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15

《築.跡—香港建築展》@台北

Image
【圖:「香港周 2015@ 台北」於本週二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傳媒簡報會。】 由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一年一度的「香港周」將在九月十日於台北開幕。「香港周」在台灣已經踏入第四個年頭。本屆的主題是「繼往開來‧活在當下」,主辦者匯聚了不同領域的藝術,當中包括視覺藝術、戲劇、音樂、舞蹈、作家和建築,向台灣民眾展現香港各藝術領域的創造及傳承,也聆聽藝術家對當下生活及社會環境的回應。 今年,香港建築師學會有幸成為參與者之一,舉辦名為《築‧跡——香港建築展》的展覽。這個星期,筆者分別在香港和台北兩地出席了傳媒簡報會,向公眾介紹該展覽的目的及內容。 去年,建築師學會獲「創意香港」贊助,在倫敦香港周展出了自一九六五年至二零一四年的獲獎建築。隨後贊助機構更希望學會把該展覽在台北再度舉辦。我們決定,再展,便要加入新元素。那個時候,香港建築中心正在舉行全民參與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選舉。 因此,《築‧跡——香港建築展》內容將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現在與將來」。第一部分是過去五十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得獎作品,展品曾在去年底在倫敦展出。第二部分是「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這一次從香港移師台北。至於第三部分,是精選的青年建築師作品,這部分是前所未有的,也可說是在台北的「首演」。 建築,是一門與限制共舞的創意藝術,與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不同。建築藝術,除了著重美感之外,也要兼顧功能上的需要,還要有當時的科技配合。常言道:「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建築設計往往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氣候,和社會的價值觀。過去百年,香港在中西文化交融,在地少人多的地理環境,與及經濟多次轉型的發展歷程中,成就出無數別具本地特色的建築設計,建構了今天獨特的城市景觀。我們希望籍著這個展覽,讓台灣民眾瞭解香港建築的發展及其獨特的創意。 我們將會展出三十件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的得獎作品。五十年來,學會每年都會邀請專業評審團選出得獎建築項目。獲獎的建築物,有公共建築的,也有私人建築的;有屋村、住宅、學校、辦公樓、博物館、甚至骨灰盦。由房屋署設計的彩虹村,便是首個得獎的建築作品。參觀者可以從不同年代的建築展品中,窺探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不同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及社會需要。 香港建築中心本年初舉辦「十築香港」活動,讓市民「

建築保育 何去何從

Image
【圖:活化後的雷生春,成為中醫藥中心。】 今年書展,一本關於香港建築保育的書籍出版了。這本書,叫《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 作者林中偉,是資深建築師,也是具豐富經驗的保育專家,在香港參與了眾多保育古建築的工作。他以建築師的視角,加上親身實踐的經驗,圖文並茂的解構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的關係,深入探討及反思保育手法的得與失。 過去香港城市發展,拆舊樓建新樓,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不少極具美學和歷史價值的建築都因發展之名一一湮滅於推土機下,典型的例子就是尖沙咀火車站、香港會所和舊郵政總局等歷史建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爭取保留古建築的保育人士只限於少數建築學者和外籍人士,未能喚起社會普遍的關注,保育思潮難成氣候。最後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築逐一被消失,只留下孤單的一座尖沙咀鐘樓。 近十年,香港民間對歷史建築的保育訴求與日俱增,不少社會抗爭亦是由保育而起。最膾炙人口的有零四年的利東街,零六年天星鐘樓,零七年的皇后碼頭,零八年的景賢里,一零年的政府山。這些爭議,亦迫令政府推出了新政策以回應民間訴求,例如在零八年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和一零年施政報告的「保育中環」等。此後,不少成功的保育項目相繼落成,例如灣仔藍屋、大澳警署、雷生春、美荷樓及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等。有的今天仍在興建中,例如中區警署建築群。有的依然舉步維艱以蟻速前進,例如中環街市。作者形容這時期是一個千禧巨變騰躍的年代。 作者通過不同的案例,勾劃出不同的保育模式,有活化再使用的雷生春和甘棠第,有只保留外牆的高街精神病院和灣仔街市,有保育並加入新元素的前英軍軍火庫;有「留屋不留人」的和昌大押,也有「留屋兼留人」的灣仔藍屋。 在香港的保育歷史中,不能不提市建局的角色。市建局的「四大策略」中,保育是其中之一。 ( 其他策略包括重建、復修與活化 ) 。雖然市建局的大型重建模式常被批評為破壞舊區文化,但也有擔當保護文物的工作。例如舊上環街市 ( 西港城 ) 、和昌大押、灣仔茂蘿街綠屋,正在進行中的太子道西和上海街的唐樓群,和近日再度惹起爭端的中環街市等。由此可見,市建局亦肩負了保存歷史建築的責任。 最大的困局,在私人建築。由於土地有發展潛力,拆卸重建會為業主大來巨大的金錢利益,要保育,除非政府能提供足夠誘因。雷生春業主雷氏家族把物業捐獻給政府作保育,可說是絕無

土樓建築 活現民間智慧

Image
【圖:有「土樓王」之稱的永定高北土樓群承啟樓,建成於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年,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 還記得一部港產電影《功夫》裡面那「豬籠城寨」的場景,一眾村民住在一幢圍成一圈中間是空地的建築物內,建築物儼如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城。這個場景,相信是取材自中國著名的傳統民居建築——土樓。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民間建築,產生於宋元時期 ( 十一至十三世紀 ) ,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二零零八年,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之後,在福建省永定縣的土樓群吸引了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這些看來其貌不揚外表粗糙的圓形建築物,既不是由建築師設計,又沒有複雜的裝飾,卻成為受保護的文化遺跡,實在令人驚嘆。 這個夏天,筆者從廈門乘車出發,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永定縣,探索這種風格獨特的民間建築。 一座建築物的設計,往往反映著當時當地的氣候、歷史與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模式。一座土樓讓一個家族的三四代人居住。土樓的形態主要是圓形和方形的,但也有其他的變奏,例如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或是前圓後方或前方後圓的。土樓的規模大小也有不同,最大的圓形土樓直徑有一百五十米,最小的則約十七米。 土樓大小各異,高度也有不同,一般是三層樓至五層樓高,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地下和二樓都沒有向外的窗戶。三樓以上的窗戶都是非常細小的。建築物的採光,主要是來自建築物內的大光井。原來,當地人把房子建成這樣的內向型建築,目的就是防衛野獸和盜賊入侵,讓居所有抵禦外敵的功能。 民間興建的建築物,物料自然是就地取材。土樓的牆腳和地基以不經修飾的鵝卵石砌成,外牆則以用沙質黏土、糯米粉、紅糖和竹條混合而成的夯土建造,屋頂則以灰色瓦片覆蓋。外牆的厚度有一至二米,除了是結構上的需要外,還有緩和氣溫的功能,令室內冬暖夏涼。厚厚的外牆,就如一幅刀槍不入的城牆。以石頭建造的牆腳更深入地底,以防敵人挖掘地道入侵村莊。以竹條當作鋼筋混和泥土,更有抵抗地震的功能。這種用年月積存下來的民間智慧,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每座土樓向外只有一道大門,大門的門框以花崗石塊建成,門框上面則刻有大樓的名字。眼前的一座,是有土樓王之稱的「承啟樓」,聽說全盛時期便住上八百多人,猶如一座小城市。 走進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