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20

靈活策略 優化維港海濱

Image
【圖:在「期間限定」策略下,金鐘至灣仔的一段海濱長廊近日以「維港星座全接觸」為主題,設置了十二個星座天使,吸引市民前來「打卡」。】 轉眼間,擔任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的工作已完成首個兩年任期。 過去兩年,在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海港辦事處、相關區議會及各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海濱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客觀數字方面,我們單單在二零一九年便開通了約兩公里的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佔已開通的海濱長廊的一成,令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有大約二十一公里增加至約二十三公里。 更令人鼓舞的是,港島北岸由石塘咀至灣仔會展的海濱長廊已全面接通,長度達四點五公里,成為維港目前最長的海濱長廊。長廊駁通後,深受一眾愛好跑步者歡迎。 除了駁通更多的海濱長廊外,海濱事務委員會在過去兩年不斷作出新嘗試,務求以更靈活的策略落實維港海濱願景,把海濱造成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 在眾多發展海濱的新方向中,不得不提的是「先駁通、再優化」的理念,即把海濱工程分階段落成。我們建議先將臨海部份提前開放,再繼續進行內陸部分的工程,務求可以盡早連接整段海濱長廊,加快還港於民。 短短兩年間,「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已有不少成功例子。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臨海部分已於二零一九年三月開放,比原定計劃提早了超過一年;添馬至會展的一段,臨海部分已於一九年十月開放,預計比原定計劃提早最少十五個月;至於荃灣海濱海安路韻濤居對出的一段海濱長廊,亦已於一九年九月完成優化並開放,比原定計劃提早了超過一年。 另一個新策略,是「期間限定」。期間限定的概念,就是讓市民在不同時間在海濱有不同的體驗。我們會不斷在不同的海濱路段設置新的「打卡點」,吸引市民前往海濱。我們邀請了一些本地藝術家為海濱添置裝置,例如在卑路乍灣海濱欄杆上的針織公仔,添馬至會展海濱的微型藝術作品及不同節日裝置等等。海濱遊人與作品打卡自拍再在社區媒體分享,又吸引更多市民前來欣賞這些「期間限定」的裝置。 「期間限定」策略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與使用者互動。我們可以快速地測試遊人對這些設施的喜好程度。市民使用該段海濱後提出意見,我們可以納入下一階段的設計,又或者增添設施。例如在添馬置灣仔的一段長廊的微型作品,原來以玻璃磚形式設置在地上,但有市民表示較難察覺和欣賞有關裝置後,便改成把裝置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