主動參與海濱建設,而無需由政府事事主導,令海濱發揮更多的可能性。上述的藝術展覽便是一例。 過去兩年,我們積極推動本地文創業者參與海濱建設,在卑路乍灣、灣仔、金鐘、北角和荃灣海濱擺設大量「期間限定」的藝術裝置。去年七月舉行的海濱傢私設計比賽,二十件優勝作品已全部製作完成,並分別放在灣仔和大角咀海濱。這些舉措不但令海濱更多元活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社會各界對海濱的歸屬感。不少藝術家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