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8

明日大嶼 今日又如何?

日前,房委會公佈公屋輪候時間已增至五點五年,顯示香港房屋問題日趨嚴重。 為長遠解決因土地供應不足而衍生房屋供應短缺及其他種種問題,今年十月,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推出明日大嶼願景,決定馬上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一千七百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可興建二十六至四十萬個住宅單位,供七十至一百萬人居住;更承諾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時間方面,預計填海工程可在二零二五年展開,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二零三二年入伙。 明日大嶼願景的一千七百公頃填海甫公佈,立即引來坊間熱議,更激發民間發起遊行抗議。連月來,支持者和反對者又紛紛表態,有人說是「倒錢落海」,有人說是「最佳投資」;爭議至今仍未平息。由於千七公頃填海從來不存在於「土地大辯論」的十八個選項當中,最接近的只有一千公頃的「東大嶼都會」。突如其來的千七公頃填海,就連身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的筆者都感到詫異。正當這邊廂土供組剛好完成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公眾參與活動,仍在埋頭苦幹分析公眾意見及準備最終報告之際;那一邊廂的民間已開展了因明日大嶼而起而可能是更激烈的「土地大辯論二‧○」,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究竟明日大嶼是好是壞,筆者暫不評論。但值得留意的是,縱使政府按計劃在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研究撥款獲得通過,規劃環評工程研究和諮詢又順利進行,填海工程最快七年後才展開;完成填海再建屋,首階段的住宅最快也要十四年後才能入伙。若有任何延誤,入伙時間可能更遲。 遠水不能救近火。要紓緩日益惡化的公屋輪候人龍,便不能不認真面對短中期土地供應的辦法。這便要回歸到公眾參與中能提供較大量土地的三個短中期選項了。 首先是棕地發展。土供組諮詢文件預計短中期可提供一百一十公頃可發展棕地。新界棕地發展雜亂無章,經妥善規劃後再發展既可增加房屋供應,更可改善鄉郊環境。雖然要克服收地賠償和重置棕地作業的困難,但問題亦並非無可解決;公眾參與期間社會對發展棕地爭議也不大。筆者相信,土供組最終報告建議棕地發展應是毫無懸念。 第二是利用新界私人農地儲備,土供組預計短中期可提供一百五十公頃可供發展用地。由於政府自身欠缺適切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向農地擁有者提供誘因例如提供基建以釋放土地潛力興建公營房屋應是可取的選擇。雖然在公眾參與過程中社會對公私合營模式有保留,但這應可通過公開、公平和透明的評審機制,發展商亦需就私人發展部份

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

Image
【圖:「超越高層—從建築探索香港」展覽在十月三十一日於東京銀座開幕,當日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左三 ) 及經濟及商務局局長邱騰華主持開幕典禮。】 上月底,香港建築師學會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題為《超越高層—從建築物探索香港》 (More ThanHigh-rise) 的展覽,該展覽亦成為東京《香港周‧二零一八》的眾多活動之一,並邀請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開幕典禮。 香港高廈林立,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高密度的城市規劃,也是舉世聞名。但高樓之外,我們還有甚麼?是廣闊海港和翠綠山巒?是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還是歷史建築和鄉郊色彩?這一趟,十六組共二十八位年輕建築師從香港遠赴東京銀座,通過模型、錄像和照片等建築作品,向日本民眾揭示他們眼中的香港,展現高層建築之外的另一面。 日本從來都是香港建築師朝聖之地,亦出產了不少世界級建築師,例如安藤忠雄、妹島和世、伊東豐雄等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這次展覽不是比建築,不單是展示建築硬件,而是讓日本人認識香港。展品當中的茶餐廳、大排檔、屋邨走廊和霓虹街景等,描繪出香港的地道文化和人民生活。老舊建築物如灣仔藍屋、元創坊 (PMQ) 和荔枝窩等,也讓參觀者感受香港最草根和最真實的一面。 展覽場地位處於東京傳統著名購物區銀座 GINZA SIX 的一所書店內的中庭。場地設計由曾在日本工作五年的陸沛靈 (Jane) 建築師操刀,她把大自然的翠綠山巒以抽象形式轉化成掛在空中的帷幕和地上的小山丘,充分表現了香港石屎森林以外豐富的天然景致。日間陽光從屋頂天窗穿過隨風搖曳的布幕灑到中庭內,為展場增添了一分自然氣息。 建築署做了一個 PMQ 的橫切面模型。兩座建築物一左一右,像個時間軸,分別表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千年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和活化後的元創坊。近距離細看模型,可見建築物內的活動栩栩如生。由從前市民在宿舍公共走廊的鄰舍活動到變身後的創意空間,都一一展現眼前。 九十年歷史的灣仔藍屋,用了十年時間進行活化;是香港歷史上首個「留屋兼留人」的保育項目。由謝錦榮建築師設計的《 WE 嘩藍屋》獲獎無數,除在一七年獲得亞洲及太平洋遺產保全獎外,還在今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大獎。建築師以新舊兼容的方法把舊樓連接,創造出簇新的互動空間,更成功保存了正面臨士紳化社區的一組瑰寶。展場中的藍屋模型放

公私合營 活化紅磡海濱

行政長官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及一系列措施優化維港海濱。當中一項就是在本年底前「 就紅磡碼頭都市公園項目邀請有興趣機構遞交有關設計和營運的意向書。 」 紅磡碼頭前方的一幅佔地二點二公頃的土地,連接著一百七十米長的海濱。從該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可見,地塊劃作「休憩用地」。現時則用作交通交匯處、旅遊車停泊處及跨境旅遊車站,並設有休憩處和上落船隻的梯級。由於交通交匯處即將遷至附近新建成的酒店地塊內,旅遊車站設施亦只屬臨時性;該幅海濱用地最快可於一九年首季騰出落實作都市公園,實踐「還港於民」。 海濱用地劃作「休憩用地」,一直是近十多年香港城市規劃的大方向。把維港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也是我們的海濱願景。過去十四年,海濱事務委員會亦無間斷地推動相關的項目,讓市民及早享用海濱公共空間。今天,市民可以從紅磡沿四公里長的海濱步行至尖沙咀,該段海濱亦成為市民和遊客消閒和欣賞維港景致的好去處。 不過,要把維港海濱變成朝氣蓬勃和富吸引力的地方,就不能單是鋪上地磚、草坪和種樹,還應鼓勵其他活動進行。我們曾經參考澳洲悉尼、新加坡、哥本哈根和奧斯陸等海濱城市的例子,海濱除了是個主要作為休憩用途的公園外,也可以是個集消閒、餐飲、文化和娛樂的場所。適量的商業設施和表演場地,再配合洽當的城市設計和裝置藝術,亦能夠增加海濱地區的活力,以吸引當地市民和遊客。因此,這些世界著名的海濱城市,從來不會把多元化的海濱區當作公園般管理。 在香港,海濱長廊和公園,在規劃上劃作休憩用地,而休憩用地的管理者就是政府的康文署。康文署需按《遊樂場地規例》管理公園,屢被坊間批評為過份管理,「種樹不可以落葉,水池要加欄桿」,「這樣不准、那樣不行」。再者,由政府負責發展及管理的海濱用地,營運上難免受整個公務員體系的財政和人力資源限制,導致較長的發展周期,未能滿足公眾對享用海濱與日俱增的期望。規條為本的管理模式,亦局限了設計的創意,對達致一個真正朝氣蓬勃和提供多元化活動的海濱造成限制。 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認為,要成就海濱願景,便要衝出固有管理模式的框架。我們在二零一一年提出成立海濱管理局作一站式的規劃、設計、建造、管理和營運維港海濱,獲得上屆政府的支持。在一三年和一四年,我們為成立海濱管理局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雖然得到社會的正面回應,但最後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事。上屆政府在

還港於民 盡快落實海濱項目

本週三,行政長官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如何解決長期困擾港人的土地及房屋短缺問題,是報告中的重中之重。雖然土地供應小組的最終報告要在年底才能完成,行政長官已「急市民所急」,急不及待提出涉及填海達一千七百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自然成為傳媒及坊間討論焦點。由於千七公頃的計劃從未曝光,土地大辯論十八選項之一的「東大嶼都會」亦只有一千公頃;因此計劃甫公佈,就連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們都嚇了一跳。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由於填海面積與公眾參與期間的面積有別,政府應向市民解釋。 筆者且轉個話題,談談《施政報告》內個人非常關注但報導相對較少的內容——優化維港海濱。 施政報告的第二百九十段這樣寫:「 我們致力貫通維港兩岸的海濱,發揮維港獨有的優美景致,打造市民共享的優質公共空間。明年展開的灣仔北新海濱工程,將建造兩條不同主題的海濱長廊, 二零二一 年完工後可全面接通上環至灣仔碼頭總長約三公里的海濱長廊。我們亦正修訂東區海旁行人板道的走線方案,如方案獲得支持,將盡快展開詳細設計工作。堅尼地城城西道海濱的公眾休憩用地,將於明年第一季起逐步完工並開放給市民享用,以配合日後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社區園圃及相關設施。 」 第二百九十一段:「 另一方面,荃灣海安路的海濱優化工程會於明年陸續展開,土瓜灣海心公園擴建工程的撥款申請亦會於明年提交立法會審批。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正邀請非牟利機構於啟德跑道末端營運周末市集。此外,我們會在今年年底就紅磡碼頭都市公園項目邀請有興趣機構遞交有關設計和營運的意向書。 」 對於行政長官承諾致力推動落實優化海濱的工作,筆者表示歡迎。 過去維港不斷填海,海岸線亦隨年月變更。但自從《保護海港條例》的實施後,不能再在維港填海,今天兩岸的海岸線已是永久性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如可處理這段全長七十三公里的海濱?如何「還港於民」?把港九兩岸海濱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一直是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工作目標。我們的願景,就是「把維港及其海旁地帶優化,使成為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港人之港、活力之港。」 把海濱連成一線,就像愚公移山,不能一蹴即就;也要克服不少困難,包括搬遷不相容的設施。把觀塘貨物裝卸區改造成海濱公園,把西區副食品市場外的碼頭地帶變身成海濱長廊,便是兩個成功例子。另外,又例如港島北角區,海濱土地被私人住宅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