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20

中環三號用地 連接市區與海濱

Image
【圖:中環三號用地的發展用地,可提供良好機遇改善中環核心區與海濱的行人連接。】 今年《財政預算案》宣佈,位處中環新海濱的三號用地將在本年度招標出售,更罕有地採用「雙信封制度」,即投標價格並非遴選中標者的唯一考慮因素。早前發展局局長指出,除標價外,發展項目設計亦屬評審標準。即是說,價高者也未必得。 面積約四點七五公頃的三號用地,是中環新海濱區的八幅主要地塊之一。用地位置顯赫,自南至北由皇后像廣場一直伸延至海濱的新天星碼頭,西面是國金廣場,東面是大會堂及中環新海濱活動區;當中亦包括舊天星碼頭停車場及郵政總局的兩幅土地。地塊主要用作商業及辦公室用途,可建樓面面積約十七萬一千二百平方米。 二零零七及零八年,規劃署為中環新填海土地進行《城市設計研究》,包括兩階段廣泛的公眾參與活動,通過展覽﹑工作坊﹑公眾論壇和問卷調查等與社會討論新海濱的城市設計。還記得,當年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的保育爭議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如何重置兩個碼頭亦成為當年的討論焦點。結果,政府決定把天星鐘樓在原地 ( 即三號用地地塊之內 ) 重置。至於皇后碼頭,會遷移到海旁九號及十號碼頭之間。 三號用地,政府最早的建議是興建一座近四百米長的大廈,當時更被冠以「摩地大廈」 (Groundscaper) 的別名。不過,在公眾參與過程中,該設計被批評為體積過大,有如一幢 IFC 橫放在海旁;阻礙城市通風及影響海濱景觀。後來,政府順應民意,把長條狀的大廈「斬件」,在東西向的街道上空保存通風走廊,減低建築密度,及增強高度限制。 按照《海濱規劃指引》,位處維港海旁的樓宇,應以低矮設計為主,以避免遮擋較內陸的樓宇享用海濱景觀。因此,三號用地設有樓高限制,西面 ( 即國金廣場以東 ) 在水平基準以上五十米,東面則在水平基準以上十五米。規劃指引亦列明,樓宇應以梯級式設計,樓宇高度應從內陸向海濱遞減,以配合海濱整體景觀。 要成就交通暢達的海濱,讓遊人可方便地進出,海濱區與內陸地區的行人連接便極為重要。現時中環商業區與天星碼頭以一條筆直的天橋接駁,但天橋只作為單一的行人運送用途,沿途未能提供豐富的行人體驗,沈悶的天橋難以吸引市民前往海濱。三號用地的發展,正好提供良好機遇,改善海濱的可達性。 三號用地的發展方案,將提供兩萬五千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當中約一半在地面,一半在園

開合橋 解決水陸交通矛盾

【圖:過百年歷史的派蒙大橋自西至東橫跨悉尼達令港灣,不但方便行人和自行車遊走海濱區,更成為欣賞達令港景觀及節日活動的極佳平台。】 要成就一個富吸引力的海濱地區,除了有完善規劃和管理的陸上建設和水上活動外,行人為本的交通網絡亦非常重要。上文提過接通悉尼市中心與達令港的行人大道,這一篇,便談談橫跨達令港的派蒙大橋 (Pyrmont Bridge) 。 派蒙大橋是一條橫跨達令港的橋樑,一九零二年建成,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派蒙大橋全長三百九十六米,接通了達令海港的東西兩岸,大橋供車輛及行人使用。那時候,這裡仍是個貨運港口。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達令港發展成休閒娛樂區,大橋成為連接海港兩岸的行人通道,上空更興建了單軌列車作為海港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 派蒙大橋除了歷史悠久外,最大特色便是它是一條開合橋。達令港灣成長條形,有如兩指之間的空隙,由於港灣仍需作業,建了大橋便難以讓大型船隻通過,於是當年的工程師便想出了開合橋的做法。大橋開關以電力控制,中段可以在水平面旋轉九十度,在有需要時可騰出空隙讓高七米以上的大型船隻或躉船往來。這項建設,在一百多年前,可以說是一個極為先進的工程典範,展現了澳洲人在後工業革命時代的成就。 原來,跟世界上不少歷史建築一樣,派蒙大橋曾經歷一場保育爭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政府有見港灣附近興建了新的行車道路網絡而導致大橋封閉,決定把大橋拆掉。相關決定卻換來悉尼人民及專業人士的抗議,他們認為大橋具歷史價值必須保存。最終,政府把大橋保留,更劃為行人專用區,只限行人和自行車通過,並包括在達令港的整體發展計劃中。大橋不但逃過被消失於推土機下的厄運,在○二年更被政府列為應受保護的歷史文物建築。 變成行人專區的派蒙大橋,不但方便行人往返達令港的東西兩岸,更成為市民及旅客欣賞達令港景觀和水上活動的好地方。到煙花或燈光匯演的晚上,大橋上遊人滿佈,熱鬧非常。 達令港的單軌列車,一度行走在大橋上空達二十五年。到二零一三年,列車消失,更歷史悠久的大橋仍然屹立不倒。今天,每年在大橋走過的人數高達六百萬。列車拆卸後,政府更積極思索大橋空間的可塑性,民間獻計者多不勝數。例如增設綠化種植、設置獨立單車徑、加建上蓋、增加坐椅或餐飲設施等,一時引來議論紛紛。 由此可見,港灣的交通基建設施,例如天橋通道,隨時可以成為供市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