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6

「空間互借」 重拾獅子山下情懷

Image
【圖:展覽開幕當日,筆者與冠軍團隊成員陳灝揚、陳灝賢、陳宇軒、劉紹禧及霍歷勤於「築青亭」示範單位內合照。】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六十周年,舉行了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結果已於十月公佈。本周三,筆者出席了該比賽得獎作品展覽的開幕。 香港科學園的展場內築起了冠軍作品「築青亭」的一比一示範單位供市民參觀。展覽場地模擬這座青年住屋樓層。單位外還有公共走廊,走廊一邊展示屋宇的公共設備,另一邊則展現其餘四隊年輕建築師的優勝作品展板、模型及影片。 有別於一般建築比賽的天馬行空,這是一個以實用為主,相當「貼地」的比賽。青年人住屋既是一個實在的問題,與其由政府機構或發展商解決,不如由年輕人自己話事。參賽的都是三十六歲以下的建築師,明白自身對住屋設施的需要。他們更採用「由下而上、與民共議」的設計模式,通過一連串的訪問和工作坊等,及以建築模型等工具與社區的年青人互動,共同商議對設計的要求;從而建立共識,設計出真正符合現代年輕人需要的可負擔居所。 冠軍團隊成員霍歷勤認為:「儘管年輕人對住屋需求各有喜好,但也有共通之處。不少青少年基於私隱及衛生考慮,均希望單位內有獨立的洗手間,同時亦十分重視單位通風和有充足的貯物空間。這些都是很合理的要求。」 設計單位面積只有一百五十平方呎,但樓底高度則放寬至三點七米,比一般住宅樓層約三米高。參賽建築師便要運用創意,利用額外的高度空間,以立體思維構思宜居環境。「築青亭」單位以橫向型設計增加採光面,廚房是開放式的。建築師善用高樓底的特徵,把睡床設在洗手間之上,並以貯物櫃作梯級。梯級又可成為坐椅,方便朋友共聚。冠軍團隊五人在開幕當日於單位內向參觀者介紹設計,並各自「擺甫士」讓傳媒拍照,也不覺擁擠。 若嫌百五呎不夠用,要再住大些,原來還有機關。「築青亭」的單位以書櫃作大門。打開大門,單位與走廊空間相連接,令視覺頓感開揚。書櫃的展示物亦可與鄰舍互動,公共空間展現著各住戶的個人風格。 「築青亭」的另一亮點在於「互借空間」的概念。筆者留意到單位外的走廊位置特別寬敞,與一般住宅的窄長走廊大相逕庭。走廊上還有一些貯物櫃和單車架,貯物櫃放置的都是一些共用物品。原來,建築師團隊把一般住宅樓盤常見,集中於平台樓層的會所設施及公共空間如健身室、閱讀室、球場、攀石牆和餐廳等,零星散落於各樓層單位之間。此舉可以將青年

《筆生建築》 訴說香港故事

Image
Add caption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建築,反映當時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每幢建築物,都訴說著不同年代的故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隨著香港不斷發展,為了切合社會的需要,一幢幢的建築物例如住宅、學校、辦公樓、工廠、教堂、戲院、醫院和各類公共設施拔地而起。這些建築,有功能性的,有地標性的;有實而不華的,也有舉世觸目的。經年累月,一點一滴地造成了今天的城市面貌。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成立六十周年,出版了《筆生建築》一書。一眾作者編寫了關於二十九位香港資深建築師六十年來的建築作品,除了介紹各幢建築的設計特色外,當中還包括前輩建築師做設計的心路歷程。 編輯姚展鵬說:「書名叫《筆生建築》,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它記錄了前輩為香港建築付出的畢生努力;第二,是闡明了建築設計是用筆創作,以筆傳意的專業。因此,前輩建築師筆下的創作,便成為本書的主題了。」 建築師的工作,每天都為城市作建設,解決居住與環境問題。建築師除了做設計外,還要負責工程的監管。為了實踐夢想,過程中要克服重重困難。因此,每幢建築物的背後,都有建築師的無盡心思與經歷。這些有血有肉,鮮為人知的人生小故事,都一一被記載在這本書內。前輩建築師的工作態度,亦成為後人的借鑒。 二十九位前輩建築師中,全部年過七旬,大部分已退休。當中黎錦超教授和歐陽昭經已離世,他們留下的故事更是珍貴的記錄。其中最年長的,是今年一百零四歲,曾任職香港政府工務局的鄔勵德。學會副會長衛翠芷博士於一五年遠赴倫敦,採訪了這當年設計中環第三代天星碼頭鐘樓和皇后碼頭的建築師,寫成了書中「公共建築」的一章。 除了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外,鄔勵德的作品還有中環大會堂和位處政府山的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他的作品採用了當年盛行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著重簡約線條,以實用為本,沒有多餘的裝飾。在訪問中,鄔勵德憶述了他當年與大會堂設計團隊中另一位建築師 Gordon Brown 的爭議。兩人為了設計初稿,差點對罵起來。鄔勵德認為 Gordon Brown 不顧實際需要,沒有為近千五座位的音樂廳和五百座位的劇院提供足夠的樓梯和廁所。而 Gordon Brown 卻反駁鄔勵德只管實用,簡直像水喉匠般看待建築,令鄔勵德為之氣結。 這段超過半世紀的對話,由百旬老翁娓娓道來,也正好指出建築正是糅合

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

Image
【圖:筆者出席於香港青年協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 香港樓價高企,租金上升,居住面積狹窄等情況,一直困擾不少青年及家庭。為喚起社會關注並了解青年對住屋及設計的期望,香港建築師學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合作,早前舉辦了「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並進行「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希望藉此增加社會對有關問題的討論,並就青年房屋的設計和規劃,為業界提供參考。 由於土地及房屋供不應求,導致樓價飆升。青年人的收入增幅,遠遠追不上樓價升幅。加上現時公營房屋政策沒有為青年申請者提供有利條件,對有意脫離家庭經濟依賴、展開獨立生活的青年人帶來顯著困難。 如何解決年輕人的住屋需要,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挑戰。因此,建築師學會委託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進行研究,研究範圍包括香港青年對居住現況的評價和滿意程度,對置業及租房的考慮,對住屋期望及訴求,和對解決青年住屋問題的建議。 研究分別以電話調查和聚焦小組討論進行。青協成功訪問了八百名十八至三十四歲的受訪者,亦舉行了四個小組討論會,訪問了三十九名在職及在學青年。 調查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現時居住在人均居住面積二百平方呎或以下的居所。整體人均居住面積平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每日留在家中的時數為十二小時。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約四成半同意只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他們不介意地方狹小一點。 此外,逾兩成半受訪青年表示有置業打算,一成已擁有物業;而表示沒有置業打算的佔逾半數。其中樓價和首期金額是影響受訪者置業的主要考慮因素。在表示有意置業的受訪者中,預計可負擔的最高樓價介乎三百至三百九十九萬佔最多 ( 約三成半 ) 。 值得留意的是,據青協過去相關研究顯示,青年考慮置業的百分比,由零六年的 55.1% ,下降置一六年的 26.6% ;反映部份青年對置業的期望出現變化。有年輕人坦言,供樓耗用個人大部分薪金,又要起碼供二十年以上。他們不想一生成為樓奴,長期肩負重擔,並認為人生目光不應限於賺錢供樓,應有更多可能性。 研究亦發現,受訪者期望單身青年住屋的最小面積平均應為二百七十一平方呎,而現時他們居住的人均面積則為一百二十六平方呎。可見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甚大。 建築師最關注的,當然是年青人

漫遊狹山池 與安藤相遇

Image
【圖: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由兩幢長方形主體建築所組成。建築師安藤忠雄以水作主題,造出了令人震懾的空間。】 筆者對安藤忠雄的建築一直著迷。上星期因公幹到日本大阪,便順道到訪位處郊區狹山市的狹山池博物館。 狹山池建於七世紀,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是日本最古老的水庫式蓄水池。博物館就建在水池旁邊。這座建成於二零零一年的博物館由安藤設計,用作展示日本的土木工程和治水歷史,並把保存著的歷史文物,如水壩和水塔等供遊人觀賞。 這是一個秋天的大清早,我們乘車抵達狹山池博物館停車處。從外面可見兩幢以清水混凝土建成一大一小的長方形高樓。一眼便知是安藤的作品。但入口呢?卻離開兩幢高樓很遠,很遠。 安藤對每幢建築都有悉心規劃的指定路線,不能隨意亂闖。沿著狹山池邊,兩旁種有櫻花樹的筆直小徑走過,終於找到入口。 同行者都是做建築的,眾人一看見入口處的清水混凝土,便樂此不疲地研究一番。安藤建築的標記,就是那不經修飾、平滑如鏡的清水混凝土,和壁面上整齊排列的螺栓孔。安藤亦愛利用簡約的幾何形狀作建築語言,建構出千變萬化的建築物。他更善於將建築與大自然融合,把綠化,陽光,風與水等天然元素與建築結合得出神入化。就算是一幅牆、一棵樹,經過安藤的精心佈局,在陽光下都可以創造出別具詩意的風景。 從入口可見前面下方的長方形空間有個大水池。安藤忠雄以「水」為主題,設計了這座博物館。沿樓梯向下走,穿越水池旁邊的長廊。長廊外有水滴下,後來逐漸變成一道水簾。傾刻間,水力越來越大,水簾變成瀑布一般,非常澎湃。奔騰的流水流到中間的大水池,令人有如置身於大自然當中。安藤就像擁有魔法般,把大自然的流水注進建築物內。 走過長長走廊,再拐個彎,穿過門廊,又出現另一個令人震懾的建築空間。眼前是一個空無一物,被圍牆圍繞著的圓形庭院。抬頭望,只見一片藍天,和一小塊長方型簷蓬架在柱子上。在陽光映照下,簷蓬影子投射在微彎的牆壁上。影子隨時間變換,有如顯示時間的日 晷 。簷蓬下端就是博物館的正門。 要進門有兩個選擇,一是上樓梯,或是走斜坡。我們二話不說便往緊貼著圍牆內壁的斜坡走,一面走,一面從不同角度與高度觀賞著安藤獨有的光影效果,感受著戲劇性的空間體驗。走過差不多一個圓周,終於進入博物館室內。 走到室內,又是另一番風景。長方形高挑空間,原來就是為一幅巨型

啟德增密度 須恪守《海濱規劃指引》

最近,為增加辦公室面積和居住單位數目,政府再建議把啟德發展區多幅土地規劃修改,主要是把一些社區用地改為商業用地,增加地積比率,和把若干酒店用地改作住宅用途。修訂方案如獲城規會批准,住宅單位數目將由現時的三萬九千增至四萬九千九百個。人口亦由原來的十萬五千人增至十三萬四千人。兩者增幅均為百分之二十八。 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規劃一天未實踐,一天都有修改的空間。二零零四年,政府決定啟德區以「零填海」規劃,完整地保存舊機場跑道。經過長達兩年的公眾參與,與民共議,最終把在維港中心的啟德規劃成一個結合體育、休閒、旅遊、商業和優質住宅的樞紐。至於住宅區的規劃,更採納了「以人為本、還街於民」的原則,提供大量地面公共空間,例如街道、公園和海濱長廊等。而住宅區以地積比三至五倍的中密度規劃,並設有高度上限,以確保維港景觀和山脊線不受遮擋。 時移世易,隨著二零一二年新政府上任以來,為了解決住屋用地短缺問題,向啟德這大幅臨海土地打主意便是理所當然。二十三公頃的體育城也曾險些被沒收改作住宅,後來遭民政事務局反對而未能成事。到二零一四年,政府亦把發展區的若干土地改劃成商業用地和增加內陸部份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至六倍。 這一趟,政府再度建議把密度增加,住宅用地地積比增至六點五倍。政府解釋, 當時採取低密度發展是基於社會關注海濱發展密度,而現時公眾對房屋土地有迫切需求,故作出改動 ; 並稱即使放寬後的區內高度限制,仍然低於周邊九龍灣等地區,並會向海濱方向階梯式遞減,認為不會對景觀造成影響。 關於增加地積比以加大住宅單位數目,以解決住屋供應,可以理解。但增加多少?在那裡增加?增加了的是怎麼樣的住宅?對整體景觀又有甚麼影響?這是非常專業的規劃與城市設計問題。不能單是一句贊成或是反對便能了事。 其他內陸地方暫且不評論,但把面向維港的跑道區沿海地區由酒店改劃住宅,更把住宅密度由原來的三點四至四點四倍激增至六點五倍,筆者則甚有意見。 規劃署提供予城規會的文件聲稱:「關於住宅發展密度,可參考《香港規劃準則與指引》提出新發展區的住宅用地地積比率上限是六點五,比鄰近的黃大仙、九龍城及觀塘的七點五較低。」 但規劃署似乎忘記了《香港規劃準則與指引》是一般指引,啟德跑道屬維港海旁土地,故此亦應該參考另外一份指引——《海濱規劃原則與指引》。 二零零五年,

愈住愈貴 愈住愈細

住屋問題一直是困擾香港人的議題。樓價高企,有人買不起樓,有人屈居劏房,有人連劏房也住不起。公共房屋供不應求,輪候時間愈來愈長,也是不爭的事實。 私人樓宇單位愈來愈細,亦成為近日傳媒討論焦點。 近年愈來愈多實用面積少於二百呎的蚊型單位推出市場,皆因住宅呎價高昂,為了令整體樓價可負擔,細單位便應運而生。不過,百多呎的細小單位,樓價動輒也要三四百萬。 細小單位成為城中熱話,除了面積外,單位設施和設計亦觸動不少人的神經。 從前,一間住屋,有客飯廳、睡房、廚房及廁所,是基本間格。廁所要有「三件頭」,即坐廁、洗手盆和浴缸或花灑,也是普通常識。但由於單位面積「趨細」,「一房沒廳」和開放式廚房已成「例牌」。到了今天,「奇則」出現。廁所竟然沒有洗手盆,坐廁和淋浴間空間共用。如廁後要洗手便要到外邊的洗手盆,還要在煮食地方旁邊。這種安排,令一眾頓感嘩然。 還有,有些實用面積一百六十呎的單位,一房沒廳沒廚房,這還可理解。但幹麼還包括一個二十呎的環保露台? 常言道:「不同年代的建築,反映當時社會的狀況與價值觀。」香港的住宅也是一樣。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出道以來,也曾參與不少住宅樓盤設計,有私營的也有公營的。上一世紀,業界一直不斷改善多層住宅的單位設計。前輩說「眼鏡房」不好,廚廁睡房門連大門對著客廳,叫「五門歸心」,難以擺放傢具。從十字型變成鑽石型,就是為了改善單位互相對望的缺點。後來發現鑽石型廳放傢私不理想,又把三角位放進客房或改成貯物間。這些設計進程,主要是從用家角度出發,設計出適切的單位佈局,方便住客放置傢私,改善室內居住環境。一般情況下,建築面積四百呎的單位,已是最小的了。 到了本世紀初始,政府為了鼓勵環保,屋宇署豁免環保露台,工作平台,加闊走廊等設施計入建築面積。這些不用計數(面積)但可賣錢的設施當然大受發展商歡迎,紛紛把該等設施加進樓盤,以賺取最大利益。由於當年賣樓以建築面積計,單位以外的設施面積,例如大堂、走廊、會所等,亦可計入樓價,發展商亦不介意單位外設施的面積寬鬆一點。 到了二零一一年,政府為了監控發水樓,把豁免面積上限訂於百分之十,並把窗台限制於突出外牆一百毫米內 ( 以前是五百毫米 ) ,而露台和工作平台只能獲得一半的面積豁免。再者,二零一三年更立例訂明賣樓只能用實用面積作為唯一的計算標準。這些措施又令住宅

世界人居日 「侷住」「築青亭」

Image
【圖:比賽冠軍作品《築青亭》,建議「空間互借」,鼓勵鄰舍共享空間。】 聯合國把每年十月第一個星期一定為「世界人居日」 (World Habitat Day) 。國際組織仁人家園 (Habitat for Humanity) 在十月三日舉行座談會,並邀請筆者擔任講者之一,以「香港貧民窟」為題,探討香港居住狀況,狹小空間的衛生與安全等問題,從而探索有何解決的辦法。 無獨有偶,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辦,題為《侷住》的攝影展覽,現正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舉行。展覽展出五十幅由攝影師 Benny Lam 拍攝香港繁華背後的擠迫住屋面貌,反映劏房問題嚴峻,貧窮家庭生活在惡劣環境當中。廚廁合一的情況,見怪不怪。 本週三,由香港建築師學會主辦,香港房屋協會贊助及香港青年協會支持的「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進行頒獎典禮,並宣佈比賽結果。冠軍作品題為《築青亭》,由陳灝揚、陳灝賢、陳宇軒、劉紹禧及霍歷勤五位年輕建築師組成的團隊設計。 以上三個活動,都與香港居住問題息息相關。由於樓價高企,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延長;不少市民被迫屈居於環境衛生惡劣的狹小房間。工廈業主又為金錢利益犯險,把單位劏成住宅出租。工廈劏房更成為城市計時炸彈,一旦遇上火警,後果嚴重。政府要取締,又未能及時提供替代居所。如斯困局,又是歸咎於「土地問題」。 如何為社會提供可負擔的居所,成為香港目前迫在眉睫的頭痛問題。 面對土地供應短缺,租金高昂,要樓價可負擔,單位越建越細便成大勢所趨。因此,如何設計出面積細小但舒適宜居的居住單位,便是「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的主要要求。我們建議,把面積一百五十平方呎的單位,以三點七米的樓層高度做設計;好讓建築師以立體思考,由面積變體積,利用額外空間發揮創意。 為了設計一個有年輕人參與,而又真正適合年輕人居住的住屋設計方案,我們同時邀請了青協就年輕人對住屋的期望進行調查。青協除了以隨機抽樣的電話問卷訪問十八至三十四歲的青年,亦舉辦了四場聚焦小組訪談,探討年輕人喜愛的起居生活模式,並就住屋設計分享意見。 設計過程採用「由下而上,與民共議」的原則進行,最後入圍的五個年輕建築師團隊分別出席了七場交流會,透過聆聽、對話和模型製作等方式,與超過一百二十名年輕人交流,了解他們對家居設計的要求。 五件作品各有特色,為青年住屋這議題提供極具

轉移地積比率 保育皇都戲院

Image
【圖: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建築物外型獨特,別具保育價值。】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歷史建築保育問題一直以來一方面是民間爭議的焦點,另一方面則是政府的盪手山芋,尤其當建築物座落於私人土地上。發展商為了商業利益,把具保育價值的舊樓宇拆掉重建新樓,屢見不鮮。 二零零七年,景賢里被業主毀容,險被消失於推土機下。後來政府以換地方法解決,歷史建築由政府接手,這座具中國古典建築特色的樓宇才得以保存,並加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不過,往後的何東花園和同德押舊唐樓,縱使民間極力爭取保存,但由於政府並未有一套完整的保育政策,最終亦難逃被拆的厄運。大家只好眼巴巴地看著一座又一座的歷史建築從城中灰飛煙滅。 最近,位處北角的皇都戲院,亦面對被清拆危機。地段物業正被財團逐一收購,重建工程如箭在弦。有民間組織為了保存這幢設計獨一無二的建築物,舉辦導賞團帶領市民認識該建築物,又發起聯署運動,更請來知名人士拍攝短片,要求古物諮詢委員會把戲院評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希望盡力把皇都戲院保存下來。 皇都戲院建成於一九五二年,初時名為璇宮戲院,由建築師 G.W.Grey 設計,一九五九年易名為皇都戲院。建築物的外型非常獨特,屋頂上出現了一組外露而層次鮮明的拋物線圓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這種從上吊起的屋頂結構,可令戲院內部沒有柱子的遮擋。也有稱該設計受蘇維埃現代主義 (Soviet Modernism) 所影響,當年算是一種前衛的設計。樓高三層的戲院,全院包括大堂和超等共有千多個座位,地下是停車場,外牆呈裝飾藝術風格。外牆上還有一幅出自中國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揉合了中國、東南亞及西方藝術,題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 這座反映當年工程技術的建築物,為香港罕見,別具保育價值。 問題是,在現行制度下,古諮會作為歷史建築的評級機構,只能把建築物評訂級數,以一級為最高。但古諮會並無法定權力強制業主保存任何建築物。留與不留,最終仍是由業主作主。 由於重建後的樓面面積往往比原來建築物的高得多,業主為了商業利益,豈會放棄重建賺錢的機會?因此要把戲院保留,便要為業主提供足夠保育誘因。筆者認為,在皇都戲院的情況下,轉移地積比率是個可行的辦法。 轉移地積比率的概念,就是把要保存的歷史建築所在的的發展潛力 ( 或剩餘地積比率 ) 轉移到相鄰的土地上。舉例說

《築‧自室2》 建築師訴說城市故事

Image
【圖:《築.自室 2 》展覽於九月九日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主持開幕禮。】 為慶祝香港建築師學會六十周年,學會舉辦《築.自室 2 》之 「家 − 城 ÷ 」 (REVEAL 2: For the City. For the Community.) 建築師藝術展覽,上週五在太古坊 ArtisTree 開幕。 二零一三年,「築.自室」展覽首度舉行,獲得空前成功。今年載譽歸來,超過九十位建築師製作六十一件作品,當中包括裝置藝術、繪畫、模型、照片及電影等,表達建築師對社會現況中不同議題的觀察和感想。 「『築.自室 1 』是表達建築師的內心世界;到『築.自室 2 』,我們加入了社區元素,把創造慾望的私人自室擴展至對社區和城市的影響。」籌委會主席陳翠兒說。「『築.自室 2 』不單是一個單向的展覽,而是一個展示過程的平台,一個回到根本的行動:讓建築師與人重新建立的關係,希望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一點改變。」 香港建築師的工作,每天都為城市作建設,解決居住與環境問題,一點一滴的組成今天的城市面貌。但對於城市發展模式和社會現況,各人都有意見。例如狹窄的劏房居室,倒模設計的住宅樓宇,過度規管的公共空間,和逐漸消失的集體回憶等。藉著是次展覽,建築師通過社區參與,與市民大眾共同製作展品,表達對相關議題的感受。 展場就像個遊樂場,分成「加」、「減」、「乘」、「除」四個區域。展場設計者阿亨 ( 葉晉亨 ) 以從前遊樂場的「爬鋼架」作主題結構,連繫一眾展品。「我們希望把展場做得好玩一點,讓大家可以重拾童真。」阿亨說。的確,展場內發現不少孩童在鋼架裝置中爬上爬落,高興不已。也有參觀者在鋼架旁邊的小桌子休閒地下象棋捉波子棋。建築師亦擺脫了日間工作的束縛和重重規限,自由地以藝術創作表達意念。 「加」區的牆上掛上兩幅尖沙咀鐘樓和皇后碼頭的圖畫。這是潘緻美的《拼貼回憶》,畫作用大量卡通貼紙拼貼而成,充滿童趣。今天,兩座位處維港海濱的歷史建築,一座保存下來,一座已被清拆。十年前海濱發展,皇后碼頭要拆,作者仍是大學生,也曾參與爭取保留碼頭,但碼頭最終無奈被消失於推土機下。作者期望藉著作品告訴下一代,要努力守護著有價值的歷史建築。 展場內的一件由「碌架床」搭成的展品,是霍汝聰及麥喬恩的作品《愛麗絲夢遊香江》。參觀者要像童話主角愛麗絲般

衝出固有框架 打造活潑海濱

近日有傳媒報導發展局局長專訪,問及成立海濱管理局事宜。據報導稱:「局長認為成立管理局涉及大量土地與公帑,公眾與部份議會成員仍有關注,政府對相關建議有保留,到年底才有更清晰的取態。」 傳媒再追問筆者意見,問我會否感到失望。我答:「沒有失望,亦不感詫異。」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的象徵,也是最珍貴的公共資產。自二零零四年填海官司以來,社會一直關注維港兩岸七十三公頃的土地用途,期望「還港於民」。「優化維港及其海濱地帶,以締造一個富吸引力、朝氣蓬勃、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資產:一個港人之港,活力之港。」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願景。海濱事務委員會,及其前身的共建維港委員會,十二年來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工作。 回顧歷史,隨著社會日益期望成立一個專責機構以實現對維港海濱的願景和克服現行制度上的限制,立法會在二零一一年七月通過一項無約束力的議案,當中包括促請政府成立一個法定機構,統籌及落實策略性的海濱發展。 到二零一二年二月,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宣布若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獲社會廣泛支持,政府會在財務上作出配合。同年,政府換屆,海濱事務委員會再於十月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報告,就海濱管理局的主要架構提出建議。 在二零一三年三月,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表示,歡迎海濱事務委員會有關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並承諾發展局會聯同海濱事務委員會,就有關建議進行公眾諮詢。如建議獲支持,政府會開展立法工作,並在財政上配合。 以上的都不是道聽途說,而是在官方文件上白紙黑字寫清楚的。 因此,海濱事務委員會聯同發展局海港組,在二零一三年底及二零一四年底分別舉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就成立海濱事務局的事宜諮詢公眾。當中的討論範圍包括維港願景、管理局的職能與組成、土地及財務承擔等。筆者亦曾在本欄以多篇文章向讀者介紹有關建議及討論。 兩年兩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我們走遍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九個連接維港海岸線的區議會、各專業團體、本地及海外商會、智囊組織和大學等進行簡介。除此之外,也舉辦多個公眾論壇,直接聽取市民大眾的意見。成立海濱管理局的建議獲得社會普遍支持。為了回應坊間關注如何避免成為大白象?如何確保有社會監察等?我們建議管理局應「從小做起」,先做好維港海濱的八幅土地,待有成績並獲公眾認同後再擴展到其他地區。 今年初,我們經已把整合好的建

香港青年住屋想象

Image
【圖:香港青年與建築師通過由下而上與民共議的過程,探討青年住屋設計。】 香港樓價高企,劏房問題嚴重,年輕人上樓困難。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不少人更住進工廈,危機四伏。解決住屋供應問題,成為政府當務之急。 年輕人住屋問題,近年在社會亦引起討論。最近香港房屋協會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合作,更邀得香港青年協會共同參與,研究香港年輕人住屋的需要,並尋求適合新世代的建築設計。 在一般情況下,要做建築設計,找幾間建築師事務所提供方案便是了。但為了達致設計出最切合香港青年需要的居所這目標,經過多番商討,我們決定,設計該由年輕建築師負責。因此,在獲得房協贊助下,建築師學會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創意青年住屋設計比賽」,只限三十六歲以下的建築師以個人或團隊名義參加,務求設計者親身以年輕人角度,運用創意思維,為香港新一代設計出可負擔的單位。 事先聲明,建築師們要設計的並不是甚麼夢想家居。誰不希望擁有一間二千呎大屋,花園有泳池屋頂可種植?但這樣做未免太「離地」了。我們要做的,是「可負擔」的住屋。在香港,樓價以呎價計算,可負擔與否便與單位面積息息相關。是次比賽的設計規範是要在實用面積一百五十平方呎單位內思考,樓層高度則由《建築物條例》三點五米上限放寬至三點七米 ( 約十二呎二吋 ) ,鼓勵設計者以立體思維創造宜居空間。 作為設計比賽的主辦者,我們認為,要解決迫切的實質問題,設計不應是天馬行空閉門造車,而是採用由下而上與民共議的原則。故此,比賽的另一個特色,便是要求參賽者必須「落區」聽意見,並與坊間年輕人共同創作。 今年六月下旬,我們舉行了首場大型工作坊,參加人數共一百二十人;包括八十位擬參賽的年輕建築師,與及四十位由香港青年協會召集的十八歲至三十四歲的年輕人,當中有學生和在職人士。 工作坊先以小組討論再以大組匯報方式進行,討論氣氛熱烈,大家打成一片,根本分不出誰是建築師誰是年輕參與者。話題包括:「年輕人分享現時的居住狀況,要有自己居所的原因是甚麼?」「每天在住所內的生活模式是怎樣?」「如果空間有限,你認為甚麼設施是私人的,甚麼設施可以共用?」 年輕人各紓己見,有認為要自設居所是因為家居擠迫的,有要自己私人空間的,也有因交通問題方便上班的。不少年輕人覺得一百五十平方呎已是不錯的空間。為了令屋內有更多空間,有人覺得廚房可以共用,

釣魚區的迷思

Image
【圖:康文署從來沒禁止市民釣魚,觀塘海濱長廊建成後更吸引不少釣魚愛好者到海濱垂釣。】 最近,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向公眾公佈推出釣魚區試驗計劃,引來社會熱烈討論。 康文署的報告指出:「為推廣親水文化及近水活動,二零一六年施政報告公佈,康文署將於二零一六 / 一七年度推行釣魚區試驗計劃。建議在中環海濱長廊、大埔白石角海濱長廊和青衣長輝路海濱花園設立指定的釣魚區,並加設輔助設施,讓市民在較舒適的環境下進行垂釣活動。釣魚區試驗計劃將為期一年,若反應良好,康文署會考慮在其他地區設立釣魚區。」 日前筆者與幾位朋友閒談,說起釣魚區。其中一人說:「海濱設置釣魚區當然好,以後市民可以在維港海濱釣魚了。這不是德政是甚麼?」另一人說:「釣魚區不應只局限一個地區,應該伸延到整段海濱長廊。」 他 更以近來流行的 「 捉精靈 」 遊戲借題發揮,語帶諷刺地 道 :「捉精靈便要到有精靈的地方呀,你在公園劃定 『 捉精靈區 』 , 小精靈便會特意走過來給你捉嗎 ?」 說罷 引來哄堂大笑。 筆者卻不以為然。原來許多人都不知道,一直以來,政府從來沒有禁止過在海濱進行釣魚活動。 對呀,康文署負責海濱公園和長廊管理,受制於《遊樂場地規例》,公園不准唱歌,不准放狗、不准踏單車、不准踩滑板、不准放風箏放飛機放汽球,卻並沒有不准釣魚。海濱長廊上,只有勸喻市民要小心使用釣魚用具以免影響他人的告示。 事實是,就算沒有釣魚區,不少市民都愛在現有的海濱長廊釣魚。不論是中環碼頭一帶,觀塘海濱,鰂魚涌海濱,又或者是在有天空之鏡美譽的堅尼地城貨物裝卸區,都不時發現垂釣者在結伴享受釣魚的樂趣。此外,在港島東區走廊的橋躉,不少釣友踏過木板或乘坐小艇前往釣魚。從前的皇后碼頭,也曾是釣魚熱點。 因此有人便擔心:「在特定地點設置釣魚區,日後其他地點又會否不准釣魚呢﹖」筆者向有關官員求證,並沒有這回事。 不過,吊詭的是,因為水質問題,康文署並不鼓勵市民食用在釣魚區捕獲的魚類。 那麼釣魚區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相關建議至今仍未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 筆者翻閱康文署給中西區區議會的文件,得悉政府建議在添馬艦立法會大樓前方的海濱劃出長五十四米,面積二百平方米地方作釣魚區。建議提供的輔助設施將包括工作台及洗手盤、擺放魚杆的裝置、配合垂釣需要的欄杆、蔭棚及長椅、指

布里昂墓園探秘

Image
【圖:布里昂墓園小教堂室內一景,可見 Scarpa 對每一個微小細節的講究。】 到歐洲旅遊看建築,尋找世界建築大師的作品,離不開參觀教堂博物館圖書館。但朝聖走到入墳墓,一定是建築發燒友才會做。 這趟因出席威尼斯雙年展關係,便特意從威尼斯出發,來到距離約五十分鐘車程的 Castelfranco ,參觀筆者一直慕名已久,由意大利建築師 Carlo Scarpa 設計的布里昂家族墓園 (Brion Family Tomb) 。 於一九零六年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 Scarpa ,於當地受建築教育,卻沒考專業試,所以不能成為名正言順的建築師。不過他的建築風格別樹一幟,在建築界享負盛名。他對建築細節的注重,可謂無人能及。在他的建築物中,不論是一面牆壁、一道梯階、扶手欄桿、一扇門窗;甚至是鐵閘把手窗鉸, Scarpa 都不厭其煩的把無盡細節設計周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正盛行著簡約的現代主義建築,主張「形式源於功能」,而且把建築細節標準化。但 Scarpa 建築卻與當代主流思潮大相逕庭,連最微小的細節也絕不放過,對各種物料的認識和使用更是神乎其技,從而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 布里昂墓園位於意大利北部小城 San Vito ,要自 Castelfranco 乘巴士前往。在 San Vito 下車後還要步行一段路。前往墓園的路徑是一條直長和兩旁種滿柏樹的通道,墓園被圍牆圍繞,外面只看見小教堂的屋頂。 布里昂墓園面積約二千二百平方米,地塊成 L 形的把一個正方形的 San Vito 墓園的兩邊包圍著。要進入布里昂墓園,便要先穿過 San Vito 墓園。 Scarpa 的圍牆和建築物都以不經修飾清水混凝土建造。有別於同樣鍾情於清水混凝土的安藤忠雄, Scarpa 以不經打磨的長條木板作模具,除模後混凝土便印上木紋的粗糙感。 Scarpa 的建築細節極個人化,更有自成一格的設計語言和符號,例如鋸齒形的圖案和相扣的圓形等,令人一看便知是其作品。 San Vito 墓園盡頭處是一個門廊,踏上門廊的石階,前面牆上出現了可以讓人穿過的兩個相扣圓形洞門,洞門的邊緣是以威尼斯建築常見的彩色紙皮石鋪砌,與旁邊粗糙的混凝土形成強烈的對比。穿過洞門,眼前一片開揚,這裡是個大草坪。 Scarpa 把草坪的地面升高,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