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5

建構高密度的宜居都市

Image
【圖: 西九龍填海區的道路網絡佔地甚廣,足以容納一個太古城 。 ( 圖片由香港建築師學會提供 ) 】 樓價持續高企,年輕人上樓無望;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市區 劏房數目 與 日俱增;老人院環境惡劣; 這些都是近年 一直困擾著香港的社會問題。政府歸咎於土地供應不足。但增加土地供應的各種舉措,三年下來到處碰壁,更被 坊間 批評是盲搶地。 最近,發展局 與 五個專業學會舉行 「 土地供應論壇 」 ,共同探討出路。 各 學會 分別 提出專業意見。在建築師學會的發言中,帶出了宜居高密度的理念 : 針對時下的土地問題,提出重量兼重質的解決方法。 香港城市密度可謂冠絕全球,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二萬七千人。在論壇中,發展局局長更指出,能夠 與 香港 人口 密度相提並論的城市,只有孟加拉達卡和印度孟買。 但高密度不等於環境差劣。相反,高密度城市規劃,令香港擁有高效率和價格相宜的集體運輸系統,更讓市民有不同的選擇。人口密集,也可令不同的公共和商業設施在 同一 地區內共存。因此,高密度的城市規劃,為我們帶來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社區。 除此之外,高密度規劃,帶來高能源效益,亦令大範圍的郊野公園得以保存。有別於其他城市,我們的郊野公園近在咫尺。不消半句鐘,市民便可從密集的混凝土森林到達綠樹成蔭的郊野公園,享受大自然風景。 為了增加土地供應,不時有意見向郊野公園打主意。但我們認為 ,與 其對郊野公園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適量增加都市密度,和在維港外填海增加土地儲備,是較為可取的做法。 不過,城市規劃不是一 盤 數,不能一刀切地處理。到處見縫插針東拼西湊地增加住宅樓宇,只會換來民怨沸騰。城市規劃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區及環境特性,制定不同的發展參數,包括高度限制、建築密度(地積比率)、連接性、綠化空間和休憩用地等。舉例來說,可在不影響山脊線和周邊環境的地區放寬高度限制。又例如,像新加坡的新型建築項目,利用空中平台連接多座大樓,以提供更多的綠化和社區設施空間。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 不能不提的是,有一種土地用途,往往佔用市區大量土地,但規劃者從來不敢觸碰。對,是道路。在論壇中,學會講者指出,油麻地對出西九龍填海區的高架道路網絡所佔用的土地面積,竟足以容納一個太古城。講者認為,如果社會鼓勵市民多用集體公共運輸系統,降

專業與政治投票 不應混為一談

二零一六年是香港的選舉年,將有立法會和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兩項選舉。按照現行規定,香港的註冊建築師在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功能組別議員的選舉中擁有投票權。 上月中,建築師學會接獲 125 名會員聯署,建議修訂《學會規例》,以容許在香港仍未獲得建築師專業資格的畢業生會員和聯繫會員,擁有學會事務的投票權,並要求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討論及通過。由建築師和建築設計師組成的民間團體「思政築覺」,亦在日前在坊間舉行論壇,觸動不少業界人士和媒體關注。 有關建議明顯是希望擴大建築界在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以增加可在選舉中投票人數。讓未具專業資格的畢業生和聯繫會員,通過在學會會員大會內享投票權,從而取得在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民資格。但以降低在專業團體內投票權的門檻來達致這單一的政治目標,便實在值得三千多學會會員們認真深思。 一直以來,專業學會會員在學會內的投票權,取決於其專業資格及正式會員資格。換句話說,在建築師學會內,「建築師」會員有投票權,而「非建築師」會員便沒有投票權。要知道,學會內的投票權會影響整個建築師行業的專業水平與操守。因此,專業投票權與政治投票權,不應混為一談。 香港建築師學會成立的目的,是不斷提升香港建築的質素和水平、確保學會會員的專業水準、和加強學會會員向社會提供的專業服務質素。具專業資格的建築師,在香港的建築項目中擔當領導和執行有關建築物條例及相關法例的特訂法定工作及程序,統籌並監督大部分的建築工程。學會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負責監督並確保學會會員嚴格遵守專業守則,以達致高專業水平,保障所有與建築物有關的社會和公眾利益。 因此,確保香港建築師學會在香港保持獨立的專業地位,不受政府個別政策,其他政治因素及非專業人士的影響,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必須堅守及維護的核心價值。 倡議者提出同屬「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香港園境師學會亦容許非專業會員擁有投票權。對此,筆者不便評論。但香港大部分的專業團體,如律師、大律師、醫生、會計師、測量師、工程師和規劃師等,都只容許具專業資格的會員在學會內擁有投票權。 倡議者認為讓畢業生等非專業會員擁有投票權可讓年輕人更多參與學會事務。筆者認為這是兩碼子的事情,兩者並無必然關係。香港建築師學會一直鼓勵所有專業與非專業會員,特別是年輕會員參與會務。目前在學會內已有

奉行「專工專責」 改善供水質素

公屋鉛水事件擾攘三個月,近年落成的公屋接二連三被發現供水系統含鉛超標,受影響居民數以萬計。最近,水務署食水含鉛量超標專責小組公佈初步調查結果,證實「鉛兇」是來自水喉焊接物;指出行業內並不察覺使用不及格的焊料會導致這樣嚴重的後果,並提出四項建議解決食水含鉛問題。 專責小組的建議包括: ( 一 ) 在水務工程期間加強工地檢查和測試,由合資格人士如屋宇裝備工程師劃督察定期到工地檢查、工程進行時測試焊接位、並抽樣測試送交地盤的物料; ( 二 ) 檢討和修改《水務設施條例》; ( 三 ) 研究是否需要使用無需焊接的喉管; ( 四 ) 房委會可研究中央採購焊料。 另一方面,房委會投標小組日前決定懲處涉事的六間公司包括四個總承建商,最近七個月的全部標書不獲考慮。「停賽」安排令一萬八千公屋單位受影響。選取較高標價的中標這亦會令工程造價上升,增加開支數以十億計。至於停賽多久,房委會仍未有共識。 一石翻起千重浪。鉛水事件除了影響公屋工程進度及成本外,私人發展也不例外。筆者近日已聽聞,不少工程進度亦受影響,批出入伙紙亦因此而受到延誤。 按照《建築物條例》,認可人士 (Authorized Person) 向屋宇署申請入伙紙前,樓宇必須要有食水供應。 ( 其他要求包括電力供應,取得消防證明書,升降通道、街道接駁和渠務接駁等。 ) 換句話說,一天未有食水供應,一天都不能入伙。 鉛水事件發生後一個月,水務署已對興建中的樓宇加強管制,要求工程完工向水務署申請駁水前呈交焊接物料「無鉛證明書」,也要事先驗水樣本以確保四種重金屬( 鉛、鎘、鉻、鎳 ) 含量合乎標準。另外,水務署亦要求取水辦檢驗前要對樓宇供水喉管指定位置進行物料測試以確保含鉛量沒超標。因此,額外的驗測程序亦對水務署人手造成壓力,而且驗收標準亦轉趨嚴厲,工程延誤實在無可避免。 事實是,當業界知道水樣本含鉛量超標便不能入伙,早已響起警號。近月來,認可人士紛紛下令準備完工的樓宇承建商及其分判商自行驗水,如有錯失便立即修正,以確保安全系數達標。 有人認為,要加強監管水質,可交由認可人士負責。筆者認為,此舉並不實際。 要知道,興建一幢樓宇,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當中牽涉不同的專業做相關範疇的設計與監工,例如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土力工程師、屋宇裝備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等。此外還有註冊承

設計灣仔海濱 拉近人水距離

Image
【圖:世界上許多城市,像波士頓的海濱區,不會禁止狗隻出入。】 「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第一階段參與活動已於八月中結束。過程中舉行了持分者面談、焦點小組會議、展覽、居民工作坊及問卷調查等活動,徵詢了市民對灣仔和北角海濱願景設施和設計的意見。前幾天,規劃署與顧問團隊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港島海濱專責小組委員會匯報結果。 灣仔北角新海濱的設計願景,就是「把人水之間的距離重新拉近」。公眾對此願景普遍支持。有意見認為應把海濱打造成具老灣仔特色的世界級海濱以吸引遊客,亦有許多人希望保持原有地區色彩。 其實,兩者並沒有矛盾。筆者認為,為吸引遊客而刻意打造景點,是個過時的理念。一個受本地人歡迎的地方,便自然吸引遊客。 公眾對建議中的五個主題區沒有異議,亦同意海濱應是多元化的。海濱除了作為休憩空間之外,還可用作周末市集、手工藝市場和夜間市場等。至於野餐場地,露天餐廳和小食亭,也是受公眾歡迎的設施。海濱還可設置表演場地,不時舉行戲曲演出和音樂會等活動。 最多人提出的,竟然是寵物公園和單車徑。這也是最具爭議的。筆者參與海濱規劃工作多年,經常聽到市民提出要在海濱放狗騎單車。多年前灣仔海旁的前貨物裝卸區首次設置可供寵物自由奔跑的臨時海濱長廊,深受愛犬人士歡迎。不過後來要交還土地作繞道工程,該寵物公園被迫關閉。往後的海濱長廊規劃,由於解決不了坊間的爭議,寵物公園只能劃在特定的地方。 筆者一直提倡共享空間的理念;但香港人很奇怪,硬是要把人公園和狗公園分開,跑步就要有跑步徑,踩單車便要單車徑。要是如此,海濱長廊要多闊才夠?筆者到外國看海濱,發現海濱區有人有狗有單車,旁邊還有露天餐廳,還不是彼此互相包容,和諧共存嗎? 在會議中,主席提出:「灣仔海濱,應該作為共享空間的示範。」 為了推動親水文化,讓遊人與水體有近距離接觸,不少城市的海岸成梯級式,甚至不設欄桿。公眾參與報告亦指出,公眾普遍同意把海堤改造,讓行人親近水面,避免用欄桿把海岸與水體分隔。更有人提議,在水中設置浮台,用作水上市集觀景台和餐廳。防坡堤亦應更佳地善用並加以活化,供遊人跑步釣魚或是閒坐拍照看海景。保留極具地區歷史文化的午炮和天后廟,亦是社會共識。 為了令遊人更方便地前往海濱區,改善從市區至海濱的南北連接是必須的。灣仔海濱被大馬路分割,難免要以天橋連接。這些天

青年建築師 台北展願景

Image
【圖:「築‧跡—香港建築展」的青年建築師展區,以傳統排檔組成,極具香港特色。】 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的「築‧跡—香港建築展」,在本月十一日開幕了。 建築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也是一門實用的藝術。在香港,建築往往被標籤化為商業行為。其實,香港的建築物都極具欣賞價值,香港的建築師也是充滿藝術細胞的。這一次,「香港週 2015 」主辦單位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把建築與其它藝術項目一併到台北推廣,令一眾香港建築師感到非常鼓舞。 松山文創園區,由多幢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建築物組成。這些具日本初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經已被列作古蹟。原來,這裡從前是個製菸廠房,分別有工廠和倉庫,還有宿舍、醫護室和托兒所。建築展就在三號倉庫舉行。 倉庫與煙廠中間隔著一道寬闊的文創大街。大街經常擠滿前來參觀的遊人。「香港周」展覽期間,大街上放了一輛香港電車。真有趣,這邊廂香港政府以電車作為香港標記;豈料那邊廂卻有人建議取締電車,不是很諷刺嗎? 走進三號倉庫展場,眼前出現一個同是充滿香港特色的大排檔。策展人是個香港青年建築師蕭國健,他把策展理念娓娓道來:「我們以香港的街道作為展覽主線,串聯了三個展覽主題:分別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以及『香港青年建築師』。由於場地是個長形的展館,我們把場地分為兩個空間及模擬香港街道,更用了舊區街道常見的排檔作為展架。入口處的空間便是大排檔,作為參觀者閒坐看書和舉行論壇之用。」 走過大排檔,沿著中軸線走,兩旁是香港百年建築和過去五十年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作品,按著時序排列。走在這條時間長廊,便有如走過香港百年歷史,從過去走到現在,直到將來。 將來是怎樣?「香港建築在下一個百年又是怎樣的?」這正是年輕建築師展覽的主題。時間長廊的盡頭處就是由二十四個綠色排檔搭成的展區。走在這裡,有如身處香港老舊街道的市集。每個排檔上,各自展出了年青建築師對未來的想法。展品當中,有現實中的建築項目,也有天馬行空的理想願景。 我在排檔之間穿梭,發現灣仔藍屋的一道大門,還有街市常見的紅色「豬肉燈」,和深水 埗 鴨寮街的小攤檔,全部縮影在一條短短的街道上。當中一個攤檔,擺放著一系列的香港的二手物件。這裡有舊相機、舊收音機、卡式錄音帶、舊式電子遊戲機。此外還有老夫子漫畫、與及金庸和亦舒的小說。這個

把街道還給行人

最近,取消電車中環路段的建議惹來全城熱話。倡議者認為電車走得慢,佔據路面阻塞交通,企圖除之而後快。筆者不敢苟同。其實,就算取消電車,路面很快便會被其他車輛佔據,最後還是會塞車。 相反,早前規劃師學會卻建議把電車行走的德輔道中劃成行人專用區,只保留電車和緊急車輛行駛。這個建議可減少廢氣積聚,紓緩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素;更可締造一個優質的行人環境,令街道回歸行人。 兩個南轅北轍的建議,代表著不同年代的規劃思維。 聽過一個城市設計師這樣說:「如果你為車輛和交通作城市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車輛和交通;如果你為人和地方作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人和地方。」 (If you plan for cars and traffic, you get cars and traffic.  If you plan for people and places, you get people and places.) 說話聽來簡單,但卻道出真理。 過去,香港的城市規劃「以車為本」,為了解決人車爭路的問題,行人被趕離地面。像將軍澳的規劃,行人都走在天橋上,地面沒有人,堪稱為「無街之城」。 其實,「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已是不合時宜。私家車佔據大量路面,但可享用的人卻不多。反之,鼓勵使用集體運輸工具,如電車、巴士和地鐵,甚至單車,可讓地面騰出更多的空間,增加綠化,令行人有更佳的環境質素。 事實是,世界不少先進城市,已逐漸把本來被車輛佔用的街道回歸行人。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政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用了四十年時間,逐漸把舊城區的街道改劃為行人專區。這些行人區,有星羅棋布的露天茶座,有賣藝者作街頭表演。沒有車輛(單車例外)的街道變得空氣清新,亦成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城市更建立了新的街道文化。 最近,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展開「觀塘商貿區的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可行性研究」,目的就是「營造一個可寫意蹓躂和舒適的行人環境及暢達的交通網絡,方便市民由牛頭角和觀塘站進出商貿區並到達海濱。」 研究以行人為本,在舊區現成的街道網絡內探討不同方法,改善行人過路設施,並營造一個具吸引力的步行體驗。短期措施包括在繁忙的路口加闊行人路面以方便市民過馬路,拆除多餘欄桿以騰出空間增加綠化等。 另一個有趣的建議,是美化後巷。後巷,一直以來都是舊城區公共空間網絡的

乘坐「叮叮」 細看舊城變遷

Image
【圖:電車有一百一十年歷史,是香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 最近,有退休規劃師提出取消電車中環路段,以解決交通擠塞,立即惹來坊間熱烈討論。本來筆者認為這是份屬無聊的建議,根本不值得費時討論,一笑置之便算。豈料傳媒朋友鍥而不捨,一直追問筆者意見。最後為了脫身,還是直接了當說了幾句:「電車遊走港島超過一個世紀,是香港珍貴的文化資產,一定要保留。你說電車阻路,其實阻路的又豈止電車呢?」 事實是,電車在舊城穿梭百年,見證著這城市的轉變。電車路就是從前的維港海濱,隨著城市發展,海岸線逐漸北移。電車路兩旁的建築物,從低矮的舊唐樓,變成高樓大廈。電車經過之處,也有不少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和舉世聞名的當代建築。要窺探舊城風貌,閱讀香港歷史,除了步行之外,乘電車也是個極佳的選擇。 還記得,十年前一群建築師為了推動市民欣賞香港建築,成立了香港建築中心,更與電車公司合作,每個周末舉行「築電之旅」。筆者也曾在活動中作導遊,向乘電車看建築的參加者講解沿途景致,介紹特色建築。 單是從上環到灣仔的一段路段,已有不少極具觀賞價值的建築物。 從上環登上電車,經過傳統的海味店鋪,前面出現的是以紅磚建成的上環街市。上環街市落成於一九零六年,屬充滿古樸風味的愛德華式風格。麻石的柱子和圓拱形的窗戶,是當年的建築特色。該建築物於一九九零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在一九九一年重修後改名為西港城。 離上環街市不遠處,是建成於一九三九年的中環街市。中環街市以混凝土作結構,簡約線條設計,與滿佈裝飾的上環街市風格迴異,屬上世紀三十年代盛行的包浩斯風格,特徵就是流線形的外牆和橫向形的窗戶與屋簷,中間還有個大光井。同一風格的建築,還有灣仔街市。中環街市在二零零三年停止營運,至今仍等待市建局展開漫長的保育工程。 穿過中環核心商業區,這裡商廈林立,有巴馬丹拿設計的置地廣場和渣打銀行,該建築師樓在中區還設計了不少商廈,例如前身為康樂大廈的怡和大廈和交易廣場等。電車路上亦不乏世界級建築大師的作品,有英國建築師霍朗明設計的匯豐總行和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中銀的背後,是嚴迅奇設計的花旗銀行大廈。值得一提的,是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舊中銀大廈。這是當年盛行的藝術裝飾風格,也曾是中環最高的建築物。 在舊中銀對面,矗立著前立法會大樓。大樓於一八九八年開始興建,至一九一二年才

同德押 消失中的老舊唐樓

Image
最近一幢屹立於灣仔八十年的老舊唐樓面臨清拆,又再掀起城中沉寂一時的保育爭議。 位處灣仔軒尼詩道的同德押,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是一幢樓高四層的騎樓式唐樓。唐樓的特色,就是下舖上居,騎在行人路上。騎樓以磚造的柱子支撐,形成行人路上的迴廊,為行人遮蔭擋雨。因此從前的行人路都被稱為騎樓底。騎樓底,更成為舊區中的半露天城市空間。從前沒空調設備,騎樓亦可令室內冬暖夏涼。 香港舊區的城市規劃,就是以唐樓作單元,兩排唐樓背靠背,中間是後巷,成為一個街區。從前,這種唐樓在市區比比皆是。但隨著城市發展,踏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舊唐樓紛紛被拆,變成高樓大廈。還未重建的同德押變得碩果僅存,而且位處街角的弧形騎樓更屬罕有,故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這趟的保育爭議源於近日有市民發現同德押已被架上圍板,準備拆卸,觸發二千市民聯署要求保護這幢歷史建築。古物諮詢委員會亦於本周初增開特別會議,重新檢視評級。雖然在會議中有委員建議把評級由三級升至二級,但最終被大比數否決,維持原有評級,令不少保育人士感到失望。 但事實是,無論古物諮詢委員會如何評級,都無法阻止同德押被拆。 古物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只是為歷史建築評級,沒有保護歷史建築免受清拆的權力。換句話說,古諮會只是學術性地按建築物的保育價值評核級數。當年備受爭議的皇后碼頭雖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最終亦難逃消失於推土機下的厄運。按現行制度和《古物及古蹟條例》,除非建築物被古物事務監督 ( 即發展局局長 ) 列為法定古蹟,才受保護。但要成為法定古蹟,按法例便要向業主作出賠償。故此,政府鮮有把私人產業列為古蹟。現時一百零八項法定古蹟,絕大部分都是公共建築。至於原屬私人物業的景賢里,也是在業主同意政府以地換地供業主發展後,才被列為法定古蹟。 翻看歷史,過去能成功保育位處私人土地的建築,實在屈指可算。要像雷生春業主把物業送贈予政府的例子更是絕無僅有。保育甘棠第改建博物館,政府便要向業主買下物業。保育和昌大押,市建局便把發展潛力轉移到相鄰的地塊。保育景賢里也要以地換地。保育茂蘿街、上海街和太子道西的老舊唐樓群,則靠市建局全數收購。保育 Jessville ,政府亦要跟業主磋商並放寬發展參數。以上做法,大都直接或間接牽涉公帑的使用,社會為保育而付出代價,實在是無可避免。 但此等「見招拆招」的做

星光大道擴建掀爭議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維港海濱,近日再掀波瀾。最近,有建議把尖沙咀星光大道向東延伸至紅磡向城規會申請,諮詢期間共接獲三百多份意見書。反對者多為附近的食肆商戶酒店和持有海濱物業的發展商。 星光大道一直以來是訪港旅客的旅遊熱點。這一段以表揚電影文化事業作主題的海濱長廊,自二零零四年開幕以來一直由發展商新世界營運和管理。當年的安排,是發展商斥資四千萬元興建,以換取二十年的管理權。自始以來,一直相安無事,運作良好,星光大道遊人如鯽,成為旅客和市民看海景看煙花打手印的好去處。 至於星光大道以東的尖東海濱長廊,建築署在二零零七年將它翻新,增建了一幢咖啡座,為海濱遊人提供了餐飲設施。同年,建築署亦憑該設計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主題建築獎。 由於使用多年,星光大道日漸老化。據營運者稱,為應當區區議會要求,提出優化計劃並增添文化元素;更認為原有面積有限,故建議把星光大道延長至尖東海濱花園。優化計劃更提供額外的零售餐飲設施,方便遊覽海濱的市民和旅客享用。所有建造費用由新世界斥資,在營運和管理方面,建議以夥伴合作模式,由康文署委託新成立的非牟利組織負責。 方案惹來鄰舍反對,有認為海濱不應太商業化的,有不滿新建的建築物影響酒店和餐廳景觀的,也有擔心工程令旅客減少而影響生意的。至於營運者方面,有人認為這是把公共空間私有化,擔心市民的使用權受到限制。也有意見認為,把海濱土地交由私人管理,是否要架空海濱管理局? 事實是,擴建星光大道的建議曾在本年一月在海濱事務委員會屬下的九龍、荃灣及葵青海濱發展專責小組會議討論。委員會認為該計劃合乎令海濱朝氣蓬勃和富吸引力的願景,公私合營的模式亦可接受,唯詳細設計往後需要再諮詢委員會。可惜,還未及委員會再開會討論,倡議者已將計劃向城規會提交。 筆者參與海濱事務多年,一直認為,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海濱,應是多元化的,應有動有靜,有商業有休閒,不能千篇一律。商業也不是罪惡,適量的零售和餐飲設施,可令海濱更具吸引力。世界上著名的海濱區,都不乏露天茶座酒吧和商店等設施。在管理方面,康文署以管公園模式管理海濱,受制於《遊樂場規例》,難有靈活創意。 市民一方面不滿康文署管海濱諸多規限,又害怕發展商唯利是圖,這是可以理解的。故此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提倡以專責的海濱管理局管理海濱。過去兩年的公眾參與,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獲得社會普遍

《築.跡—香港建築展》@台北

Image
【圖:「香港周 2015@ 台北」於本週二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傳媒簡報會。】 由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一年一度的「香港周」將在九月十日於台北開幕。「香港周」在台灣已經踏入第四個年頭。本屆的主題是「繼往開來‧活在當下」,主辦者匯聚了不同領域的藝術,當中包括視覺藝術、戲劇、音樂、舞蹈、作家和建築,向台灣民眾展現香港各藝術領域的創造及傳承,也聆聽藝術家對當下生活及社會環境的回應。 今年,香港建築師學會有幸成為參與者之一,舉辦名為《築‧跡——香港建築展》的展覽。這個星期,筆者分別在香港和台北兩地出席了傳媒簡報會,向公眾介紹該展覽的目的及內容。 去年,建築師學會獲「創意香港」贊助,在倫敦香港周展出了自一九六五年至二零一四年的獲獎建築。隨後贊助機構更希望學會把該展覽在台北再度舉辦。我們決定,再展,便要加入新元素。那個時候,香港建築中心正在舉行全民參與的「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選舉。 因此,《築‧跡——香港建築展》內容將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現在與將來」。第一部分是過去五十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得獎作品,展品曾在去年底在倫敦展出。第二部分是「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這一次從香港移師台北。至於第三部分,是精選的青年建築師作品,這部分是前所未有的,也可說是在台北的「首演」。 建築,是一門與限制共舞的創意藝術,與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不同。建築藝術,除了著重美感之外,也要兼顧功能上的需要,還要有當時的科技配合。常言道:「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建築設計往往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氣候,和社會的價值觀。過去百年,香港在中西文化交融,在地少人多的地理環境,與及經濟多次轉型的發展歷程中,成就出無數別具本地特色的建築設計,建構了今天獨特的城市景觀。我們希望籍著這個展覽,讓台灣民眾瞭解香港建築的發展及其獨特的創意。 我們將會展出三十件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的得獎作品。五十年來,學會每年都會邀請專業評審團選出得獎建築項目。獲獎的建築物,有公共建築的,也有私人建築的;有屋村、住宅、學校、辦公樓、博物館、甚至骨灰盦。由房屋署設計的彩虹村,便是首個得獎的建築作品。參觀者可以從不同年代的建築展品中,窺探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不同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及社會需要。 香港建築中心本年初舉辦「十築香港」活動,讓市民「

建築保育 何去何從

Image
【圖:活化後的雷生春,成為中醫藥中心。】 今年書展,一本關於香港建築保育的書籍出版了。這本書,叫《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 作者林中偉,是資深建築師,也是具豐富經驗的保育專家,在香港參與了眾多保育古建築的工作。他以建築師的視角,加上親身實踐的經驗,圖文並茂的解構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的關係,深入探討及反思保育手法的得與失。 過去香港城市發展,拆舊樓建新樓,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不少極具美學和歷史價值的建築都因發展之名一一湮滅於推土機下,典型的例子就是尖沙咀火車站、香港會所和舊郵政總局等歷史建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爭取保留古建築的保育人士只限於少數建築學者和外籍人士,未能喚起社會普遍的關注,保育思潮難成氣候。最後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築逐一被消失,只留下孤單的一座尖沙咀鐘樓。 近十年,香港民間對歷史建築的保育訴求與日俱增,不少社會抗爭亦是由保育而起。最膾炙人口的有零四年的利東街,零六年天星鐘樓,零七年的皇后碼頭,零八年的景賢里,一零年的政府山。這些爭議,亦迫令政府推出了新政策以回應民間訴求,例如在零八年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和一零年施政報告的「保育中環」等。此後,不少成功的保育項目相繼落成,例如灣仔藍屋、大澳警署、雷生春、美荷樓及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等。有的今天仍在興建中,例如中區警署建築群。有的依然舉步維艱以蟻速前進,例如中環街市。作者形容這時期是一個千禧巨變騰躍的年代。 作者通過不同的案例,勾劃出不同的保育模式,有活化再使用的雷生春和甘棠第,有只保留外牆的高街精神病院和灣仔街市,有保育並加入新元素的前英軍軍火庫;有「留屋不留人」的和昌大押,也有「留屋兼留人」的灣仔藍屋。 在香港的保育歷史中,不能不提市建局的角色。市建局的「四大策略」中,保育是其中之一。 ( 其他策略包括重建、復修與活化 ) 。雖然市建局的大型重建模式常被批評為破壞舊區文化,但也有擔當保護文物的工作。例如舊上環街市 ( 西港城 ) 、和昌大押、灣仔茂蘿街綠屋,正在進行中的太子道西和上海街的唐樓群,和近日再度惹起爭端的中環街市等。由此可見,市建局亦肩負了保存歷史建築的責任。 最大的困局,在私人建築。由於土地有發展潛力,拆卸重建會為業主大來巨大的金錢利益,要保育,除非政府能提供足夠誘因。雷生春業主雷氏家族把物業捐獻給政府作保育,可說是絕無

土樓建築 活現民間智慧

Image
【圖:有「土樓王」之稱的永定高北土樓群承啟樓,建成於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年,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 還記得一部港產電影《功夫》裡面那「豬籠城寨」的場景,一眾村民住在一幢圍成一圈中間是空地的建築物內,建築物儼如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城。這個場景,相信是取材自中國著名的傳統民居建築——土樓。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民間建築,產生於宋元時期 ( 十一至十三世紀 ) ,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二零零八年,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之後,在福建省永定縣的土樓群吸引了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這些看來其貌不揚外表粗糙的圓形建築物,既不是由建築師設計,又沒有複雜的裝飾,卻成為受保護的文化遺跡,實在令人驚嘆。 這個夏天,筆者從廈門乘車出發,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永定縣,探索這種風格獨特的民間建築。 一座建築物的設計,往往反映著當時當地的氣候、歷史與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模式。一座土樓讓一個家族的三四代人居住。土樓的形態主要是圓形和方形的,但也有其他的變奏,例如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或是前圓後方或前方後圓的。土樓的規模大小也有不同,最大的圓形土樓直徑有一百五十米,最小的則約十七米。 土樓大小各異,高度也有不同,一般是三層樓至五層樓高,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地下和二樓都沒有向外的窗戶。三樓以上的窗戶都是非常細小的。建築物的採光,主要是來自建築物內的大光井。原來,當地人把房子建成這樣的內向型建築,目的就是防衛野獸和盜賊入侵,讓居所有抵禦外敵的功能。 民間興建的建築物,物料自然是就地取材。土樓的牆腳和地基以不經修飾的鵝卵石砌成,外牆則以用沙質黏土、糯米粉、紅糖和竹條混合而成的夯土建造,屋頂則以灰色瓦片覆蓋。外牆的厚度有一至二米,除了是結構上的需要外,還有緩和氣溫的功能,令室內冬暖夏涼。厚厚的外牆,就如一幅刀槍不入的城牆。以石頭建造的牆腳更深入地底,以防敵人挖掘地道入侵村莊。以竹條當作鋼筋混和泥土,更有抵抗地震的功能。這種用年月積存下來的民間智慧,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每座土樓向外只有一道大門,大門的門框以花崗石塊建成,門框上面則刻有大樓的名字。眼前的一座,是有土樓王之稱的「承啟樓」,聽說全盛時期便住上八百多人,猶如一座小城市。 走進大門

設計灣仔海濱 重拾維港活力

Image
【圖:倫敦泰晤士河南岸,市民於河濱的登岸台階閒坐歇息近距離親近水體。】 六月,規劃署展開了「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讓市民對該地區的規劃表達意見。 為了實現「還港於民」的願景,並把維港海岸活化成朝氣蓬勃和交通暢達的地方;政府自二零零五年起,先後在啟德、中環、港島東和紅磡等海濱區域進行城市設計研究,更陸續把維港海濱各處建設長廊和公園供公眾享用。今天市民可在維港北岸的西九、尖沙咀、紅磡、觀塘;以及南岸的西營盤、上環、金鐘、北角和鰂魚涌等地區的海濱散步,近距離接觸維港。 是次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範圍由灣仔北的會議展覽中心起一直東延至炮台山東區走廊旁邊的空地,土地總面積共十九公頃,海濱全長約三公里。此外,還包括了銅鑼灣避風塘和遊艇會附近的水體。從前規劃署做規劃只做陸地不做水體,今次總算有所進步了。 建議中的城市設計大綱把灣仔北及北角海濱,按不同的地理環境規劃為五個各具特色的主題區,自西至東分別是慶典主題區、渡輪碼頭畔主題區、新水上康樂主題區、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和東岸公園主題區。 從建議的規劃圖可見,灣仔北是商業與動態活動兼容,銅鑼灣是水上活動與保存避風塘的歷史文化,北角則是較靜態的社區公園。 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來自積聚經年的歷史與文化,和深具當地特色的生活空間。可惜的是,過去不斷填海,海濱具歷史價值的文物所餘無幾,連盛載著港人集體回憶的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都遭拆掉。銅鑼灣避風塘和當區一帶的午砲、防波堤和天后廟船,與遊艇會西面的奇力島海岸線,可能是海濱區唯一仍保存著昔日歷史的地方。 規劃署建議把前公眾貨物裝卸區不受風浪衝擊的水域,發展為擁有水上康樂設施的活動中心,例如獨木舟、划艇、浮動泳池等。此舉實在值得支持。要解決的,當然就是水質問題。筆者認為,政府應以此為目標,把水質問題解決;而非以水質問題作藉口,令水上活動無法實行。 從前的灣仔和銅鑼灣,海濱接近民居,走到街尾就是海旁。海濱地區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後來不斷填海,今天從內區到海濱便要跨過公路,海濱於市民漸行漸遠。要重拾海濱活力,把人和水之間的距離拉近,首要工作便是要加強內區與海濱的連接。 現時進出海濱區,只靠幾道設計沉悶的標準式行人天橋,令遊人前往海濱的意慾大減。要做好行人為本城市設計,天橋設計亦應包容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