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5

建構高密度的宜居都市

Image
【圖: 西九龍填海區的道路網絡佔地甚廣,足以容納一個太古城 。 ( 圖片由香港建築師學會提供 ) 】 樓價持續高企,年輕人上樓無望;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市區 劏房數目 與 日俱增;老人院環境惡劣; 這些都是近年 一直困擾著香港的社會問題。政府歸咎於土地供應不足。但增加土地供應的各種舉措,三年下來到處碰壁,更被 坊間 批評是盲搶地。 最近,發展局 與 五個專業學會舉行 「 土地供應論壇 」 ,共同探討出路。 各 學會 分別 提出專業意見。在建築師學會的發言中,帶出了宜居高密度的理念 : 針對時下的土地問題,提出重量兼重質的解決方法。 香港城市密度可謂冠絕全球,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二萬七千人。在論壇中,發展局局長更指出,能夠 與 香港 人口 密度相提並論的城市,只有孟加拉達卡和印度孟買。 但高密度不等於環境差劣。相反,高密度城市規劃,令香港擁有高效率和價格相宜的集體運輸系統,更讓市民有不同的選擇。人口密集,也可令不同的公共和商業設施在 同一 地區內共存。因此,高密度的城市規劃,為我們帶來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社區。 除此之外,高密度規劃,帶來高能源效益,亦令大範圍的郊野公園得以保存。有別於其他城市,我們的郊野公園近在咫尺。不消半句鐘,市民便可從密集的混凝土森林到達綠樹成蔭的郊野公園,享受大自然風景。 為了增加土地供應,不時有意見向郊野公園打主意。但我們認為 ,與 其對郊野公園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適量增加都市密度,和在維港外填海增加土地儲備,是較為可取的做法。 不過,城市規劃不是一 盤 數,不能一刀切地處理。到處見縫插針東拼西湊地增加住宅樓宇,只會換來民怨沸騰。城市規劃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區及環境特性,制定不同的發展參數,包括高度限制、建築密度(地積比率)、連接性、綠化空間和休憩用地等。舉例來說,可在不影響山脊線和周邊環境的地區放寬高度限制。又例如,像新加坡的新型建築項目,利用空中平台連接多座大樓,以提供更多的綠化和社區設施空間。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 不能不提的是,有一種土地用途,往往佔用市區大量土地,但規劃者從來不敢觸碰。對,是道路。在論壇中,學會講者指出,油麻地對出西九龍填海區的高架道路網絡所佔用的土地面積,竟足以容納一個太古城。講者認為,如果社會鼓勵市民多用集體公共運輸系統,降

專業與政治投票 不應混為一談

二零一六年是香港的選舉年,將有立法會和負責選出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兩項選舉。按照現行規定,香港的註冊建築師在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功能組別議員的選舉中擁有投票權。 上月中,建築師學會接獲 125 名會員聯署,建議修訂《學會規例》,以容許在香港仍未獲得建築師專業資格的畢業生會員和聯繫會員,擁有學會事務的投票權,並要求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討論及通過。由建築師和建築設計師組成的民間團體「思政築覺」,亦在日前在坊間舉行論壇,觸動不少業界人士和媒體關注。 有關建議明顯是希望擴大建築界在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以增加可在選舉中投票人數。讓未具專業資格的畢業生和聯繫會員,通過在學會會員大會內享投票權,從而取得在立法會功能組別的選民資格。但以降低在專業團體內投票權的門檻來達致這單一的政治目標,便實在值得三千多學會會員們認真深思。 一直以來,專業學會會員在學會內的投票權,取決於其專業資格及正式會員資格。換句話說,在建築師學會內,「建築師」會員有投票權,而「非建築師」會員便沒有投票權。要知道,學會內的投票權會影響整個建築師行業的專業水平與操守。因此,專業投票權與政治投票權,不應混為一談。 香港建築師學會成立的目的,是不斷提升香港建築的質素和水平、確保學會會員的專業水準、和加強學會會員向社會提供的專業服務質素。具專業資格的建築師,在香港的建築項目中擔當領導和執行有關建築物條例及相關法例的特訂法定工作及程序,統籌並監督大部分的建築工程。學會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負責監督並確保學會會員嚴格遵守專業守則,以達致高專業水平,保障所有與建築物有關的社會和公眾利益。 因此,確保香港建築師學會在香港保持獨立的專業地位,不受政府個別政策,其他政治因素及非專業人士的影響,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必須堅守及維護的核心價值。 倡議者提出同屬「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香港園境師學會亦容許非專業會員擁有投票權。對此,筆者不便評論。但香港大部分的專業團體,如律師、大律師、醫生、會計師、測量師、工程師和規劃師等,都只容許具專業資格的會員在學會內擁有投票權。 倡議者認為讓畢業生等非專業會員擁有投票權可讓年輕人更多參與學會事務。筆者認為這是兩碼子的事情,兩者並無必然關係。香港建築師學會一直鼓勵所有專業與非專業會員,特別是年輕會員參與會務。目前在學會內已有

奉行「專工專責」 改善供水質素

公屋鉛水事件擾攘三個月,近年落成的公屋接二連三被發現供水系統含鉛超標,受影響居民數以萬計。最近,水務署食水含鉛量超標專責小組公佈初步調查結果,證實「鉛兇」是來自水喉焊接物;指出行業內並不察覺使用不及格的焊料會導致這樣嚴重的後果,並提出四項建議解決食水含鉛問題。 專責小組的建議包括: ( 一 ) 在水務工程期間加強工地檢查和測試,由合資格人士如屋宇裝備工程師劃督察定期到工地檢查、工程進行時測試焊接位、並抽樣測試送交地盤的物料; ( 二 ) 檢討和修改《水務設施條例》; ( 三 ) 研究是否需要使用無需焊接的喉管; ( 四 ) 房委會可研究中央採購焊料。 另一方面,房委會投標小組日前決定懲處涉事的六間公司包括四個總承建商,最近七個月的全部標書不獲考慮。「停賽」安排令一萬八千公屋單位受影響。選取較高標價的中標這亦會令工程造價上升,增加開支數以十億計。至於停賽多久,房委會仍未有共識。 一石翻起千重浪。鉛水事件除了影響公屋工程進度及成本外,私人發展也不例外。筆者近日已聽聞,不少工程進度亦受影響,批出入伙紙亦因此而受到延誤。 按照《建築物條例》,認可人士 (Authorized Person) 向屋宇署申請入伙紙前,樓宇必須要有食水供應。 ( 其他要求包括電力供應,取得消防證明書,升降通道、街道接駁和渠務接駁等。 ) 換句話說,一天未有食水供應,一天都不能入伙。 鉛水事件發生後一個月,水務署已對興建中的樓宇加強管制,要求工程完工向水務署申請駁水前呈交焊接物料「無鉛證明書」,也要事先驗水樣本以確保四種重金屬( 鉛、鎘、鉻、鎳 ) 含量合乎標準。另外,水務署亦要求取水辦檢驗前要對樓宇供水喉管指定位置進行物料測試以確保含鉛量沒超標。因此,額外的驗測程序亦對水務署人手造成壓力,而且驗收標準亦轉趨嚴厲,工程延誤實在無可避免。 事實是,當業界知道水樣本含鉛量超標便不能入伙,早已響起警號。近月來,認可人士紛紛下令準備完工的樓宇承建商及其分判商自行驗水,如有錯失便立即修正,以確保安全系數達標。 有人認為,要加強監管水質,可交由認可人士負責。筆者認為,此舉並不實際。 要知道,興建一幢樓宇,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當中牽涉不同的專業做相關範疇的設計與監工,例如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土力工程師、屋宇裝備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等。此外還有註冊承

設計灣仔海濱 拉近人水距離

Image
【圖:世界上許多城市,像波士頓的海濱區,不會禁止狗隻出入。】 「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第一階段參與活動已於八月中結束。過程中舉行了持分者面談、焦點小組會議、展覽、居民工作坊及問卷調查等活動,徵詢了市民對灣仔和北角海濱願景設施和設計的意見。前幾天,規劃署與顧問團隊向海濱事務委員會港島海濱專責小組委員會匯報結果。 灣仔北角新海濱的設計願景,就是「把人水之間的距離重新拉近」。公眾對此願景普遍支持。有意見認為應把海濱打造成具老灣仔特色的世界級海濱以吸引遊客,亦有許多人希望保持原有地區色彩。 其實,兩者並沒有矛盾。筆者認為,為吸引遊客而刻意打造景點,是個過時的理念。一個受本地人歡迎的地方,便自然吸引遊客。 公眾對建議中的五個主題區沒有異議,亦同意海濱應是多元化的。海濱除了作為休憩空間之外,還可用作周末市集、手工藝市場和夜間市場等。至於野餐場地,露天餐廳和小食亭,也是受公眾歡迎的設施。海濱還可設置表演場地,不時舉行戲曲演出和音樂會等活動。 最多人提出的,竟然是寵物公園和單車徑。這也是最具爭議的。筆者參與海濱規劃工作多年,經常聽到市民提出要在海濱放狗騎單車。多年前灣仔海旁的前貨物裝卸區首次設置可供寵物自由奔跑的臨時海濱長廊,深受愛犬人士歡迎。不過後來要交還土地作繞道工程,該寵物公園被迫關閉。往後的海濱長廊規劃,由於解決不了坊間的爭議,寵物公園只能劃在特定的地方。 筆者一直提倡共享空間的理念;但香港人很奇怪,硬是要把人公園和狗公園分開,跑步就要有跑步徑,踩單車便要單車徑。要是如此,海濱長廊要多闊才夠?筆者到外國看海濱,發現海濱區有人有狗有單車,旁邊還有露天餐廳,還不是彼此互相包容,和諧共存嗎? 在會議中,主席提出:「灣仔海濱,應該作為共享空間的示範。」 為了推動親水文化,讓遊人與水體有近距離接觸,不少城市的海岸成梯級式,甚至不設欄桿。公眾參與報告亦指出,公眾普遍同意把海堤改造,讓行人親近水面,避免用欄桿把海岸與水體分隔。更有人提議,在水中設置浮台,用作水上市集觀景台和餐廳。防坡堤亦應更佳地善用並加以活化,供遊人跑步釣魚或是閒坐拍照看海景。保留極具地區歷史文化的午炮和天后廟,亦是社會共識。 為了令遊人更方便地前往海濱區,改善從市區至海濱的南北連接是必須的。灣仔海濱被大馬路分割,難免要以天橋連接。這些天

青年建築師 台北展願景

Image
【圖:「築‧跡—香港建築展」的青年建築師展區,以傳統排檔組成,極具香港特色。】 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的「築‧跡—香港建築展」,在本月十一日開幕了。 建築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也是一門實用的藝術。在香港,建築往往被標籤化為商業行為。其實,香港的建築物都極具欣賞價值,香港的建築師也是充滿藝術細胞的。這一次,「香港週 2015 」主辦單位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把建築與其它藝術項目一併到台北推廣,令一眾香港建築師感到非常鼓舞。 松山文創園區,由多幢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建築物組成。這些具日本初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經已被列作古蹟。原來,這裡從前是個製菸廠房,分別有工廠和倉庫,還有宿舍、醫護室和托兒所。建築展就在三號倉庫舉行。 倉庫與煙廠中間隔著一道寬闊的文創大街。大街經常擠滿前來參觀的遊人。「香港周」展覽期間,大街上放了一輛香港電車。真有趣,這邊廂香港政府以電車作為香港標記;豈料那邊廂卻有人建議取締電車,不是很諷刺嗎? 走進三號倉庫展場,眼前出現一個同是充滿香港特色的大排檔。策展人是個香港青年建築師蕭國健,他把策展理念娓娓道來:「我們以香港的街道作為展覽主線,串聯了三個展覽主題:分別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十築香港—我最喜愛的百年建築』以及『香港青年建築師』。由於場地是個長形的展館,我們把場地分為兩個空間及模擬香港街道,更用了舊區街道常見的排檔作為展架。入口處的空間便是大排檔,作為參觀者閒坐看書和舉行論壇之用。」 走過大排檔,沿著中軸線走,兩旁是香港百年建築和過去五十年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作品,按著時序排列。走在這條時間長廊,便有如走過香港百年歷史,從過去走到現在,直到將來。 將來是怎樣?「香港建築在下一個百年又是怎樣的?」這正是年輕建築師展覽的主題。時間長廊的盡頭處就是由二十四個綠色排檔搭成的展區。走在這裡,有如身處香港老舊街道的市集。每個排檔上,各自展出了年青建築師對未來的想法。展品當中,有現實中的建築項目,也有天馬行空的理想願景。 我在排檔之間穿梭,發現灣仔藍屋的一道大門,還有街市常見的紅色「豬肉燈」,和深水 埗 鴨寮街的小攤檔,全部縮影在一條短短的街道上。當中一個攤檔,擺放著一系列的香港的二手物件。這裡有舊相機、舊收音機、卡式錄音帶、舊式電子遊戲機。此外還有老夫子漫畫、與及金庸和亦舒的小說。這個

把街道還給行人

最近,取消電車中環路段的建議惹來全城熱話。倡議者認為電車走得慢,佔據路面阻塞交通,企圖除之而後快。筆者不敢苟同。其實,就算取消電車,路面很快便會被其他車輛佔據,最後還是會塞車。 相反,早前規劃師學會卻建議把電車行走的德輔道中劃成行人專用區,只保留電車和緊急車輛行駛。這個建議可減少廢氣積聚,紓緩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素;更可締造一個優質的行人環境,令街道回歸行人。 兩個南轅北轍的建議,代表著不同年代的規劃思維。 聽過一個城市設計師這樣說:「如果你為車輛和交通作城市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車輛和交通;如果你為人和地方作規劃,你會得到更多的人和地方。」 (If you plan for cars and traffic, you get cars and traffic.  If you plan for people and places, you get people and places.) 說話聽來簡單,但卻道出真理。 過去,香港的城市規劃「以車為本」,為了解決人車爭路的問題,行人被趕離地面。像將軍澳的規劃,行人都走在天橋上,地面沒有人,堪稱為「無街之城」。 其實,「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已是不合時宜。私家車佔據大量路面,但可享用的人卻不多。反之,鼓勵使用集體運輸工具,如電車、巴士和地鐵,甚至單車,可讓地面騰出更多的空間,增加綠化,令行人有更佳的環境質素。 事實是,世界不少先進城市,已逐漸把本來被車輛佔用的街道回歸行人。例如在丹麥哥本哈根,政府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用了四十年時間,逐漸把舊城區的街道改劃為行人專區。這些行人區,有星羅棋布的露天茶座,有賣藝者作街頭表演。沒有車輛(單車例外)的街道變得空氣清新,亦成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城市更建立了新的街道文化。 最近,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展開「觀塘商貿區的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可行性研究」,目的就是「營造一個可寫意蹓躂和舒適的行人環境及暢達的交通網絡,方便市民由牛頭角和觀塘站進出商貿區並到達海濱。」 研究以行人為本,在舊區現成的街道網絡內探討不同方法,改善行人過路設施,並營造一個具吸引力的步行體驗。短期措施包括在繁忙的路口加闊行人路面以方便市民過馬路,拆除多餘欄桿以騰出空間增加綠化等。 另一個有趣的建議,是美化後巷。後巷,一直以來都是舊城區公共空間網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