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7

公私合營 釋放土地潛力

日前,政府公佈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推算未來十年的房屋總供應目標維持為四十六萬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佔二十八萬單位。不過,按政府目前所覓得的土地,即使能如期建屋,亦只足夠興建二十三萬七千單位,落差為四萬三千單位。 傳統上,公營房屋都會建在政府土地。但如今覓地困難,而私人發展商手上持有逾千公頃農地。因此,有意見認為可向這些私人土地打主意,以公私合營模式利用私人土地興建公營房屋。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於本周二舉行了第六次會議,為利用私人土地的潛力作為增加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選項聽取政府的介紹,並進行了詳盡的討論。 按各大型發展商年報發表的資料,截至二零一六年,他們合共擁有約一千公頃的農地,面積相等於現有已建設區中用作住宅用途的土地面積約四分之一。來自政府的構思,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在其擁有的土地上作混合發展。即除了私樓之外,同時提供某個百分比的公營房屋 ( 可包括出租公屋、居屋或首置上車盤 ) ,以解決公屋用地短缺的問題。 一般來說,發展商要在農地建私樓,先要經過城規程序,再向政府申請更改地契條款及補地價。但過程不單繁複,而且因這些土地大多欠缺妥善的基建設施,例如馬路、水電、供應和渠務系統等,難獲城規會批准,或者只批准興建密度極低 ( 例如地積比率零點二倍 ) 的住屋,對房屋供應幫助不大。 有關的公私合營建議,便是可考慮由政府協助改善及興建基建設施,以釋放該幅土地的發展潛力,即是可適切地增加建築密度。同時,政府亦會要求發展商在該幅土地提供某個百分比 ( 例如三成至五成 ) 的可負擔房屋或公營房屋,單位需按政府事先設定的規格售與合資格人士,作為交換條件。政府亦強調,對發展商不會有補地價優惠。 筆者認為,由於農地本身大都是平坦的土地,相對於新市鎮發展、維港外填海和動用郊野公園牽涉冗長的程序,這辦法有助於在短中期內為住屋用地作補給;亦可有效利用私營機構的專長與資源,紓緩房屋署和房協提供公營房屋的壓力。 不過,辦法並非絕無爭議。有人認為,與指定發展商商討的公私合營模式,會惹來官商勾結的疑慮,政府是「 明益地產商 」,對一些本來難以發展的農地大開綠燈。而且政策一旦出台,只會令發展商更積極屯積土地,加快破壞鄉郊環境和削弱本地農業發展。 在香港貧富懸殊日趨嚴重,社會對一般發展商賺到盡的營商手法愈見不滿的情況下,坊間對這辦法的

填湖造地建屋 是否天方夜譚?

為了解決香港建屋用地短缺問題,有倡議者提出把船灣淡水湖填平發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早前第五次會議中,便為該方案作出討論。 船灣淡水湖面積一千二百公頃,倡議者提出可以把當中的六百公頃水體面積發展成船灣新市鎮,沿湖岸一帶興建長二十公里的環湖單車徑及緩跑徑。新市鎮可興建三十萬住宅單位和六千萬平方呎商用空間,容納人口達八十至一百二十萬。交通方面,建議還包括興建鐵路幹線把北角、將軍澳、科技大學、西貢、馬鞍山、船灣、沙頭角、粉嶺及上水連接起來。 倡議者認為,該方案的好處是無需收地。水塘面積大,可以一次過提供大量土地儲備。而且,水塘是人工湖,沒有海洋生態。與填海比較,填水塘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相對也較少。 填平水塘建議甫出台,隨即惹來坊間熱烈議論。有人質疑,為建屋而犧牲食水來源,是否值得?填湖建屋,又是否天方夜譚? 安全的飲用水供應,是市民最基本的需要。填水塘會否影響本港食水供應,自然是社會關注的課題。按倡議者的建議,可以在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作替代。 翻看水務處提供的資料,船灣淡水湖與萬宜水庫,是全港兩個最大的水塘,儲存量佔全港水塘總存量的百分之八十七。單是船灣淡水湖,佔水塘總儲存量約四成。而本地集水佔香港食水用量約二至三成,餘下的則由廣東輸入的東江水提供。部份水塘同時亦會用作緩衝或暫存東江水。水塘儲水量一般會維持四至六個月的食水用量,作為策略性儲備以應對不可預見的事件。 另外,每年十二月東江水暫停供應以進行保養期間,船灣淡水湖的儲水便成為香港主要的供應水源。水務署認為,在船灣淡水湖中間進行發展會令水塘面對污染風險,水質難以保障。結果會令全港總儲水量降至三至四個月的食水用量。 除了食水供應的穩定性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船灣淡水湖的位置。全港的十七個水庫,當中有十六個都在郊野公園範圍以內,受《郊野公園條例》保護。事實是,整個船灣淡水湖和周邊的集水區,位處於船灣郊野公園、八仙嶺郊野公園和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保育價值極高。換句話說,「填平水塘」與「發展郊野公園」在概念上並無分別。筆者已在上文指出,發展郊野公園作建屋用途門檻極高。發展郊野公園要面對的社會爭議和挑戰,亦同樣適用於填平水塘以作發展。 再者,由於船灣淡水湖位置遠離已發展地區,要在該地發展新市鎮便要興建大量公路和鐵路等基建設施。所需的道路難免

發展郊野公園 須克服極高門檻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本週二舉行了第五次會議,分別就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和填平船灣淡水湖兩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進行討論。兩個方案,早就在民間牽起極大爭議。一如所料,會前已有環保組織發起場外請願,對發展郊野公園提出反對。同時,專責小組亦接獲了超過二百份市民對發展郊野公園作住屋用途的意見,當中反對意見佔大多數。 在全港一千一百一十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當中,已發展的面積約佔兩成半,而郊野公園面積約佔四成。佔地共四萬四千三百一十二公頃的二十四個郊野公園及二十二個特別地區,受《郊野公園條例》予以法定保護。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遍佈全港各處,範圍包括風景怡人的山嶺、叢林、水塘和海濱地帶。郊野公園同時具備保育、康樂、教育及旅遊用途,並為香港的動植物提供棲息之所。公園內設有遠足徑、越野單車徑、自然教育徑、燒烤及郊遊場地營地和遊客中心,都是免費提供給市民大眾享用的設施,是平民百姓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據政府統計,在二零一六年,前往郊野公園的遊人數目約一千三百萬人次;可見香港的郊野公園深受市民歡迎。 為了解決土地緊絀而導致房屋供應短缺問題,有建議認為,我們只要徵用些微百分比的郊野公園改作住宅用途,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按政府資料推測,百分之零點一的郊野公園土地可提供約七千五百個住宅單位。也有支持開發郊野公園者認為,現今許多市民喜歡逛商場,多過去郊野公園。 早前,上屆政府委託香港房屋協會進行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尚未展開,已惹來坊間議論紛紛。筆者亦曾在本欄表示,開發郊野公園與否是城市規劃的問題,質疑為何負責研究的是房協而非規劃署? 事實是,規劃署在《香港 2030+ 》研究的增加土地供應建議當中,從來沒有提及有需要徵用郊野公園或其邊陲地帶作任何發展用途。相信政府部門亦清楚知道,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不論生態價值高低,要跨越的門檻極高,面對困難和阻力亦不少。再者,政府至今仍未備存關於每個郊野公園生態狀況的完備資料庫。換然之,政府根本仍未掌握那些所謂「生態價值較低」的邊陲地帶的準確資料。而房協的研究至少還要等兩年才能完成,亦只限於兩個共四十公頃的研究試點。 社會對應否開發部份郊野公園作住屋用途意見紛紜。調查顯示贊成意見約五成,反對意見約四成。筆者個人認為應該讓社會在充分資料提供下繼續討論,並就各選項優劣排序。但不能忽視的是,香港的郊野公

增加發展密度 可一不可再

十五個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可細分為短、中、長期措施。上文提及的重置貨櫃碼頭,牽涉填海造地、重置和搬遷,就算獲社會接受,沒二十年以上都不能成事,可以歸納為長期措施。要在較短時間獲得成果,便要在現有土地作考量。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第四次會議中,成員便就土地用途檢討 ( 即改劃用地 ) ;增加發展密度;新發展區 / 新市鎮擴展;綜合發展區;與及市區重建等選項,聽取政府簡報並進行討論。 改劃用地和增加發展密度,一般不牽涉大型基建的規劃與建造,可在短時間內提供住宅用地或增加單位數目,以解燃眉之急。但怎樣改?改些甚麼?在哪裡改?往往成為地區性具爭議的課題。 無可否認,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已規劃作某種用途的土地一天未發展,都有按社會需要而作改動的可能。例如啟德發展區在十年前以中密度規劃,經過多番修改以增加發展密度,已由當初的三萬增至接近五萬;人口亦由約九萬增至十三萬四千。另外,沿前跑道海旁的幾幅原劃作酒店的用地亦改作住宅用途。 改劃土地用途,要先經城規會批准,過程也要進行地區諮詢。法定的改劃程序一般需時十一個月,而在接獲大量公眾意見時或會延長六個月。 當局需要考慮各種規劃和技術因素,包括交通負荷、環境影響、通風和視角影響、基建設施容量,和重置受影響設施等。規劃過程亦需考慮當區居民和持分者的意見。由於啟德區仍正在發展,入住該區的居民不多,原區密度也有增長空間,社會反對聲音不大;改劃過程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亦相對較少。 發展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約二百一十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主要來自改劃原本的社區設施用地、休憩用地和綠化地帶,小部份來自工業和其他用途。改劃用途的用地遍佈全港十八區,以屯門最多 ( 共三十幅 ) ,其次是元朗 ( 共二十四幅 ) 。二百一十幅改劃用地面積共五百公頃,倘若全數改劃成功,當局預計可提供逾三十一萬個房屋單位。 不過,要在已發展地區改劃土地而惹來區內居民反對,已屬不爭的事實。增建高密度住宅,不論是公屋還是私樓,難免對附近居民享用公共設施或樓宇景觀有負面影響。坊間有人批評這是「盲搶地」,是「見縫插針」。筆者也曾形容這是一種東拼西湊「惹怒十八區」的規劃,犧牲公共空間和社區設施而換來更多人口和交通,對創造宜居環境也有負面影響,尤其在已進行高密度發展的地區。 直至目前 ( 一七年十一月 ) 為止,當局只完成了一百零三幅

貨櫃碼頭上蓋 建築「空中樓閣」?

本周四,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繼續討論眾多增加土地供應選項當中的六項,包括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及碼頭上蓋發展、改劃土地用途作住宅發展 ( 包括綠化地帶休憩用地和社區用地 ) 、增加發展密度、新市鎮發展、綜合發展區和市區重建等。 這一篇,先說重置葵青貨櫃碼頭和上蓋發展。 葵青貨櫃碼頭位處葵涌青衣和昂船洲的海旁地帶,佔地二百七十九公頃,自一九七二年起分階段建造及投入運作,最新的九號碼頭於二○○三年開始運作。九個碼頭分別由五個私人營辦商按不同的土地契約以商業模式營運,合共提供二十四個遠洋船泊位。 另外,圍繞碼頭範圍約有一百公頃主要用作港口後勤用途的土地。這些土地大部分以短期租約形式租予營辦商,用作停泊貨櫃車或存放和處理貨櫃,以支援碼頭運作。 香港港口是全球第五大的貨櫃港口,接近八成貨櫃吞吐量由葵青貨櫃碼頭處理。由於碼頭已運作多年,而且位於市區,擴建潛力受到限制;因此有建議認為,為維持其長遠競爭力,應該把碼頭遷移,藉此更新及提升港口設施,並重新設計,令運作更有效率。與此同時,貨櫃碼頭遷移後便可騰出約三百八十公頃土地作發展用途,面積相等於七個太古城。 雖然重置貨櫃碼頭確實能夠有效釋放大片市區臨海土地,面積亦足以作全面性的總體規劃;但亦必須考慮各項因素。貨櫃碼頭既屬私人土地,政府要徵地便先要與土地擁有人就方案達成共識。 更關鍵的問題是:「貨櫃碼頭往哪裡重置?」碼頭既要供大型船舶停泊,航道又要有足夠水深;要重置碼頭,沿岸處已難以覓地,極大可能需要填海。 輾轉之間,又回到「維港外填海」作為增地選項的討論。社會必然關注填海作貨櫃碼頭對整體環境、水質、海洋生態和漁業的影響。再加上碼頭運作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噪音、眩光和廢物處理等問題。更甚的是,填海作貨櫃碼頭還要在水深最少十七點五米的水域,而新港口亦須緊密連接本港的主要區域及相關策略性海陸運輸網絡。因此選址比填海作一般發展用途更受局限,而碼頭用途對環境影響的關注亦更大。再者,政府至今仍未曾從土地供應角度詳細研究任何由政府主導的碼頭重置方案。 倘若社會能夠接受大範圍填海並有良好的交通支援作重置碼頭,哪為何不直接把這片土地作房屋發展?這既可加快房屋供應,亦免卻因搬遷碼頭而要面對的各種難題。 重置碼頭之外,坊間亦有人建議:「怎不乾脆在碼頭上蓋建屋?這便省卻了搬遷碼頭

維港外填海 機遇與挑戰

本週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舉行第三次會議,就增加土地供應眾多選項當中三項,聽取政府介紹並作出討論。三個選項包括空置土地和臨時用地,維港以外填海,及岩洞和地下空間。筆者個人認為,在三個選項當中,相對於東拼西湊的找尋閒置土地的見縫插針式規劃,維港外填海較能有效地提供可作全面性規劃的額外土地。但不容否認的是,填海造地要面對的社會爭議亦不少。連番爭議令政府一直猶疑不決,間接加劇了今天和往後因土地短缺產生的問題。 一直以來,香港城市發展都是通過填海造地以增加發展用地。香港的九個新市鎮中,有六個是在填海土地上興建,包括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不過,在二○○○年後,以填海造地建設新市鎮的工作近乎停頓,導致公共房屋覓地困難,供應嚴重滯後等問題。相反,相鄰的新加坡和澳門近年卻積極填海造地。新加坡填海令土地面積增加了兩成四,而澳門則增加了一點六倍。 事實是,有見香港土地短缺日趨嚴重,早在二○一一年,政府已展開《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外填海和發展岩洞》的研究,期間亦舉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活動於二零一三年完成。過程中,政府亦從二十五個選址中篩選至五個近岸填海地點,包括欣澳 ( 六十至一百公頃 ) 、龍鼓灘 ( 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公頃 ) 、馬料水 ( 六十公頃 ) 、小蠔灣 ( 六十至八十公頃 ) 、青衣西南 ( 面積仍有待研究 ) ,並建議在大嶼山和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興建面積達一千公頃的人工島。 除了可以提供大面積作全面規劃的土地外,相對於其他如徵收農地和棕地等增地辦法,填海造地的好處是不用經過收地賠償這個既具爭議又冗長的過程,亦免卻因政府要與發展商洽談補地價而被社會標籤為官商勾結。另外,填海亦可解決本地過剩填料和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所產生的填料的處理問題。 填海既是爭議性的課題,社會意見亦不容忽視。有不少人雖認同填海造地有效解決土地短缺和提供土地儲備,「但就不要在我這區」。明顯地,當地居民對填海後的社區環境影響(例如交通和景觀等)非常關注。 環保組織和漁農界亦有意見,認為填海會破壞天然環境,影響海洋生態,令如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無處棲息;填海亦會減低漁獲,影響漁民生計。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要面對的關注。故此,若然社會認同填海是其中一個增加土地的辦法,當局必須設法減少對自然生態的損害,並提供額外的保育方法。 至於有反對意見認

善寧之家 為生命賦意義

Image
【圖:賽馬會善寧之家樓高四層依山而建,建築物與大自然融合,為病人提供清幽寧靜的療癒環境。】 今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獎項新設「主題建築獎——共融設計」。獎項由賽馬會善寧之家奪得。作為該項目的建築師,筆者和團隊都感到非常鼓舞。 位處沙田亞公角山腰中的賽馬會善寧之家,經過四年多的設計與建造,在二零一六年底落成。這裡既不是醫院,也不是療養院,更不是老人院;而是一座為晚期病人提供紓緩治療的院舍。 晚期病人最需要的,不是僅僅用醫療設備去延長生命,而是有家人陪伴,在最少痛苦下,有尊嚴地活到生命最後的一刻。建築師的使命,便是要設計一個寧靜和舒適有如家一般的環境,讓病人和家人的身、心、靈得到照顧。 我們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身心靈療癒場所。因此,讓善寧之家與大自然融合,便成為我們的設計方向。 善寧之家是一座四層樓高依山而建的建築物。前面是吐露港和沙田馬場,背面是個綠樹林蔭的山坡。我們按地勢設計,把病房設在頂兩層,好讓住宿者享有河景或山景。地下和一樓則設置了餐廳、演講室、靜思室、告別室和多用途房間等配套設施。 這裡不像一般醫院般的冰冷,也沒有隨處可見的醫療器材和團團轉的醫生和護士。相反,地下大堂是個寬敞的大客廳和餐廳,放上了餐桌和柔和色彩的座椅。白天和煦的陽光從外牆落地玻璃透進室內,為空間增添生命力和一份溫暖的感覺。 二樓和三樓共有三十間約四百呎的房間,每間都設有獨立洗手間。還有備餐間可供與病人同住的家人或訪客作簡單的煮食。除了一張可以調整角度的醫療病床外,房間都佈置得像家居一樣。在這裡,病人亦可以用自己的物品布置家居。筆者也曾探訪過一個病者的房間,她把孫兒的畫作貼在牆上作布置,令房間滿載親切溫馨。 為了讓住宿者近距離親近大自然,每個房間都設有露台。病者和家人可在房間看風景,細聽風聲雨聲,蟬鳴鳥叫,以紓緩緊張的心情和減低壓力。 病人和家人想出外,可以到花園走走。由於建築物建在斜坡,二樓的房間可以與後山連接,我們就在山腳下建了一個花園。有別於香港的公園為了怕落葉要打掃只種常綠樹,善寧之家的花園種植了會開花的樹木,讓景色可隨四時變換。此外,園內還種植了迷迭香、薄荷和九層塔,刺激病人的嗅覺和食慾。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花園,可說是善寧之家房間以外的靈魂。這裡提供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感,幫助晚期病人重新感

綠色走廊 共享公共空間

近年,世界不少先進城市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因汽車造成的空氣污染,紛紛推出鼓勵步行及以單車代步的措施。例如挪威奧斯陸,為推動綠色城市,當地政府便在二零一五年底宣佈,到二零一九年全面禁止汽車入城,一度成為舉世觸目的國際頭條。若成功實踐,奧斯陸將成為歐洲首個「無車之城」。 在亞洲,新加坡政府亦在一五年推出「清潔及綠色新加坡」計劃,並以「邁向一個『輕車輛』的新加坡」及「建設一個『單車友善』的交通網絡,提供安全和健康的行人和單車環境」為願景,政府亦計劃通過教育和活動以發展「安全騎單車」的文化。預計到二零三零年,將會有全長七百公里的單車網絡連接全國各地。 雖然,以單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已成為先進城市的大趨勢,但香港要成為「單車友善」城市看來仍是遙不可及。在這個「以車為本」的城市,單車至今仍被視為只作休閒和娛樂用途,掌管交通的運輸及房屋局,並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吊詭的是,負責康樂及文化的部門管理公園等休憩用地,但公園內卻不准市民騎單車。 面對大勢所趨和社會訴求,情況似乎稍有進展。發展局和規劃署在《香港 2030+ 》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亦提出「重塑出行模式」策略,在新發展區內及傳統商業核心範圍以外,劃定更多與就業相關的土地用途以拉近就業與居所的距離,並推動步行及以單車代步,減少出行的需要。此舉更可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實踐健康生活。 月前,政府顧問完成了啟德發展區單車網絡可行性研究,建議在啟德區的休憩用地和海濱興建全長十三公里的「綠色走廊」,連接區內各個景點和主要鐵路車站。包括前北面停機坪的體育園、車站廣場、啟德河、龍津石橋和宋皇臺公園,前跑道區的都會公園、旅遊中樞和跑道公園,與及沿維港的海濱長廊等。研究建議「綠色走廊」將分兩階段興建,首階段約七點五公里預計於二零二三年落成;至於第二階段則預計於二零二五年後落成。 在運作和管理方面,在公園和海濱長廊的網絡將由康文署負責,而位於公共道路的單車徑則由運輸署負責。 近年共享單車服務興起,政府亦承諾會積極考慮在網絡提供自助式單車租賃服務以方便市民。 在有限的公共空間達致多元化和人人可享的願景,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以來推動共享空間的理念。研究亦參考了新加坡、倫敦、巴黎、紐約、杭州和台北在休憩用地設置單車通道的經驗。這些城市都採用了共融通道的安排,即行人和單車使用同一空間。「綠

發展棕地 機遇與挑戰

本週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舉行了第二次會議,會議中敲定有關土地供應的公眾參與活動將於於明年首季進行,小組亦會積極準備前期工作,務求有系統地將各項土地供應選項作比較供公眾討論。當天,小組成員先對選項之一——棕地發展,聆聽了政府當局的介紹,並作出了深入的討論。 相對於填海郊野公園等覓地辦法,棕地一詞,對一般市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棕地 (Brownfield Sites) 是從外國引入的用詞。在英美,棕地是指棄置、閒置及通常受污染的前工業用地。但對香港而言,棕地本來是綠地,一般是指位於新界鄉郊的荒廢或已被破壞並轉作其他用途的農地。 這些農地大都屬私人土地。由於近數十年農業活動衰落,土地便改作其他用途。這些土地相對平坦且容易到達,因此便充斥著貨櫃場、貨櫃車停泊處、回收場、車輛維修場、建造機械和建材倉庫等。棕地上的用途,並非由政府規劃,相反卻是雜亂無章。當中不時夾雜村落寮屋等民居、常耕和休耕等農地、漁塘和養殖場之間,導致土地運用互不協調,污染環境,甚至對附近居民構成交通及安全問題。 按政府初步估計,現時新界被視為棕地的面積約一千三百公頃。大型棕地群集中於新界北部及西北部,例如洪水橋 / 廈村、橫洲、元朗南、錦田、八鄉、石崗、牛潭尾、新田、落馬洲、坪輋、恐龍坑及打鼓嶺地區。其他較小的棕地群則零星散落於新界鄉郊各處。 由於棕地欠妥善規劃,又影響環境,社會便有聲音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對棕地環境的監管,並防止棕地無章地擴散。另外,與其發展綠化地、填海和郊野公園以增加土地供應,政府應優先發展棕地,才考慮其他增地做法。此舉既可改善環境,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事實是,香港現時多個正進行規劃的新市鎮發展,涉及了共約五百四十公頃的棕地,當中包括洪水橋 (190 公頃 ) 、元朗南 (100 公頃 ) 、古洞北和粉嶺北 (50 公頃 ) 、新界北 (200 公頃 ) 。這些棕地面積,亦已計入政府預算三十年內可提供的額外三千六百公頃土地面積之內。 至於餘下的七百六十公頃,則是相對零散,或部分在遍遠地區與自然鄉郊環境和生態敏感地區或山區相鄰,例如新田靠近濕地緩衝區的棕地群。另外,位於錦田、石崗及八鄉地區的棕地,由於受制於現時的機場高度限制,發展潛力相對較少。就算收回發展,對增加住屋建築面積幫助不大。 要發展棕地,便要處理收地、清拆和賠償等問題

紓住房短缺 貨櫃屋解困

為了紓緩日趨嚴重的房屋問題,政府扭盡六壬尋找解決辦法。繼早前由社聯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由非政府組織營運市區空置舊樓單位以廉價出租後;近日更提出引入貨櫃組合屋用作過渡性房屋。據悉,社聯已組成了專業人士團隊,在過去大半年研究貨櫃屋的可行性,亦獲得發展商表明願以一元出租用地,若一切順利並獲政府批准,最快可於明年開展項目。發展局亦表示對有關建議持開放態度。 貨櫃屋的建議甫出台,坊間隨即議論紛紛;媒體亦爭相追訪建築師、工程師和測量師等專業人士做評論。有人關注「貨櫃本應用來載貨,怎能住人?」也有輿論認為貨櫃屋邨作臨時房屋就像時光倒流,把今日的香港帶回上世紀八十年代為安置木屋區居民而興建臨時房屋區的日子。 究竟,貨櫃住人是否可行?在香港建貨櫃屋又有甚麼考慮因素?貨櫃屋往哪裡建,對解決房屋問題又是否有效?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用貨櫃組合作樓宇,在建築界並非新事物。社聯亦舉出了荷蘭的一些案例,例如私人發展商 Tempohousing 便以舊貨櫃改裝成學生宿舍,以九個月時間興建共一千個具獨立廚廁的單位,並由社會房企 de Alliantie 負責管理和出租,屋邨還設有商店和球場等設施。後來更以貨櫃建酒店為外來員工及有需要人士提供短期住宿。 香港現時並沒有合法的貨櫃住屋案例,但貨櫃應用在建築設計上作其他用途便有不少成功個案。觀塘繞道下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便是用貨櫃建成;鄰近新落成的反轉天橋底二號及三號場也是以貨櫃作為活動室、小食亭和表演場地後台等。此外,環境局推動的「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環保站,亦同是以貨櫃作為主要設計單元,更曾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獎項以表揚其優秀設計。不過,這些建築物,全部只有一至兩層高,而且都不是用作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使用的居住用途。 香港夏天炎熱的天氣,再加上暴雨和颱風的影響,都是以貨櫃作住屋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有曾在貨櫃作則樓的建築師分享經驗:「由於貨櫃物料傳熱度高,一到炎夏,開盡冷氣也覺得熱。下大雨時屋頂滴滴答答滴響個不停。而且金屬板冷縮熱脹容易產生縫隙,漏水問題亦不容忽視。」 當然這些關於隔音隔熱防水等技術問題都可解決。但興建多層住宅便必須符合《建築物條例》對採光、通風、耐火、結構和逃生等條件。這些都是關乎樓宇安全衛生的要求,就算是臨時房屋,政府屋宇署亦難以妥協。 另外《建築物條例》亦有無障

社會房屋共享 紓解燃眉之急

Image
【圖:「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邀請了包括香港建築師學會在內的四個專業學會提供支援。(圖片由建築師學會提供)】 香港住屋問題日趨嚴峻,現時有近二十萬市民生活於 劏 房 或環境惡劣的地方。另一方面,樓價高企租金高昂,市民「越住越細、越住越貴」成為當今社會的畸形現象。由於土地短缺,公共房屋供不應求,也令輪候公屋的時間越來越長。 早前,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推動公眾參與,與民共議,就多項土地供應辦法進行討論,希望社會一次過把拖拉十年的土地爭議收窄分歧,從而建立共識。筆者曾在本欄提及,在現時社會極度分化的大環境下,要建立共識並非易事。 建立共識難,但眼前問題卻不能視而不見。若然光是空談沒有行動,問題只會逐漸惡化。為解燃眉之急,儘快紓緩住屋問題,是政府當前急務。 本屆政府甫上任,便有意找非政府組織經營「良心 劏 房 」 計劃,為基層人士提供可負擔房屋。日前政府終於宣佈,政府將與社會服務聯會合作,推動「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由社聯牽頭物識發展商和業主,提供空置的舊樓單位,再讓非政府組織營運,以廉宜租金租與基層家庭。據了解,現時社聯共收集了近五百個單位,料可惠及約一千個正在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家庭。首批單位可望於本年底推出。 這些共享房屋,主要是來自市區一些發展商或市建局正在進行收購或地盤合併過程的重建項目內空置單位。由於重建未能展開,與其把單位空置,便在這「空檔期」通過非政府組織營運作過渡性居所,以紓緩緊張的住屋供應。除此之外,也有善心業主暫借單位參與計劃。 空置單位難免殘舊破落,要重新入住,便要花費修復。計劃已獲得公益金贊助五千萬元,為單位作修葺和簡單裝修之用,亦鼓勵相關商業機構能夠捐出傢具和電器予以贊助。 有別於一般把整個單位分間成細小獨立房間的 劏 房 ,共享計劃將採用共住模式,即是兩至三個家庭共用客廳和廚廁。此舉一來可以減低改裝費用和時間,二來可令居住空間 ( 比 劏 房 ) 更寬敞,亦避免因改動間隔而產生難以克服的違規問題。 社聯還找來建築師、測量師、工程師和律師等四個專業學會提供支援,協助勘察單位結構和環境狀況,以確保單位間隔合乎《建築物條例》和相關法例對採光、通風、防火和逃生等樓宇安全衛生的要求。故此,這些社會房屋單位除了更便宜更安全外,居住環境一定比一般未能合法的私營 劏 房 較佳。 有

千二公頃往哪裡找?

據規劃署《香港 2030+ 》對土地需求及供應的分析,預計在未來三十多年的總土地需求超過四千八百公頃。政府預計,現有、已落實和已規劃的發展,加上重建已建設區,只可應付約三千六百公頃的土地需求。換句話說,香港長遠仍缺乏最少一千二百公頃土地,才能滿足預測的土地需求。 「一千二百公頃往哪裡找?」這將會是來年啟動土地供應公眾參與的重要議題。社會需就政府和民間提出的多項增地方案進行深入討論,尋求共識,再排優次。不過,由於方案眾多,要有效討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政府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首次會議中提供的資料所見,文件羅列了共二十六項政府過去提出增加土地的短中長期辦法,另外亦簡介了共十二項由社會各界提出的其他建議。 先看這些建議內容。由政府提出的短中期措施,分別有 ( 一 ) 土地用途檢討 ( 例如改劃綠化地帶和社區用地作房屋發展; ( 二 ) 增加發展密度; ( 三 ) 啟德發展區; ( 四 ) 鐵路物業發展; ( 五 ) 市區重建; ( 六 ) 前鑽石山寮屋區及前石礦場用地; ( 七 ) 改劃政府用地作商業用途; ( 八 ) 起動九龍東; ( 九 ) 中環新海濱和 ( 十 ) 工廈重建和改裝。 至於中至長期措施,主要是一些大型土地或新市鎮發展計劃,當中包括 ( 十一 ) 古洞北和粉嶺北; ( 十二 ) 東涌新市鎮擴展; ( 十三 ) 洪水橋; ( 十四 ) 元朗南; ( 十五 ) 重新規劃將軍澳第一三七區; ( 十六 ) 鐵路沿線物業發展; ( 十七 ) 發展棕地及荒廢農地; ( 十八 ) 大嶼山發展及保育; ( 十九 ) 創新科技發展和 ( 二十 ) 物流業及其他產業用途。 其他增加土地供應措施包括 ( 二十一 ) 維港以外填海; ( 二十二 ) 岩洞發展; ( 二十三 ) 地下空間發展; ( 二十四 ) 簡化發展規管; ( 二十五 ) 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和 ( 二十六 ) 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另外,由民間建議的措施包括: ( 一 ) 發展現時作短期租約、臨時政府撥地及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的土地 ( 例如工地、空置校舍 ) ; ( 二 ) 利用私人發展商的土地儲備 ( 例如由發展商發展可負擔房屋 ) ; ( 三 ) 更多維港以外填海; ( 四 ) 填平船灣淡水湖; ( 五 ) 利用私人康樂用地; ( 六 ) 重置或整合